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考

2024-01-04李玉超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责任感中小学

李玉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小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进行深入思考愈发重要。文章从核心素养与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关系、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意义及现状、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的制定等方面,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进行探讨,以提升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效果,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责任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6-0115-04

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身心品质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志。在当代社会,中小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仅代表着教育系统的形象,也代表着教育质量的现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从核心素养与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关系、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意义及现状、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的制定等方面,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进行探讨,以提升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效果,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1.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通过跨学科、跨学段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帮助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中,核心素养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框架和指导原则,帮助学校和教师制定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2.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

在当代社会中,中小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首先,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需要关注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承担。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仅代表着教育系统的形象,还承担着促进社会文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因此,中小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其次,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小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和责任感。第三,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学校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总的来说,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涵盖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承担,以及对学生社会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明确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内容,能推动中小学教育向着培养社会责任感强、有社会参与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向发展。

3.核心素养与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关系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必备品格和综合性的能力,对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道义判断等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中小学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可以将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教育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责任体验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开展社会责任教育,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意愿,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优秀品质;能为学生提供社会参与和公益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并将其付诸实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和社会合作项目,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2.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要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才培养要求密切结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教育目标,使之能担当国家复兴大任。然而,部分学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没有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在“德”和“智”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实践还没有完全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与未来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需要相脱节。

(2)教育內容落后。部分学校在开展社会责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态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责任教育应将新的时间、新的条件作为基础,并与新的时代主题和现实需要相结合,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一些社会责任教育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离。

(3)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学成效的检查与评价,是提高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检查与督促、改进与引导等功能。然而,部分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对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进行考评的主体、客体和考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客观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存在着重考评、轻反馈的问题,也就是在考评整体机制中,反馈环节比较薄弱,或是缺少反馈整改环节。有些学校为了考核而考核,在迎接考核的时候,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考核中,但考核一结束,一切都会很快“降温”,考核的结果也会变成一纸空文。

1.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制定原则

社会责任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小学社会责任策略的重要支撑。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结为一种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1]。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能力和意识,旨在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培养其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公平正义的教育观念。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应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遵循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原则,使学生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社会责任教育还体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拓展视野的教育目标上。这种兼具责任和创新的教育目标,体现了社会责任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

为了推动中小学实施社会责任教育,制定相应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的制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策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一,策略的制定应基于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因此,中小学在制定社会责任教育策略之前,必须对社会背景、学校内外环境、學生特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2]。只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第二,策略的制定应注重整体规划和系统性。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单一的策略往往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制定策略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设计出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一系列措施[3]。只有将各个环节的策略与目标紧密结合,才能形成一体化的社会责任教育体系。第三,策略的制定应注重持续性和长期性。策略应该有长远考虑,注重长期目标的实现,并且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第四,策略的制定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同时还需要进行评估[4]。只有将策略的制定与实践和评估相结合,才能对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策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质量和效果。

中小学应当根据人文关怀、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等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为制定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奠定基础。

2.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施路径

(1)重视社会责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落实社会责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有效实施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需要明确行动方向。首先,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是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施的基础。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从管理和课程设置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社会责任的教育资源和机会。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提高社会责任教育的效果[5]。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并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次,建立与社会合作的机制是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社区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社会责任项目和活动[6]。通过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问题,并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组织、企业等,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和座谈,以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理解。

(2)教育系统化、多样化。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可以提高社会责任教育效果,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7]。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育系统化、多样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全面支持和投入[8]。教学系统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有序。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9]。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或者组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育系统化、多样化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教师和学校的支持和投入外,还需要政府和各教育机构的积极推动[10]。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成长。首先,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定期更新。学校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使教育教学与时俱进,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其次,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要确保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11]。重视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产生更为显著的社会影响。第三,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的改进和优化应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学校应积极建立与社会机构、企业以及社区的合作关系,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这不仅能拓宽社会责任教育的范围,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策略实施的保障。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持,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12]。首先,需要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机制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以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13]。同时,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以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需要确保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和学生了解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14]。第三,评价结果能够为教育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政策。第四,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结果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还应对评价体系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第五,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社会责任教育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力[15]。

核心素養作为一种多维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仅涵盖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思维、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通过核心素养培养与社会责任教育,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责任感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内在品质,不仅表现在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注上,还体现在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上。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解读[J].山东教育, 2022(36):43-45.

[2]陈杰.变革育人方式,落实核心素养———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新变化[J].山东教育,2022(28):30-32.

[3]王念强.回归本源,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山东教育,2018(01): 40-42.

[4]苏娅,唐月悦.彰显社会责任强化德性养成———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积极构建学生志愿活动课程[J].四川教育,2019(31):41-43.

[5]陈理宣.核心素养的桥梁作用与全面发展的教学实现[J].四川教育,2023(05):23-24.

[6]杨芳.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四川教育,2018(12):25-26.

[7]蔡晓霞.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教育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18): 96.

[8]郭鹤林.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 2016(03):201.

[9]陈之腾,薛婷彦.建平集团20年坚守教育的品牌与使命———办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J].上海教育,2016(03):6.

[10]蒋维西.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5):110-114.

[11]张民生,王月芬.核心素养与未来评价改革的思考[J].上海教育, 2019(01):40.

[12]尹后庆.厘清“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J].上海教育,2016(23): 9-11.

[13]张倩,顾润生.核心素养是解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钥匙[J].江苏教育,2022(49):35-39.

[14]李景韬.思政课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0,39(05):150-155.

[15]杨艳红.小学班主任社会责任新探[J].吉林教育,2019(43):26.

Reflections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Li Yuchao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secondary and primary education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imparting knowledge, but also nee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is context,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conduct in-depth thinking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e competenc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Key words: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re competencies; education idea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责任感中小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