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坚持”做实基层专题询问

2024-01-08席盘林

人大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五个坚持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

席盘林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成都,610041)

专题询问是公认的监督利器,是创造性开展监督的结晶之一。新时代新征程上,专题询问越来越显示出其不一般的影响、效果和威力。结合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经验做法,从基层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基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和落实好“五个坚持”。

坚持要事选题。2023 年8 月30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首次专题询问,就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专题询问不是一般性的询问,也不是一般性的监督,它是重点监督、刚性监督,指向大事、针对要事,关乎大局、涉及全局。因此,专题询问的选题,应增强计划性、精准性,坚持抓大事、议要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的放矢、靶向施问。基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询问、精准监督,关注国计民生,抓住大事要事,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工作的导向。专题询问应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规律、要求,结合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树立问题意识,就监督对象的专项工作中不适应或影响时代发展的问题、短板等开展询问,通过聚焦之、问答之,真正把问题搞清楚,把症结弄明白,把认识提起来,把措施做扎实,把短板补到位,把工作搞上去。要避免大而化之的问、漫无边际的答,做到真询实问、真应实答,形成紧盯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

坚持效果为王。基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专题询问时要将效果作为开展专题询问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基层实践中,专题询问的监督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地现场询问和应询,问出真问题、答出实举措,直接推动询问人关注的问题得到询问对象的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务实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询问,引发智慧碰撞、共鸣思考、真知灼见,促进常委会会议结束后研究和形成更加科学、更为合理、更合乎实际可操作的常委会审议意见,并及时交办,限时反馈办理结果,配以有序有效的跟踪督办,强有力地促进监督对象改进工作、推动发展。因此,要避免作秀式的问、对口型的答,避免审议意见空洞无物、缺乏可操作性,要重问重答,重高质量地形成审议意见、高质量地办理审议意见,努力提升专题询问的效果。

坚持守正创新。2023年10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同一主题,对“一府两院”三个报告同时开展专题询问,展示了专题询问的蓬勃活力和强大优势,对于基层人大常委会见贤思齐、富有成效地开展专题询问,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和示范。专题询问的开展,本身就源于、始于、成于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专题询问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基层人大常委会要对标先进、照顾实际、稳妥积极,就专题询问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具体流程、具体环节、具体对象等方面实事求是地、不断地守正创新,切实把专题询问用活用好用足,充分发挥这一监督利器的作用。

坚持为民初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决定了为民监督、监督为民是人大监督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决定了为民、利民、惠民是专题询问的监督初心之所在。因而,基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要坚持为民初心,坚持惠民利民,问的本质是为民发声、为民代言,答的归宿是履职为民、服务人民,通过问答,通过监督,既坚守监督者的为民初心,也促进监督对象牢记初心使命、依法为民履职,旨在同题共答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五个坚持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
重磅官宣!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试点!(附重点解读)
保定市人大常委会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让可再生能源发展更有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践行五个坚持,做“三力”兼具的国企党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