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牛羊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01-08刘艳丽

新农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牛羊猪瘟

刘艳丽,姚 磊,孟 媛

(1.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 榆林 719000)

猪牛羊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问题无可避免,而如何将疾病发生概率控制最低,如何将疾病的死亡率控制最低,是养殖场或者养殖户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猪牛羊疾病种类比较多,并且很大一部分疾病具有传染性,想要控制猪牛羊的疾病并非易事。另外,现有发现的猪牛羊养殖中,也有部分疾病病毒容易对人体造成感染。所以,猪牛羊疾病防治一定要得到全面的重视,各相关部门、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应该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对疾病进行全面管理,实现猪牛羊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理,实现我国猪牛羊畜牧养殖行业的新发展。

1 猪牛羊疾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猪牛羊疾病防治难度较大

这是目前猪牛羊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现代猪牛羊养殖效果,也不利于猪牛羊养殖管控。猪牛羊疾病防治难度比较大,主要问题在于猪牛羊疾病的主要特点,包括疾病种类多、疾病传染性强,疾病影响大等。

猪牛羊疾病的种类比较多:猪牛羊的养殖要求非常细致,养殖环境、养殖饲料等都需要做好控制,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严重的风险问题。并且在猪牛羊养殖过程中,猪牛羊都需要在室外进行养殖,所以,感染病毒在所难免,加上病毒种类多种多样,同样也造成了猪牛羊疾病种类较多的问题。以猪养殖为例,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非典型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水肿病等,以及最近国内流行较为严重的非洲猪瘟。多种类的疾病给疾病防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另外,养殖场内也有可能出现多种疾病一起出现的情况,疾病防治难上加难。

猪牛羊疾病的种类比较复杂:不同的疾病,发生病原不同,高发时期不同,暴发影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而种类繁多问题出现之后,也造成了猪牛羊疾病判断失误、猪牛羊疾病预防和治疗措施混乱等相关问题,以此造成的影响更是非常严重。例如,羊快疫痉挛性疾病不可以采用解毒法进行治疗,羊快疫本身不属于病毒性症状,如果使用解毒方法进行病害治疗,将会造成病情加重,采用该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后,很有可能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等痉挛症状。

猪牛羊疾病影响比较严重:猪牛羊动物疾病也同样有轻重之分,轻时就是治疗,重度时有效处理,可以保证猪牛羊的病害预防效果更优。但是,在猪牛羊疾病预防过程中,部分病害的潜伏周期长,暴发速度快,也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疾病情况,给养殖户造成不良的影响。如牛海绵状脑病潜伏期为2~8年,平均为4~5年。牛开始发病的年龄通常为3~5岁,2岁以下罕见,该病害发生后,影响也比较严重,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发生该病害之后,有70%~73%的患牛体况下降、体重减轻、产奶量减少,给养殖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猪牛羊疾病防治效果较差

猪牛羊疾病防治意识落后:主要体现在小养殖场和个体种植户中,养殖规模小,零散的猪牛羊养殖,对于疾病防治缺乏高度重视,也缺乏清晰的认知。其一,防治意识落后,主要是小养殖场的安全危机意识不足,对于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主观认为“疾病不容易发生”“一般疾病很容易治疗”,从而在出现疾病之后,解决措施相对比较少,同时也延误了疾病控制的最佳时间。其二,部分个体农户或者养殖场的疾病防治经验不足,对于新疾病缺乏合理的防治手段,继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其三,部分地区疾病的防治方法依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未重视疾病预防工作,影响疾病控制效果。

猪牛羊疾病的防治水平相对比较低:这也是影响到猪牛羊疾病防治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防治设备不够完善,该问题主要体现在偏远地区,动物防疫站、疾病防疫部门的建设不足,无法与养殖场形成有效的防治配合,影响防治效果。二是防治技术不足,当前,部分猪牛羊疾病的防治已经非常系统,并且行之有效。但是,由于世界贸易增加,养殖环境以及饲养方式的变化,很多地区出现了新型疾病问题,给疾病防治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最近几年暴发的非洲猪瘟病害、牛结节性病害都是新型的、难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种类,而我国相应防治技术还未跟上。

2 猪牛羊疾病防治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提升猪牛羊疾病防治意识

个体养殖户、养殖场的疾病防治意识直接决定疾病防治效果,同时在进行疾病防治过程中,需要建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体系,才能够确保疾病防治更有效果,减少疾病防治危害。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建立防疫制度以及防疫体系,对管辖范围内的猪牛羊养殖个体户以及养殖场进行定期的动物免疫。同时,也需要建立动物疾病监测体系以及流行病监测体系,辅助完成猪牛羊疾病防治。建立“部门+养殖户”的综合疾病防治体系,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精准疾病防治。

案例一:某镇进行猪牛羊疾病防治过程中,为了解决区域内猪牛羊动物疾病种类多、动物疾病防治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动物疾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主要涉及该区域内的猪牛羊疾病联合防治,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要求各养殖场和养殖户形成配合,从而实现双层的猪牛羊疾病防治。在该方法中,要求建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建立专项疾病和定点疾病防治两种防治方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建立猪牛羊疾病防治网络体系,实现疾病的有效开展。农业合作社、地方畜牧站都应该落实自身责任,强化教育环节,针对养殖场和个体化进行疾病防治教育,让猪牛羊动物养殖单位明确动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教学激发养殖单位的疾病预防动能,驱使其主动进行疾病防治。同时,相关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也能够提升个体养殖户的养殖效果,确保养殖工作中少出现或者不出现疾病问题,最终提升疾病的处理效果。

案例二:近日,某县畜牧站邀请某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在农业大厦开展猪春季疾病防控培训会。会议面向大中小型猪养殖单位,凡是个体养殖户,可以直接进入会场参与学习。在会议中,他强调在春季生猪疾病防控中,非洲猪瘟依旧是头号敌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核心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就建立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进行了详细培训。另外,教授分享家庭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简化方案,围绕“疏、断、养、减、测”5个方面(即降低养殖密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提升猪只机体抵抗能力,减少接触性操作,出现异常及时检测),建立防治体系,提升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治效果,确保疾病预防更加积极有效。

养殖单位或者个人也应该自主完成学习,自主提升疾病防治意识。当前,猪牛羊养殖过程中,市场建设也非常完善,动物疾病防治方法也相对科学,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很容易能够有效防治疾病。所以,在动物疾病进行防治过程中,就需要养殖单位和个人注重疾病防治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媒体以及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完成猪牛羊疾病病理、流行症状、发病判断方法以及初期治疗手段的相关学习,自我提升之后,有助于猪牛羊疾病防治工作开展。

2.2 优化猪牛羊疾病防控技术

建设猪牛羊疾病防治设备和设施:猪牛羊疾病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设备和设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升级防治设备提升防治技术。例如,现代猪牛羊疾病防治过程中,要求采用消毒设备对病毒病菌进行消杀,从而保证养殖环境良好,减少疾病感染。

案例三:某县进行牛疾病防治会议,提出了养殖场动物疾病防治设施完善的措施,同时也建立配套的防治制度,制度中明确表示,养殖场用于建设疾病防治措施的资金,由相关部门承担30%,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养殖场的动物疾病防治效果。如在距离牛舍200米以外的区域建立储粪池,使牛舍内环境卫生得到保证,避免因牛粪便腐烂、发霉或者发酵而产生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而导致牛体感染或者传播疾病。

逐步完善猪牛羊疾病防治技术:当前,我国猪牛羊的疾病防治效果较差,其根本原因在于猪牛羊疾病技术不够完善,部分技术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未做好相应的推广。所以,于此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动猪牛羊疾病防治新技术的科学研发,解决药剂成本以及治疗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案例四:近期,我国正在研发治疗猪疾病的中药药剂,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研究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历经10年,对2000多种热带植物进行筛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中分离出6种预防多种猪病毒感染的复方成分。同时,从2020年1月起,在十几家中小规模猪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生猪养殖预防成活率达95%。新技术研发是猪牛羊疾病处理的福音,对于猪牛羊疾病处理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利于解决猪牛羊疾病处理难、种类多等相关问题。

加强技术使用规范体系构建:上面提及,现代猪牛羊疾病的种类比较多,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存在疾病治疗错误、药剂使用错误等问题,不仅治疗效果差,同时也造成了疾病加重等问题。所以,现代畜牧养殖单位的主要任务也包括技术规范化建设,建立规范化技术体系,建立规范化技术使用标准,减少技术错误造成的治疗效果差等问题。建立猪牛羊常见病害的预防技术规范,对疫苗接种时间、疫苗接种地点和接种方法进行明确,通过疫苗规范制度的建立,提高区域内养殖业的接种概率,促进疫苗种植效果优化。建立猪牛羊疾病治疗技术规范体系,明确治疗药剂使用方法、使用量以及注意事项,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本文从猪牛羊疾病技术优化以及防治意识提升两大方面提出了猪牛羊疾病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猪牛羊的疾病预防治疗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牛羊猪瘟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牛羊各几头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浅谈猪瘟防治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