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勤练、常赛 ”视域下篮球课后服务的实施路径

2024-01-07徐绍锋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常赛篮球学校

徐绍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坚持‘健康第一 ’教育理念”“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 勤练、常赛 ’要求,注重‘学、练、赛 ’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努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笔者分享依托篮球项目开展课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希望与其他学校和体育教师共同探讨。

一、基于“教会”,构建篮球育人课程

篮球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篮球技术动作,还包括篮球规则、篮球文化、篮球精神等内容,只有将篮球项目进行系统的分解和再关联整合,才能让学生全面学习。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拓展籃球课程价值、升级篮球课程建设、创新篮球育人机制,逐步构建起了多元、创新、开放、共享的篮球文化。在学校原有丰富的“青石板 ”社团课程资源基础上,通过筛选与篮球活动相关联的社团课程,并进行再整合拓展,形成更加系统的“青石板”篮球主题课程(以下简称“青篮”)。“青篮”课程包含风雅课程群、行健课程群、自华课程群、尚志课程群,将篮球相关的礼仪、规则、文化等融入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驱动更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并最终进行校园篮球文化的再创造、再传播,实现课程多元化建设(图1)。

“青篮”课程包含拓展课程和基础课程(图2、图3)。其中,基础运动课程按水平段进行划分,水平一为趣味篮球,水平二为花样篮球,水平三为技巧篮球,在此基础上设置提高班,以竞技篮球为主。拓展课程则主要包括篮球判罚、篮球摄影、篮球解说等内容。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将运动场地分成7块,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场地和器材。其中,基础课程每周2节课,周一、周四为奇数班级上课,周二、周五为偶数班级上课。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进行选课,每周三进行1次走班制教学。通过持续进行的“青篮”课程,既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又使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力得到阶梯式的提升。

二、抓实“勤练”,形成单元“菜单式教学”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在体育学习中“勤练”的空间和时间,“勤练”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增强实效、发展技能、增强体能,搭建学习支架(微课程)。学校体育教研组在学期初进行整体规划,制订“青篮”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评价标准,通过校长室审议后制作相应的微课程和教学设计,并且对所有专兼职体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升课后服务的实践效能。在学期末,对课程进行总结与反馈,并更新迭代,以不断优化完善。

为了让更多学生爱上篮球,学校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发挥篮球课程的育人价值,如,创设生活、比赛等应用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完成“情境化运用”的游戏比赛和展演任务;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和评价标准,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游戏“A”、技巧“B”、体能“C”等微课,形成篮球单元“菜单式教学”(见表1),通过这种形式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教师进行“点单式 ”上课,如,游戏A8“守擂战”+技巧B1“体前变向运球后投篮”(图4)+体能C10“Tabata10”(图5),通过这种直观、形象、高效的微课程,使教师更能够轻松上好课,并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发展各项身体素质。

三、做到“常赛 ”,搭建多层次比赛体系

“常赛”是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实践应用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比赛的渴望是驱动学习的动力,从比赛中获得学习经验的实践应用。为了满足学生对篮球比赛的需求,学校设置了“个人热身赛、小组季前赛、班级常规赛、年级季后赛、校园总决赛”多层次的比赛体系(图6),在组织竞赛中做到人人参与。赛场内外,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活动,除了赛场上的运动员外,其他学生还可以参与制作加油海报、进行赛事采访、担任裁判工作、组织啦啦队助威、讨论战术安排等,通过各种与篮球有关的活动,将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趣味与竞技相结合、评价与竞赛相结合,学生运用在课后所学的各项技能与知识,在篮球比赛活动中进行展示,为集体争光,营造浓厚的篮球氛围。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关注以体育人的功效,其中重点关注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等意识。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相应分数的球星卡片,通过一学期卡片的积累进行总评,除了设置了“篮板王”“助攻王”“得分王”等篮球技能奖项,还设置了“团队精神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解说奖”“最佳摄影奖”“最美啦啦队奖”“最具影响报道奖”等奖项(图7)。通过搭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既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同时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青篮”课程实践再思考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以“青篮”课程为基点,通过“教会、勤练、常赛”视域下课堂内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助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幸福人生奠基。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在原有的“青篮”课程基础上,以篮球运动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再一次拓展与融合,借助多学科融合,找到课程育人的落脚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素养、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新活力。

在篮球项目教学中,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通过构建篮球课后服务课程,着眼于实现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课后服务为教师提供了实践与探索的新舞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让教学结合信息技术,让技术助力教学,实现课后服务课堂的“追本提质”,拓展师生发展的“广度”。

猜你喜欢

常赛篮球学校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基于“常赛”视角的冬季健康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学校推介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