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张家山古村落资源价值及其发展的思考
2019-04-11王传芸昂云
王传芸 昂云
摘 要: 张家山是巢湖市南边一个古村落,距离巢湖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过去,因交通不便,这里比较闭塞,村民的收入主要源于粮食、农副产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通往张家山的交通渐渐发达。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张家山逐渐进入政策关注者和研究者的视野。本文通过对张家山的考察与走访,结合现实,研究张家山的资源类型及其价值,思考张家山古村落的未来发展,旨在为地方政府乡村建设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 张家山 古村落 资源价值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张家山是巢湖市南边一个古村落,距离巢湖市中心约30分钟车程。过去,因交通不便,比较闭塞,村民的收入主要源于粮食、农副产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通往张家山的交通渐渐发达。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张家山逐渐进入政策关注者和研究者的视野。
本文通过对张家山的考察与走访,结合现实,研究张家山资源类型及价值,思考张家山古村落的未来发展,为地方政府乡村建设提供绵薄之力。
二、张家山古村落概况
张家山,古名石壁山,现位于安徽省巢湖市银屏镇芙蓉村,与无为县相邻。据说元明之际,张氏先人为避战乱,选择石壁山为耕读家园。对于山名的变更,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巢县志·巢湖志》有明确的记载:“张姓民人世居其地,因概名张家山。”[1]张氏百姓聚居于张家山下,村落分成上中下数个,以张家山上村、张家山下村相区分,都在一箭之地。
张家山村呈口袋形状,三面群山环绕,村村有一个门口塘。张家山的门口塘与别的村落的门口塘不同。巢湖区域,村落的塘多为蓄水型水塘,张家山的塘是泉水塘,一年四季,塘中水位都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遇到干旱天气,这些泉水塘还会成为村民灌溉庄稼的宝贵水源。
当前查阅文献资料显示,张家山是一个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置身其中疑似武陵人眼中的世外之地。明代,这里建有朝阳庵;清代柘皋人陆龙腾游历朝阳庵,触景撰联:“石瘦云肥,时看鹿踪来竹户;人幽山僻,莫教渔艇问桃源。”[1]而今在张家山进村处,宽阔高大的门牌上书写着“世外桃源”四个大字。
三、张家山古村落的资源类型及价值分析
张家山坐落于低丘陵旱耕地区,按资源的性质大体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类型,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农作物。
(一)资源类型。
1.自然资源
张家山的自然资源主要是青山、泉水塘、古树。
三面青山可以说是张家山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为张家山先人避乱提供了屏障,而且为张家山人提供了美好生活的依靠。过去,村民农忙时种庄稼,闲时读书上山打猎采摘野菜果实。打猎现在法律已经不允许了,但闲时上山采摘野菜的习惯张家山人及附近居民至今还保持着,比如春季这里许多妇女成群结队进山“打蕨子苔”(方言,即上山采蕨菜),回家晒干作为冬季的入味菜。
泉水塘(当地人称为“泉塘”)是张家山人生活的另一依靠。张家山是典型的山区,四周没有经年流动不息的河流和大型湖泊。具有活水特性的泉水塘则是古代张家山人择此而居的基本生活保障。它与三面青山成为张家山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从巢无路(巢湖-芜湖市无为县)进入张家山路,过陈家山口,地近张家山村,古木环绕之景忽入眼帘,那就是张家山古树群。古树群为5棵乡土古树组成的群落,其中三角槭1棵、乌桕3棵、枫香1棵,平均树龄超过150年,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这些古树分布于俗名“钱仓”的泉塘四周,与泉塘一起形成美丽别致的水口景观,在巢湖区域实属罕见。
此外,张家山深山里,在雨水丰沛的气节,还可以看到巢湖地区独一无二的瀑布景观。
2.人文资源
张家山人文资源有历史建筑、张家戏班等。
张家山目前保留得比较完好的历史有张氏宗祠、南圣宫(当地百姓口中的岱山庙)。张氏宗祠位于张家山下村,经过古树群,沿路向上走两百米左右,可见一飞檐翘角的古建筑,该建筑外表古朴端庄,占地规模较大,与周边民房明显不同,这便是张氏宗祠。张氏宗祠坐东朝西五开間、三进两天井;祠堂梁架及墙上均存有彩绘;门前存有数尊大型旗杆石。祠堂东侧原有一座石牌坊,后被拆除,祠堂附近仍剩有古牌坊的部分石质构件。文物保护碑上记载,张氏宗祠始建于嘉庆九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巢湖市不可移动的文物点。
张家山村北侧高峰,为岱山,有近道可攀登,山顶岱山庙,即古代“南圣宫”。南圣宫,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道场。岱山山麓有碧秀庵、乐秀庵、怀秀庵、红秀庵(现为云岫庵)4座庵院,故有所谓“大秀虽小,脚踏四秀”的说法,其中碧秀庵、乐秀庵与张家山村近在咫尺。只是乐秀庵仅存一株古银杏,该银杏树龄360余年,是国家二级古树名木[2]。碧秀庵则于近年新作翻修。
张家戏班是过去比较有名的民间戏曲演出团体,现在这样的团体已经没有了。但在当地流传至今的歇后语“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从侧面说明了张家戏班的整体面貌。这句歇后语是说张家戏班分工明确,演出时团体成员能按职分工、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显示了张家戏班是一个管理成熟、正规的戏班,不是民间所谓的草台班子。
除上述两大类资源外,张家山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农作物,如麻、茶叶、石榴、柿子、花红等。历史上,巢湖是安徽的石榴主产区之一,以出产水晶石榴闻名,巢南秀芙-张家山地区,即巢湖水晶石榴主要出产地。
(二)资源价值分析。
对于张家山资源的价值分析,主要从历史、经济、旅游三个角度分析。
从历史角度看,张家山村落历史久远,张氏族人几百年在此繁衍生息,耕读家园至今,留下了古树、张氏祠堂和一些翻修的庙宇,这是张氏世代在此活动的文明载体和记录。张家山村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这其中的演变是值得研究的。
从经济角度看,张家山的山、水、幽美的自然环境、品种多样的农作物,都是十分有市场价值的,可从资源的特性开发出有特色的产品。比如,对张家山的山水、自然环境、农作物进行整合,可开发成有特色的综合型农业生态基地,向市场输送有机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从旅游角度看,张家山有自然资源,也有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是山水资源比较丰足,人文资源相对薄弱。张家山资源就整体而言,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多,且开发成本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张家山资源有其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旅游价值不高。因此,要发展张家山,落实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可从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着手。
四、张家山古村落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7年地方政府把张家山村列为“古村落保护及提升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在张家山下村实施,主要是优化张家山基础设施,比如道路、路灯、凉亭等。这一项目的落实改善了张家山村村民的生活环境。随着巢湖公交进乡村,极大地方便了张家山村民进出山村。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张家山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但发展张家山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张家山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明确发展方向,保证张家山可持续发展。
张家山村落的发展,首先要有思路明确的长期规划。这个规划的前提是以张家山及其周边资源为基础,确定张家山未来发展方向,沿承张家山“世外桃源”的历史定位,结合现代手段与元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村民为主体,在不影响村民生活的基础上,对其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使古村落的生命更具有活力;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张家山村落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封存古村落的历史痕迹,通过古村落面貌和环境建设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地方优秀的精神文化,宣扬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知识,推动文化遗产、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3]。
(二)运用整体思维,提升资源价值。
张家山村的资源与周边邻村资源有相似处,张家山在发展过程中可联合邻村运用整体思维共同开发资源,提升资源价值[4]。具体措施有:
1.要继续保护好张家山及周边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证“世外桃源”在发展中不受破坏。
2.整合现有人文资源,让现有资源之间产生联系,实现互动,发挥综合优势。在此基础上,恢复、充实、扩建一些人文景点,比如陈家山口的红色纪念地等。陈家山口是张家山邻村,是巢南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陈家山口大屋是地下交通点和指挥部。林岩和江洪涛在这里秘密建立了巢无中心县委,领导巢湖、无为、含山地区的抗日游击斗争。“皖南事变”发生后,陈家山口等地成为突围部队的集合整编继续参加抗日斗争的重要地点之一。山口大屋后为日伪破坏,但仍有部分存留,这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可以与张家山村历史结合起来,整合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
3.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重点扶持当地颇为有名的秀芙水晶石榴、张家山柿子、岱山绿茶等传统农作物生产,扩大百姓收入来源。既解决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即就业问题,又能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产品。
(三)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
地方政策除了在基础设施、技术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充分的支持外,在人力资源方面也要给予优惠政策。
张家山村落虽然环境幽美,但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原因在于张家山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地,张家山又是山区,受气候影响大,加之土壤肥沃性差,靠天吃饭是常态。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张家山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但城乡的差异使得走出去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返回山村。经年累月,现在的张家山村留下的基本是中老年人。青年人的流失使得这个古老的村庄失去了活力。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同时吸引有为青年参与到张家山村建设中,为张家村建立新时代的“世外桃源”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清]陆龙腾,于觉世. 巢县志·巢湖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3):56,215.
[2]巢湖市地方志編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巢湖市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2.5:903.
[3]周文雨.古村落修复及资源再开发——以儒宗村为例[J].大众文艺,2017(08):267.
[4]胡文兰.屯堡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鲍家屯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2018(02):80-8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
079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学研修项目(gxgnfx20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