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三个历史维度
2024-01-05闫艳王玉福
闫艳 王玉福
作者简介:闫 艳(1973—),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玉福(1995—),男,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摘要:党的二十大把“坚持胸怀天下”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和人类情怀。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和历史必然,是理解坚持胸怀天下的三个基本历史维度。从历史自觉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天下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天下情怀,传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坚守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担当。从历史主动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胸怀天下实践中,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历史必然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历史必然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3)06-0019-10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并科学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1]是其中之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世界担当和人类情怀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敢为天下先的胸襟,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书写美好未来的使命和担当。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和历史必然,全面认识坚持胸怀天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人类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崇高使命,对新征程上赓续天下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解放全人类的价值初心,源自天下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于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是党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的理论创新。
(一)对马克思主义天下情怀的自觉赓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超越地域与民族界限的天下情怀。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和平观、人类解放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将自身使命与人类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坚持胸怀天下的重大命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天下情怀理论的自觉赓续发展。
一是自觉赓续发展了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类历史的走向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分析,形成了世界历史理论。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人们的活动范围愈渐扩大,“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再也回不到相互隔绝的孤立发展状态。互联网、物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个国家能够广泛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且带头实践“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了世界上众多国家,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顺应,也是对各国人民建设美好世界愿望的响应,更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自觉创新。
二是自觉赓续发展了世界和平观。实现世界和平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懈追求的理想。尽管他们主张过“暴力革命”,但这是在资产阶级的无情镇压下,工人阶级采取的一种实现自身解放的正义手段。马克思在著作中多次表达出对战争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并在《法兰西内战》中阐述了未来社会应秉持的国际原则,指出“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正在诞生一个新社会,而这个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3]。马克思主义世界和平观着眼于消除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强调“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提出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安全倡议等推动世界各国和平相处的中国方案,并且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朝着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和平世界不断迈进。
三是自觉赓续发展了人类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5]。早在中学时期,马克思就有了造福全人类的坚定理想。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6]。在革命斗争中,尽管马克思历经贫困、颠沛流离和疾病的煎熬,但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信念从未动摇过。他同恩格斯一道著书立说,清算各种错误思想,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指引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体现了超越资本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其为全人类谋公平、谋发展、谋解放的崇高道德力量,感召无数人为之奋斗、献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本国本党的狭隘范围,而是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球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最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在接续奋斗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理想。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弘扬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早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当中。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将为人类求解放的使命同天下为公的情怀结合起来,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自觉传承弘扬了“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反映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谓“天下”,并非一人一家的天下,也非一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家庭、所有民族共有的天下。所谓“大同”,在《礼记·礼运》中,古人构想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蓝图,展现了古人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从古代社会中墨家的“兼爱”、陶渊明的“桃花源”,到近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天下大同”理想经过几千年积淀和强化,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素养。历史表明,“天下大同”的理想虽然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没有真正实现,但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并在千百年的岁月中传承下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从革命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和平共处、对外援助,再到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秉承“天下大同”的文化底蕴,把主张变为实践、将理念化为现实。
二是自觉传承弘扬了“协和万邦”的外交思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它不仅体现为“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还展现出“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外交理念。《尚书》有言:“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一主张为历代思想家所繼承和弘扬,逐渐演化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在“和”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历代都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形成了深厚的和平外交理念。无论是在“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汉唐,还是在“康乾盛世”的清朝,都最大程度地坚持和平外交方式,赢得了“和平之邦”“礼仪之邦”的美誉。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协和万邦”基因的合理延伸,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三是自觉传承弘扬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和而不同”既包含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文明理念,深刻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包容品质,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古人以包容理念尊重各种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中华民族保持着敬重的态度,尊重各种文明存在的合理性,留下了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诸多文明交往范例。“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造就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奠定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的精神气质,也滋养着当今中国的思想理念。“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7],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程,也是传扬“和而不同”文明理念的历程,是向全世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
(三)对中国共产党责任担当的自觉坚守践行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相联系,而且同世界人民的命运相联系,自觉肩负为人类作贡献的崇高使命。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发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时代强音,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自觉坚守践行百年大党的责任担当。
一方面,自觉坚守践行为人类谋进步的责任担当。坚持胸怀天下,不断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生动实践。100多年来,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发展难题,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从未改变,并且因自身的发展壮大而日益深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毛泽东依然强调“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8],这深刻展现了党为人类谋进步的胸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随着社会主义中国实力的增强,“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洞察世界历史大势、准确把握各国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回应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日益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鲜明旗帜。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国共产党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胸怀,自觉坚守着为人类谋进步的大国担当。
另一方面,自觉坚守践行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明确指出同盟的目的,即“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10]。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并不是中途形成的,而是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明确了。而“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合乎时代与现实的自然延伸。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推翻“三座大山”到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改革开放到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为开创人类美好未来不懈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充分体现了党对自身使命责任的深刻认知与自觉担当。
二、坚持胸怀天下掌握了历史主动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百年史,就是科学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的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关注人类发展前途命运,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赓续天下情怀,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开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新路径,推动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为全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推动发展:提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尽艰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以大改革引领大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而且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引进来”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引进外资的力度大幅度增加,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202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万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1]。在“走出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坚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交流合作,为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机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国内建设的同时,还始终本着造福世界的胸怀,关注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建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尽管财力紧张,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但我们国家依然秉持国际主义精神,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为有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不仅援建生产性项目和基础设施,而且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这些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新高度,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务实举措,为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加强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程度,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对世界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发展困境,中国提出了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12]的全球发展倡议,回应了人类面临的困境,指明了为什么要发展、依靠谁发展、向哪里发展、怎么样发展等事关全球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朝着平衡协调包容的方向发展。
(二)引领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世界大势,在不懈探索中“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3]。这条道路充分证明现代化模式的多种可能性,引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
一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17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工业革命取得成功,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在占据世界舞台中央之后,西方国家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试图让这些国家都选择他们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然而,照搬照抄西方模式的众多国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国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有些国家虽然经历过短暂的发展和繁荣,但随后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有些国家在“民主”体制下,政治动荡、社会分裂、暴力蔓延等现象层出不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并非像其鼓吹的那样“完美”,并不能引领世界各国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国城镇化率不断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比较视域下的“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用事实证明了西方制度并不是“最完美的制度”,西方道路并不是“永恒的模式”。
二是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以自身发展惠及世界的道路。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世界各国人民,在深刻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并为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建设经验。比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擘画发展蓝图,有计划地实现现代化;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等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深刻回答了发展中国家能否走向以及怎样走向现代化的问题,给希望在独立自主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借鉴,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14]。
(三)开创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一方面,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了新成果。在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明。其中,中华文明是较早出现且唯一连绵至今的文明。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人类前途命运,不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而且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引领现代文明的活力。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强调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强调人和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关系,是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内的文明形态,是各领域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不仅让曾经一度蒙尘的中华文明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也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价值内涵,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气象。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15],反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杂音噪音,为增进各国信任分享中国智慧,这是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殖民连带着文化殖民,一些西方国家认为自身的文明高人一等,将其价值观上升为所谓的“普世价值”,鼓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并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世界强行推行“西方式文明”,妄图打造现代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的现实格局。这些国家声称只有凭借“西方式文明”,发展中国家才能摆脱落后的现实,走上现代化的“光明”未来。然而从现实看,西方国家的文明理念和行动往往忽视了各国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从而不利于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到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避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文明发展的片面性,是对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种种错误论调的最有力回击,有利于帮助更多国家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演进规律,创造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深刻证明了文明是平等开放的,不同文明是可以互学互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共产党尊重任何一种文明形态,推动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航向。
三、坚持胸怀天下顺应了历史必然
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必然,总结凝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奋进姿态的成功规律,能够进一步看清楚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要坚持胸怀天下,探索未来是否继续坚持胸怀天下。具体而言,坚持胸怀天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了人类进步大势、回应了人民共同期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这一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只有构建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建立与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前进路上遭遇了各种风风雨雨。革命战争年代,“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新中国成立70多年來,我们曾经面临着太多似乎无法战胜的难题:如何控制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如何在自身薄弱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如何让几亿贫困人口脱贫;如何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如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等等。倘若这些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国家发展就得不到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就得不到维护,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无法实现。在这些难题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惧怕问题,不回避矛盾,永葆奋斗精神和革命斗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这期间,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世贸组织,努力寻找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深化全球伙伴关系,最终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推动了国家发展长期向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追求发展、走向富强的使命担当,也是致力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伟大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复兴实践和人类解放实践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人类解放的逻辑前提和必要准备,全人类的解放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跃升和逻辑结果。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才能不断夯实为人类发展作贡献的基础。正是由于党对脱贫工作进行了制度安排和战略谋划,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带领98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才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时,正是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有能力支援受疫情影响的其他国家,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维护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全球战胜疫情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只有走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才能不断向世界贡献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为推动世界繁荣进步贡献了巨大力量。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环顾近些年的世界局势不难发现: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局势仍旧动荡不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尚未出现。少數国家无视国际社会声音,肆意践踏国际规则,公然干涉他国内政;一些国家政客突破道德底线,罔顾事实真相,大肆炮制传播谎言,攻击抹黑他国和人民。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多次向世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回应了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人类携手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10年来,中国共产党步伐坚定,带领中国人民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实践中,尤其是在风雨同舟的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得到充分论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人类发展问题。面对各国人民对持久和平世界的向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寻求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深化全球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且找到了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为世界和平提供了思想引领。面对各国人民对普遍安全世界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走向,统筹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走出了一条共赢的安全之路。2015年,我国设立了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有力推动了反恐、减贫、难民和移民等联合国重大议程的实施,造福了亚非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事业。2023年初,我国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方案”,促成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为稳定国际形势、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各国人民对共同繁荣世界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为沿线国家创造发展机遇,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为各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积极努力,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自身力量。面对各国人民对开放包容世界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主动参与新兴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国际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多次举办世界政党高层对话大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面对各国人民对清洁美丽世界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总之,中国共产党以深厚的天下情怀对人类前途命运作出深刻思考,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和人类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了为人类谋发展的胸怀和担当。新征程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国际主义精神,“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3.
[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5.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4.
[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11]高水平开放成效显著 合作共赢展现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N].中国信息报,2022-10-12.
[12]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5.
[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
[14]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15]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
Firmly Grasp the Three Historical
Dimensions in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YAN Yan,WANG Yufu
Abstrac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establishes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as one of the world views and methodologie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ch profoundly demonstrates the CPC'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ld and feelings for human being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initiative,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re the three basic historical dimension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dhering to a global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e CPC's concept of "bearing the world in mind" inherits Marxism's "feelings for the world", spreads the intrinsic spiri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uphold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the CPC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by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he CPC's insistence on a global vis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in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intaining a global visio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historical initiativ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責任编辑:邓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