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悟党课宣讲的“大小”之“道”
2024-01-07白宜琳
白宜琳
党课要出新出彩,就要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巧讲“大道理”、用“小创新”代替“大灌输”、从“小会场”走向“大现场”,让党课有滋有味、入脑入心,真正凝聚起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让“百姓名嘴”走向前台以“小人物”巧讲“大道理”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深藏功名六十余载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表白祖国的戍边烈士陈祥榕、将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扶贫之花”黄文秀、扎根西南山区的“校长妈妈”张桂梅……他们生而平凡,却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凡。
凡人英雄,往往演绎着感天动地的大故事。在党课宣讲中,我们可以将抗战老兵、退伍军人、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劳动模范等请上讲台,让其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思所感。这些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的事迹,能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深刻思想教育,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让“理论大餐”入味三分用“小创新”代替“大灌输”
理论宣讲“有滋味”“接地气”,观众才“愿意听”并“听得进去”。有的党课宣讲只会“照本宣科”,在理论阐释中“生搬硬套”,结果台上讲得“洋洋洒洒”,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成为“我讲你听”的被动“灌输”。此类现象警示着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党课宣讲时,要创新方式方法,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寓教于乐”。例如,主题党日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革命圣地、红色场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电影、阅读党的理论书籍,使党员干部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提升境界、牢记初心使命。
让“宣讲课堂”沾上泥土从“小会场”走向“大现场”
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党课宣讲如果仅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小会场”,那么就难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党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党课不仅要走到党员干部中间,也要走到群众中间。各地在开展党课宣讲时,要跳出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亩三分地”,把党课从“会场”搬到“现场”,通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城市+乡村”等聯合党建的形式,让党课“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校园课堂、街头院落、田间地头、车站码头等各个角落“落地生花”;要引导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与为民办实事统一起来,在“基层考场”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让党课真正“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断释放“热力值”,让群众满意。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