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O在审项目:“两中一海”在审项目数稳居前三 粤苏浙区域优势明显

2024-01-08刘榕

证券市场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注册地合计主板

刘榕

2023年不仅是首发上市全面注册制实施的元年,也是沪深交易所IPO出现罕见月度“零申报”的年份。沪深交易所继2023年7月和8月连续两月零申报后,在2023年10月和11月再度出现连续两个月零申报。2023年12月26日,随着湖南五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沪深交易所终于在2023年12月的最后一周迎来了一小波IPO企业申报潮。

截至2023年年底,京沪深交易所共有719家首发申请企业分布在IPO链条的各个审核阶段,其中已受理状态企业78家,已问询状态企业390家,通过上市委会议企业136家、暂缓审议企业两家,提交注册企业47家,因财务资料更新而中止的企业66家。

分板块来看,截至2023年年底,北交所、深市主板、沪市主板及科创板均以“受理”和“已问询”两种状态为主,这两种状态企业合计各板块在审企业数量中的占比分别为62.86%、80.65%、81.62%和80.19%,北交所占比相对较低是因为其中止状态企业占比相对较高所致。创业板在审企业的状态分布和其他板块略有不同,创业板“通过上市委会议”状态的企业数量最多,为107家,为各审核状态之最,占创业板在审企业数量的比例为44.03%,而其他板块这一占比均不足10%,相比之下,创业板受理和问询中两种状态企业合计占比仅为44.86%,远低于其他板块。

从在审企业的受理时间来看,截至2023年年底,受理时间在2020年的在审企业有7家,其中5家在创业板,两家在科创板;受理时间在2021年的在审企业24家,其中2家在北交所,20家在创业板,两家在科创板;受理时间在2022年的在审企业166家,其中9家在北交所,118家在创业板,39家在科创板;受理时间在2023年的在审企业522家,其中129家在北交所,100家在创业板,63家在科创板,其余在沪深主板。

也就是说,截至2023年年底,北交所和科创板在审企业受理时间以2023年为主,受理时间在2023年的在审企业占比分别为92.14%和59.43%,创业板则以2022年及之前为主,受理时间在2022年及之前的在审企业占比为58.85%。而沪深主板在审企业受理时间集中在2023年则主要是因为沪深主板注册制实施所致。

从保荐机构分布来看,有68家保荐机构为这719家IPO在审企业提供了相应的保荐服务,而且,大部分保荐机构持有的在审项目数量仅为个位数。

统计数据显示,15家保荐机构在审项目数量为一个,28家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为两到七个。

中信证券的在审项目数量最多,达到86家,比排在第二位的中信建投超出25家,海通证券排在第三位,比中信建投少了11家,中金公司和民生证券并列第四,在审企业数量为44家,华泰联合、国金证券及国泰君安则分列第六到第八位,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38家、37家和33家,之后是招商证券和安信证券,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26家和20家。因此,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在审项目数量占在审项目总量的比例在六成以上。

在总量上,“两中一海”的领先优势一目了然。不过从具体板块来看,各保荐机构的市场优势还存在明显差异。

截至2023年年底,创业板有243家在审项目,在审项目数量位居各板块之首。由47家保荐机构为其提供保荐业务。在审项目数量最多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有30家(包括和华宝证券联合保荐的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次是海通证券,有20家(包括和浙商证券联合保荐的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名是中信建投,有18家(包括和浙商证券联合保荐的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68个在审项目,占创业板在审项目数量的27.98%,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156个在审项目,占创业板在审项目数量的64.2%。

截至2023年年底,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为140家,在审项目数量仅次于创业板,由49家保荐机构承担其保荐业务,其中18家保荐机构仅有一个在审项目,14家保荐机构拥有两个在审项目,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位列其中。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排在前三的保荐机构分别为开源证券、中信建投和民生证券,保荐的在审项目数量分别为15家、13家和12家。前三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40个在审项目,占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的28.57%,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72个在审项目,占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的51.43%。

截至2023年年底,沪市主板有137家在审项目,涉及31家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以18家在审项目数量并列第一,海通证券、国金证券和中金公司则以10家的在审项目数量并列其后。前三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46个在审项目,占沪市主板在审项目數量的33.58%,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101个在审项目,占沪市主板在审项目数量的73.72%。

截至2023年年底,科创板在审项目数量为106家,涉及24家保荐机构。在审项目数量超过两位数的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在审项目数量分别为18家、15家和14家。前三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47个在审项目,占科创板在审项目数量的44.34%,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86个在审项目,占科创板在审项目数量的81.13%。

截至2023年年底,深市主板在审项目数量为93家,涉及28家保荐机构,只有一家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达到两位数——持有18家的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中信建投并列其后,在审项目数量均为8家。前三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34个在审项目,占深市主板在审项目数量的36.56%,前十大保荐机构合计持有66个在审项目,占深市主板在审项目数量的70.97%。

从保荐机构的集中度来看,科创板最高,前十大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占比已超过80%,深沪主板和创业板居中,前十大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占比介于64%-74%之间,北交所最低,前十大保荐机构的在审项目数量占比刚过50%。

从注册地来看,截至2023年年底,京沪深交易所的719家IPO在审企业,除两家注册地在境外外,其余717家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东省位居榜首,有130家PO在审企业,江苏省排名第二,有126家在审企业,浙江省排名第三,有107家在审企业,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是北京市和上海市,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52家和50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465家在审企业,占在审企业总量的64.67%。

分板块来看,北交所在审企业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在审企业数量最大,均为22家,之后为广东省,在审企业数量为20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86家在审企业,占北交所在审企业数量的61.43%。

深市主板在审企业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东省在审企业数量最多,为35家,之后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9家和7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61家在审企业,占深市主板在审企业数量的65.59%。

创业板除中级天大控股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境外外,其余在审企业分布在21个省(市、自治区),前三大注册地和深市主板一样,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53家、45家和36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167家在审企业,占创业板在审企业数量的68.72%。

沪市主板在审企业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浙江省,在审企业数量为33家,第二位是江苏省,在审企业数量为32家,上海市和山东省并列第三,在审企业数量均为10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91家在审企业,占沪市主板在审企业数量的66.42%。

科创板除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境外外,其余在审企业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前三大注册地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审企业数量分别为20家、18家和16家,前五大注册地合计有77家在审企业,占科创板在审企业数量的72.64%。

就前五大注册地集中度而言,科创板最高,超过70%,北交所最低,刚过60%,深沪主板和创业板居中,介于65%-69%之间。

猜你喜欢

注册地合计主板
2021年7—9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自保公司海外注册地的选择探析
2019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用工地工资超过注册地,怎样确定双倍赔偿金基数
2018年7—12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19年一季度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2019年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辽宁鞍山市齐国华问:单位注册地和经营地不在一处应该在哪里认定工伤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沪市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