APP下载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探析

2024-01-08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0期
关键词:包装设计跨学科教师应

姚 进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包装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与技术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的设计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课题。交互思维理念是一种新兴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本文探讨了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概述

(一)交互思维理念的内涵

交互思维理念源于人机交互、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交互思维理念具有协作性、共创性、以人为本、情境性、反思性等核心特征。协作性,即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团队协作,认为设计师需要与其他相关人员紧密合作以共同完成设计任务,这种协作关系涵盖设计师与客户、设计师与工程师、设计师与制造商等多种角色之间的互动。共创性,即交互思维理念认为设计过程是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所有参与者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设计。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创意潜力,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实现知识、技能、创意的共享与传递。以人为本,即交互思维理念强调设计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倡导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关注产品的功能性、美观性和使用性,关心用户的体验感受,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包装方案[1]。情境性,即交互思维理念注重设计情境的创建,认为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产品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需求。反思性,即交互思维理念强调设计过程中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成果进行审视和调整。

(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述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些教程过于关注设计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而忽视了设计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和沟通,这使得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缺乏与用户和其他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影响了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在评价体系方面,部分教育机构过于注重学生的设计成果,而忽略了设计过程中的互动、沟通和反思,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浮躁心态,忽视了实践中的反思与自我评价。针对这些问题,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运用交互思维理念可以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人际互动与沟通以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产品的实际应用场景,从而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在评价体系上,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互动、沟通和反思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设计质量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意义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设计质量。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协作性,当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分享知识和技能时,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优点、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提高整体设计质量。交互思维理念注重共创性,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创意潜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设计质量,使创新性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交互思维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要求学生关注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用户导向的设计能够使产品更具功能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设计质量,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受。交互思维理念关注情境性,通过考虑产品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需求,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方案。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设计方案也能让设计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设计质量[2]。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反思性,反思和自我评价能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成果,这种自我优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意义之一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互思维理念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尝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采用新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交互思维理念倡导跨学科的融合,通过将包装设计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从多元化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交互思维理念强调用户参与,将用户纳入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推动设计方案的创新。交互思维理念注重实践性,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实践性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反思性,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以发现不足,进而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这种自我优化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沟通技巧

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团队合作,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分享想法、讨论问题并达成共识。这种互动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意见。交互思维理念关注用户参与,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同时能培养学生在与不同群体沟通时的技巧和敏感度。交互思维理念倡导跨学科合作,在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专家进行交流时,学生需要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与他人进行高效沟通,这种跨学科沟通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3]。交互思维理念强调实践性,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与指导教师、企业合作伙伴等沟通,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种实践中的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交互思维理念注重反思性,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沟通过程中的不足并努力改进,有助于学生提升沟通技巧。

三、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策略

(一)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通过鼓励团队协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团队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学习,进而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参与设计过程,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特长。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际案例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开展跨学科合作,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这种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搭建实践平台,教师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项目等机会,实践平台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师生互动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及实际意义的项目主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应在项目开始前与学生明确项目的目标、要求以及评价标准,以帮助学生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成果,同时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教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供指导和支持,在项目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项目指导,以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展示设计成果,并邀请同学、老师和行业专家进行评价。这种成果展示和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进步,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

(三)强调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强调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用户观念。教师应在课程中强调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让学生明白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并通过案例分析、实际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培养学生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开展用户调研,在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用户调研,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以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反馈。这种调研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高设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注重用户体验,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用户体验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提高设计作品的易用性、可用性和吸引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满意度。进行用户测试和反馈,在设计作品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用户测试,邀请目标用户参与评价和反馈,这种测试和反馈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及不足,进一步完善作品,提升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师应在课程中倡导同理心,让学生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四)探索跨学科教学融合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探索跨学科教学融合。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构建包含设计、市场营销、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组织跨学科项目合作,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包装设计项目,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知识互补。这种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不同专业的人员沟通和协作。引入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师应在课程中引入具有跨学科特点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将多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包装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掌握程度[5]。举办跨学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跨学科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及互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五)落实反思与自评体系

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落实反思与自评体系。这一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进自身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定期反思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定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实行互评与同伴评价,教师应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设计作品,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设计问题和改进方向,这种互评与同伴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开展教师评价与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专业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这种教师评价与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构建一个包括自我评价、互评与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交互思维理念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探析,讲述了交互思维理念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如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强调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探索跨学科教学融合以及落实反思与自评体系等。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包装设计人才。未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包装设计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策略,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以期为包装设计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包装设计跨学科教师应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