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意义

2024-01-08季子正胡振良

党政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苏联现代化

季子正 胡振良

现代化,是对16世纪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展现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资本主义首先开始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三个形态,实现了从“批判”到“建设”,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致力聚焦的对象是“现代社会”,贯穿一生的主题是“批判”,持续一生的追求是“社会主义”,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一方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迅速展开、世界现代化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周期性发生的经济危机让“工业、科学”与“贫困、衰颓”的对抗前所未有地呈现,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已然突出显现。他们敏锐地发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2〕,作为现代大工业产物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从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变革生产关系继续推动现代化,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实现“两大转变”(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通过“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现代化批判的理论,发展了改造现实社会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的高度考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批判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构想和革命实践。

第一,考察了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认识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现代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所展现出的突出成就。一方面,工业化是现代化带来生产方式变革的突出表现,资本主义经历了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另一方面,市场化是现代化带来交换方式变革的突出表现,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的产品销路的需要,推动了商业和交通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此奔走于全球各地,“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决定性胜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5〕,“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6〕,让“现代”彰显出对“传统”的进步性,向世人充分说明了“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7〕,让现代化被视为“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8〕。

第二,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局限,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以商品为逻辑起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推动下,一方面,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内涵的现代化,不断通过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现代生产力快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剥夺生产者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周期性爆发的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让人民生活日益困顿,由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愈益尖锐。这两方面的同步发展,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凸显,发展起来的现代生产力起来反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预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0〕。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11〕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把握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一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二是这个变革的道路唯有通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来实现,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三是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2〕,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依靠力量。

第三,探讨了东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富于创造性的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蕴含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深切关怀。一者,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马克思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3〕,他们依据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了五种社会形态,揭示了东、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东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特殊国情。他们反对将唯物史观解释成抽象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强调现代化发展应当取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东方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尚处在前资本主义阶段,且有着保存较完整的农村公社制度,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上处于抉择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十字路口。二者,东方社会具有跨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可能性。他们批判“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行为,针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特殊性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讨。东方社会的公社二重性与外部影响,使其具有公有制因素战胜私有制因素,从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如此这些国家的人民不用完整地经历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苦难,而能够吸取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当时最为典型特殊的俄国为例,其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条件限制,即“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4〕。

第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推动了改造现代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谈道:“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15〕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以极大的热情亲身参加1848年革命,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巴黎公社革命,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和联合,改造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推动了现代文明发展,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个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典形态。这一形态,尽管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但是在历史上首次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规定了理论特征,明确了实践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和现实探索奠定了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生长点和实践出发点。此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虽然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具体环境的不同,各自做出了创造性的回应,但是他们的回答始终遵循着经典形态构建的科学原理,是相同原理在不同时空的历史演绎。

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探索用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现实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从“批判”到“建设”的发展。

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持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时代产物。历史上,先发现代化国家通过剥夺人民、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走出了一条古典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上再没有地盘可供自由夺取”〔16〕,俄国“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17〕,因此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上陷于毫无出路的处境,必须“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18〕。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普遍敌视的国际环境中,前无古人地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并“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9〕,建设现代化,探索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党领导人民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形成。这一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僵化与改革等阶段,每一阶段在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局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至1921年为应付战争被迫采取的系列非常措施的总称,既有保卫苏维埃政权历史功绩的一面,又有直接过渡失败犯有错误的一面。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3月俄共(布)鉴于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方案,一方面找到了“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结合点”,另一方面也有和赶超战略不相适应的一面。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斯大林现代化思想在经济方面实践的展开,集中体现为高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具有体制机制弊端。苏联模式的僵化与改革,是在改革已经成为苏共全党上下的一致共识之时,赫鲁晓夫拉开了序幕,勃列日涅夫尝试过改革,但都未触及根本问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变成了“改旗易帜”,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一方面终结了苏联模式,另一方面留下了经验教训。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高速工业化到农业集体化,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苏联模式的形成、发展、僵化、改革,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这一形态在适应时代中彰显出活力,历史上曾推动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由欧洲第四位、世界第五位,跃居到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0〕社会主义苏联凭借这样的物质基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在背离人民、背离实际中走向了解体,既有历史功绩,又有时代局限。

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始于列宁生动活泼的探索,终于苏联模式的教条与僵化,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苏联人民围绕“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用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主题开展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要成果。

第一,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和遵循。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从其基本理念上看,一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开展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列宁指出,被压迫群众能够完成各项事业是以苏维埃政权这一政治机构为前提的〔21〕,全国电气化“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使广大小农摆脱资本的奴役,走向社会主义”〔22〕。二是按照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论述探索现代化道路,冀求在保持党与群众真正联系的基础上,以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苏联模式的三大铁律来实现公正合理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即在国家这个“控制中心”的科学计划下,全社会有组织、有纪律地运行,效率得以达到最大化,进而物质极大丰富,可以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23〕但是,由于苏联模式本身的不完善,伴随着现代化实践的僵化,马克思列宁主义被教条化,在理论研究中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在实践探索中一方面不顾具体历史条件而固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长期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一再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当作一般原理强加给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其他国家。正是在实践的僵化与理论的教条化中,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了失败。

第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现代化相结合,探索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24〕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苏维埃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是“全国电气化”的前提。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形式,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千百万群众参加的组织形式,形式上是俄国电气化计划的批准机构,实质上确立了俄国现代化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全国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标志,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一是电气化代表当时最新技术水平,蕴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生产力标准。列宁指出:“适应最新技术水平并能改造农业的大工业就是全国电气化。”〔25〕二是电气化旨在解放人民,改善生活,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列宁指出,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既能“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26〕,又能“使人类摆脱资本的桎梏”〔27〕。“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旨在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二者统一起来,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现代化赶超战略的统一,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这条线路主要以体验为主,为了使游客更加深入对茶文化进行了解,可以将游客安排在寺庙中居住,与寺内的僧侣一起坐禅、用斋及品茗等,充分感受庐山西海真如寺的佛教文化和茶文化。

第三,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囿于时代局限,具有高度集中的体制机制特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先后面临着俄国国内战争的爆发和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法西斯主义的敌视威胁与绥靖政策的祸水东引。苏联领导人充满危机意识,斯大林指出:“或者是我们在最短期间解决这个任务并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巩固起来;或者是我们……变成帝国主义列强的玩物。”〔28〕在此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成了首要的任务,全国电气化被降低为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不再与人民的利益深度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苏联模式以高速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为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人民的生活改善十分有限;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方式筹集现代化建设资金,以“剪刀差”这种超额税来推进工业的发展,工业与农业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作为现代化建设保障,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与活力。苏联模式仅着重于国家的现代化,忽视了人的现代化,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置于视野之外,存在国家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悖的问题,逐步走向了僵化。

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首次现实探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中,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有着体制机制的历史局限,应当辩证看待。这一形态,一方面在当时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通过赶超战略发展了重工业,奠定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和人员保证,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作用,在时代发展中陷入实践的僵化和指导思想的教条化,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反而将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及其发展战略绝对化和凝固化,导致了苏联特权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背道而驰,最终发生了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邓小平同志在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曾指出:“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29〕回顾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初的论断“在退却之后同农民群众汇合起来一道前进,虽然缓慢百倍,却能坚定地稳步前进”〔30〕,如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要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牢牢把握住“人的现代化”的主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此后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形态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我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时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保持独立和加快发展的二者统一中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性探索。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此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殖民地解放运动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国际调整,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阶段开启,全球性工业化浪潮掀起,先发与后发现代化国家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一方面,国际垄断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加强,先进生产力的垄断被由先发现代化国家确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所维护;另一方面,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等后发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变革国际秩序,从而实现加快发展与自身独立二者相统一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的新阶段,两种现代化理论被提出来,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标榜其是人类现代化唯一归宿,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实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只能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都被实践证明行不通。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广泛展开,经历曲折,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中,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打破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而且破解了“依附”发展或“脱钩”发展的二元难题,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均告失败的现实中,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将初心使命与中国现代化结合起来,担负起了历史的责任,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主心骨,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成功探索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扫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外部势力和落后生产方式的障碍;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制度保障、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曲折探索中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成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卓有成效,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大大拓展和深化,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持续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要从理论、道路、战略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刻把握。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遵循。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1〕,是现代化的各国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概括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五个方面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我们必须以之为指导遵循,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第三,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第一,“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质层面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发展而来,凝聚了广大人民的共识,回应了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难题,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第二,“四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布局,是围绕战略目标所形成的三大战略举措,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上提出了新要求,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明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第三,分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步骤,是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和集体不断探索形成的结晶,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擘画了实施蓝图,揭示了长期性、速度快、波浪式的特点,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行稳致远;习近平同志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四,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完善,有针对性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破解关键难题,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第四,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又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中国式现代化视为“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34〕的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上,既要发挥制度优势,洞察世界大势,把握群众愿望,又要鼓励大胆探索来推动事业发展;战略与策略关系上,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守正与创新关系上,既要守好本和源,又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效率与公平关系上,要实现二者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活力与秩序关系上,既要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又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关系上,既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又要不断为之拓展发展空间。唯有用辩证思维处理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方面重大关系,进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才能有效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史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中阐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苏联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现实化”,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主题是“批判”,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主题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是“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批判基础上的建设,是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是同世界现代化趋势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国,对社会主义,对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从近代以来现代化被动发轫,在积贫积弱的状况中站起来、富起来进而走向强起来,确立起了正确的现代化道路,深刻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作为唯一的实践路径,才能在发展上跳出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窠臼,走自己的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苏联开创的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在世纪之交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迫切需要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之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现代化”,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之外走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面临着体制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机制示范,鼓舞了世界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让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化”“资本主义化”的思维定势,终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论”。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现代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发展了现代化,拓展了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实现保持独立与加快发展二者相统一的现代化,发达国家如何破解现代性困境,是当今世界人类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打破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路径依赖,“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35〕;破解了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依附”或“脱钩”发展的“二元难题”,将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从主动参与全球化到积极推动全球化,保持了发展的独立自主性,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不走损人利己的、充满血腥罪恶的实现现代化老路,而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用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给人类提供了现代化路径的多样化选择,推动了现代文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苏联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