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建设及内控动态管理

2024-01-05关雪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央企业措施影响

关雪峰

摘要: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中央企业便面临着更多新挑战,为了促进自身健康持久发展,部分央企引入了财务共享模式,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期间能够在拓宽央企价值空间、提升内控品质等方面发挥明显的作用。但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离不开央企内控管理的协调配合,尤其是事前准备和事后控制,需要央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對内控系统加以优化和调整,综合运用动态管理模式,增强财务共享和内控的协调性,起到助推央企稳健发展的作用。鉴于此,文章围绕中央企业的实际情况,概述了财务共享和传统财务管理的差异、财务共享自身的优势、内控管理的基本要素、财务共享对内控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财务共享建设及内控动态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中央企业;财务共享建设;内控动态管理;措施;影响

中央企业在传统财务模式下的内控管理活动实施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财务共享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外加既有财务与核算方法发生的变动,使得存在联系的控制与风险点同样有所改变。因此,中央企业要针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作流程、基本特征等,加强对内控动态管理的优化,使财务共享中心切实发挥出自身效能,在今后服务于央企的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共享与内控管理的概述

(一)财务共享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差异

1.业财一体实现方面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会计信息收集较为分散的问题,难以及时将会计信息反馈至企业的管理层,或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在使用财务共享模式后,便能将财务数据迅速追溯至业务部门底层,迅速定位有关问题,为企业投融资等关键活动提供信息支持,还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业财一体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2.财务管理制度方面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有时容易产生无法协调、监督的问题,而在建立财务共享体系后,内控管理工作将内嵌至财务共享体系中,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既定操作要求完成任务即可。因所有数据信息都有章可循的缘故,便能凭借数据信息记录内控管理机制的发展演变,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与延续性。

3.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方面

在传统财务管理中,数据处理通常依赖于手工操作,容易产生错误和延迟。与此不同,财务共享模式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准确性处理大量财务数据。这些工具不仅可以生成实时的财务报告,还可以进行高级数据分析,识别趋势、模式和异常,使管理层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决策,并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共享模式通过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这一点在传统财务管理中往往难以实现。

4.实时性和可追溯性方面

传统财务管理往往面临生成报告的周期延迟,可能导致管理层无法及时获取关键的财务信息。相比之下,财务共享模式能够提供更高的实时性。财务数据在系统中以实时或接近实时的方式更新和共享,因此,管理层可以随时访问最新的财务数据,及时作出决策,应对市场波动和战略调整。此外,财务共享模式具备卓越的可追溯性。所有的财务数据和交易记录都可以追溯到其原始数据源,通过完善的审计追踪机制,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可追溯性对于合规性和审计要求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潜在的错误和不当行为。相反,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其数据处理通常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二)财务共享的优势

1.优化内控管理的方式

在使用财务共享模式之前,企业多运用单点、局域多点电算化的方法,完成会计核算的任务,安排财务人员做好对录入信息的核对工作。当采用财务共享模式后,便可以实现一次性录入、动态更新财务信息的目标,促进内控管理业务流程的完善,使以往较为分散的内控环节被整合至相同的平台中,在授权审批体系的作用下,减少了内控管理的人力成本投入。

2.加强内控管理全面性

传统内控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监管、约束企业内的工作成员,以防财务数据发生失真等问题。但在投用财务共享之后,纸质实体材料将被电子文件所取代,使内控管理工作效能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安全问题,迫使企业比以往更加重视内控管理的全面性,除了做好常规成员监管工作以外,还投入部分精力于内控系统安全维护中,使潜在的风险问题有所缓解。

3.强化内控管理决策的基础

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强化了内控管理决策的基础,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首先,财务共享模式将内控管理工作融入了整个财务共享体系中,形成全面、系统化的管理方法。传统财务管理中的内控工作通常分散在各个部门,可能存在协调不一致、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但财务共享模式将内控纳入了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标准化了内控操作,减少了风险漏洞,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管理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可适应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变化,内控管理的要求不断转变,财务共享模式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调整和升级,以满足新的内控需求,此种灵活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法规要求。

4.提高内控管理透明度和合规性

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内控管理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为企业建立更加稳健的内部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首先,财务共享模式将内部控制标准和程序集成到财务数据处理的流程中,使其变得透明和可见,在这一模式下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内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控制是否符合预定标准,有助于决策者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降低了企业的内部风险隐患。同时,财务共享模式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监管要求。各行业和地区都有各自的法规和合规性要求,企业需要确保其内部控制符合这些要求。财务共享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法规要求进行配置,确保内部控制的合规性,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合规性报告,简化合规性监管工作,减少潜在法律风险。此外,财务共享模式能够提高内部管理团队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控管理的信任度。透明的内控流程和合规性措施能够增强企业声誉,向投资者、股东和合作伙伴传递积极信息,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内控管理的基本要素

1.控制环境

是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基础,可划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能够体现出企业目前的内控管理情况,还可以彰显企业今后发展与优化内控管理的条件、能力、可能性等。

2.控制活动

是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关键方式,即企业按照差异性的风险评价结果,在经营管理中全程应用的管理控制举措。建立系统和组织机构,是做好内控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便于让企业各层均能分工协作,朝着共同的内控管理目标而奋斗。

3.风险评估

是企业实现内控管理目标的重点,即确定和分析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有关的风险原因、采取处理措施的过程。当代企业仍然处于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中,需要管理层以风险为导向,事先制定出风险管理预案。

4.沟通交流

是企业内控管理达标的前提,是指企业内部之间、内外之间的信息互动,可以辅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在内控管理中始终其他要素协调一致。

5.内部监督

是企业内控管理的保障,即采用监督检查的方式,关注企业内控管理的运行情况,在问题发生后可以做到尽快解决,在内控管理体系的影响下,力求达到内控管理各项措施高效执行与完善的目的。

(四)财务共享对内控管理的影响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下属机构独立性较强,分别各自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和开展内控管理工作,使得企业和下属机构间的管理控制结构较为松散,对于下属机构内控管理情况提出的建议,未能发挥出指导与规范作用。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将对下属机构采用统一的内控管理制度,致使下属机构和财务共享中心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有助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划的具体实施,让分支机构各项工作的进行得到全程管控。由于财务共享模式侧重于操作的规范化、信息的集中化,使得对于内控管理的影响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有所不同。

二、中央企业财务共享建设及内控动态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思想

在中央企业中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并非直接开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工作,而要优先转变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思想,树立相应的财务管理意识,才能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持续发展。

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对央企财务工作当前情况的分析,明确发展中财务管理的主要需求,以及财务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用于进一步认知央企在财务管理中,建设财务共享模式的价值,其具体措施涵盖以下层面:一是对央企财务工作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央企财务工作包括审计、报告、预算、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财务人员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对当前情况的深刻洞察,财务人员才能够明确在财务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为建设财务共享模式提供具体的改进方向。二是财务人员需要预见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科技和法规的不断变化,财务管理领域也在不断演进。了解这些数字化财务、数据分析、可持续性财务等新兴趋势并积极应对,将有助于央企保持竞争力并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财务人员应该与其他行业专家和同行保持沟通,关注最新的财务管理趋势和最佳实践,以便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中央企业的实际情况中。

按照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分析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按照财务共享模式中存在的积极影响,平衡多层面的因素,能够达到央企财务信息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其具体措施涵盖以下层面:一是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分析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清晰地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明确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其能够减少数据重复录入的机会,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成本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优势,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财务共享模式是财务管理的有力工具,从而不断深化央企财务管理。二是财务人员需要平衡多层面的因素。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可能会面临需要重新设计流程,培训员工,引入新的技术和系统等挑战。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全面的分析,权衡多层面因素,确保顺利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干扰和问题。因此,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视野,能够看到长期利益和短期挑战之间的平衡。

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还需要按照央企的发展现状,将财务部门的工作水平统筹规划处理,严格管控财务人员的思想认知、专业素质等,降低财务共享模式存在的风险性,提前引导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采用风险防范措施、计划等,使央企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二)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水平

在中央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并结合内控动态管理的过程中,关键措施之一是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水平。财务共享中心作为支持财务管理和内控的核心枢纽,其高效运作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立和使用财务共享模式时,中央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不断提升财务共享中心的能力和水平。

1.识别并解决信息管理不足等问题

中央企业需要识别当前存在的数据不一致性、数据低质量、数据安全性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识别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全面的数据审查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随后,中央企业应该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数据清洗和驗证的流程,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是可信的。同时,应采取措施加强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

2.制定内控动态管理机制的建设方案

内控是财务共享模式中的关键要素,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中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征,制定出内控动态管理机制,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检测异常交易和潜在的风险。此外,中央企业还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预测和识别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中央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内部控制,确保财务共享模式的稳健运行。

3.健全完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中央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应对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持续学习和评估,其可以通过与同行企业的经验分享和与行业专家的合作来了解最新的财务管理趋势和最佳实践。此外,中央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财务管理平台建设所需硬件、软件、人员培训等方面条件,确保信息技术支持能够满足财务共享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中央企业更好地应对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法规要求,保持竞争力。

(三)为企业提供全面信息技术保障

1.建设安全的信息平台

在财务共享模式覆盖中央企业所有业务流程的条件下,财务共享中心内的各项业务流程均可以科学衔接,但对于央企现有信息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共享模式应用下,信息平台中覆盖了信息存储、财务处理、风险评估等诸多模块,提高了财务分析的深度、广度,但为了规避网络风险,以防对央企的商业信息隐私产生破坏或被盗取,央企要注意信息平台的改进与调整,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开展维护和改进工作,努力打造运行更加平稳、安全等级更高的信息平台,为关乎央企安全的资料信息提供保障。

2.缩短系统的维护周期

部分央企在平台功能设置上相对先进,但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升级、维护检查,但央企内部较多业务情况伴随市场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使得央企的风险同样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决定了央企要定期开展内部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维护工作,加大力度分析央企在市场宏观环境、微观运营方面存在的动态变化,对信息平台内的数据库实时进行维护处理。由于央企要公布各年度的财务报告,可以考虑至少在第一季度末,每年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检查,避免由于非重要因素的积累而对于央企财务信息产生不利影响。

(四)采用风险防控机制与评估体系

1.树立人员风险防控意识

央企需要采用高效的宣传方式和教育措施,在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财务共享模式内控管理内涵、价值等要点的条件下,帮助工作人员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在内控管理手册的试用下,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岗位工作中更加自觉、自主地发现内控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2.明确风险评价分析指标

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日常业务,可将风险问题划分为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两种类型,前者包括管理风险、业务风险,后者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央企要经过对内部、外部风险的精细化划分,让风险评价分析指标更加详细,配合对风险的分级处理,提出风险防范的有关措施。

3.优化内控风险识别机制

央企可使用人工配合科技的方法,使内控风险得到动态监测与反馈,重点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运用中出现财务风险的识别。在此条件下,央企更要强化对风险的分析和应对,深挖财务共享模式应用中暗藏的风险,采用风险排序、细化的方式,将识别出的风险按照高、中、低的等级排列后,重点应对高级别的内控风险。内控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本身便是一项具有持续性、动态化的工作,伴随央企生产经营的扩张和演变,动态化风险评估理念对于央企内控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说明央企应该注意打造风险数据库,做好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巩固财务风险防控的信息基础。在内控保障机制的作用下,便能及时、精确地传递有关信息,提高风险防控的实效性与财务信息管理的透明度。

4.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制

风险防控机制和评估体系,离不开风险预警体制的建立。央企的首要任务是对实际运营中风险问题的源头加以评估,及时掌握风险指数,使风险预警体制在运行中,达到预警值后便可发布预警和形成报告。除此之外,央企还要确保信息平台、数据库等的统一集中化管理,属于财务安全预警监测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而管理层一方则要比以往更加关注央企内部对于当前现有财务风险预警体制的后续监控维护,使财务风险预警体制始终处于稳健、高效的状态,定期对现有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管理系统内反馈至央企的相关信息加以归纳和整理,根据央企的要求调整财务风险预警体制。央企还要遵守投资成本效益原则,发挥出当代财务科学预警体制中的科技价值,使该预警体制的运行对于央企今后的稳定经营带来诸多益处。

(五)强化财务共享服务的内部监督

1.转变内部监督模式

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是确保中央企业监督效果的核心,由于财务共享中心自身的特殊性,无法直接使用央企总部的监督考核制度,便要在顾及自身业务特点的基础上,对央企内现阶段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以完善,让监督机制更具可行性。为此,央企可以在组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活动后,采用实地调研、专题讨论等方法,掌握内控管理的具体作用。在审计工作开展之时,应用更多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等,对审计工作加以立体式检查。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考虑到财务共享中心业务性质,以及央企内控管理特殊性的情况下,建立严谨的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强化对监督流程的理顺,确定监督对象,做到以央企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标准,避免各部门人员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还应当运用监督考核的结果,将该结果和部门、岗位人员的职位晋升、薪资待遇等问题产生关联,采用“多劳多得”的原则,科学协调工作人员的薪酬。考核指标上则要适当维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间的平衡,使被考核对象受到全面、公正的考核。

2.发挥内部审计价值

央企内的审计部门要紧随时代潮流,顾及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将审计制度有所转变,凭借现代科技,打造财务审计连接平台,强化对内部各项业务流程的严格管控和全面监督,尽快发现存在的问题,使审计的监督价值有所发挥。可以搭建信息化审计操作平台,确保央企资产受到动态化、即时化、持续化的跟踪监督,优选最适合的指标,对央企财会工作情况实施综合监管与评价处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样需要得到保障,央企可定期邀请权威专家,对审计人员加以培训和教育,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视野,突破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的局限,满足于财务共享信息平台的运行需要,用更加先进的审计方式,坚持现场与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同步开展,使审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到重点审计薄弱与关键环节,提高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多元措施,在财务共享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内控动态管理工作,对于中央企业的健康运营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现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央企要不断优化企业内控,促使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走向成熟,通过转变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思想、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水平、为企业提供全面信息技术保障、采用风险防控机制与评估体系、强化财务共享服务的内部监督等手段的应用,带动我国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缪文瑄,苏展.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效果分析[J].河北企业,2023(02):95-98.

[2]湯将胜.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投资与合作,2023(01):127-129.

[3]魏成林,闫云栋,史国昕,张建东.以科技共享数据 用数据创造价值 全面推进“1383”财务共享建设[J].黑龙江粮食,2022(11):19-22+18.

[4]王斯颍.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成效分析——以LS集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01):28-31.

[5]张璇.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转型问题及对策探讨——以ZW集团公司为例[J].财会学习,2022(35):152-154.

(作者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辽宁有限公司营口分公司)

猜你喜欢

中央企业措施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中央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