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01-06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李天豪 方 敬 张 肖△ 杨 婧 贾子申 李振彤 闫翠环(石家庄 050091)
提要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尿微量白蛋白(U-MA)、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MA、UTP、Scr、BUN、TC、LDL-C、TG、F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水平高于2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间相比,治疗组U-MA、UTP、Scr、BUN、TC、LDL-C、TG、F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治疗DN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慢性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N的主要风险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1]。我国DN的发病率、患病率在过去10年中急剧增加[2]。随着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如果不立即改善预防DN的临床策略,DN的患病率也会持续增加[3]。DN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不同,它具有可预测性,从肾小球高滤过发展到微量白蛋白尿,到大量白蛋白尿,再到肾衰竭,有明确的病程进展。而伴随疾病的发展进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动脉血管透明化、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形态学发现已被公认[4]。中医将DN归为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肾劳”“尿浊”“关格”等范畴,病机为内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久病入络,兼夹痰湿、血瘀等,故治疗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为主。前期动物实验已证实本法对DN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肾功能[5]。本研究以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中药治疗明确诊断DN,且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湿浊内阻、络脉瘀滞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一般资料: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3~83岁,平均(63.23±10.69)岁;病程1~30年,平均(10.90±9.36)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3~86岁,平均(62.5±9.70)岁;病程2~30年,平均(11.80±8.29)年。 试验经河北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1.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6],DN辨证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并伴湿浊、瘀血之象,症见尿浊,或有肢体浮肿,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面色黧黑或晦黯,腰脊痠痛,口黏或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或舌质紫黯,舌苔厚腻。
1.1.2.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且根据Mogensen DN分期诊断标准分为5期[7]:I~V期分别为肾小球高滤过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早期DN期、临床DN期、肾功能衰竭期。
1.1.3 纳入标准:选取Mogensen分期为Ⅲ期和Ⅳ期、明确诊断的DN患者,年龄18~80岁,中医辨证分型属气阴两虚、湿浊内阻、络脉瘀滞者。
1.1.4 排除标准:(1)伴有肾血管性高血压或难治性水肿者;(2)血清白蛋白<2.5 g/L、尿蛋白>10 g/24 h者。(3)合并严重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等危急重症者;(4)处于妊娠期或者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
1.1.5 剔除标准:入选病例在治疗期间未遵守医嘱治疗者,或同时接受其他方法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以降糖和改善微循环为治疗原则,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或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以丹参多酚酸盐静点改善微循环,予呋塞米、螺内酯利尿消肿,部分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予厄贝沙坦口服。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治疗。中药汤剂组成:炙黄芪15 g,丹参8 g,生地黄10 g,白花蛇舌草15 g,地龙6 g,川芎8 g,黄精、积雪草各5 g,水蛭、全蝎各3 g。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中药汤剂由河北省中医院制剂室统一配制,1次1袋(200 mL),2次/d口服。
1.2.3 疗程:2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U-MA)、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IBM 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肾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U-MA、UTP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Scr、BUN、U-MA、UT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U-MA、UTP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血脂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LDL-C、TC、TG降低,HDL-C升高,且治疗组LDL-C、TC、TG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DL-C、LDL-C、TC、TG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F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F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FPG、HbA1c情况比较
3 讨论
DN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8]。DN是由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导致的,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其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早期诊断并干预以预防DN发生、延缓DN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N的发病病因主要是长期高血糖所致,包括肾小管损伤、血糖升高引起的肾小管细胞损伤、血液循环中的抗体和炎症因子的参与以及高血压引起的肾血管损伤等[9]。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管屏障受损,肾小管内外层细胞间的渗透压差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肾小管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渗漏,尿蛋白增多,引发肾小管损伤,进而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衰竭。其次,血液循环中的抗体和炎症因子会参与肾小管细胞损伤,从而加剧肾小管损伤。DN的发病与遗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多因素、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对DN的治疗也必须是多途径、多靶点的。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蛋白尿等以及对症治疗防治DN[10],但因用药种类繁多、副作用大,尚未形成真正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DN的常见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虚燥热、肝肾阴虚等,常由脾胃功能失调、肝肾功能失调、气血循环不畅等诸多因素引起[11],其病位主要在脾、肾、肝、肺等,病机核心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湿浊内阻、络脉瘀滞为标。本研究中选用的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方有益气、滋阴、化浊、解毒、通络的功效。其中,黄芪为君药,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有研究表明黄芪中的槲皮素、甲酮素等有效成分参与DN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过程,用于治疗蛋白尿效果显著[12]。丹参、生地黄、黄精为臣药,丹参功擅活血、祛瘀、通经,与黄芪配伍共奏益气活血之功,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提取物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减轻DN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13];生地黄、黄精养阴、生津、润肺,与黄芪配伍益气生津、润肺益肾。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川芎、地龙、水蛭、全蝎为佐药,白花蛇舌草、积雪草配伍清热解毒利湿;川芎活血行气,地龙、水蛭、全蝎通络散结,4药配伍活血化瘀通络剔邪。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泄浊通络之功。中医治疗DN的主要思路以补气补血、调节脾胃、活血化瘀、温补肝肾等为主要疗法[14],本疗法与专家观点不谋而合。本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泄浊通络法治疗后,DN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该疗法可延缓DN的发展[15]。同时,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毒副作用低,可在DN治疗中推广使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