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这个世界总有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2024-01-03楚云

师道 2023年12期
关键词:女儿妈妈老师

楚云

放学了,办公室里簇拥着很多来问问题的学生,热热闹闹的,有点像集市。

我在给一个男孩指导作文,他的文章偏题了,分数很低。“老师,你说我审题不到位,是什么意思呢?”我刚要开口,抬头瞥见他无处安放的视线,心思一动:假如没有中考的需要和我的“硬性要求”,他会主动来交流吗?来不及多想,我从旁边拉过椅子,示意他坐下,然后微笑着启发他:“你看,题目是《这里有我》而不是《我在这里》,你先要明确‘这里是哪里,接着再想‘这里为什么会‘有我,例如是不是有人需要‘我……”

“老师,没有什么人需要我的。”男孩突然插嘴。我一愣:“怎么可能呢?国家需要你,班级需要你,你的朋友需要你,你的爸妈也需要你啊!”“不,他们不需要我——没有人需要我——我爸妈都不需要我。”男孩声音低沉,透着一股执拗。我下意识地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轻轻地说:“傻孩子,你的存在、你的安康就是你爸妈的欣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是他们需要的啊!再说,楚老师也很需要你呢——你不来找我面批作文,我都没有用武之地了……”这一次,男孩垂着头,很久都没有再说话。

身旁依然有学生来来往往,交谈声、欢笑声声声入耳,我的心里却沉甸甸的。

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必须掌握“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其中一项是“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具体来说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都需要我”,从而收获“被需要”的快感。

对孩子而言,“被需要感”至关重要,它代表着个体的尊严与价值,也昭示了活着的存在感和幸福感。特蕾莎修女曾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太多孩子挣扎在温饱线下,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生活缺乏热情,对未来充满恐惧。这一现象常常让我痛心不已。

我是一位中学老师,也是一个中年妈妈。老师妈妈的双重身份有时会带来烦恼,但是处理得当就会变得非常奇妙,它能使我在“为人母”时把女儿看成最重要的学生,保持从容镇定的精神状态,并用教育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女儿的个性化发展;也能使我在“为人师”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母爱充分地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期待他们都能在爱与被爱中幸福地成长。

“他究竟为什么没有获得‘被需要感呢?”下班的路上,我一再地忆起男孩郁郁寡欢的神态。“是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使他担心自己沦为被弃的包袱,是因为妈妈生了二胎让他觉得自己被家人忽视遗忘,还是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以致他认为自己可有可无?”我无法找到答案。毕竟,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学校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家庭才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那么,撇开父母感情危机和二宝到来这两个特殊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孩子的“被需要感”呢?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以及她的成长故事。

一、关注情绪而不是专注成绩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考试成绩。学生说父母每天下班后问的前三句话中必定出现的是“今天考试了吗?成绩怎么样?”一个女生在随笔中写妈妈见到她的低分试卷后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她继续努力,她觉得妈妈很爱自己,然而第二天早晨她赶着上学忘带了水杯,妈妈急匆匆送来学校,甫一见面即黑着脸抱怨:“丢三落四——难怪总是考不好!”女孩说当时她难过得如坠冰窖。

我也很难过——当我们的情绪变成孩子分数高低的晴雨表时,等于在宣布:“爸爸妈妈爱分数胜过爱你。”不,我不愿做这样的妈妈,我爱女儿只因为她是我的孩子,没有其他附加条件!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我都愿意耐心等待她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地发掘潜能、超越自我。

仔细想来,在女儿小学期间,我和先生达成共识,在意的多是成绩以外的因素,比如情绪变化、人际交往、生活技能等等。所以从女儿入学伊始,每天她放学回家,我都会先问她:“今天开心吗?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然后再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几乎成了我们母女日常生活恒久不变的仪式。每一次,女儿回忆她当天的见闻——从老师的上课内容(包括考试信息)、同学的课间玩闹到自己的各种感受,絮絮叨叨地,每个细节都不会遗漏。而我总是津津有味地听着,时不时地提个小问题,激发她更大的表达热情,再予以表扬和肯定。在我的启发下,女儿着力梳理自己的积极体验,觉察到的是每天的收获,最终养成的是阳光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浑身的毛孔都张开着,努力吸纳着从最亲近的人那里流淌过来的一点一滴。她看到了什么,就可能成为什么。起初,每天都是我关注她的喜悦、分解她的忧愁,慢慢地,女儿开始关心我了。她会在拥抱时轻声问我:“妈妈,你今天开不开心?有没有什么烦恼?”记得她七八岁时,有一天我告诉她我的学生学习状态不好,让我很烦恼,小小年纪的她竟会从多个维度帮我分析原因,末了还强调说:“哥哥姐姐不乖,不知道妈妈有多棒。妈妈别生气,咱们不理他们了!”看着她那如同小大人般认真的神态,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沮丧的情绪一扫而空,情不自禁地感叹:“谢谢你,宝贝!幸亏有你啊!”

你瞧,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双向奔赴的,被需要感也是在交互中自然产生。当我们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支持的力量时,孩子对待生活和学习都会更加安心、开心、上心,成绩又怎么可能会差呢?

二、重视倾听而不是重在说教

“怎么說,孩子才愿意听?”绝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也一样。女儿读中学时,先生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我和女儿有了更多亲密相处的机会,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们之间的对话突然变得困难重重,难以推进。

印象深刻的是某年四月一日,我和她在外面吃饭。女儿兴致盎然地提及班上几个活泼的男生组织全班同学捉弄年轻班主任的事。这实在让我这个做老师的难以接受,于是才听了一半我就不高兴了:“你们怎么能这样对老师呢?太不懂事了!”女儿大概没有料到我的反应如此激烈,她的脸色瞬间变了,“哗”地站了起来,大声辩驳道:“你懂什么!我们是喜欢老师才和他开玩笑的!”随后,她用力地瞪了我一眼,拉开椅子,愤愤然冲出门去,留下我一个人尴尬地坐在餐厅里,憋了一肚子话无处诉说。

这样的事还发生过两三回。那段时间,家里的气压很低,大家都很郁闷。

究竟该怎么和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呢?我不断地阅读、学习,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先琢磨清楚“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我想,既然孩子不喜欢听说教,那不如先听听她要说的是什么。等她把话说完,表达出想要听我发表看法的意愿后,我再分析利弊、给她指引也不迟啊。而且,因为我先给予了她足够的尊重,她自然也不好意思不听我说完了。

就这样,改变了沟通策略后,女儿又逐渐和我亲近起来,我们变成了特别聊得来的好闺蜜,即使现在她已经读研了,我们还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偶尔还引发了先生的羡慕和抗议。女儿曾向朋友描述我和她的关系是“既互相依靠,又各自独立;既无话不谈,又各有自己的小天地”。这是我们俩都喜欢的相处模式。

反思这个转变的过程,我有两点感受:

1.所有孩子都有被倾听的需要和权利。如果我们急着用成人的道德标准界定他们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无法获得认同而关闭心门。因此,我们必须耐着性子先听孩子充分讲述,然后尝试着弯下腰,以和他们一样的视角来看世界。先接纳,再共情,然后引导,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也才能感受到重视和尊重,进而愿意敞开心扉向我们倾诉,也愿意聆听我们分享的人生经验。

2.与孩子沟通时,说话的方式比说话的内容更加重要。道理不是当前非讲不可的,可是怎么对话却是眼下不能忽视的。出于一个语文老师的职业敏感,我注意到当我和女儿交谈时,每当我使用陈述或询问的语气,例如用“我发现……,我猜可能是……”这样的句式陈述事实,用“你觉得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考虑的?”“能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之类的句式征询她的意见,她都乐意和我进行深度对话;而一旦我率先用评价判断的句式议论她或其他人的做法,尤其是直接以过来人的身份抛给她各种道理经验时,她常常不由自主地和我抬杠,似乎我的观点就是导火索,稍不注意就会点燃她内心反抗的火种。

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越唠叨,孩子越反感;我们越较劲,孩子越要争辩。与此相反,我们越平和,孩子越不易冲动;我们越冷静,孩子越能克制浮躁。孩子在马不停蹄地成长,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还停留在原地,一直试图去控制孩子,自然就会激化矛盾。长此以往,亲情被销蚀,孩子会觉得自己变成了父母嫌恶的边缘人。试想,一个在父母身边找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孩子,怎么可能产生“被需要感”呢?

三、适当示弱而不是一味刚强

白天忙工作追求事业,下班后做家务照顾老人小孩,这种任劳任怨的“超人妈妈”是无数家庭中母亲形象的真实写照。然而物极必反,我们大包大揽的做法会给孩子一种错觉,使他(她)把父母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服务,把享受大人的照顾变成生活习惯。一旦他们把这种心理与生活习惯带向家庭之外,就会受挫、失落、焦躁、忧郁。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曾说:“当你知道自己对别人也还有些用处,这时候你才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使命。”是的,妈妈适当退位、示弱,让孩子发挥自身作用,建立被需要感和存在价值感,孩子才会慢慢懂得体谅与担当,并获得广阔的生命成长空间。

女儿五岁那年的夏天,我们带她游黄山。刚开始观赏迎客松等景点时,她很兴奋,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可是第二天看完日出后,气温越来越高,山路险峻又绵长,小姑娘的情绪很快就崩溃了,坐在山道边哭闹着不肯再挪动脚步。先生想了很多办法,“威逼利诱”都不奏效。无奈之下,我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随口说道:“妈妈也累得走不动了,也很想哭,你有一根登山杖,能不能牵着妈妈走?我们想早点下山休息,只能靠你了!”

谁也不曾料到,女儿瞬间止住了哭闹,然后二话不说牵着我就往前走。她牵着我爬上了莲花峰,又牵着我一步一步走下山,期间小心翼翼,还不时提醒我攥紧登山杖不要松手……这个场景太让人震惊,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深深地烙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被我和先生津津乐道。

现在,女儿已经成年,但照顾我却成了她的习惯。怜惜我的腰椎不好,家里的饮用水桶是她搬动,和我逛街是她拎着所有的重物;知道我没有方向感,出门在外是她用手机导航或向人问路;察觉我身体不舒服或情绪低落,是她一边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一边嘘寒问暖,捧来一束鲜花、几块甜点,并提醒爸爸要细心关照我……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我这位妈妈感到幸福的呢?我没有想到,从寻常的生活细节和精神层面去“依赖”孩子,给孩子真诚的信任与期待,竟然能夠创造这样的奇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为自己对家庭没有贡献的孩子或者自私冷漠,或者自卑怯懦,在能力和心智方面都会变成真正的弱者。而能够适当在孩子面前示弱、时常愿意“依赖”孩子的母亲,却借此实现了对孩子的托举,孩子也因为被认同、被需要、被依靠,心灵会变得自信而坚强。

回忆至此,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女儿甜美的笑靥和那个男孩哀戚的面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但愿孩子们都能因为被需要、被爱和被关心而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女儿妈妈老师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