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学视域下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变迁
2024-01-07田毅鹏
■田毅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对社会转型变迁背景下地域社会变动的研究和命题概括,权威媒体、政界和学界循着“现象逻辑”对东北地域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展开了持续性的跟踪研究和政策干预,先后提出了“东北现象”、“新东北现象”、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东北现象”等命题,较为深刻地揭示出30年间东北地域经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问题实质,描绘出东北现象的发生及其“问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学界迄今关于东北工业基地的研究虽然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在笔者看来,却存在着以下几个重要缺憾:其一,在迄今关于东北工业基地的研究中,学界一般都是将其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学课题展开研究的,多注重研究企业建立、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工业基地建立及运行的社会面相研究和关注不够,使得其对工业基地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些社会学研究者虽已提出“老工业基地社会”概念,但仍未展开实证研究。事实上,工业生产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和技术元素的简单结合,而是一个由复杂社会元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体系,既包括宏观的社会结构,中观意义上的工业社区,也包括微观的组织和群体。因此我们应突破以往的研究框架,开阔视野,围绕工业基地的社会体制展开深入研究。其二,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工业社会学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植根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工业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亟待通过对东北工业基地“体制-组织-制度-文化”的实证研究,以形成对工业基地所承载的社会体制的新理解。其三,东北工业基地建立早期和中期的产业工人已进入高龄阶段,亟待展开口述史抢救性补救。但学术界迄今尚未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工业社会学视域下的社会调查,从而存在着研究空白。鉴于此,我们拟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及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的背景、进程及其形成的特殊的过程和机制,以切实推进中国本土的工业社会学研究。
一、从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变迁长时段的进程中理解“东北现象”
自20 世纪90 年代权威媒体发现“东北现象”以来,社会各界一直循着问题取向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深度理解问题,把握问题发生演化的基本脉络,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试图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20 世纪50-8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变迁及走向衰退的进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的背景、进程及其走向衰退的过程和机制。集中回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社会类型,东北工业基地及其所依托的城市工业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其体制的组织模式等特征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走向衰退,蜕变为“锈带”的,并努力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振兴对策。围绕着上述主题所展开的研究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性和典型特色,其突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将东北工业基地的发生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讨其发生、发展及变迁的基本轨迹,深刻理解东北工业基地发展和转型所具有典型意义,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二、“工业社会学”学术研究视角的特有价值
工业社会学是社会学诞生以来最为重要的学科分支。作为现代性的学科体系,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密切关注工业化进程及其社会影响,其研究轨迹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在古典社会学时期,包括涂尔干、韦伯、滕尼斯在内的社会学家便特别关注工业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剧烈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诞生了《经济与社会》《社会分工论》《共同体与社会》等经典名著,提出了“团结理论”“科层理论”“共同体理论”等核心命题,奠定了工业社会学分析研究的基础和基本框架。其二,正规意义上的工业社会学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其标志性事件是以E·梅欧为中心的哈佛大学研究小组所做的霍桑实验,以及1939 年出版《工业社会中的人的问题》,标志着工业社会学的诞生。之后又有w·E·穆尔的《劳资关系与社会秩序》、D·米勒和w·福姆的《工业社会学》、诺克斯的《工业关系的社会学》等,标志着工业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此外,同时期苏联的工业社会学主要是围绕着“生产集体的社会学”展开的,对社会主义工业企业中的党政制度、劳动制度、休假制度、奖励制度、住房制度、思想教育制度等相关制度展开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工业社会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谱系,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三,进入20 世纪晚期以来,布若威的《制造同意》等,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但其研究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对工业社会学反而起到了消解的作用。中国本土的工业社会学研究发端于民国时期,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史国衡的《昆厂劳工》等,但并未形成体系性的分析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工业社会学研究重新开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工业社会学研究室”和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出版了余荣佩的《工业社会学文选》《工业社会学》,李培林、张翼的《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等,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成为当时工业社会学的研究中心。
近年来,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产业、政治、文化等方面,很少从社会研究的视角加以展开,而本项目研究则试图运用工业社会学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范式,对东北工业基地发生发展及变迁的过程展开研究,突出强调东北工业基地在其建立之初即已形成的单位社会体制,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的党政领导体制、工业社区“一体化”的合一体制、企业内部独特的“革命动员体制”等,上述体制性的诸特征集合起来,便形成了具有单位特色的中国式单位社会体制,使得东北工业基地自其产生和发展之时起便带有极强的经济社会体制的合一性,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及变迁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对老工业基地“东北现象”复杂性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对社会转型变迁背景下地域社会变动的研究和命题概括,权威媒体、政界和学界循着“现象逻辑”对东北地域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展开了持续性的跟踪研究和政策干预,先后提出了“东北现象”“新东北现象”、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东北现象”等命题,描绘出东北现象的发生及其“问题化”的过程,但面对复杂的地域发展困境,某些观点也出现了一定的认识偏差。如果将“东北现象”看作一种表征地域衰退的概念,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何种指标体系来加以衡量和评价?具体地说,是采取单一的经济产业发展指标,还是以城市为单元的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原则问题上,我们是循着发展主义的理论逻辑来理解评价,还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为依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审视东北现象的复杂性?我们应摒弃发展主义的评价原则,以“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审视东北地域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将东北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置于总体战略高度,以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创造性转换。
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早期动员体制的形成过程。将“动员”概念置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会发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早期形成过程中便带有极强的单位动员性。在20 世纪50 年代发端的单位制早期组织制度建构的进程中,国营企业始终作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核心部门被纳入社会动员体系之中。以1956 年一长制领导体制变动为界标,国营企业“参与性组织动员”的实践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国企主要依托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展开体制性参与,并开始尝试以车间班组为单元,将工人纳入参与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改革,以切实激发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虽然此时期也存在劳动竞赛、劳模示范、班组核算等参与形式,但其功能却被强调行政权和技术力量的一长制所限制。以一长制废除为标志,国营工厂展开了以“工业八大员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由工人直接参与生产管理的模式,将参与性动员推向高涨,并形成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特征的国企工业民主的典型经验。透过20 世纪50 年代国有企业参与性动员启动和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单位组织及其制度建构最初的范型,同时窥视出单位参与性动员体制特有的局限。
第三,东北工业基地企业组织从“闭合”走向“开放”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以单位组织为基础的单位制建立起来,成为中国社会组织化的重要形式。其演进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位体制边界的形成,厂办大集体的举办所带来的单位制扩张及“二元化”,以及传统单位制的消解。这种变化过程具体是由单位组织内外边界的变动而塑造的,使得单位共同体呈现出由“闭合”到“开放”的特点。因此,单位组织边界的形塑过程也就成为理解单位变迁的重要路径。进入21世纪初期,东北国企试图通过改革使企业重新获得发展活力,开始探索国企内集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组织形态,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政府主导下普遍流行起来,成为当下产业工人技能传递最新的实践探索。此种工作室通过多元主体吸纳与资源整合,使厂内技能传递呈现平台化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打破了以往科层组织纵向垂直式技能传递的固有边界,形成了纵横联合的“重层”结构;通过师徒合同短期化使原有技能传递关系变得多维化、立体化;同时生成了高度组织化的技能传递共同体。平台化技能传递的背后也包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企业文化的传递,使得产业工人技能传递进入令人瞩目的“后工业”发展阶段。
第四,新世纪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改造的过程中,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任务。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体制下,单位大院作为老工业基地单位企业特定的生活和管理空间承载,带有极为突出的共同体特质,在动员及凝聚单位人、整合资源和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90 年代以来,以单位制消解、住房制度改革和社区建设勃兴为主要内容的体制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管理空间,单位大院也迅速走向消解。但在典型的单位社区场域内,单位大院并未完全退场,而是以“隐形在场”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由单位大院承载的社会资本在社区治理的信任互惠、社区归属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还是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而单位大院文化资本所具有的社区价值归属和认同功能,也可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富有特殊历史文化蕴涵的文化资源。
四、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认识的深化
总之,本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将东北工业基地的“地方性”变量引入研究分析系统,对东北工业基地形成及变迁的过程展开深入的分析解剖,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化了20世纪80年代肇始的工业现代化研究,进一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单位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当下正在发生的复杂的社会转型。与以往将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的过程仅看作是一个经济产业发生过程不同,本成果注意深入分析其复杂的社会面相,揭示了其形成及变迁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于深入理解东北现象,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当代中国发展变迁的“地方景观”。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及特点展开历时性研究考察的基础上,对东北工业基地的衰退现象展开深入研究,以探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现实意义的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