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角下艺术作品的多感体验
2024-01-06于沛鑫
于沛鑫
一、多感官体验的信息获取特点分析
(一)综合性
《说文》中曾这样记载:“感,动人心也。”人体感官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会引发意识、情绪上的变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而“感”的产生依赖于五种感官系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的反应是人的自然本能,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各个感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人们在运用感官时,就必须经过感觉、感知、感受等多个不同的认知阶段,由浅入深,不断充实、完善对事物的情感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感形成联觉反应远远大于单一感官接受信息的综合,进而对人的行为形成影响。在媒介融合的信息时代,单一的传媒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艺术作品的信息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外部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情况,我们需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通过五感联觉反应获得多感体验。
(二)依附性
人对世界的感知不能够凭空产生,只有通过特定的感官通道获取信息刺激才能够形成体验,信息无法触摸,也不能够单独保存供人读取,只有依靠特定的物质介质才能够储存、传播和交流,常用的介质包括图片、文字、语言、影像等,多感官体验必须依靠客观媒介载体才能够获得有效信息。
(三)差异性
相关研究表明,人们每天通过不同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的比例存在差异,其中视觉占比为83%,听觉占比为11%,嗅觉占比为3.5%,触觉占比为1.5%,味觉占比为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个体的感官获取信息能力与速度同样存在差异,不同的感官通道对事物的感知灵敏程度同样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相同感官对相应刺激信号产生的反应保持一致。
二、媒介融合视角下多感体验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一)提升科技温度
当前,科技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使艺术创作获得了更多媒介,激活了创作者的灵感。但媒介本身只是艺术创作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它本身是没有温度和情感的。艺术既是人类生活的凝练和总结,更是情感寄托和表达的方式,艺术相较于媒介而言更具有温度,并且更加迷人与美好。
在雕塑艺术创作中,多感设计运用最多、最明显的是动态雕塑,如今已经被列入公共艺术的范畴。这是一种突破雕塑原有意义上的物理形态与空间位置,将时间与空间要素结合起来的新型雕塑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相比,动态雕塑在创作表现上使艺术家充分运用多感设计的表达方式,也附着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如格鲁吉亚巴统市内的Ali and Nino 象征着爱情的喜剧,却又流露着情感的悲伤。整座雕像高8 米,以不锈钢为原材料打造,采用了螺旋镂空设计,使两个雕塑人物能够移动。每天相对的两座雕像都会缓缓前行,融为一体,然后穿过对方的身体,向着相反的远方离去,每10 分钟就会重复上演一次。作品以夺人眼球的不锈钢材质,能够换位移动的独特样式,以作品主题中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全方位打动观者的身心。因此,媒介融合视角下的艺术创作如果失去了创作观念就会陷入空洞无味,科技与艺术之间也就没有了关联。艺术家在创作观念引领下融合媒介开展艺术创作,将科技与艺术依托思想桥梁巧妙结合起来,精准地表达和传播信息,就使媒介融合获得了审美价值,拓展了艺术表达形式,使观众更好地通过科技感受艺术,有效地提升了科技的温度,赋予了科技人文情怀。
(二)强化信息解读
媒介融合推动艺术从二维走向三维,单纯的视觉体验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艺术感知体验诉求,只有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体验与感受才能够全面调动观众的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体验能够带领观众沉浸在作品之中,获得积极的感知和体验。媒介融合视角下的艺术创作引领观众参与创作,通过多感体验给予观众心理反馈,使作品获得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见图1),通过强化观众的感官体验来传递信息。舞蹈演员身穿青绿色的宋制汉服,发髻高耸挺拔、神情肃穆,像山峰一样的动作姿态展示在通过科技呈现的“波光湖面”中。配以适宜的古典音乐和唯美的舞台灯光背景,营造出唯美的画面。这种视觉冲击不仅引发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还充分调动其他感官的互动参与,让观众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我情感。观众的个人体验和想象通过手机媒介聚集在一起,观众用文字表达自己更深层的情感世界,以一种新的感受来强化信息解读并体验艺术作品。从情感体验强化信息的角度来看,《只此青绿》中的每一幅舞蹈画面都象征着《千里江山图》的一个场景。舞蹈动作如静待、望月、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灵感来源于宋代青绿山水画中的石青、石绿色彩,以及青绿色宋代舞蹈服饰。古代高耸入云的发髻等形象,都隐喻着《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川、河流、太阳、月亮。观众随着演员的表演感受到一种不断被震撼和感动的情绪体验,共同的情感将彼此联系在一起,达到情感体验的高峰。沉浸式的娱乐体验、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让人们进入虚拟的、富有奇幻色彩的北宋千里江山画卷,获得新的艺术感受力。媒介融合的交互性特征使艺术不再遥不可及,观众不再需要通过远距离观看、解说员讲解、文字介绍等方式欣赏作品,而是全面调动多感体验获得更加真实且具有说服力的信心。观众成为艺术创作的参与者,他们对艺术创作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获得了心理与情感的共鸣。多感体验有效地促进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强化了信息解读的效能,使观众能更好地参与其中进行探索、思考与感悟。
图1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三)指明创作方向
传统的艺术创作以绘画、雕塑、视觉平面设计为主导,而现代艺术创作逐渐向电子网络空间和虚拟三维空间拓展,人们的感觉和感官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科技发展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新的艺术媒介不断涌现,这使艺术创作的方向和空间无限放大。物质界面到虚拟电子界面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交互体验,使人们的感官获得了新的刺激和体验,这也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介融合视域下的艺术创作要以观众感官体验为基础,将观众的感官行为和体验方式纳入作品创作的考虑范围,从观众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展示方式与构成形式。多感体验的审美体验方式对艺术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创作者要敏锐地观察科技发展,用于创新观念、媒介和方法,确保观众能够通过媒介融合艺术作品获得真实的感官体验,给予观众更加丰富的多感官刺激与体验。
三、媒介融合视角下多感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一)视听转换
听觉体验的过程非常复杂,人耳获得声音刺激后会经过耳膜传输至大脑,经过大脑听觉神经处理信号后再形成声音感知并获得完整体验。听觉体验是仅次于视觉体验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所以艺术创作不能忽视声音的重要性。声音的传播同时受到发声体和传播介质的影响,这也使声音本身存在差异性,多感体验能够有效消除声音感知信息带来的误差,不同感官体验的补偿与融合也能够带来真实的感官体验。在2023 年破冰艺术计划五周年特展——溯痕中,交互艺术家卢思屹的作品《孪·声》(见图2)试图探讨个人与群体、技术化塑造以及城市与人的关系。在当今城市,技术已经高度有机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而在构建这一美好图景的时候也逐渐隐去了技术范式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周边的生活大多数都被无法掌握的技术所连接。在作品中,艺术家尝试探寻一种数字化时代城市与个人之间交流的元逻辑,建立一种城市与个人的“沟通”方式,通过城市声音数据收集的方式在作品中实现一个数据化的城市缩影,以实时数据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影像,同时使其他“个人”的声音也能通过实时传输参与到“城市”的声音中,通过空间的开放性,视觉与行为感知的强调,建立起个体参与群体中的一种方式。所以,观众既是作品信号的发出者,也是信号的接收者,作品巧妙地将观众声音与影像中的画面变化关联起来,实现了听觉信息向视觉信息的转化,巧妙地揭示了个人与城市的关系。听觉是获取信息最快的感官通道,视觉只能够获得物体表面信息,而听觉能够根据声音识别内部特征。声音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画面与声音的结合能够使艺术创作超越单一的感官体验艺术形式,呈现出更强烈的美感。
图2 2023 年破冰艺术计划五周年特展——溯痕《孪·声》
(二)触摸信息
皮肤接触到的信息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艺术创作需要增加能够触摸的元素,进而带给观众多样化的体验与情感。触觉能够调动人的所有感官认知,如《左江·花山岩画》的设计以青年读者为目标受众群体,通过多感官体验可以触及感知的设计来提升读者的体验感。
在《左江·花山岩画》的书籍设计中,函套、封面、封底、字体、字号、内容板式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工艺、装帧和展示等方面都围绕着青年读者进行设计。书籍的设计模仿花山岩画在岩崖上的感觉,利用废弃快递盒、白乳胶、滑石粉和揉纸技法处理后的纸张进行拼贴,增加表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通过绘制花山岩画的图像造型和国画颜料调出的岩石肌理,使书籍的函套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感觉,更加贴近花山岩画的实景,激发读者的联想。不同纸张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不同质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使读者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获得声感审美的体验。例如,内页采用道林纸,让读者在翻页时产生清脆柔和的“沙沙”声,给人一种沉静的听觉美感。此外,本画册在印刷工艺中加入了香料,可以使画册长久地散发出香味。在书籍的函套中,用滑石粉包裹住书籍的外切口处,并在滑石粉中加入香料,在读者阅读之前将滑石粉敲碎,就会散发出芬芳的香味,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只有手触摸到的才能共存,触摸信息能够带给受众更加真实、具体的艺术感受,体会作品的温度与细节。
(三)诱发主题
在当代装置作品中,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可以开启观者的想象力,通过激发受众感受力来增强视觉效果和心理激荡,使观者全身心参与到整个作品中。这时材料媒介融合使用就成了一座连接作品与观众、作者与观众的桥梁。媒介融合的使用方式在装置艺术中传递着作品的精神内涵,其叙述性掌握着话语权。艺术家通过对媒介融合的本质属性、认知属性、形式属性以及社会属性的把握,将媒介融合的手段转换成具有艺术性的叙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充分考虑媒介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性。媒介要与作品主题建立准确的叙事联系,对作品主题起到正确的牵引作用。在尹秀珍的《可携带的城市》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将她本人穿过的衣物剪裁缝制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形象,放置在她的旅行箱中,借以表达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从安稳地定居于某地慢慢变成不断地漂泊他乡,旅行箱仿佛成了现代人的生活载体,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轻松与便捷。作者使用贴身衣物来制作各个城市的建筑有着极其个人化、生活化的暗示感,连接“人”与“城市”,给人一种放松亲近之感。行李箱作为出行物品的承载物很清晰地传达了旅行的概念,在《可携带的城市》系列作品中,媒介材料融合的使用为作品主题的核心概念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使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清晰明确,使观者可以直接接收到作品内核,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结语
媒介融合为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载体,多感体验的介入带给观众多元化的艺术感受,艺术实践在媒介融合时代要积极顺应多感体验需求,有效利用媒介优势促进艺术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