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黄柏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2024-01-07何周建叶萌浣杰雷雨婷李开泰许秋雨
何周建,叶萌,浣杰,雷雨婷,李开泰,许秋雨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黄柏为芸香科 (Rutaceae),木本皮用类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等功效[1],有2 000 多年的药用历史[2]。在1963 年版《中国药典》收录黄柏(川黄柏)和关黄柏,并以“黄柏”作为这两种药材的统称。但后来因为川黄柏和关黄柏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有所差异,故2005 年版《中国药典》将两者分为不同的药材。因此,现今《中国药典》称为“黄柏(川黄柏)”的植物实指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Schneid.),《中国药典》称为“关黄柏”的植物实指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Rupr.)。这两种植物除了主要有效药用成分含量不同外,植物分类地位也不同,黄柏作为药材应用更为广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柏对脑膜炎、痢疾和肺炎等疾病有疗效[3-4]。黄柏不仅有药用价值,也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5]。在1965—1985 年间,仅四川省累积种植黄柏3.3 万hm2[6],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7]。
文献计量学通过定量分析,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热点及其发展趋势[8]。CiteSpace 可直观展示文献计量信息[9],目前用于饲料添加剂[10]、水文地球化学[8]、医学[11]、社科类[12]等领域的文献计量研究。并已在红芪[9]、当归[13],党参[14]等多种中药材上应用。研究结果将为研究者提供黄柏的研究指引,也可为种植者提供黄柏种植参考。
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选择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源。
中国知网(CNKI 期刊)使用的检索式:
使用一框式检索,在知网以检索条件:(关键词=‘黄柏’);检索时间范围为1959—2021 年,检索时间:2022 年4 月30 日。
检索形式为中文文献,但不区分“科技”和“社科”;一共筛选出 1 157 篇中文文献,其中学术期刊966 篇、学位论文108 篇、会议论文34 篇、报纸4 篇、图书1 本、成果19 项。在分析中以966 篇学术期刊为分析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及平台有:
(1)Microsoft excel 2019 将统计的数据进行统计。
(2)使用https://echarts.apache.org/examples/zh/index.html#chart-type-bar 进行图表绘制。
(3)使用CiteSpace 进行关键词聚类、共现和突现图绘制。
2 结果和分析
2.1 黄柏发文趋势与来源
2.1.1 黄柏发文趋势
黄柏年度发文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分为萌芽-迅速增长-下降三个阶段,如图1 所示。黄柏文献最早发表于1959 年,当年共产出5 篇文献,自1960年以后停滞了一段时间;1982 年以后,黄柏期刊文献恢复,但发文数量依旧不高;直到1985 年之后发文趋势才日趋稳定,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文献发表。
图1 CNKI(期刊)年度发文趋势图Fig.1 Trends of annual article number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在1997 年以前是黄柏文献数量萌芽阶段,这一阶段,每一年文献数量大多低于10 篇,少数几年会超过10 篇,这一结果表明在1997 年以前黄柏的研究少;在1998—2011 年是黄柏文献数量迅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黄柏文献数量逐年增加,在2011 年达到了57 篇的最高峰,结合知网可视化研究这一阶段不同领域发文情况,可知在这一阶段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文献数量开始迅猛上升,进而影响整体的文献数量上升,这可能这一时期内研究热点主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有关;2012—2021 年是黄柏文献数量下降阶段,这一阶段黄柏的发文数量在小范围内有所起伏,但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结果可能和黄柏的研究大多是在中药学和中医学学科领域有关,这些领域发文数量的下降,造成整体发文数量也开始下降。
2.1.2 黄柏期刊分布
对黄柏文献来源发文数量前十期刊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黄柏期刊的来源大多是在中药学和中医药学科领域,少量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前十名期刊文献数量有所差异,但彼此之间发文量差距不是太大,所有期刊等级均为核心期刊。这一结果表明黄柏当前研究重心大多是其药用价值领域,并且研究水平较为深入。
表1 CNKI 文献期刊前十分布Tab.1 Top 10 journals in terms of article number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2.1.3 黄柏学科分布
对发文量前十的黄柏文献,进行学科领域分析,结果如下图2。由图2 可知,黄柏研究学科领域主要是中药学和中医学,其次还有化学和有机化工领域,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较少。这一结果表明黄柏的研究主要领域是中药学和中医学,结合表1 可知,这两个领域研究实力强大;而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却很少,体现出黄柏在临床应用上可能并不充分,反映出黄柏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联系不紧密。图2 中,不同领域发文数量急速下跌的趋势,反映出黄柏研究分布学科领域相对单一,发展不均衡。结合图1 分析,推测黄柏近几年发文数量不多的原因可能与其开发利用方式相对单一有关。
图2 不同学科领域前十发文情况Fig.2 Top 10 publication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2.2 黄柏研究领域和热点
2.2.1 黄柏研究层次
为了解黄柏主要研究方向,利用知网可视化功能对黄柏文献研究层次汇总,结果如图3。黄柏的研究着重在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文数量远超其他层次。表明黄柏的研究注重药用价值的开发,强调其药用作用的拓展,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可能影响其发展。
图3 文献研究层次Fig.3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map of research literature
2.2.2 黄柏关键词共现网络
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关键词共现,结果如图4。由图4 可知,黄柏有关研究词频中“黄柏”和“黄波罗”这两个词语频率较高,黄波罗即关黄柏[黄檗(P.amurense)]的别称,黄柏即川黄柏[川黄檗(P.chinense)]的别称2005 年版《药典》将黄柏分成了“川黄柏”和“关黄柏”两类,单独记录。由关键词共现网络可知,“黄柏”和“黄波罗”之间的研究关键词侧重点不同,但又有所交集,这可能与《药典》早期收纳关黄柏及两者本身就存在使用交集有关。由CiteSpace 进行的关键词统计可知,“黄柏”有关关键词数量远远大于“黄波罗”和“关黄柏”两者关键词之和,反映出川黄柏研究广度远远大于关黄柏。同时,从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看出药用成分及一些配伍中药材词频出现较高,这进一步反映出黄柏研究的热点领域集中在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Fig.4 Keywords co-occurrence analysis in CNKI database
2.2.3 黄柏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 软件将黄柏的关键词进一步聚类,结果如下图5。由图5 可知,黄柏关键词聚类的两大主体是黄波罗(关黄柏)和黄柏(川黄柏),这一聚类结果体现出这两者研究紧密性,同时也反映以往两者研究界限不明的混乱。“黄波罗”、“黄柏”、“黄连”、“黄芩”、“金银花”、“大黄”和“苍术”七个中药材成为主要聚类词语同时出现,可能与常用配伍有关;不同的聚类模块位置不同,可能与主要侧重效用不同有关。聚类中出现“小檗碱”和“大黄素”这两类药用成分关键词,可能与黄柏及其配伍中药材主要医用功效成分有关。这些聚类词语大多归属中医学和中药学领域,反映出黄柏的研究热点在于药用价值的研究。
图5 关键词聚类分析Fig.5 Keyword clustering knowledge map of literatures in CNKI database
为反映各项关键词研究的起始年份,以及所包含的聚类词语,特对黄柏关键词进行时间可视化,结果如图6 所示。该结果,进一步表明黄柏当前的研究热点。
图6 关键词时间可视化Fig.6 Timeline of co-occurrence of keywords
黄柏和黄波罗(关黄柏)的研究趋势线占比很长,表明两者研究热度极为持久;但是自从2005 年版《药典》将黄波罗(关黄柏)与黄柏(川黄柏)单独记载以来,近些年来黄波罗(关黄柏)的研究热度消失,而黄柏(川黄柏)一直保持较高热度,这一结果可能与黄柏(川黄柏)研究广度大于黄波罗(关黄柏)有关。“金银花”研究时间跨度接近“黄柏”,而超过“黄波罗”,这可能与金银花和黄柏(川黄柏)为常用配伍,而非与黄波罗(关黄柏)。
除“金银花”外,“黄芩”、“黄连”、“大黄”和“苍术”也是高热度中药材。四种中药材中,“黄芩”、“黄连”和“大黄”研究较早,而“黄芩”和“黄连”近几年来研究热度下降;“大黄”热度持续时间比较久,和“苍术”作为近几年的高频词。这四种中药材作为高频词出现,除了本身药材特性适合黄柏配伍外,也可能与现代医学发展有关,增加了配伍药材种类,拓展了配伍药材应用。
“小檗碱”和“大黄素”作为主要的高频药用成分,“小檗碱”热度出现较早,这可能与黄柏本身含有该成分有关;而“大黄素”作为近些年出现的高频词,可能与黄柏配伍的其他中药材主要有效药用成分有关。
黄柏关键词时间可视化结果,结合以上图表,更进一步的表明黄柏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在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注重黄柏药用价值的开发。
2.2.4 黄柏关键词突现研究
关键词突现通过对短时间关键词语的反映,可以判断该领域的研究趋势[9]。
通过图7 可知,1959—1992 年,研究最多的词语为黄波罗(关黄柏)。结合图1 可知,这段时间黄柏研究发文量不是太多,可能原因就是还处在对传统“黄柏”药用价值植物的辨认过程中,加之这一阶段《药典》并未区分关黄柏和川黄柏,可能促进了黄波罗(关黄柏)的研究,随着两种药材有效成分的逐渐清晰,黄波罗(关黄柏)的研究热度也开始下降,并在2005 年版《药典》改版后,将黄波罗(关黄柏)单列;2013 年以后,黄柏(川黄柏)关键词高频词语集中在“黄柏碱”和“生物碱”两类词语上,体现出黄柏(川黄柏)药用价值成分的关注;近些年来,黄柏(川黄柏)除了药用价值的开发之外,也更注重品质的研究,“质量标准”成为新的热点关键词词频。
图7 关键词突现图谱Fig.7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
因此,未来黄柏(川黄柏)研究趋势将会在继续拓展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药用品质的监督,推行道地药材的理念。
3 结果与讨论
黄柏研究跨度60 多年,文献数量呈现萌芽-迅速增长-下降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与市场价格波动有关。关键词聚类高频词主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涉及临床应用的药学领域发文数量却并不多,这可能和黄柏研究与实际应用未较好匹配有关,因而限制了黄柏文献研究数量。以与黄柏相近的药用植物红豆杉为例进行分析。红豆杉植物含有紫杉醇,可用于卵巢癌、乳腺癌、皮肤癌、非小细胞肺癌[15-16],等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因而文献研究数量依旧保持较高的热度,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当前黄柏研究领域相对单一,未充分与实际应用结合,可能会制约黄柏未来的研究发展。
1963 年版《药典》收录黄柏(川黄柏)和黄波罗(关黄柏),并以“黄柏”作为这两种药材的统称。但后来因为黄柏和关黄柏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有所差异,故2005 年版《药典》则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药材。这两种植物除了主要有效药用成分含量不同外,植物分类地位也不同。川黄柏的基原植物为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Phellodendron)黄皮树(P.chinense),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靠栽培所得[18],关黄柏的基原植物为同属的黄檗(P.amurense),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靠野生所得[19]。两者分布位置也不尽相同,大致以陕西吕梁山及黄河为界[20]。两种药材虽然都有相似的功效,但是有效成分含量却有差异[21]。而且,不同生境和栽培也会影响其药用成分[17]。随着2005 年版《药典》将黄柏重新分类,其后关于黄柏的研究大多指的是川黄柏,而非关黄柏。这样的结果虽然导致文献数量的下降,却也表明川黄柏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关黄柏。
黄柏以“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为研究热点,研究的重心为药用价值和药用成分,推行中药材道地理念成为未来研究趋势。这一文献计量结果,既反映出以往黄柏文献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也体现出黄柏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