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2024-01-06孙晋坤黄潇婷章锦河邢哲铭郭籽萌

旅游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受访者理论因素

孙晋坤,黄潇婷,章锦河,肖 潇,邢哲铭,郭籽萌

(1.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3.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南京 210023;4.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海南三亚 570228;5.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社区资源与发展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85004;6.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引言

一直以来,旅游被认为是愉悦身心、消除日常疲劳的幸福活动,而旅游过程中游客的消极感知或状态往往被忽视[1]。究其原因,在以价值为导向的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和积极心理学的深度影响下,目前旅游感知与行为研究主要聚焦于游客的积极状态,包括满意度、愉悦、福利和身心恢复等[2]。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身心一元论的研究路径表明,消极心理和生理状态对积极心理状态的影响不容忽视[3]。其中,疲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消极状态,例如我们熟知的审美疲劳、社交疲劳、身体疲劳等[4]。实际上,由于空间的移动性、时间的有限性、动机的敏感性以及行程的综合性,疲劳在旅游活动中非常容易发生[1]。疲劳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更具普遍存在,自驾游与自由行等出游模式中游客服务自洽的流行、时空收敛背景下旅行节奏的加快、全球化知识扩张导致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的蔓延、家庭游盛行下老人与儿童陪护的增加等[5-8]。与此同时,疲劳对旅游体验亦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审美疲劳导致游客满意度的下降[4],身体疲劳导致游客放弃行程中某些景点。因此,在我国着力打造幸福旅游产业的要求与背景下,如何系统认识、理解和应对旅游中的游客疲劳是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然而,旅游疲劳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有关疲劳的研究由来已久,19 世纪50 年代,疲劳对铁路工人健康的影响最先受到关注[9]。之后几年,Scienc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等权威期刊连续刊出了多篇关于疲劳的研究成果[9]。自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疲劳研究的浪潮,仅2021年全球发文量就超过1800篇,足见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疲劳研究兴起于医学,之后在心理学、行为学、体育科学和交通运输学等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疲劳已成为人类感知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具备高度的移动性和交互性特点的旅游活动中,旅游疲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旅游疲劳是由什么引起的?有哪些表现形式?对旅游活动具体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旅游疲劳?这些基本问题仍然不得而知。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的目的是在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进而构建旅游疲劳研究的初步框架,以期拓展旅游行为研究的理论体系,并为进一步完善游客管理和旅游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1 文献回顾

1.1 疲劳的内涵与发生

疲劳最初是一个医学术语。随着其他学科对疲劳的逐渐关注,其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疲劳可分为疾病相关疲劳(如癌症相关疲劳)和非疾病相关疲劳(驾驶疲劳、同情疲劳、工作疲劳、运动疲劳)[10]。由于其在不同领域的关键特征存在差异,各学科的关注点已有不同侧重。比如,驾驶疲劳是指一种由于大脑机敏性降低导致的在驾驶认知和精神运动型活动中机体性能削弱的状态,20%左右的交通事故由驾驶疲劳直接导致[11];同情疲劳是指护理人员对顾客的痛苦给予同情或忍让的能力或意愿的下降[12]。综上,一般地,疲劳是指由于疾病或人的身体和大脑高度运行,导致机体运行效率逐渐下降的状态[13]。疲劳在生理上表现为体能下降、肌肉酸痛或困倦感增加,在心理上表现为动机、兴奋度、机敏性、注意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减弱[14]。

1.2 疲劳的维度与影响因素

有关疲劳测量与评价的探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一维到多维,从一般到具体。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疲劳特性存在差异,半个世纪产生了数十种疲劳量表。代表性的疲劳量表包括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FS),疲劳影响量表(fatigue impact scale,FIS),多维疲劳清单(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和瑞典职业疲劳清单(Swedish occupational fatigue inventory,SOFI)[15]。其中,FS 适用于患者和普通人群,包括生理疲劳和大脑疲劳两个维度[16]。FIS 则进一步划分为3个维度:认知维度、生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其中,社会维度涉及社交、情感、动机等内容[17]。Smets 等针对以往多维量表存在过长且包含不直接相关题项的问题,开发出包含更加具体的5 个维度的MFI:一般疲劳、身体疲劳、活动受限、动机减弱、大脑疲劳[18]。随后,针对工人的疲劳,Åhsberg 等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5 个维度的SOFI,具体包括能量不足、身体透支、身体不适、动机下降、困倦[19]。

虽然各类型疲劳基于不同情景、不同主体以及相关活动,其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可概括为3类:主体因素、中介因素和客体因素。其中,主体因素是指活动主体的特征,包括性别、个性、性格、身体条件等,如身体条件是影响工作疲劳的重要因素[20]。主体因素是疲劳产生的本底因素,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中介因素是主体参与活动前后的准备和恢复状况,主要包括睡眠状况、饮食状况、心理压力、身体和心理准备以及参与活动前后之间相关因素等[21]。中介因素是相对短期的、易变化的因素,因此是比较易干预的因素。客体因素是与活动直接相关的变量,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强度、活动方式、活动环境等。例如,驾驶时间的长短与驾驶疲劳的产生直接相关[22],工作强度则是产生工作疲劳的主要因素[20]。客体因素是影响疲劳最关键、最复杂的因素。

1.3 旅游疲劳相关研究

目前有关旅游疲劳的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旅游疲劳的内涵界定与量表开发,旅游疲劳对旅游体验的影响,以及针对审美疲劳、旅行疲劳等细分领域的探讨[1,4,23-27]。Sun等将旅游疲劳定义为,由过度的旅游活动导致的游客体能下降、兴趣减弱、情绪低落或认知受损等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开发了旅游疲劳量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工具[1]。在此基础上,Teichert 等发现旅游疲劳是解释多目的地旅游体验中位序效应的关键变量[23]。王美勤等针对旅游审美疲劳这一细分类型,深入剖析了其表现特征、形成机理与缓解措施,是旅游疲劳研究的又一积极探索[4]。相比疾病相关疲劳,旅游情境下的疲劳与非疾病相关疲劳更为相似[1]。旅游疲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过度的旅游活动,如高度的移动性导致的全方位的身体疲劳,密集的审美、社交、求知、猎奇等活动产生的多维的大脑疲劳。然而,旅游疲劳是在非惯常环境下与旅游各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旅游动机的敏感性和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旅游疲劳与其他领域在特定情境下的疲劳存在显著差异,比如疲劳表现更为复杂、动机疲劳更易发生等[1]。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期探讨、明晰游客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

2.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从原始资料中挖掘并构建理论的常用的经典方法。具体而言,扎根理论是在系统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某特定现象与事物的核心概念,进而通过建立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理论[28-29]。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疲劳的研究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旅游疲劳相关理论体系仍处于“黑箱”状态。与此对应,扎根理论的优势之一便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梳理和挖掘,以开展未知话题或领域的探索性研究。第二,游客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涉及复杂的过程性因素和关系,一般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针对性不强,且难度较大或无法处理,而扎根理论则是开展特定现象与事物过程性、故事性的建构式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0-31]。因此,扎根理论适用于游客旅游疲劳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的探索性研究。

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理论抽样方法选择受访者,即按照研究需求选取能够为概念发展和理论构建提供最大且有效信息量的游客作为调研对象[31-32]。根据文献回顾部分对疲劳的剖析,旅游活动中的疲劳可能表现在身体、动机、情感和认知上的疲劳。同时,考虑到旅游疲劳的复杂性,其在不同场景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山地旅游、人文旅游和自驾游等场景下游客生理和心理的显著差异。因此,遵循理论饱和的原则,本研究采取了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在选择受访者时增加了特定地点和场景的数据收集,以提高结果的稳健性[31,33]。具体调研案例地包括周庄古镇、黄山风景区、南京博物院、美国西部自驾游环线,其中,对美国西部自驾游受访者采用线上访谈。首先,美国西部自驾游历时最久,长达5 天~20 天,景观丰富,游客长途跋涉、自我服务,预计是旅游疲劳最为显著的场景。其次,南京博物院规模宏大、馆藏众多,半天甚至一天的参观之后容易出现认知上的疲劳。然后,黄山风景区山路起伏、台阶无数、惊奇险峻,很容易导致身体上的疲劳。最后,周庄古镇作为国内率先发展旅游的古镇之一,近年来陷入了同质化的困境,游客感知到的新奇度下降、神秘感降低等问题凸显,动机上的和情感上的疲劳可能较为显著[34]。

本研究访谈大纲是在梳理相关文献并经多次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第二部分为旅游疲劳相关的7 个开放性问题,包括您觉得旅游疲劳是指什么?请谈一下您的有关旅游疲劳的一些经验?您发生旅游疲劳时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是什么?您认为旅游疲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旅游疲劳对您的旅游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您是如何应对旅游疲劳的?您是否有其他关于旅游疲劳的想法?在正式访谈前,研究人员首先向受访者解释说明了旅游疲劳含义,确保受访者理解本次访谈的主题,随后进入正式访谈。

本研究的访谈开展于2019 年1—12 月期间。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连续在4 个案例地进行游客访谈。首先是美国西部自驾游游客的访谈。其中,第25~第28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均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表明信息达到饱和。其次是南京博物院游客的访谈。在上述28位游客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本次访谈在第3~第6位受访者均达到了信息饱和。然后是黄山风景区游客访谈,在上述34位游客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本次访谈的第1~第5 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均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最后,继续在周庄古镇开展游客访谈,共访谈7位游客,所得文本作为后续检验理论饱和度的素材。以上每名受访者的访谈时间为20分钟~40分钟,累计共收集、整理访谈文本3万余字。最后,对受访者进行编号,第一位受访者编号为P01……以此类推,共46 位受访者。受访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N=46)Tab.1 Demographic profile of interviewees(N=46)

3 分析过程与结果

扎根理论方法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理论的饱和度检验,最后再对得到的理论模型进行阐释[29,31]。访谈资料分析的全过程均使用了持续比较的思路,对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和提炼,并用于搭建、修正、补充和完善理论框架。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也称一级编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找出反复出现的词语、主体或概念,将文本资料的内容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3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仔细识别访谈资料中与旅游疲劳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逐句编码,期间应尽量采用原文语句作为初始概念和范畴的名称与名称依据,对那些没能很好概括的语句则尽量用相关文献资料的术语代替[28,30-31]。通过访谈资料的开放性编码处理,最终得到92 个概念和13 个范畴,相关结果举例见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举例Tab.2 Examples of open coding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也称二级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得到的相对独立的、分散的、关系不明的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范畴的归属或关系,即通过辨析初始范畴内涵的异同,进一步提炼出主范畴[30-31]。本研究在仔细梳理和分析13 个初始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顺序,最终抽取出4 个主范畴,分别为诱发因素、疲劳表现、行为效应和应对策略,详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分析Tab.3 Analysis of axial coding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也称三级编码,是在二级编码的基础上以“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为核心范畴进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并将核心范畴与上述主范畴进行关联,进一步明确主范畴和相应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故事线的形式构建出新的理论框架[30-31]。本研究构建出的游客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框架如图1所示,围绕核心范畴串联起了主范畴和初始范畴的故事线,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游客旅游疲劳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脉络,并以此构成了包含诱发因素、疲劳表现、行为效应和应对策略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不仅揭示了旅游疲劳的影响因素,也体现了其发生过程,即“诱发-表现-效应-应对”的故事逻辑,同时各主范畴之间亦存在一定的互动与反馈。

图1 旅游疲劳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理论模型Fig.1 Mechanism,characteristics,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ourism fatigue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在模型初步构建完成后,利用预留的周庄古镇游客访谈资料(约总文本量的1/6)进行了理论饱和度的检验。结果显示,在新的访谈资料中没有发现新类属和类属间新的关系,表明在采用异质性案例和样本检验之后,上述理论模型依然饱和,模型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

3.5 模型阐释

3.5.1 诱发因素

游客旅游疲劳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主体因素、中介因素和客体因素。主体因素即游客个体特性,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身体状况(疾病史、身体质量指数(BMI)、健康水平)、旅游经验以及旅游偏好等。主体因素是影响旅游疲劳的本底因素,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一名受访者这样强调:“我平时体能状况就很一般,从小就这样,也有过锻炼,但没坚持下来。”(P03)中介因素即旅游前后准备和恢复的相关要素,包括旅游前后的睡眠状况、饮食状况、交通状况、两次旅行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中介因素是相对短期的、易变化的因素。这一点与一位受访者的回答相吻合:“我在第二天晚上睡得不太好,导致第三天精神不佳,也没玩好,所以第三天晚上就换了一家好点的酒店,睡得很舒服,第四天精神就很好,也没怎么觉得累。”(P06)客体因素是与旅游活动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特征、旅游总时间、每天旅游时间、旅游强度、旅游方式(个人或组团、自由行或跟团游)、旅游动机、旅游陪护、随身物品重量等。可见,客体因素是影响旅游疲劳关键因素,是未来干预的重点。正如一位受访者提及:“南京博物院展馆里可休息的地方太少了,背着旅行包站两个小时很累,类似博物馆在展厅设计时应该合理地配置休息设施。”(P30)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只要超过一定的“度”,游客便会产生疲劳。相比疾病相关疲劳,旅游情境下的疲劳与非疾病相关疲劳更为相似。唤醒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认为,非疾病相关疲劳产生的本质原因是过度的活动[35]。旅游活动中包含诸多的“度”,且表现出多维性,包括旅游时间,负重重量,旅行节奏的快慢,驾驶距离的远近,景观、休闲空间、娱乐活动和旅游商品同质化的数量和程度,一定时间内出游的次数等多方面内容。一旦超过了游客生理或心理适宜的“度”,便会产生旅游疲劳。如同质化风景看多了导致的审美疲劳[4],这一点在访谈资料中被多次提及:“美西大环线上有很多国家公园,有的存在显著的同质化问题,就导致在游览后面几个国家公园时没那么兴奋了。”(P10)旅游活动的“度”也与游客片面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关系密切,如游客在有限的出游时间内追求更长的日旅游时长、更大的旅游强度、更多的旅游景点等[29],“这次旅行的总行程太长了,刚开始几天还很兴奋,后面几天就觉得很累,就特别想回家休息,下次出来玩一定不要玩这么多天。”(P11)因此,“急行军”式的观光游更容易疲劳。

3.5.2 疲劳表现

旅游疲劳作为游客一种复合状态,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从生理和心理角度看,旅游疲劳的表现主要包括身体疲劳、兴趣疲劳、情感疲劳和认知疲劳。其中,身体疲劳是指游客身体机能的下降,主要表现为移动性的降低、局部肌肉酸痛和力量减弱等。丰富的旅游活动伴随着游客大量的能量消耗和肌肉活动,因此,游客的身体疲劳容易发生。同时,在现代化交通系统下游客流动性的增加、后现代潮流中服务自洽的流行、时空收敛下旅行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游盛行下对老人与儿童陪护的增加等新形势下,游客的身体疲劳将更为显著。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这次出来玩最大的感受就是累,腰酸腿疼,走到哪都想歇着,尤其是最后几天。”(P08)

兴趣疲劳是指旅游动机、旅游资源等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对旅游或继续旅游意愿的降低、兴趣的下降、好奇心的减弱等。动机是旅游活动的驱动力。同时,新奇作为内置于各类旅游动机的核心要素,具有敏感性和易变化的特征[36]。旅游体验的过程也是旅游动机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当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后,目的地的新奇感随之降低[37],进而导致游客旅游兴趣疲劳。一位受访者提到:“早上来到南京博物院时非常开心,把第一个馆的展品都好好看了一下,但到了后面几个馆,就看得很随意了。”(P32)

情感疲劳是指游客对旅游活动各要素的喜欢和关心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喜欢程度、兴奋度、神秘感和新鲜感等的下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有着诸多的情感互动与情绪表达,包括对辽阔荒野的喜爱、对黑色景观的敬畏、对异域风情的好奇以及与游客和土著居民的社交等。然而,频繁的互动与表达无疑会使游客对非惯常环境的兴奋度、神秘感和新鲜感等的减弱,进而产生情感的疲劳[38]。正如一名受访者所言:“在美西自驾时,一开始碰到美国人会比较主动地去搭讪,后面碰到的多了,聊得多了,之后就觉得没意思了。”(P21)大脑重复接收外界相同或相似的信号是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1,4]。因此,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同质化的蔓延将迫使游客的情感疲劳更为普遍。

认知疲劳是指游客认知能力的受损,表现为注意力、思维能力、反应速度、记忆力等一定程度的下降。认知能力包括大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39]。游客在短暂的假期中要观察、注意、学习、记忆、分析大量新奇的事物,包括安排住宿和餐饮、认路、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审美、参观历史遗迹、安全保障等。当大脑运行的强度超过了某种界限,游客则会产生认知疲劳。一位访谈者这样说道:“早上到的南京博物院,看了一上午,11 点多的时候脑袋就有点发昏了,可能是用脑过度吧。”(P29)

3.5.3 行为效应

旅游疲劳是人与环境动态互动的复杂结果,其对旅游决策、体验质量和重游意愿等行为具有显著潜在影响。第一,旅游疲劳对决策制定具有较大影响。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断地权衡继续旅游的成本和收益[40],其中疲劳是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在旅游疲劳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游客会改变后续行程,甚至放弃某些景点。一位受访者强调:“本来我们还要去洛杉矶南部的圣迭戈转转的,无奈大家玩了大半圈之后都太累了,最后决定放弃这个点,直奔赌城。”(P30)

第二,旅游疲劳对体验质量存在显著影响。旅游体验存在显著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36]。旅游疲劳是这一特征的潜在原因。旅游疲劳的产生伴随游客体力下降、兴奋度减弱、好奇心降低等消极状态,进而导致其目的地感知质量的下降。正如一位女性受访者所言:“我对黄石国家公园的整体感觉一般,周边住宿太少了,要跑很远,每天坐车要坐四五个小时,肯定玩不好,体验不佳。”(P21)然而,也有受访者表示,在爬山等活动中,虽然很疲劳,但非常开心。所以,旅游活动中是痛并快乐着,还是痛就不快乐,未来值得探讨。

第三,旅游疲劳对重游意愿具有消极影响。从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看,满意度与重复购买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但这一特征在旅游研究和实践中被质疑。究其原因,Oppermann指出,即使游客对本次旅游经历非常满意,他们也未必会故地重游[41]。究其原因,以往消费者行为理论更多关注个体的功能性消费,而旅游的体验性消费的行为规律与之存在一定差异。旅游疲劳作为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调节变量,即便游客的满意度较高,重游可能性往往并不显著。一名受访者说到:“爬山真的太累了,以后不管多好的山我都不会再爬了,简直花钱买罪受。”(P36)

3.5.4 应对策略

受访者实际采取或者联想到的旅游疲劳应对策略主要包括3 种:主体提升、中介保障和客体控制。主体提升是指提升个体本底特性,旨在预防旅游疲劳,具体包括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普及旅游疲劳相关知识以提高公众认知等。然而,游客的本底特性较为稳定,在短时间内较难提升。正如受访者所言:“你们研究的这个旅游疲劳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回去后我要好好学习下,争取下次出来玩可以少累一点。”(P15)“感觉自己体力太差了,出来玩太累了,以后还是要加强锻炼。”(P10)

中介保障是指保障个体在活动前后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准备和恢复,是预防和缓解旅游疲劳的有效途径。游客方面,应注重旅游前良好的睡眠和饮食、身体和心理的调适、充足且合理的旅行装备、旅游过程中合理的休息等。比如交通部门应加强各类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以及最后一公里的可达性,同时住宿和餐饮部门应注重客房的舒适性与食物的营养性等。正如受访者所言:“这两天吃得比较好,比较开心,比开始两天的精神头好很多,更有活力。”(P12)“感觉我买的这双运动鞋非常好,很轻很软,走起来不感觉累,以前出来玩装备不行,准备不充分。”(P28)

客体控制是指控制旅游吸引物的特性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使旅游疲劳最小化。对景区管理者而言,在区域层面,应注重目的地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发展,明确景区特色与定位。在景区层面,应强调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创新性和多样性,配置充足的休憩设施,增加必要的交通辅助工具,如缆车、观光车、共享自行车等。对游客而言,应选择与上次旅游差异较大的目的地,制定合理的旅行计划,包括适宜的旅行总时间、每天宽松的旅游时间、多样性的旅游线路等,同时寻找精力充沛、积极乐观、风趣幽默、志同道合的旅伴也颇为重要。受访者说到:“我们一起出来玩的好朋友都特别有趣,五六天玩下来没有感觉一点无聊,虽然很累,但更多的是开心。”(P33)“我们这次特地把行程安排得比较宽松,所以玩了几天状态也挺好,体验也很好,没有感觉很累。”(P21)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疲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身体状态,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医学、心理学、行为学、运动科学和交通运输学等学科的高度认可,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其已成为人类感知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旅游被认为是愉悦身心、消除日常疲劳的幸福活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疲劳往往被忽视。由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流动性、时间有限性、动机敏感性、行程综合性等特征,旅游体验中的疲劳亦客观存在。然而,旅游疲劳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的旅游疲劳相关研究仍较为零散。由于旅游动机的敏感性和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旅游疲劳与其他领域在特定情境下的疲劳存在显著差异,比如疲劳表现更为复杂、兴趣疲劳更易发生等。因此,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与旅游发展实践,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旅游疲劳的发生机制、多维特征与应对策略理论模型。旅游疲劳的理论模型由4 个主范畴(诱发因素、疲劳表现、行为效应和应对策略)和13个范畴构成。游客在参与旅游活动时,旅游疲劳在主体因素、中介因素和客体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并主要表现出4种类型的疲劳:身体疲劳、兴趣疲劳、情感疲劳和认知疲劳,其对游客的行为决策、体验质量和重游意愿均存在显著的复杂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游客可以通过主体提升、中介保障和客体控制3 方面策略对其进行预防和缓解。因此,旅游疲劳研究是对现有旅游行为研究理论体系的积极探索和有益补充。

4.2 理论与实践启示

本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旅游疲劳的探讨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内容。第一,旅游疲劳的理论框架构建是现有旅游行为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游客的疲劳在旅游活动中容易发生且普遍存在。在疲劳早已成为跨学科的热门话题的当下,旅游疲劳的相关探讨却鲜见于文献。第二,旅游疲劳为行为决策、体验质量和重游意愿等核心概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变量。消极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以往研究常常忽略游客消极状态在其中的作用。第三,旅游疲劳研究有助于推动学界关注旅游活动中的消极状态。已有研究侧重旅游体验的积极方面,如满意度、愉悦、福利和身心恢复等,而对消极方面的关注不足,包括害怕、恐惧、憎恨、痛苦、疲劳等。

在实践方面,旅游疲劳研究为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和完善景区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游客方面,从预防和缓解疲劳的视角,游客可以通过旅游计划、目的地选择、旅游时间、旅游强度、食宿安排等的合理调整,使旅游疲劳最小化。在管理者方面,景区管理者应从更多关注旅游产品转变到更多关注人的需求特性。首先,以往差异化发展战略多是从区域发展和竞争的角度出发,而旅游疲劳则从游客的角度给出了差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为管理者从主要关注积极感知提升向兼顾消极状态减缓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比如通过强调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创新性和多样性,配置充足的休憩设施,增加必要的交通辅助工具,如缆车、观光车、共享自行车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囿于研究者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有效性仍需在后续的研究中予以验证。其次,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仅考虑了中国游客,未能考虑跨国界的样本情况。未来研究将针对跨区域和跨文化问题进行梳理和检验。最后,本研究侧重从宏观层面挖掘并构建旅游疲劳的理论框架,从而导致对每部分的讨论略显不足,未来研究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混合方法进一步验证、深化并拓展旅游疲劳的理论体系,以期增强其理论与实践贡献。

猜你喜欢

受访者理论因素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解石三大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