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2024-01-06吕赋英单明洲拓丽丽
吕赋英,单明洲,拓丽丽,尹 璐
(廊坊市统计局,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由人口数量向人口结构转变。特别是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看,总人口增长放缓、男女性别不平衡未根本好转,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生育意愿下降等问题已经明显显现。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探究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用科学准确的方式进行衡量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 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国内目前使用评价耦合效应关系的模型有双指数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空间回归模型、ArcGIS 重心曲线优化分级等。其中,耦合协调度模型是指两个及以上子系统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的协调发展关系,继而用协调发展度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3]。因该模型简便、易算且结果直观,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等诸多系统间的耦合发展水平实证研究中,所以本文选取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协调关系进行测度。
2.2 指标选取
人口变动变量:根据人口的主要评价指标,选取人口总量及结构作为衡量人口变动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相关指标(见表1)。
表1 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变量:根据经济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选取经济状况、经济水平、基础经济等维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相关指标(见表1)。
2.3 计算步骤
(1)对相关数据标准化处理
正指数的计算:
负指数的计算:
式中:dij为i系统j指标的极差标准化值;Xijmax为i系统j指标的最大值;Xijmin为i系统j指标的最小值。
(2)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按理说,一个男人做出如此大的改变,甚至按照自己不喜欢的节奏和方式工作,只为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是不至于被求全责备的。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概念。熵值反映的是信息的无序化程度,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熵值法是根据多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数据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它将对测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人为赋权,造成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采用指标的信息熵来计算权重,并根据其变化程度对体系的影响进行确定,信息熵的数值越大指标变化越显著[4]。具体计算步骤如下,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分项权重表
第i年第j项指标的特征比重:
其中:m代表年份,n代表系统指标数,i的取值为1到m,j的取值为1到n。
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ej
第j项指标的熵权:
对于某一指标,其观测值的差异程度越大,说明该项指标传输的信息量越多,对整体系统的决策作用也就越大,它赋值的重要程度就越高。
2.4 测算结果
经过测算,得到2010-2019 年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人口、经济和综合指数的具体情况,见表3。
(1)综合指数分析
计算后,可以得到表3 的计算结果,为了更直观、明了地看到其变动情况,制作了折线图,见图1。
图1 河北省人口和经济指数评价时序变化
针对人口指数时序变化进行分析,结合图1 的趋势可以看出河北省人口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对不大,整体看人口指数也不是很高。2010 年人口指数是0.4424,2014 年达到0.4292,在此期间波动幅度较大,2014 年后稳步提升,2019 年达到0.6709,较2010 年上升0.2285。而2014 年的综合指数为0.4166,较2010 年上升0.1276。这5 年间综合指数均低于人口指数,综合指数在2015 年首次超过人口指数,在2019 年达到0.7638,较2010 年上升0.4748。总的来看,2010 年至2019 年全省人口指数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针对经济发展评价指数时序变化进行分析,由折线图的走势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 年至2014 年经济指数由0.0288 上升至0.3342,提高0.3054,这5年间均低于人口指数和综合指数,经济发展提升相对缓慢,而到2015 年经济指数首次超过人口和综合指数,到2019年河北省的经济指数达到0.9732,比2010 年提高0.9444,远高于人口指数和综合指数。
(2)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从时间变化的角度来看,河北省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见图2。
图2 河北省人口和经济耦合时序变化
从图2 可以看出,河北省的人口和经济两大系统耦合度曲线总体呈明显上升、小幅波动的态势,耦合协调度变化与之相近,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差距,2013 年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之间耦合度是0.7496,而耦合协调度为0.5194,低于耦合度,两者差距为近10年最大,达到0.2302。表明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较高耦合度,但系统内部结构可能还不够完善,导致耦合协调度低于耦合度。
从耦合度来看,2010-2019 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2012 年,耦合度快速上升,三年提高了0.5521;第二阶段是2013-2017年,耦合度呈现稳定上升态势,四年提高了0.1856;第三阶段是2018-2019年有所回落,两年回落了0.0736。总体来看处于较高耦合状态,表明人口和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从耦合协调度来看,2010年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为0.2402,属于中度失调,10年间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2012年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2014年达到初级协调状态,2016年达到中级协调状态,随后一直保持中级协调状态。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1)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本文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人口与经济的相关理论,借助物理学中耦合概念,搭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加以测度分析,找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机制。根据上述分析发现河北省的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属于关联度较高的状态,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同时,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也有较高关联,可以说二者高度一致、相互促进。
(2)尽管河北省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度较高,但内部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耦合协调度低于耦合度。并且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中度失调,到最终的中度协调,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此外还发现从2018 年起无论是耦合度还是耦合协调度,都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下降过程,虽然下降的幅度并不大,但能看出回落走势,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出现“黑天鹅”“灰犀牛”等重大影响力事件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和退步。同时,经济指数和人口指数差异在扩大,说明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效应在减弱,长期下去将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2 对策建议
(1)优化人口结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要注重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将“一老一小”作为完善人口服务体系重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养老方面,要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推动养老事业及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地组合起来,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在人口生育方面,加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倡导适龄婚育,落实生育登记制度,通过实施母婴保健服务、生育保险待遇等措施,保持人口适度增长。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人口相关信息融合共享、动态更新,开展人口形势分析,健全人口预测预警机制。
(2)提高发展质量。高质量的城乡人口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为此,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要特别注重城镇质量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畅通住房保障渠道,不断缩小城乡人口及经济结构失衡程度。与此同时,城市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人口流动特点,提高人口规模与当地资源存量、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提升人口素质。在人口发展变化方面,要切实提升人口文化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结合全省产业发展特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造更多的高水平就业岗位,满足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就业和产业发展的双向需求,采用多种措施鼓励、吸引优秀技术人才,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人口素质的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