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2024-01-04刘立亚
刘立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批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维度,探索“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能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潜能挖掘不足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课堂不完善、培储滞缓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队伍不齐、供需矛盾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通过聚焦协同联动、融汇实践育人的“大师资”,推动改革创新、融通实践育人的“大课堂”,坚持统筹推进、融合实践育人的“大保障”等路径加以推进。
关键词: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协同联动;改革创新;统筹推进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6-000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西藏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GSP-S131)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大思政课”指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遵循。“大思政课”理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实践育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引,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多维推进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是办好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深入探索“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对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要求具有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倡导学思践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作用,既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诉求,也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要求。
1.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实诉求
高校肩负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新时代实践,顺应实践需求,指导实践工作,内蕴着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如求真务实、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可操作的实践方法,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坚定理想、淬炼思想和实现梦想提供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大思政课”理念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有益探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实践育人体系,即讲深其理论内容,讲透其战略布局,讲活其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勤学、深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和全面贯穿于“大思政课”,以宏大时代讲清使命担当,以具体实践讲好人民伟力,以鲜活现实讲透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让思政课与时代同频,与实践同步,与现实同向,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入耳入心,见行见效。
2.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饱含了党的领袖对广大青年的深切厚望,明确了新时代好青年应具有的精神风貌、意志品格和人生态度,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明的导向。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任务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担负着振兴中华的重要使命。为了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高校要让青年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挖掘各类育人资源,调动各方育人力量,加强各种育人保障,最大程度地彰显“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使当代青年保持应有的活力、锐气和闯劲,挺膺担当,砥砺奋进,成为堪大任、挑重担的有用之才。
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存在一系列有待破解的瓶颈性问题,这些问题及成因主要表现在,潜能挖掘不足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课堂不完善,培储滞缓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队伍不齐,供需矛盾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不健全等。
1.潜能挖掘不足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课堂不完善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实践育人课堂,是实践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论课堂吸引力不足。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就是理论性,思政小课堂主要向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导大学生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拥护者、忠实践行者。但思政小课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短板,主要表現为理论讲授的抽象性,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部分思政教师受传统灌输思维惯性的影响,采取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形成注入式教学局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也无法使学生将知识体系有效转化为价值体系。其次,实践课堂管控力不足。当前,很多高校与一些社会实践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入选的社会实践基地与高校对接意识不足。由于革命纪念馆、艺术博物馆、乡村振兴专题教育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与学校的组织属性、社会职能、管理方式、运行安排等方面的不同,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品牌共创开发方面存在问题。这样,就导致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育人联动效能不足。再次,网络课堂创新力不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嵌入“大思政课”建设,必将带来高校实践育人的范式转变。但是部分高校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适应性、共生性、融合性不足,对潜在的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不足,使很多优质教学资源被埋没,导致网络实践教学滞后于现实生活,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培储滞缓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队伍不齐
思政课教师是“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责任主体,高校只有不断探寻“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困境,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方面。首先,专职师资配比存在浅层化的问题。“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师资配比结构有待优化,部分高校现有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称级别尚不能完全满足实践育人需求,客观上存在实践教学理念陈旧、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等问题,导致无法通过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规范性指导,并导致实践育人效果大打折扣,现有思政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与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其次,兼职师资结构存在断层化问题。部分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等实践育人主体意识薄弱,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协作互联的思想共识,没有形成系统联动的实践育人格局,出现“孤军独战”的窘境。部分高校未建立智囊团,没有打造人才库,对兼职思政教师队伍的未来发展没有做出长远规划,对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的专兼职教师引入不足。这样,会出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不足、实践教学方式差异明显、实践教学行为连贯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实践育人实效甚微。
3.供需矛盾导致“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不健全
没有一套持续稳定、健全有效的保障制度,高校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确保实践育人实效就成了一句空话。目前,“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机制还有待健全。首先,从管理制度来看是“浅”的问题。部分高校虽然明确了实践育人制度化分工,但尚未建立实践育人责任清单,使得各管理部门关于实践教学工作的相互配合、深度融合的行为相对匮乏,不利于形成实践育人合力,使实践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从物质保障制度来看是“乱”的问题。虽然高校普遍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制度,并涵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但一些部门还是出现了随意削减、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的现象,将专项经费切块投入到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在实践活动经费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缺乏足够资金保障,会导致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偏离预期。再次,从评价考核制度来看是“散”的问题。评价考核制度顾此失彼,评价主体单一化,仅靠实践教学教师的单向度评价,容易受评价主体价值判断偏差的影响,使评价结果绝对化和片面化,并与实践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背道而馳。而且评价方法机械化,以唯分数为表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以偏概全的评价,易造成理论高知与实践低能现象,极大地降低“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效果,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束之高阁。
1.协同联动,融汇实践育人的“大师资”
办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3]的思政教师队伍。第一,建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要进一步提升硕博学位、中高级职称等特定教师群体的占比,杜绝轻质量重数量的情况。“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4]要把好政治关。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应把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放在实践育人的第一位,将思政教师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政治担当作为政治素质考核的核心指标。要把好素质观。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根铸魂的使命,高校要明晰思政教师应具备崇高信念、高尚品格和职业操守的职责定位,这样选出来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把好业务关。高校要将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纳入职称考核中,并将实践教学成果作为思政课教师评定职称的加分项,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第二,建立健全兼职思政课教师制度。高校要成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共同指导的实践教学队伍,选聘各高校党政干部、杰出企事业管理者、社科院理论专家等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者,聘请时代楷模、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代表,邀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基地讲解员等参与“大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兼职思政课教师经费保障、考核评价、补贴激励等体制机制,汇聚实践育人合力。
2.改革创新,融通实践育人的“大课堂”
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是高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的关键所在。首先,夯实理论根基,让“小课堂”活起来。高校要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同时,深入挖掘和使用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刚性说理与柔性表达结合起来,用党的科学理论教育青年,用党的奋斗历程感召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凝聚青年,让思政理论之“盐”融入实践育人之“水”。在“大思政课”理念的引领下,高校要把思政小课堂做优做强做精。其次,突出实践导向,让“大课堂”新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5]实践基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场域和重要场所,高校要主动对接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也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为实践教学提供场地、人员等教学支撑,着力打造服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服务平台。校企双方要在开发特色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制定实践教学学分等方面明确各自的责任,避免实践教学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校企双方要坚持育人为本,系统设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周期、实践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环节,让课程教学与专业见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以社会大课堂反哺思政小课堂,避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进而实现二者的紧密衔接、同向同行。再次,顺应改革创新,让“云课堂”立起来。高校要“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6],推动大数据、VR、人工智能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跨时空跨地域实时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以实现场景沉浸、情境重现、虚拟互动,打造一个“互联网+思政”的新路径。高校要推出“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网络安全大讲堂”等兼具政治性、思想性、传播力的系列网络思政精品课,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直观性、质感性、便捷性的网络育人课堂。
3.統筹推进,融合实践育人的“大保障”
高校要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就要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严明的物质保障制度和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来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实效性。首先,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高校应在“大思政课”理念的指导下,完善和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和协同配合,从制度层面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能,使各项管理制度内容都在“大思政课”理念的框架内,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的持续开展。其次,建立严明的物质保障制度。高校要将“大思政课”建设经费纳入经费预算中,并保证专项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份额。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友捐赠、社会赞助等方式筹集“大思政课”建设经费,为各部门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实践项目、建设实践基地等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再次,建立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评价是检验、反馈、调控“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建设成效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从单一主体评价转向多元主体评价,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解构单一主体评价偏差的关键,能避免“唯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绝对化和片面化。高校构建实践教学教师、实践基地相关工作人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多元主体一体化评价机制,既能有效延伸评价视角,又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另一方面,从知识性评价转向价值性评价。高校要破除“唯分数论”的固化评价藩篱,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导向作用,进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 2020(17):1-3.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7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0.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Liu Liya
(School of Marxism,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n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ve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Prac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xploring the path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a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t present, some universities still fac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potential exploration, incomplete practical education classrooms for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delayed training and storage, and incomplete practical education teams for"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s well as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s, resulting in incomplete prac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s for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is requires universities to focus on collaborative collaboration, integrate the "master talent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promot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tegrate the "big classroom" of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adhere to the "big guarantee" of coordinated promotion and integrated pract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eat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linkage; reform and innovation;coordinated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