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在推动问题导向研究中的作用和策略
2024-01-08郝小楠
郝小楠
(《经济科学》编辑部,北京,100871)
2016 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1],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理论创新、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起点,也是发展本土化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坚实基础。
目前学术界关于问题导向研究的讨论主要关注研究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等相关学科研究的要求[2],以及对教学等实践工作的指导[3]。本文尝试探讨学术期刊对问题导向研究的引导作用,从对问题导向研究的界定及其现实问题入手,对学术期刊如何甄别、鼓励和推动这类研究的开展和应用提出建议。
1 问题导向研究的界定及特征
问题导向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在科学研究中,以现实世界和学科发展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为指引,“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4]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鲜明特点,也可以推广到所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中。问题导向研究强调“问题”在整个研究中的“导向”作用,其中“问题”和“导向”分别代表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两个层面。
1.1 明确研究问题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5]。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手查阅网络资料即可获得答案的所谓“问题”,研究问题首先必须是没有现成答案的“真问题”。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文献综述,首要目的就是避免对前人已经解决或回答过的问题进行重复研究。随着文献检索技术日益成熟和便利,目前重复研究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避免,但在现实中很多研究者依然常常会走入探寻“真问题”的误区。
第一,“真问题”不是“明知故问”,而是研究者不知道且尚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这一定义虽然直观,但在现实中明知故问却并不鲜见。例如,数字经济是近年的一个热点和重点研究领域,然而在论文网站上稍一检索就会发现,更为常见的是“数字经济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吗”“数字经济缩小了收入差距吗”之类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作为经济新动力且天然带有普惠性的数字经济,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实际上在研究之初就已经预设了答案,最多只需要提供一些数据测算。需要关注的“真问题”应该是数字经济领域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如平台垄断、数字诈骗、数据监管等问题。然而一是因为这些“问题”领域的数据更难获取,二是选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使得学者做这类研究既面临困难又缺乏动力,因此为了鼓励这类更有价值的研究,从学术期刊的角度就应对相应的成果予以倾斜支持。
第二,“真问题”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研究者真正想知道答案或想去解决的问题。相比是否知道答案的客观情况,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判断。同一领域的研究者面对同一片问题海洋,个人想要投身研究的问题是由个人的知识储备、研究兴趣甚至个人经历[6]决定的,必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这个问题一定是研究者真正想要去了解或解决的,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或只是出于追逐热点等功利性动机。在实证社会科学领域最常见的就是相关性研究,但是经常看到有的分析极为牵强,即使经过严谨论证得出了比较显著的结果,也无人感兴趣更无助于指导现实,其产生的原因只是方法便利和数据可得。真正基于研究兴趣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既可以提供更强的研究激励,也可以避免“一窝蜂式”的研究扎堆造成的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
第三,研究问题总是需要研究者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才能进行有意义和深度的探索。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一些前沿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因此对“真问题”的研究也要有所取舍。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进入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各学科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亟待深入探索。举例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仍依赖其他国家的“卡脖子”问题,都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需要会集众多研究者的力量去攻克难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在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也是所有研究者需要认真解答的重大课题。这些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都是研究者在进行研究问题的选择时可以优先考虑和重点攻克的。当然,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资源,对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研究经验尚为薄弱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来说,也要注意不能眼高手低、一味求“大”,在重大问题的一些细分领域和微观层面做一些边际上的突破,也可以为重大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1.2 找准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以问题为指引去化解现实矛盾、推动理论发展。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不同学科之间有着较大差异。本文试图总结它们的一些共性及突出特点,以便于期刊对这类研究进行甄选并予以支持。
首先是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问题导向研究最为突出的特点,贯穿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研究过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从实践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才能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避免“明知故问”和“无中生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理论,并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最终归宿。与此相反,很多研究是从现有理论出发,套用现成数据,这种脱离实践的研究方法无疑是与问题导向背道而驰的。
其次是时代性。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目前各学科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正是由当前所处的时代决定的,这其中既有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有每一个个体在时代背景下基于个人知识和经验所做出的思考。因此,只要是从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它必然是开放的、顺应时代潮流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找准研究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科的发展[8]。
再次是创新性。创新性是对问题导向研究的更高要求。“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准确理解并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的首要条件”[9]。进一步地,既然“研究问题”是尚未解决的新问题,那么有意义的问题导向研究就势必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甚至对相关的理论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相反,如果只是从文献到文献、从理论到理论,就很难跳出旧有的理论框架,更遑论创新理论体系。
最后是跨学科特征。跨学科是新时期问题导向研究的突出特点,面临共同时代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是这样[10],随着学术前沿的不断推进,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自然科学更是如此[11]。以问题为导向要求研究者突破本学科固有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对期刊的跨学科组稿、审稿和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问题导向研究的偏向及其原因
问题导向研究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一百多年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就发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呼吁。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来,问题导向更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近年来,我国科研水平快速提升,学术成果井喷式增长,然而这些成果中充斥着不少写作规范但脱离现实、问题意识淡薄的“新八股文”,这类文章有其突出特征和深刻根源。
一是理论和文献导向。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曾长期面临学科建设发展滞后、理论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近年虽然以SCI 发文数衡量的科研排名已超过美国位居榜首,然而在学术影响力、科研话语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已经习惯于奉西方理论为圭臬,生硬套用于中国现实,既得不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也无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对现实产生误导和危害。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杜润生曾反复向研究人员强调“多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因为归纳法是用大量经验事实推论出一般原理,可以不断用新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理论的发展深化,而演绎法用固有理论推断现实,容易落入教条主义陷阱[12]。更有甚者,不光理论照搬,连问题也不是来自对现实的观察,而是衍生于文献,比如受某一文献中A 国这一问题的启发而在本国“无中生有”出一个问题,套用相似的方法和本国数据进行研究,这种“习作”式的书本研究意义非常有限。
二是数据和方法导向。20 世纪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不断增强,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更科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使得同一领域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交流和推动学科进步;更明确的论文写作规范,例如在正文前进行文献综述以明确边际贡献;更健全的学术秩序,通过学术评价体系、匿名评审制度、学术不端审查机制等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的学术成果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学术体系,促进我国学术地位的提升。然而,随着这些规范日益严格和固化,甚至成为很多期刊筛选稿件的第一道标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科的发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计量革命和实证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以经济学为例,在短短20 多年的时间里占据了经济学研究的绝对主流,将非计量实证论文彻底边缘化[13],也在不知不觉中造就了一大批规范有余,思想性、趣味性不足的“流水线”论文。很多学者不深入钻研问题,而是以各种所谓前沿模型和方法为工具,套用简单可得的数据,成为游走于各领域“打短工”的手艺人。因为没有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刻了解而缺乏常识和基本直觉,这样的研究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并且也因为过于追求方法的前沿和复杂性而失去了向大众传播的基础,从而只能束之高阁。
三是热点问题导向。这类文章乍看起来可能会被归为问题导向研究,但却与后者有着根本性的差别。首先,虽然这些所谓热点问题可能确实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但是很多研究者关注这些问题并非出于研究兴趣,而更多地是因为热点研究更容易申请课题、发表论文以及获得更多的关注。看清现实背后的理论逻辑、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归纳总结出新的理论观点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研究工作,否则,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会引起广泛讨论而成为“热点”。其次,即使热点问题刚好是研究者的研究领域,也不见得立刻就能拿出成熟的研究成果,除非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有着长期追踪并且积累丰厚。而且即使有了成文的研究成果,往往还要经过同行评议等一系列编审流程才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这也是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时评类、政策性刊物的一个学术保障。因此,短期内围绕某个热点问题产生的大量学术文章很少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也无益于理论进展。
以上对问题导向研究的各种偏向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已经蔚为主流,因而必然有比个别学者的急功近利更为深刻的原因。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科研粗放式发展,而更直接的原因则是科研量化考核机制下的强烈发表导向,是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对成果和发表的关注超过了研究问题本身的理性但非理想选择。可喜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科研领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以2017 年《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为起点,破除“SCI 至上”、推行代表作制以及分领域、长周期评价等一系列明确、具体、可落实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显示了有关部门和学界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相信这种以发表为导向的不良倾向将得到有效纠正。
3 学术期刊的引导策略
在唯数量的粗放发展阶段,容易发表的前沿理论、实证方法、热点问题等方面的文章自然会获得更多关注和引用,因此,在这一时期,期刊对影响因子的追求和学者对发表数量的追求是逻辑一致的,换言之,期刊的选稿和发文导向无意中助长了上述不良倾向。为了更有力地推动问题导向研究的发展,学术期刊一方面要能够甄别、鼓励这类成果的发表,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平台作用,领风气之先,引导学者回归正确的研究方向,鼓励相关研究的开展和创作。
3.1 加强问题意识
期刊要加强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不但要落实到从组稿、选稿、审稿到录用的整个工作流程当中,还要以文字等形式清晰地传达给作者和受众,例如在期刊简介或投稿须知中鲜明阐述期刊的问题意识及对问题导向研究的偏好。然而,目前在各刊网站等公开信息中,包含以上内容的仍属少数。
以在资助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为例,在2020 年考核“优秀”的24 家期刊中,仅有9 家在期刊网站的本刊简介和投稿须知栏目中有相关文字阐述。其中,在投稿须知中明确对问题导向研究偏好的只有4家,如《管理世界》在首条即明确指出“文章应主要围绕中国的现实经济和管理问题展开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由“学科拼盘式”向“问题综合式”转变。其余5 家则是在简介中作为办刊宗旨和办刊理念的一部分提到,如《社会科学战线》“关注时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反映学科前沿问题、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难点等问题的新成果”等。
这些期刊在问题意识方面已是同业中的翘楚,但在向外传达和引领风气方面大多数期刊还做得远远不够,期刊简介中一笔带过很难被作者关注到,投稿须知因为是投稿必读,而且一般条理清晰,更容易引起作者的重视。此外,可以在论文体例等写作规范文件中明确要求在开篇即说明所要解答的问题[14]等。清晰准确地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不但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重点和意义,也有助于让作者在整个研究中更聚焦于对核心问题的讨论。如果多数期刊都能够明确提出这种要求,那么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学术规范而被作者广泛接受。
3.2 强化议程设置
随着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学术体系以及国际学术地位的提高,建设中国话语体系的迫切性愈益凸显,同时新媒体时代赋予了学术期刊更好的大众传播基础,使得议程设置这一传统上大众媒体的重要功能对于学术期刊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15]。学术期刊要鼓励问题导向研究,就要主动作为,通过强化议程设置更好地对研究方向和研究规范进行引领。
首先是主动设置议题。每年公布重点选题方向并围绕重大主题开设专栏已成为很多学术期刊的惯例,然而很多时候这些主题只是在追逐热点和复述重大主题,也因此造成同一学科领域期刊选题方向的高度雷同和一段时间内同一主题的研究扎堆。要引领学术研究,期刊除了要对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热点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围绕前沿问题和重大命题组织文章,更重要地,要充分利用编辑和专家等智力资源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前瞻性、创新性地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具有重要潜力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此外,对于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要保持清醒,找准定位,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差异化组稿。
其次,针对选定的议题除了广泛征稿,还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和选题论证会,以及更直接的组稿或定向约稿等方式主动争取优秀作者和优秀稿源。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的宣传效应使议题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和响应,另一方面通过与潜在作者的直接沟通缩短从问题到成果的转化时间,在学术和话语权竞争中争取主动。
再次,为了使优秀成果得到更好的传播,对于已发表成果不是交付发行渠道和平台了事,还要通过举办或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以及积极申报各类奖项等扩大其影响。目前移动互联技术和平台的便利为学术期刊打开了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直接对话的通道,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大大降低外译和国际传播成本,学术期刊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使学术成果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向大众普及以及实现应用转化。
最后,除了上述以稿件为核心、目的较为明确的工作,学术期刊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资源和影响力组织公益性的工作坊、讲座,或设立相关奖项等,向广大青年学者和学生积极传播问题导向研究的价值和研究思路,鼓励博士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转变以发表为导向的不良倾向,回归做学术的初心。
3.3 严格选稿标准
优质稿源稀缺是目前国内期刊面临的共同难题,即使是针对特定主题的定向约稿也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主题的聚焦程度、研究深度、学术质量及规范等方面都可能距离期刊的发表要求有一定差距。根据对问题导向研究的界定标准和特征描述,可以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来稿进行严格筛选。
从研究内容来说,首先论文研究的必须是“真问题”,即问题真实存在、没有解决,且从论文的分析中能看出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确实有深入了解并进行了深刻思考。有的文章看似研究的是重大问题,但并未聚焦问题本身,而是专注于一些外围的细枝末节;有的虽然谈的是重大问题却言之无物、人云亦云,显然是为了迎合热点仓促而就,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导向研究。此外,正如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需要有所取舍,期刊受制于编辑能力和版面限制,特别是在优质稿源稀缺的情况下,更需要严格筛选标准,不盲目追逐热点,不断发掘真正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和作品。
从研究思路和方法来说,问题导向研究不限于具体的研究方法,但是从问题导向研究的特点出发,有两类研究尤为值得关注。第一类是基于田野调查和一手资料的研究。相比自然科学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直接对理论进行检验,社会科学的研究问题往往是抽象而遥远的。田野调查和实地调研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深入现场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可以对现实建立良好的直觉,对研究问题的紧迫性有更强烈的实感,并且在研究中不断通过实践得到反馈和修正,使理论分析和解决方案更具可行性,也为研究者的未来研究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此外,调查得到的一手资料和数据都是真实且最新的,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素材和对照。第二类是学科交叉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学科交叉融合是在新时代解决重大问题、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其本身就带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特征。然而对于期刊来说,这类跨学科研究并不总是受到欢迎,期刊经常会认为不属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或者缺乏对其他学科的审阅能力而拒稿。因此,在当前学科交叉研究亟待发展、交叉领域期刊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期刊对交叉研究应一视同仁甚至有所倾斜,在选稿过程中应更多关注研究的重要性、创新性和研究贡献,并积极建立与其他学科专家的联系,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在审稿环节邀请适合的学者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细节进行严格把控。
3.4 优化审稿流程
近年来,我国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有效保证了审稿工作的客观、公正和专业性,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显现出来,比如审稿人管理和激励难题、可能的道德风险[16]、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17]等。对于问题导向研究来说,传统的匿名审稿机制可能会在两个方面影响期刊对该类研究的支持。
一是延长了审稿和发表周期,削弱了研究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问题导向研究多是紧密围绕现实或紧跟学科前沿,而现实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相比周期短、紧跟时事的时评类、政策类期刊,学术期刊的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时效性,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匿名审稿和排期时间。目前随着网络优先出版的普及,排期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也显著提升了编辑办公效率[18],然而匿名评审工作由于大部分是委托外部专家执行,很难有效解决,且对审稿时间的过度压缩有可能对审稿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从而违背这一制度设立的初衷。
二是不利于问题导向研究的发表。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科学研究的技术门槛不断提高,很多研究者越来越“专注”于相对狭窄的领域。期刊在为某篇稿件寻找审稿人时,不仅要考虑专业领域的适配性,还更倾向于邀请对相关问题有过研究、对涉及研究方法比较了解的专家来审稿。因此,大多数专家会更多地从研究的创新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上进行评判,很少对问题本身的研究意义提出异议。所以一些研究规范的论文只要通过初审,就有较大可能在匿名评审环节获得通过,而由于匿名评审周期普遍较长,通过这一环节的稿件再退稿也会相当慎重。问题导向研究由于不拘泥于研究方法,可能有的由于方法不够前沿而被审稿人认为学术性不强,有的因为数据、模型较少而被认为科学性不够,还有可能是因为问题太新而理论不够完善、结论存在争议,甚至没有太多的前人研究可供参考,从而被审稿人认为无法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内进行评判而一拒了之。
因此,对于问题导向研究,特别是因具有强烈时效性、创新性而容易被匿名审稿环节延误或退稿的优秀文章,也要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对于时效性非常强的优秀稿件,可以联系本单位或合作关系密切的审稿人进行加急审阅,并由主编把关后尽快安排发表或退稿;对于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但是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尚不完善,或者具有高度原创性但研究还较为初始和粗糙的文章,不应简单听从审稿人的意见,而是更多地发挥编委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由责任编辑对这类疑难稿件总结要点上会讨论,从现实意义和学科发展贡献等更宏观的角度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评判。当然,审稿工作必须讲求公正,不能总是一事一议,对于这类非常规的流程也要通过制度化确定下来,从而更好地应对和支持各类稿件的审阅工作。
3.5 增强编辑能力与责任担当
由上一节可以看到,对外部审稿人的过度依赖可能不利于鼓励问题导向研究的发表。因此,要扭转以发表为导向、重方法轻内容的风气,需要编辑更多地发挥主动性。
首先是不断增进编辑能力和知识储备,如上文提到的,在议题设置方面,需要保持对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对于潜在热门领域和未来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在组织活动和搭建平台方面,要提高沟通能力、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能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保持高水平沟通;在选稿审稿方面,要不断增强编辑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对相关交叉学科研究进展的了解;在宣传推广与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合理分析并采用新技术和新平台。
其次要敢于担当责任。对于问题导向研究来说,“真问题”的定义决定了它是没有定论、存在争议的问题,对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能伤及特定群体的利益甚至触碰到所谓的“敏感”区域。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作为理论推动者和学术引领者,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学术期刊都应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使命感,不能只是做一些解释性、背书性的工作,还要能够积极有所作为,敢于较真碰硬。实际上,对敏感问题的把握本就是编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更好地对这类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判断,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刊导向,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解;二是精进编辑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专注期刊自身定位,合理预估稿件的研究意义和学术质量。此外,对于敏感问题的研究更要确保其理论扎实、论证严谨,对所研究问题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在审稿环节广泛征求专家及编委意见,通过增加审次等方式,对稿件做出公正、准确的评判。
3.6 积极推动评价体系改革与落实
期刊作为连接学者、学会、学术机构和评价机构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不但可以通过自身的议程设置、选稿审稿等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而且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制度上扭转研究者对问题导向的偏离,促进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问题导向研究一方面需要作者投入更多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创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对期刊的前瞻性、责任感以及评审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在高度量化的评价体系下,众多研究者以发表数量、各类核心期刊目录等为导向,学术期刊则以影响因子为目标,使得往往耗时耗力的问题导向研究大大让位于那些写作规范而内容空洞的“流水线”式研究和追逐热点的“短平快”式研究。要打破这一局面就必须对当前量化、僵化的评价体系做出重大变革。除了上文提到的推行代表作制等改革措施之外,2020 年2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还提出要“坚决摒弃‘以刊评文’”。对于学术期刊来说,这一系列“紧缩式”政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首先,发表不作为博士生毕业和职称评定的硬性要求固然会缩减稿源,但也将大大减少“为了发表而发表”的“灌水”投稿,使有限的专家和版面资源更多地集中到对问题导向研究的支持上。其次,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期刊相对于研究者的优势地位,可以刺激学术期刊增强服务意识和开放性。再次,摒弃“以刊评文”有助于打破期刊之间的等级壁垒,为所有期刊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好发挥期刊的专业优势和对选题的引导作用。
除了对论文、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评价应减少量化评比,重视内容和质量考核,对期刊来说,也要淡化以影响因子为主的量化指标对办刊和期刊评价的导向作用。2020 年以来随着有关部门及科研机构的具体措施出台,在人员评价方面代表作制将落到实处,未来可考虑在期刊评价和评比活动中,也相应增加具有重大理论突破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的评价权重,使期刊投入更大努力组织和支持真正以问题为导向的优秀成果。
4 结 语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依归,并且集中有限的科研力量和学术资源去攻克更为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成果的载体,也是学术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扭转过去粗放发展阶段重数量轻质量、重方法轻内容等不良倾向,不但要认真筛选和支持问题导向研究论文的发表,还应主动作为,通过强化议程设置积极树立问题意识,营造良好学风,引导更多研究者投身到扎根本土、立足时代,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创研究中,为推动理论创新、学科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