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张家山汉简《引书》札记十九则

2024-01-04丹,许

中医药文化 2023年6期
关键词:简文张家山释文

赵 丹,许 峰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

1983 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张家山汉简《引书》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医导引专著,具有很高的文献和临床价值。《引书》揭开了秦汉时期导引疗法的神秘面纱,展现了秦汉时期导引的风貌,为导引疗法的历史发展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引书》释文主要有3 种:一是1990 年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在《文物》杂志发表的《张家山汉简〈引书〉释文》[1],此文采用简体字,仅有释文而无注释,无简文和简号,2001 年以前对《引书》的研究均依据此释文;二是2001 年出版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2],此书记录了《引书》全部图版照片、释文及注释;三是2006 年重新校订释文后出版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版)》[3],此书有《引书》释文、注释而无图版照片。本文以2006 年《引书》释文为基础,从导引疗法自身特点和规律出发,探讨一些字词释义及句读用法①因字词释义需要,本文所引简帛原文使用原释读繁体字,而正文所作探讨,若与原繁体字形有紧密联系者,保留繁体,余均用简体。。

一、纍足

【简文】

纍足指,上摇之,更上更下卅,曰纍童(動)。(简10)

邓春源:“累,缠绕。《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4]史常永:“‘累’通作絫或累。(今通书作累)‘累足’为古之恒语,当读逗。整理组误连下读,致使文意晦涩。《汉书·吴王濞传》:‘胁肩累足,犹惧不释。’此‘累足’指小步迭足而行。《诗·小雅·正月》:‘不敢不蹐(齐《诗》作趚)’,疏云:‘蹐,累足也。’《说文·足部》:‘蹐,小步也。’又走部:‘趚,侧行也。’小步,言其踵趾相接,步武小距。侧行,言侧步而行,与蹐义近。是证‘累足’乃指两足一前一后,踵趾相接呈一直线的一种导引姿势。‘指(趾)’字属下读。‘趾上摇之’,言累足而立,上下摇动足趾。‘累童’应是‘累动’,义谓累足而动。重新句读为:‘累足,指上摇之,更上更下卅,曰累童(动)。’”[5]高大伦:“累,缠绕。童,读为重,累重意为迭积重出。”[6]100翟昕:“‘累足’为‘两腿上下交叠’,‘指上’为‘指向上方’,断句为‘累足,指上,摇之’。”[7]

【按】史常永释“累足”为“两足一前一后,踵趾相接呈一直线”的观点较合理,但“指上摇之”仍有可探讨之处。翟昕断句为“累足,指上,摇之”是合理的,但是认为“累足”为“两腿上下交叠”,“指上”为“指向上方”,可探讨。“指上”宜为“足趾朝上”,“指上摇之”即上下摇动足趾。但从导引动作看,如果人站在地面上,足趾只能上翘和落平,不能说“上下摇动”。后文有“更上更下”,说明此时人处于坐位或卧位,这样可以做到一上一下踵趾相接排列,脚趾朝上。故两足位置,不应是“一前一后”,而当为“一上一下”。“累足”并非“两腿上下交叠”,而是“两足踵趾相接,上下交叠”。因此,该句句读宜为:“累足,指上,摇之,更上更下卅,曰累动。”可见对文字的把握需要结合导引术式的实际操作情况。该简文意为:两脚一上一下,踵趾相接,足趾朝上,摇动,上下交替30 次,叫做“累动”。

二、蠪(龍)興

【简文】

蠪(龍)興【1】者,屈前厀(膝),信(伸)後,昔(錯)兩手,據厀(膝)而卬(仰)。(简17)

高大伦:“兴,升起。龙兴,如龙之升腾。帛书《导引图》有‘龙登’术式,作直立,两臂向外上方高举,与龙兴义同。”[6]105-106刘春语:“应释为‘(蠪-龍)’。”[8]

【按】“蠪”不宜释为“龍”。蠪,《说文解字注·虫部》:“蠪,丁螘也。”[9]666《尔雅·释虫》:“蠪,朾蚁。”[10]郭璞注:“赤驳蚍蜉。”“蠪”指一种全身赤色斑驳的大蚂蚁。从导引法角度看,“蠪”亦不宜释为“龍”,大蚁的动作可以观察模仿,龙却很难描述。该条导引动作为:前腿屈曲,后腿伸直,两手指交叉按于前膝,然后仰身。该动作与《导引图》“蠪登”动作不同,但二者均与大蚁活动时的动作类似。

【简文】

蛇(垔)者,反昔(錯)手北(背),齧而(垔)頭。(简18)高大伦:“垔,读为湮,义同埋。埋,藏。”[6]107

【按】可探讨。“垔”为“甄”之省写,后面简文“蛇甄以利距脑”中“甄”字未省写。“甄”与“震”音同,“蛇甄”即“蛇震”。“蛇震”为模仿蛇震动头部的导引姿势。句中两个“垔”字意义相同,均为“震动”之意。该导引动作为:两手交叉背于身后,咬牙并震动头部。该动作应为模仿蛇头咬住猎物并吞咽的动作。蛇在吞咽猎物的过程中,不断张口和咬合,带动头部上下移动,慢慢将猎物全部吞入体内,这个动作形象地说明“啮而垔头”的动作,一边咬合上下齿一边震动头部。

四、左右

【简文】

虎匽(偃)者,并(併)兩臂,後揮肩上左右。(简26)

【按】“简20”句读宜为:“□□者,大决足,右手据左足而俯,左右。”该术式为两腿左右分开,右手按左足而俯身。此时只能在左侧,不可能左右运动。因此,这仅是一侧的做法,而另一侧的做法应是“左手按右足而俯身”,故“左右”宜是“左手按右足”的简写。“左右”前宜断开。同理,“简21”句读宜为:“猿据者,右手据左足,挢左手负而俯,左右。”意为:猿据,右手按左足,举左手向上撑而俯身,然后左手按右足,举右手上撑而俯身。“简26”句读宜为:“虎偃者,并两臂,后挥肩上,左右。”意为:虎偃,两手臂相并,在左右两肩上向后挥动。

五、如寻状

【简文】

史常永:“‘如寻状’,谓如展臂拖量之状。一寻,今俗称一拖。《说文·寸部》:‘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大戴礼·主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引书》此处以‘寻’作状态形容词。”[5]邓春源:“寻,攀缘,依附。”[11]刘钊:“‘寻’为两臂张开的长度,应为‘八尺为寻’之‘寻’,即简文‘挢两手’之状。”[12]李发:“‘寻’通‘覃’,延长、延伸、伸展之意。”[13]方勇:“‘如寻状’应解释成‘像舒两肱的样子’。”[14]整理小组2006:“寻,寻找。”[3]174

【按】史常永引“度人之两臂为寻”,此为两臂水平张开,用以度量长度,与本句不同,本句“挢两手”是两手上举张开,故不妥。刘钊认为“寻”指度量单位,寻为八尺,“如寻状”即如八尺状,手臂长短一定,将“寻”作为长度解释不通。而且长度度量的时候是两手平伸,文中导引“挢两手”为两手上举,与动作不合。方勇所释伸展双臂即“舒两肱”,不必释为“像舒两肱的样子”。邓春源“攀缘”与整理小组“寻找”相似,语义不确。李发认为“寻”通“覃”,延长、延伸、伸展之意。释义可取,但“寻”本身就可借为“延伸”义,不必通“覃”,如《淮南子·齐俗训》:“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15]“如寻状”即像两臂无限延伸的样子。

六、度狼

【简文】

史常永:“度,打也。《方言》五:‘佥,或谓度。’郭璞注:‘今江东呼打为度。’与‘荡’义略同。《周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经典诗文·周易音义·荡》:‘王肃音唐党切。马云:除也。’打、荡义通。马王堆《导引图》有‘堂狼’一式,‘堂狼’应是‘荡狼’之假借。堂亦通荡,《文选·枚乘七发》:‘浩唐之心’,李善注:‘唐,犹荡也。’如上述唐通堂,唐犹荡。荡,扫除也。堂、唐、荡、度、打、除(古音途)皆在定纽,乃一声之转。”[5]高大伦:“度,读为踱。跮踱,忽进忽退。度狼,即狼踱。”[6]115整理小组2006:“度狼,或说即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螳螂’,但动作不同。膺,《说文》:‘胸也’。”[3]175

【按】可探讨。度,师法,效法。《说文解字注·又部》:“度,法制也。”[9]116《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进退可度,周旋可则。”[16]“度”与“则”对举,均为“效法”义。度狼,效法狼的动作。两手抚腋,胸部旋转,意在效法狼嚎时的动作。

七、去

【简文】

粲(餐)頃,去水,以兩手據兩顫,尚(上)無(撫)(颜)而上下榣(摇)之,口謼(呼)。謼(呼),皆十而已。(简34)

□,因昫(呴)之卅,去卧,據則(側)而精虖(呼)之卅,精昫(呴)之卅。精炊(吹)卅。端談(倓),吸精氣而咽之,(填)少腹,以力引陰,三而已。(简62)

引腹甬(痛),縣(懸)纍版(板),令人高去地尺,足踐其上,手空(控)其纍,後足,前(應),力引之,三而已。因去伏,足距壁,固箸(着)少腹。(简72)

去卧,端伏,加兩手枕上,加頭手上,兩足距壁,興心,印(抑)頤,引之,而賈(固)箸(着)少腹及股厀(膝),三而已。(简75)

引虖及欬(咳),端立,将壁,手舉頤,稍去壁,極而已。(简77)

引鼽,危坐,以手力循(揗)鼻以卬(仰),極,無(撫)心,以力引之,三而已。去立,夸(跨)足,以(俛)據地,極之,三而已。(简84)

軵蹱(踵)曲指,去起宽亶,偃治巨引,以與相求也,故能毋病。(简105)

勞卷(倦)飢渴,白汗夬(決)絶,自入水中,及卧寒之地,不智(知)收衣,故得病焉;有(又)弗智(知)昫(呴)虖(呼)而除去之。(简109)

【按】《引书》“去”字有两种用法:①表示不同动作的转换,一个动作之后承接下一个动作,句式为,“去+前一个动作”,或者仅用“去”。如 “去水”(简34)、“去卧”(简62、75)、“去卧而尻壁”(简76)、去立”(简84)、“因去伏”(简72)、“去起宽亶”(简105)。其中,“因去伏”(简72),李发认为应断句为:“因去,伏。”“因去”指前面木板上动作完成以后下来,“伏”指躺下,同意他的看法。此处“去”表示前一个动作完成。“去卧而尻壁”(简76),从“尻壁”判断该动作为仰卧位,宜断句为“去,卧而尻壁”,表明前一个动作完成以后,转化为仰卧位,臀部靠墙。因前一个动作是俯卧,所以容易将“去卧”的“卧”误认为是上一个动作“俯卧”,其实不然,这是俯卧转化成仰卧的过程,“卧”字表示的是后面一个动作“仰卧”。②表示离开某处或某物,或距离某处多远,句式为“去+名词”。如“去壁”(简77)表示离开墙壁,“去地尺”(简72)表示距离地面数尺,“除去之”(简109)表示远离邪气、去掉邪气。张家山汉简《脉书》也有这样的用法:“气者,利下而害上,从暖而去清,故圣人寒头而暖足。”[17]“去清”意思是要远离清冷,保暖。

八、颤

【简文】

粲(餐)頃,去水,以兩手據兩顫,尚(上)無(撫)(颜)而上下榣(摇)之,口謼(呼)。謼(呼),皆十而已。(简34)

引辟,在[左]頰,左手據右顫之髪,信(伸)左手而右手引之;在右頰,引之如左,皆三而已。廁比十,陽見十,鳧沃十。(简81)

高大伦:“颤,《说文·页部》:‘头不正也。’指头侧。”[6]162邓春源:“‘颤’,音shan,指能辨气味,引申为鼻。”[8]整理小组2001:“簟,竹席。”[2]290整理小组2006 年修订注释为:“头侧”。[3]176陈斯鹏:“厘作‘’,指‘腮帮子’。”[18]刘春语对全书四处“颤”字图版进行分析,将其厘作“”,认为是“颤”的讹字,释文应作“(颤)”,指头部[8]。

【按】全文4 处提到“颤”:“两颤”(简34)、“右手据右颤之发”(简81)、“左手指抚颤”(简90)、“掌按颤,指据发”(简97)。“两颤”“右颤”说明“颤”是有两侧的。“左手指抚颤”出自“左目痛,右手指擪内脉,左手指抚颤而力引之”,治疗左眼痛,右手按压左侧内眼角,左手按“颤”,用力牵引,说明“颤”在眼睛附近。“掌按颤,指据发”意为手掌置于“颤”的位置时,手指正好按在头发上,说明“颤”指太阳穴部位。

九、把

【简文】

苦兩足步不能鈞(均)而厀(膝)善痛,兩胻善塞(寒),取木善削之,令(简40)其大把,長四尺,係其兩端。以新纍縣(懸)之。(简41)

邓春源:“把,物一握大。”[19]整理小组2006:“把,《说文》:‘握也。’”[3]177王贵元:“释文‘把’,把字误释,依图版为‘杷’字,指器物之柄。”[20]

【按】王贵元是,宜为“杷”。“杷”前为“大”,如按邓春源、整理小组所释,应释为“大握”,文意不顺。大是形容词,后应跟名词,“杷”宜为一个名称。杷,音pá,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该句简文意为:苦于两脚抬起无力而膝痛,两小腿容易感到寒冷。拿一根木头来修治,将其制成大杷,长4 尺,将两端系起来,用新绳子将其悬挂起来。

十、衣

【简文】

引腸辟(澼),端伏,加颐枕上,交手頸下,令人踐亓(其)要(腰),毋息,而力舉尻,三而已。亓(其)病不能自舉者,令人以衣為舉亓(其)尻。(简49)高大伦:“衣,同依,靠着。”[6]130

【按】可探讨。“令人以衣为举亓(其)尻”,“衣”前已经有“令人”,不必重提依靠他人。“衣”前有“以”字,应为凭借某种方式或某种东西。为,有“助”意,如“为虎作伥”。衣,即衣服。“以衣为举亓(其)尻”释为凭借衣服的帮助将其臀部提起来。该句简文意为:导引治疗痢疾,患者伸展肢体俯卧,下巴放在枕头上,两手相交置于颈下,让另一人踩其腰上,患者屏住呼吸,用力抬举臀部,3 次为止。如果患者因病痛不能自行抬举臀部,令他人借助衣服帮助其抬起臀部。

【简文】

十二、興心,印(抑)頤

【简文】

苦腹張(脹),夜日談(倓)卧而精炊(吹)之卅;無益,精嘑(呼)。

之十;無益,精昫(呴)之十;無益,復精炊(吹)之卅;無益,起,治八經之引。(简74)去卧,端伏,加兩手枕上,加頭手上,兩足距壁,興心,印(抑)頤,引之,而賈(固)箸(着)少腹及股厀(膝),三而已。(简75)

史常永:“兴心,举心也。印颐,抑颐,按颐。”[5]邓春源:“兴即喜悦。”[26]高大伦:“兴心即发动心。”[6]148

【按】可探讨。“印”是“抑”的本字,指向下按压,但从该导引动作看,先兴心,《说文解字注·舁部》:“兴,起也。”[9]105心代指胸部。兴心,即胸部抬起。后接动作宜为“仰起下巴”,这样才能起到拉伸胸腹的作用,如果是“抑颐”,即下按下巴,与治疗腹胀,拉伸胸腹部的导引动作不符合,而“仰”和“抑”形近,故“印”宜是“仰”的讹字。仰颐,即仰起下巴。“兴心仰颐”是头和胸部抬起后仰的姿势。该简文意为:苦于腹胀,日夜躺卧。专注吐气发“吹”声30 次,无效,“呼”声10 次,无效,“呴”声10 次,无效,再“吹”20 次,无效,起身,采用动作导引治疗。从躺卧姿势转换为俯卧姿势,两手放在枕头上,头放在手上,两脚抵住墙壁,胸部抬起,仰起下巴,拉伸,同时固定少腹和腿膝不动,3 次为止。

十三、却步

【简文】

端立,被髪敦踵三百,却步三百而休。(简82)

【按】却,退。《说文解字注·卩部》:“却者,节制而欲退之也。”[9]431却步,后退,倒走,如“望而却步”。该句简文意为:正立,披散头发,顿脚跟,300 次,倒走300 步结束。

十四、辑

【简文】

引口痛,兩手指内(入)口中,力引之:已,力張口,力張左輯(頜),有(又)力張右輯(頜),乇(吒)而勿發,此皆三而已。(简85)

邓春源:“辑,借作颊,同声母通假。”[26]高大伦:“辑,读为“”,嚼。力张左,用力张开左边上下颌骨。”[6]156整理小组2006 注为“颌”[3]183。

【按】可探讨。高大伦释为“嚼”这个动作,欠妥。“颌”指构成口的上部和下部,不讲左右,整理小组非是。“辑”宜指嘴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饰以玫瑰,辑以翡翠。”[27]“辑”通“缉”,连缀,这里指上下嘴唇的连缀之处。该句简文意为:导引治疗口痛。两手手指放入口中,用力拉伸,停止,用力张口,先用力扩张左侧嘴角,再用力扩张右侧嘴角,做张口发声状,不要发出声音,每个动作都做3次为止。

十五、补夺句

【简文】

引肘痛,□□三百,□□三百。其捾(腕)痛在左,右手把左捾(腕)而前後榣(摇)之,千而休;其在右,左手把右捾(腕),前後榣(摇)(简87)之,千而休。其在右手,左手杷(把)右捾(腕),前後榣(摇)之,千而休。其左手指痛,右手無(撫)左手指,反引之。其右手指痛,左手無(撫)右手指,(简88)力引之,十而休。

高大伦:“‘其在右手’前疑夺‘其在左手,右手把左捾(腕),前后榣(摇)之,千而休’。”[6]157

【按】同意夺句,但补的位置可商榷,宜补在“其在右手”句之后。本导引动作叙述次序宜为:(腕)左—(腕)右—(手)右—(手)左—(指)左—(指)右,此《引书》叙述左右次序之特点。又如“引瘘”亦是按照“左—右—右—左—左—右—右—左”次序排列,故该句宜补于“其在右手”句之后,“其左手指痛”之前。

十六、乇(吒)而勿發

【简文】

引口痛,兩手指内(入)口中,力引之:已,力張口,力張左輯(頜),有(又)力張右輯(頜),乇(吒)而勿發,此皆三而已。(简85)

邓春源:“咤,因痛苦而作愤怒声。”[26]整理小组2006:“咤,《说文》:‘喷也。’”[3]183

【按】可探讨。咤,意为张大口发声。咤而勿发,指张大口发声貌,但是不要发出声音,是一种锻炼口腔的方法。

十七、擪

【简文】

失欱口不合,引之,兩手奉其頤,以兩拇指口中擪(壓),窮耳而力舉頤,即已矣。(简86)

邓春源:“擪,《广雅·释诂》:‘按也。’”[26]整理小组2006:“擪,《说文》:‘一指按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一指当作以指。’”[3]183王贵元认为“擪”非一指,并认为朱骏声之说当是[20]。

【按】此简的操作方法恰恰证明“擪”指的是“一指按压”,其描述的是下颌关节复位的手法操作,“失欱口不合”即下颌关节脱位引起的口不能闭合,“以两拇指口中擪”即把两拇指放入口中,左右两边各一指,按压的时候,一指按压一侧,左边拇指按压左边,右边拇指按压右边,两手一齐用力,当髁状突移到关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后推动,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此操作确实是用手指进行按压,故说“以指”亦可,但是此处也是用一根手指进行按压,故也可以说是“一指按”。

十八、引、

【简文】

【按】依照简文图版看,“信”宜为“引”。“倍”通“背”,释文宜写作“倍(背)”。“”作“紟”,《说文解字注·糸部》:“紟,衣系也,从糸今声。居音切。,籀文从金。”[9]654意为系衣服的带子。筋,《说文解字注·刀部》:“筋,居银切。”[9]178“紟”与“筋”音近,“肩紟”即“肩筋”,指肩部筋脉。“”与“锦”是不同字,释文宜写作“(紟-筋)”。该句简文宜厘为:“引倍(背)以利肩(紟-筋)。”意为:拉伸背部,用以利于肩部筋脉。

十九、善蹶(瘚)

【简文】

人生於清(情),不智(知)愛其氣,故多病而昜(易)死。人之所以善蹶(瘚),蚤(早)衰於陰。(简106)

高大伦:“蹶,昏蹶。”[6]169邓春源:“蹶,通‘厥’,病名。”[26]整理小组2006:“瘚,《广雅·释诂》:‘病也。’”[3]185刘春语:“宜释为蹩‘(-厥)。’”[8]183

【按】可探讨。“蹶”非“瘚”的借字。“蹶”,《说文解字注·足部》:“蹶,僵也。”[9]83“蹶”与“瘚”在文中均有出现,意义不同,前者指倒下,后者指逆气。《说文解字注·人部》:“僵,偃也。”[9]380段注:“僵谓仰倒。”《吕氏春秋·贵卒》:“鲍叔御公子小白僵。”[28]注:“偃也。”“善蹶”意为容易倒下,引申为容易死亡。该句简文的含义是:人生来都是有情志的,如果不爱惜自己的气,就会更加容易生病,而且容易死亡。人之所以容易死亡,是因为五脏之气过早衰损。

总之,《引书》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导引文献,从导引疗法的规律和特点对其字词释义或进行内涵研究,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字词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进一步阐发导引疗法内涵。

猜你喜欢

简文张家山释文
玉 佩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巢湖张家山古村落资源价值及其发展的思考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在“简文深教”中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简文深教,让阅读更加有效
泾河张家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张家山风场机组变频器技术改造实践与研究
张家山汉简古医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