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听力命题及答题能力探究
2024-01-05游丽琼
摘 要:在滿分为150分的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中,听力部分的分值为30分,占比1/5,其中“听短文填单词”这一大题是听力部分难度最大的题目,学生往往在这一大题失分较多。本课题组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的“发挥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和“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程理念,提出了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意在通过让学生编写情境对话及听力命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听力答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英语学习活动观;听力命题及答题;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游丽琼(1986-),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
一、引言
在满分为150分的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中,听力部分的分值为30分,占比1/5。其中“听短文填单词”这一大题位于听力部分的最后。该大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短文内容填写单词,完成表格,共五个空格,每空一词,每空1.5分,合计分值为7.5分。该听力题考查学生“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获取关键信息”的语言能力,除了获取关键信息,还要注意联系表格中的上下文,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单复数以及时态等细节,难度较高,学生往往在这一大题失分较多。为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答题准确率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审题和预测能力,并结合专题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答题准确率。虽然也有效果,但是依然有待改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发挥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程理念,指出“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确立并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和成果交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中强调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和发展”。
二、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概述
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启发下,在原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教材等学习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的一种能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和听力答题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搭建脚手架”把学生从“现有的发展水平”提升到“可能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下可能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水平,要实现这一发展需要教师提供支持,即搭建“支架”来支持和帮助学习者的学习。
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为基础,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依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依据本周学习的主题,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编写相似主题的情境对话并设置五道听力填空题让同学完成,以训练同学的情境对话听力能力和获取关键信息答题的能力。在对话的编写中,除了要求运用本周所学的内容,还要求新增2-3个新的知识内容,如新单词、新词组或新句型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把学生从“现有的发展水平”提升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学生完成这一系列任务的过程正是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和学创结合的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四个阶段,师生通过完成十二个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是一个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
三、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实践案例分析与思考
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下,师生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十二个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是一个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 “I'm feeling better now.”这一话题为例,接受这一任务的是Tom和Jack两名学生,他们在教师搭建的支架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一)选定话题,明确要求,搭建支架
1.选定话题。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 “I'm feeling better now.”这一话题的主题为“Sharing feelings with other people & Giving advice to people in a bad mood.”,学生应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在别人情绪低落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其远离消极情绪。教师引导Tom和Jack两名学生认真观察这个话题四个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经过思考,两名学生发现整个话题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顺序教育学生合理处理不良情绪。这一话题对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三级主题内容要求下“人与自我”主题范畴“生活与学习、做人与做事”主题群“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爱生命的意识”这一子主题内容。
2.明确要求。Tom和Jack两名学生确定编写有关两个好朋友互帮互助走出不良情绪的对话之后,教师对两名学生的对话及听力命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运用该话题的重点语法知识。本话题的重点知识是原因状语从句和同级比较。(2)运用该话题的重点词块和句型,如“Anything wrong? Wha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Take it easy.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I'm glad to hear that. It's normal to feel sad when something bad happens to us.”等。(3)新增2-3个新的英语知识,如新词块、新句型等供同学拓展知识,促进同学朝着更高的英语水平发展。(4)听力填词题要填的英语单词是教材中的四会单词,不能挑选新词或者不做拼写要求的单词,以保证听力任务的有效性。
3.搭建支架。学生虽然是此项任务的主体,是主动的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也需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加以引导,才能让最终的情境对话和听力命题成果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帮助学生确定总体框架。(1)教师让两名学生思考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愉快的事情并确定倾听者和诉说者。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情和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的欲望。(2)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比例,确定把重心放在提出建议上,才能引导同学朝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展。(3)关于新增词块或句型,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英语词典或网络词典等学习资源补充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第一阶段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体验者,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两名学生在分析、记录重点信息的学思结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收集有关“与他人分享心情和关注他人情绪”资料的过程中,增强了正确认识自我、关爱他人以及积极向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文化意识。这一阶段的活动促进了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1.进入情境。Tom和Jack两名学生在明确目标和任务之后,进入“Sharing feelings with other people & Giving advice to people in a bad mood.”的主题情境,一人扮演“心情不好”的角色,另一人扮演“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同伴远离消极情绪”的角色。
2.独立探索。Tom和Jack两名学生进行分工。一人负责收集有关“Sharing feelings with other people”的英语表达。通过对Unit 5 Topic 2的学习,获取了如“I did badly in the English exam. I'm really worried about it. I don't know how to talk with others about it. I was really upset and lonely at that time.”等相關表达。
另一人负责收集有关“ Giving advice to people in a bad mood.” 的英语表达。通过对Unit 5 Topic 2的学习,获取了如“Anything wrong? Wha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Take it easy.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I'm sorry to hear that. It's normal to have these feelings when something bad happens to us. Don't be too strict with yourself. Try to talk to others. Listen to some soft music. Try to smile at life. Everyone gets these feelings at your age.”等相关表达。
3.协作学习。两名学生约定时间,编写情境对话,并注意在符合情境的情况下增加2-3个新词块或句型等供同学学习,拓展英语知识。新增的英语知识可以借助英语词典、网络等方式获取。两人通过讨论,编写出如下情境对话初稿:
第二阶段是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用结合及学创结合的过程,所有任务均由两名学生独立和合作完成,教师不参与其中。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探究,遇到问题尝试通过网络等资源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并能与他人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教师指导,修改定稿,听力命题
1.教师指导。教师阅读学生完成的情境对话初稿,确定其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查看完后,教师认为Tom和Jack两名学生完成得非常好,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但是在逻辑关系上还可以再严密些,可以在一些地方增设新词块和句型供同学学习。如在“I'm really afraid to tell them. They must be very disappointed about me.”这一部分中间加入“You know my parents are very strict with me. ”。一方面可以把所学新词块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表明原因,使逻辑关系更加严密。此外,建议在“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alk with my parents about it. ”后面新增“They are always proud of me. ” ,使逻辑关系更加严密的同时,引导同学理解be proud of这个词组的意义,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在“I think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did badly in one exam. Maybe it's a good chance to learn from mistakes and I believ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中间可以新增句子“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拓展好词好句,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句子的意义及其富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把“You're welcome. ”替换成新学的“It's my pleasure.”,引导同学在语境中猜测句意,拓展英语知识。
2.修改定稿。两名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后对原稿进行了修改,确定了最终的情境对话文本。
3.听力命题。在完成情境对话编写后,两名学生还需要选择五个空格作为听力填空题供同学在听对话的过程中训练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所填单词是教材中的四会单词,不能挑选新词或者不做拼写要求的单词,以保证听力任务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是师生再一次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的情境对话和听力命题能够更好地促进同学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两名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碰撞促进对他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情境对话,完成听力,效果评价
1.情境对话。Tom 和Jack两名学生站在讲台上,在利用PPT背景图片的配合和教室的光效果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语速适中、带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對话。
2.完成听力。其他学生阅读黑板上Tom和 Jack书写的五道听力填空题,并在纸上写上自己预测的答案,在听完Tom和Jack的情境对话后确定答案,完成听力任务。接着由Tom和Jack作为“小老师”提问同学并给予评价和小组加分。最后,Tom和Jack呈现情境对话文本并引导同学理解新词块和句型的意义,同学们把新学到的知识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以便后期学习。
3.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分为教师对Tom和Jack完成英语任务过程和结果的口头评价,同学们对Tom和Jack情境对话及“小老师”表现的口头评价,以及Tom和Jack对同学们完成听力任务的小组加分评价。
任务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Tom、Jack与同学之间的生生互动,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积极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支架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是依据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意在通过编写情境对话及听力命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听力答题能力,并借助英语语言这一工具,引导学生完成四个阶段、十二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梅德明,王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周惠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