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丛生油茶树截干更新技术应用
2024-01-05邓可卢永成许俊波邓召勇邓忠治
邓可,卢永成,许俊波,邓召勇,邓忠治*
(1.黔西南州林业调查规划公司,贵州 兴义562400;2.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兴义262400;3.册亨县林业局,贵州 册亨 552200)
油茶种子直播造林是21世纪以前常用的方法,因此在各油茶产区形成了由丛生油茶树组成的林分,在贵州省册亨县就有8500 hm2,体量很大。这类油茶林有不少一穴多株的情况,主干多[1],树体高大而相互拥挤,内膛空虚而树冠郁闭,其枝条交叉重叠,透光性差,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大多数在树冠外围着生果实,鲜果产量一般在100 kg·hm-2,产量很低。
曹永庆等[2]就不同截干高度和修剪方式对低产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截干更新试验研究,截干3 a后即能形成理想的冠型;何志祥[3]、潘德森[4]、王军荣等[5]研究并论述过油茶修剪技术,把树冠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不断更新衰老枝,保持相对产量,使油茶树保持生长优势。鉴于以上研究,把截干更新和修剪技术应用到丛生油茶树组成的低产林改造中,用3~4 a时间把丛生油茶树培养成独干、矮化、健壮的树形,在促进其形成新的树形的同时,每年都能保持有一定的产量。这是探索投入少,稳定收益,见效快的一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册亨县八渡镇者弄村,海拔820~930 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0 ℃左右,无霜期360 d以上,年降雨量1000~1200 mm,雨热同季,集中于5—10月份,低产油茶面积200 hm2,树龄10~80 a,20~45 a占多数,密度在3000~4500株·hm-2,丛生穴率82.3%,平均高4.8 cm,骨干枝基径平均12.4 cm,桑寄生率为91.3%,结果枝外扩,产鲜果量为301.5 kg·hm-2左右,是册亨县油茶低产林典型代表之一。试验地选择坡位、坡向、土壤、树龄、密度、管理措施等条件比较一致的油茶林。
2 试验方法
王荣贵等[6]针对油茶林低产成因进行不同改造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将密度调整、垦复深挖、整枝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综合应用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本次试验把截干更新技术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进行应用,以期解决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因调整密度和疏伐骨干枝时,林权所有人担心影响油茶产量,而不愿意实施的思想负担。
2.1 试验措施
2.1.1 低产林改造措施
密度调整:密度控制在1110~1500株·hm-2之间。
整枝修剪:进行疏枝修剪后再清除油茶寄生枝。
林地清理:伐除林地中影响油茶生长的杂灌后,把林地清理干净。
垦复深挖:试验地坡度在25°以上,采用块状垦复,离树干10 cm左右向外由浅渐深挖土,到树冠投影外10 cm即可,最深挖土30 cm,并沿树冠外一圈斩断树根,林地中未开挖的地方全部进行割灌除草。
合理施肥:结合垦复深挖,每株施用氮、磷、钾含量各15%,总养分45%的复合肥0.5 kg。
2.1.2 截干更新措施
确定保留株(干):分析丛生油茶树各株(干)长势及开花、结实情况,选择1株(干)作为截干对象并做好标记;把因病虫危害、有寄生植物等长势差或严重抑制其他株(干)生长的也标记好;预留2~3株(干)来继续结实。
截干:截干时间选择在油茶采收后至翌年春天,抽梢萌动以前;把因病虫危害、有寄生植物等长势差或严重抑制其他主干生长的株(干)先进行标记,然后在离地面5~10 cm处锯除;对要更新树形的株(干)在离地面20~90 cm处锯断,锯口略倾斜。
修剪方法:对预留下来的油茶株(干)进行简化修剪。先分析结果母枝情况,对部分2~3 a结果母枝及过长的外延枝进行短截,然后进行疏剪,清除寄生枝、病虫枝、过密枝、徒长枝、枯枝、下垂枝、新萌生丛枝,使每个枝条的叶片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2.2 试验设计
油茶低产林改造试验林面积为0.7 hm2,设置9 m×9 m固定样地2个,面积82 m2,其中1个作为截干更新试验,观测3 a油茶果实产量情况,并进行对比。
2.3 数据测定
对更新主干萌芽、抽梢、开花、坐果等情况进行调查,连续3 a在样地内进行全面采果称重。
3 结果与分析
3.1 截干高度对萌发及抽梢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截干高度对萌芽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甚微,但当截干高度在50 cm以上时,萌芽的量相对较大,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除萌抹芽工作。
表1 截干当年萌发及抽梢状况
3.2 修剪后油茶产量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采取简易修剪后,对比同期进行改造的低产林,每年能保有1/2以上的产量,并起到调节油茶结实量,促进稳产、增产的作用。
表2 修剪后油茶产果量变化表
3.3 树形更新
从表3可以看出,修剪后第3 a已形成较好的新冠形,结果枝有59枝,着花蕾的春梢量为106枝,待果实成熟采收后把穴内原油茶剩余的株(干)全部伐除,一个新的树形就培养长成。树高下降,树冠缩小,冠幅紧凑,茶林整洁,给茶林管理也带来了方便[4]。
表3 油茶更新树开花结实情况汇总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老龄丛生油茶树通过截干更新措施的应用,3 a后即能形成好的冠型,且每年都能保持一定的产量,稳住一定的收入,解决了低产改造过程中大量疏伐、疏枝给林权人带来的忧虑,是较好的技术措施之一。但这次试验设计简单,只能作直观比较分析,初步总结技术要点如下。
除萌抹芽:除要培养新树形和结果枝的萌芽(条)要预留外,对其他萌芽(条)要进行抹除,并多次进行,直至不萌发为止。
树形培养:截干锯口0.5 cm以下萌发新梢长10 cm左右,选择长势旺盛、分布均匀的2~3条萌芽枝培养为主枝或副主枝,其余剪除[7]。当所留主枝长40~60 cm时进行短截或摘心,以后根据萌发情况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培养多级分枝,枝长20~30 cm,其间春梢上的花蕾一律摘除,一直到树冠形成[2]。
预留株(干)伐除:第2 a开始伐除或剪除预留来结果的株(干),强度为预留株(干)树体总量的1/2,第3 a伐除所剩全部预留株(干),同时每年做好清除萌芽(条)的工作。
4.2 建议
⑴加强技术培训,充分认识坐果枝不抽夏秋梢,着花蕾的春梢不抽夏梢这个特性,便于开展各季节的疏枝修剪工作。
⑵利用短截和疏枝,调控油茶结实量的简易修剪方法,是以培养和保护春梢为目的,以回缩短截和疏枝修剪为主要措施的一种综合应用,对老龄丛生油茶的改造显现了一定的效果,但要作为关键技术支撑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建议今后把截干更新应用于树势黄化、衰退,寄生严重,蛀干害虫危害严重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