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巴黎的“一见钟情”

2024-01-07牛志远高塬

环球人物 2024年1期

牛志远 高塬

1992年2月,路明在北京故宫。

当中法两国人民提起1964年的那场震惊中外的“外交核爆炸”,总会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因为,它犹如一阵春雷,拉开了中法两国友好关系的序幕。

這60年,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许多中国人和法国人在这一甲子里浪漫邂逅,他们是网友、是伙伴、是夫妻,甚至有的只是路人。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见证并书写着中法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

《环球人物》记者寻访了中法之间一张“绿卡”、一个童话、一段旋律、一条航线的故事。在这些细微之处,新一代的两国人民彼此靠近,感受着绵延的亲近,织就一张情缘之网。

2022年秋天,来到中国31年的路明(全名为Olivier Ruelle)迎来了他在中国的人生关键时刻——他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这被称为中国的“绿卡”。

路明是B站的一名UP主,他高鼻深目,两道浓眉,一头卷发,爱喝茶,爱唠嗑。身为法国人,却被中国粉丝亲切地视作“自家人”,习惯称呼他为“老路”。每当他说起自己1991年就到了中国时,弹幕里就有新来的年轻粉丝惊呼:“老路,你来中国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

1969年,路明出生于巴黎。18岁那年的一堂历史课上,路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老师问班上的学生:“谁愿意课后准备准备,给大家讲讲中国的历史?”“唰”的一下,路明举起了手。“我连一秒都没想,全班就我一个人举手。”他回忆道,“当时就是单纯好奇,但这个好奇心到底来自哪里,我也不知道。”回到家,路明找来许多资料,那是他第一次从书中认识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他描述当时的感受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的心中像是种下了一颗种子,指引我一定要去中国看看。”

从这段难以言喻的奇妙缘分开始,路明迷上了中国,开始学习中文。说来也巧,学习中文那会儿,他在巴黎一家麦当劳店偶然地结识了中国留学生嘉磊。两人都是到店里应聘兼职的,嘉磊因为法语不够熟练,没能成功,路明看他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便主动帮忙提供住所,还约定一起学习语言。两人一天用法语交流,一天用中文交流,路明连吃饭都开始用筷子了。一段时间过去,嘉磊的法语在进步,路明的汉语也突飞猛进,“我们变成了非常好的兄弟!”

两年后的1991年,路明决定亲身到中国看看,他申请到了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中文的机会,一个人扛着大包小包,说走就走。

“一分钟都没睡。”在巴黎直飞上海的飞机上,他很是激动。等坐上上海到南京的绿皮火车后,他不停地被热情的乘客搭讪。刚下火车,好兄弟嘉磊在南京的父母就接上了他。在他们的悉心帮助下,路明顺利开启了在中国的新生活。

来中国30多年,老路如今已是一名老茶客了。

从此以后,路明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从南京去到台中,他学会了繁体字;离开台中到广西、西藏做导游,他见识了中国辽阔大地上的民族特色文化;去苏州、曲阜,他体验了南北各异的风土人情;在福建当厂长,他深入了解了茶文化,和车间主任、部门经理、企业员工“不打不相识”;去香港读社会学博士,他“识咗”(懂了)广东话;在北京,他和无数“北漂”一样,成为奔波在通勤路上的“打工人”……

2016年,路明在杭州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这位出生于江西萍乡的女人让他和中国有了更深的渊源。正是在妻子的鼓励下,路明做了一个自觉“有点儿异想天开”的决定——申请中国“绿卡”。

2022年9月2日,路明领取“绿卡”。当日,他专门录下了全程视频。镜头里,只见年过半百、久经风浪的老路难掩激动。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绿卡”时,手都微微颤抖。“触电了触电了触电了,”他嘴里念叨着,“路明,现在我的中文名真的是正式的啦!”这条秀“绿卡”的视频一经发布,便登上了B站热榜。如今,已累计有3000多万网友“围观”了路明的领卡现场,他们在弹幕里送上祝福,层层叠叠的“恭喜恭喜”,已经把画面背景遮了个严严实实。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申请成功,我觉得那是很重要、做过很大贡献的人才可以的,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轮到我呢?”老路说。其实,是他谦虚了。自从定居杭州后,他一直在为外国来华创业人士提供无偿帮助,给他们提供翻译,介绍当地创业孵化中心的各项政策,教他们演讲,协助政府对接、项目落地、人员培训,等等。“以色列、巴西、法国、德国……我认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都已经数不清了。”这些在老路看来本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经妻子提醒后,被他认真地罗列出来。在筹备各项申请材料的过程中,他说自己“没抱一定会过的想法,但越准备越希望有好结果”。

持有“绿卡”后,老路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再也不用每年办签证了,刷卡坐高铁、入住各大宾馆、网络实名认证也都不愁了,“以前很多不能做的事,现在都可以做了”。而刚刚过去的2023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签发启用了最新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因加入了体现国家标识的五星元素,新版永居证被称为“五星卡”。“我打算2024年2月份去换。升级的‘五星卡’应该会更方便。”

比便利性更重要的是身份认同。办完“绿卡”,老路买了件T恤,上面印着“我有绿卡”4个中文大字,他穿着它录视频,向网友们“嘚瑟”。“我能拿到‘绿卡’,是中国对我个人的认可和认同,基于这点,我很开心,很感恩。我上辈子可能是中国人,命运让我一直生活在中国,现在这儿也是我的家。”

采访当天,路明说,采访一结束自己就要和妻子去赶飞机了,他们要回法国陪母亲过圣诞节。而再过一段时间,他又要启程回中国,他说:“因为要回家,过中国年!”

多年来,法国人杜波(全名为Alexandre  Dubos)一直活跃在中国综艺的节目当中。在《非正式会谈》中,他是西装革履的法国代表;在《老外看点》中,他是侃侃而谈的外籍嘉宾主持人;在《HELLO中國》中,他则化身红酒品鉴官,为大家介绍红酒知识。不少人因此认识他,就连打车的时候,他也会偶遇自己的粉丝,常常听到这句不是很确定又带着点儿惊喜意味的话:“哇!你是杜波吧?”

2023年12月15日,《环球人物》记者在北京见到了杜波。他身材高大,一头卷发,长着一张典型的西方人面孔。只是,他一开口:“天儿真冷啊!”是一口字正腔圆、还带着点“京片子”味儿的普通话。

其实,刚来中国时,杜波压根不会说中文。

杜波从小家境殷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可以在法国“躺平”的程度。他的父亲从事电信行业,虽然一直与中国的企业有着工作往来,但不懂中文。2005年,杜波18岁,决定出国留学。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子,到中国去。中国有个叫‘wawai’的企业很棒,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2023年12月21日,杜波与刘大毅在录制歌曲《从长安街到香榭丽舍》。

2023年12月15日,杜波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张森绚/摄)

“这个‘wawai’到底有多厉害?”杜波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坐上了从巴黎飞往北京的航班。在飞机上,杜波说出了人生第一句中文:“你好,我是法国人。”这句话,还是他跟空姐现学的。

来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杜波都“看不懂汉字”“听不懂别人说话”“发音也不准”。他苦笑着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我刚开始学习中文的路上到处都是坎儿。”比方说,有一次,因为不认识“糖”字,他误买了食盐,回家做了一杯“咸口咖啡”,举杯一喝,“啊,咸死了!”

然而,正是这件事,让杜波学好中文的劲头更足了。“因为,这是一个涉及生计的问题!我要是学不好中文,可能有一天会吃不上饭的!”于是,杜波每天抄写汉字、听录音带,和中国朋友用中文交流。到了2010年,他终于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了。只不过,“这时候的我讲起话来还带着点儿‘老外’口音”。

他不服气,“我不能一直是‘老外’腔!”他开始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从中体会汉语的声调和节奏,这一习惯延续至今。最近,杜波爱读的书是《三体》,他为自己能阅读这本世界知名科幻文学的中文原著而感到开心。“我对中国的爱与日俱增。”说这句话时,他内心充满了骄傲。

杜波还养成了一个“中国胃”。回法国时,他在朋友圈发的全是寻找中国美食的动态,比如“想我大北京,法国哪里能吃到耳光馄饨?”寻觅不得时,对于不吃辣的杜波而言,法国街头的火锅便成了唯一可慰藉他味蕾的“中国菜”。渐渐地,因为去火锅店的次数太多,他变得“无辣不欢”。

我们的采访结束后,这位操着北京腔、长着外国脸的“地道北京人”便兴致勃勃地去吃了卤煮,一脸满足地对着自媒体平台的镜头说:“这是在法国吃不到的美食。”

而镜头之后的杜波,有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身份——中文版音乐剧《小王子》的法方制作人。

10多年前,杜波因录制《老外看点》与刘大毅结识并成为至交。他们的友谊有一个牢固的基点——他们都十分热爱法国儿童文学《小王子》。杜波在还不识字的时候就接触过《小王子》。“当时看的是插画,由于年纪小,我只记得插画里的小王子是很善良的形象。”成年后,他又数次阅读《小王子》,一次比一次感触深。“我从书里读懂了友情和爱情,还有很多人生哲理。”杜波说。刘大毅也是如此,他也多次阅读《小王子》,是《小王子》迷。

2014年,杜波和刘大毅一拍即合,一起做了件大事——接受中法建交50周年组委会的任务,制作中文版《小王子》音乐剧,演绎中国人心目中的小王子。

第一场演出开始前,杜波有一种“老师即将检查作业”的忐忑。因为,他特地邀请了他的中国朋友们到场观看,“我特别想知道他们看完后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哭了,全都哭得像个孩子。”杜波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朋友们看完这场音乐剧出来时的样子。那一刻,杜波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明白,“能让15 名成年人因为感动而流眼泪,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那时,杜波深刻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治愈是不分国界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法建交60周年,杜波和刘大毅联合音乐人鞠起,创作了《从长安街到香榭丽舍》这首歌。杜波给《环球人物》记者发来了歌曲的小样。歌里唱着:“星空中小王子的喜与悲,或许也都能被抚慰……如果你好奇为什么,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杜波有些感慨地说:“歌词的创作,可以说是用了许多年,也可以说是几天,这更像是长时间在中法两国生活积攒的感悟所带来的瞬间灵感迸发。”

杜波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吸引他来中国的谜底被揭开了。原来,父亲说的“wawai”,就是华为。他感慨了一句:“我爸爸可真有远见!”

现在,杜波每年多次在中法两国之间往返,一趟趟航班串联起他与中法两国的缘分,一边是亲人,一边是朋友。因为长期生活在中国,回到法国时,他的家人戏谑地称他为“中国人”。采访快结束时,杜波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也正计划申请中国“绿卡”。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也能像老路一样,可以到处“嘚瑟”:“我有绿卡了”。

在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波尔多大剧院等许多地方,总能看到一名中国女孩的身影:她穿着仙气飘飘的汉服,头发挽成一个髻,背着一把甚至比她还高的古筝,正在寻一处阳光普照的空地。不一会儿,空地上便围满了金发碧眼的观众,《青花瓷》《大鱼》《云宫迅音》等美妙的中国乐曲从她的指尖流淌出来。有法国人如此评价她的演奏:“仿佛听了一场来自中国几千年前的摇滚。”

女孩名叫彭静旋,是一名“95后”,也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者,  在国内外各个平台的粉丝加起来已经超过3000万。而就在2017年,刚到法国的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留学生。

那时,彭静旋对法国的一切都充满新鲜感,没有课程安排时,常常喜欢出门走走。奇遇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天下午,我在街上散步,到处都是街头艺术家在演奏,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音乐声,气氛太好了!”那时,彭静旋心头只剩下一个念头:“要是古筝在手边就好了!我一定要让他们听听中国乐器的声音。”

于是,第二年返校时,彭静旋把陪着自己长大的那把长达163厘米、宽为22.5厘米的古筝带去了法国,“办理托运时,花了好大一笔钱”。好在,这个“大家伙”平安到达了。

彭静旋在小箱子里摆放熊猫玩偶、中国乐器小摆件等,精心设计“中国角”。

2018年9月,彭静旋发布了第一条在法国街头弹奏古筝的视频。从此,她便开始了每周末早早去街头占位置的一段时光。“这条长街‘寸土寸金’,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位街头艺术家。”彭静旋一出现,总能引起许多人注目,“我的古筝对他们而言太特别了,许多人都没见过”。

一次,一名正与妈妈视频通话的非洲小伙将手机镜头对准了彭静旋。“他过来问我这个乐器叫什么名字,可不可以为他妈妈介绍一下。”于是,彭静旋边弹奏边讲解。她看着屏幕那头陌生人的表情从疑惑到惊叹,最后竖起大拇指,“我意识到,我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文化、跨越空间的对话”。还有一次,“一位法国老奶奶听完演奏,跟我说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她还摸了一下古筝,触碰到琴弦的那一刻,我看到她的指尖都在微微颤抖,她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彭静旋被这些画面打动了,决定做些什么。后来,在她演奏的现场,就多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箱子,这是她精心打造的“中国角”。在“中国角”,彭静旋放了一些小琵琶、小古琴、小唢呐等迷你版的乐器摆件,一本微缩“古琴谱”,还有一些个人名片,最近又新添了一只熊猫玩偶。彭静旋说:“我想通过这方小小的‘中国角’,让法国观众了解古筝、了解中国。”渐渐地,许多人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与中国交流的大门:有作曲家通过名片找到彭静旋,期待与她进行音乐交流;有舞者被旋律打动,想和彭静旋开展合作。

2019年,彭静旋被法国高等教育署授予“中国留学生网络大使”称号;2022年,她又被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评选为“青年网络文明使者”。“为了不辜负这种鼓励,我想去做更多事,来促进两国音乐文化的交流。”

彭静旋带着古筝“出海”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来自法国的优秀文化。2020年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学习竖琴这种源自西方的古老大型拨弦乐器,还不断从法国的电子音乐当中寻找灵感。

一次,彭静旋背着古筝去了老师的办公室。见到古筝,老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拉着彭静旋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从古筝说到二胡、琵琶、唢呐,又从巴黎管、勃兰特管说到圆号。两个同样热爱音乐的人背靠着不同的文化长大,他们在交流中迸发出火花,探寻音乐的多元可能。

3个小时后,彭静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古筝两边的弦发出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我国传统的曲目通常是用右手弹奏,左手按、滑、揉、颤,这样出来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彭静旋边介绍边向《环球人物》记者拨弄了两下左边的琴弦:一阵躁动的声音袭来。“我想把这种音色加入创作,作出一首古筝与电子音乐交互的实验性作品。”

这是彭静旋正在忙着的事,她的初衷简单却又有些不一般:“我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古老的乐器和法国新兴的音乐结合,让中法两国的音乐实现‘双向奔赴’。”

在采访中,《环球人物》记者还遇到一个格外动人的“双向奔赴”的故事,它关乎爱与浪漫、婚姻与陪伴。

早在1966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航空运输协定。同年,法国航空公司开辟巴黎至上海航线,这是我国同西方国家开通的第一条航线。58年来,一趟趟航班联通中法两国,曾经的一条航线变成了一张空中运输网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驻巴黎营业部总经理张弼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如今,光是国航,每周就有12趟航班往返于北京和巴黎之间,这还只是疫情后航班未完全恢复的频次。

2023年8月,馬克一家登上了长城。

对法国人马克 (全名为Stosic Marc)而言,这些航班宛若空中桥梁,指引着他寻觅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马克出生于1973年,那时,中法两国的友谊即将迈入第十个年头。马克从小最要好的“哥们儿”都是华侨,他们经常邀请马克到家里做客。在这几位“哥们儿”的家里,马克与他们一起学习写汉字、品尝中国美食、观看中国电影。正是从那时起,马克“被这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度深深吸引了”。等到上大学,马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专业,开始系统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

2008年,马克进入国航工作,担任国航驻巴黎营业部的航站业务员。他的主要任务是为旅客提供咨询、协助办理值机及登机手续等地面服务。因为汉语流利,他得到了很多旅客的赞扬,成为航站优秀员工。

2012年,马克参加旅行团,游览了青岛、上海等地,最后来到安徽黄山。马克回忆看到黄山时的感受:“风景太美了!爬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在一幅水墨画中走路。”

在这幅画里,马克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她是土生土长的黄山人。马克这样形容见到她时的感受:“我不知道用什么詞形容见到她时的感觉,回法国后,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这叫缘分。”

2014年,两人结婚了。这一年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在马克的朋友们看来,这段跨国之恋是中法友好最浪漫的音符。

10年过去了,马克如今已是国航驻巴黎营业部航站主管,他与妻子也从“二人世界”升级为“四口之家”。马克身上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我爱上了吃中国菜”。对于这个变化,马克笑着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原因:“因为我太太平时做饭比较喜欢做‘辣口儿’的,时间长了我就习惯了。”还有一个更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一家虽然住在法国,但是日常交流说的都是汉语。“来法国这么多年,她的法语水平似乎没什么进步,我的汉语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马克笑道。除此之外,马克还像中国家长一样重视孩子的教育。每年,马克一家都要回趟黄山,让两个孩子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体验风土民情。对此,马克笑称:“感受文化熏陶‘要从娃娃抓起’。”

如果说,作为乘客时,马克与这条航线的关键词是“邂逅”,那么,当他作为工作人员时,这个关键词则为“见证”。

马克每天都能见到许多往返于中法两国的旅客,他们的职业、年龄、性别各异,但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与中国有关的故事。

一次,马克偶遇了电影《狼图腾》的导演——来自法国的让·雅克·阿诺。为了电影拍摄,阿诺那两年频繁往返于中法之间。马克看着一开始并不会讲中文的阿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了解。后来,《狼图腾》在中国上映后创下当年国产文艺片票房最佳成绩。

还有相当一部分旅客是普通人。“他们有些是学生,有些是生意人,有些是音乐家,有些是游客。”马克经常看到他们随身带着一些小礼物,有时候是一本书,有时候是一袋美食,“这些礼物和这条航线一样,都是中法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证明”。

以上种种,都是这条航线上过去发生的故事。现在,中法两国友好的信号依然在不断释放。2023年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包括法国在内的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赴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同日,法国外交部门宣布,拥有硕士学位的中国人,无论其文凭是法国的还是中国的,都将能够从法国获得为期5年的旅行签证。条件之一是至少在法国学习过一个学期。

张弼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消息一经发布,航班搜索数量增长了3倍。”在马克看来,“中法航线会迎来更多的旅客”。属于中法两国人民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