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

2024-01-03贾明胜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3年5期

作者简介:贾明胜,男,山东泰安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研究.

摘  要:对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关注是让其“留得下、教的好”的关键。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中的探索性序列设计方案,首先通过质性研究建构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具体维度,发现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可分为群体相对剥夺和个体相对剥夺;将质性研究结果整理为相对剥夺感量表,在验证量表有较好信效度的基础上,围绕相对剥夺感这一核心变量探究其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在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以及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中均能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领悟社会支持;混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9-0056-1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向其倾斜。但据202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度乡村地区仅小学阶段教师流失就高达339721人。[1]而青年教师是流失群体中的主力军。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内流动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占比高达78.47%。[2]对于乡村青年教师群体的关注有助于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现有研究多数聚焦在教师流失、离职的影响因素方面。例如,经济学视角的工资待遇,[3]社会学视角的教师形象和社会地位,[4]心理学视角的教师职业认同、心理感受,[5]文化学视角体现在教师对乡土文化的适应上。[6]但上述研究多是从应然角度进行考察,在人们眼中,乡村教师就是这样或者那样的。如人们普遍认为乡村教师的地位不高,但是问题是如何得出的?并未进一步揭示这些问题存在的内在机理。厘清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才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

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横向或纵向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7]相对剥夺感失衡会引发离职、社会流动等负面后果。[8]该理论可以作为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解释变量。但目前关于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研究还较匮乏。本文在建构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探索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关于教师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据此,研究试图揭示以下问题。第一,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二,相对剥夺感与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三,领悟社会支持能否在两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

当前关于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专业发展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这三个维度对于其他群体同样适用,并未体现出乡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这几个维度是从群体角度进行研究,但相对剥夺感还包括个体维度。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克雷斯威尔在其著作《混合研究导论》中提出的探索性序列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探索性序列设计方案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通过定性数据收集和剖析研究问题。随后第二阶段的研究涉及利用第一階段定性研究的结果并研发测量单元或者添加新的研究工具亦或是新的实验干预。第三阶段的定量研究应用上一阶段的测量单元、测试新的研究工具或者在实验研究中使用了新的干预或者活动。[9]

因囿于已有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维度划分过于泛化,无法窥探出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具体内涵。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扎根理论建构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围绕着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这一核心变量,将当前乡村教师研究主题中最为严重的向城性流动问题引入研究中。与此同时,在结合文献的基础上,探索领悟社会支持在相对剥夺感和向城性流动意向之间的缓冲作用。可以看出,探索性序列设计方案与本研究具有较强适切性。

(二)质性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文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社会互动对其行为与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11]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与方便性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2023年4—7月完成访谈数据收集工作,从山东、河南及浙江地区抽取了12位乡村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因乡村学校教师男女比例过大,故抽取的青年女老师较多(N女=9,N男=3);结合关于青年的限定,年龄介于22—35岁。其中的3位访谈对象具有乡村—县城双重教师工作经历,使访谈资料的信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研究对象信息如表1所示:

2.访谈编码

访谈完成后,通过NVIVO 12软件对访谈信息进行编码。值得一提的是,编码方式并非完全按照“扎根理论”范式,而是介于预定式和归纳式之间。[12]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虽有预先设定的分析框架,但并非僵硬的将访谈资料塞进框架,而是仍对资料持开放态度。具体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

(三)量化研究设计

1.理论假设

(1)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

从地域空间来看,教师职业内的流动包括降级流动(城市到农村)、平级流动乡镇到乡镇或者县城到县城、升级流动(乡镇到地级城市或省会城市、县城到省会城市)。本研究中的向城性流动为乡村青年教师在职业内由乡镇向地级城市及地级以上城市流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相应的,向城流动意向指的是乡村教师在职业内由乡镇向地级城市及地级以上城市流动的意愿。

在相对剥夺感研究领域,卢西曼在其1966年发表的《相对剥夺与社会公正——20世纪英国社会不平等态度研究》一文中,[13]首次区分了相对剥夺感的个体与群体维度,即所谓个体相对剥夺感与群体相对剥夺感。

群体相对剥夺感是个体以所在群体的身份与另一群体相比较。关于群体相对剥夺感对人口社会流动影响的文章已取得丰富的进展,而教师群体相對剥夺感的文章也有涉及。陈炜等人在相对剥夺感的视角下对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中指出群体相对剥夺感会促使人们谋求社会流动以减轻剥夺感并取得社会经济地位。[14]贾盼盼将群体相对剥夺感划分为物质利益、职业发展机会及职业声望三个维度,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5]根据以上研究材料可以推断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是有影响的。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一条研究假设:

H1:群体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正向影响

个体相对剥夺感所作的是人际比较, 指的是通过与周围其他人(如内群体其他成员或相关外群体成员)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这里主要是以乡村学校的领导或者同事为参照对象。目前关于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人口社会流动影响的文章较少,教师个体相对剥夺感的材料更少,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也极少。从个体相对剥夺感的其他研究主题可以推断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有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讨了员工在并购(M&A)过程中对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其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相对剥夺感能够预测员工的离职意愿。[16]此外,组织公正也是个体相对剥夺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不公正导致的相对剥夺感会降低员工的组织承诺,提高离职率。[17]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是有影响的。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二条研究假设:

H2: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正向影响

(2)领悟社会支持与向城性流动意向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在西方精神病学的相关研究中提出。我国学者肖水源将社会支持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领悟社会支持则是主观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领悟和体会到的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目前关于教师社会支持对于教师离职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进展。曾练平、何明远等通过对57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考察,发现社会支持能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的离职意向。[18]与此类似,唐文雯、苏君阳等人研究表明,涵盖组织支持的社会支持也能降低教师离职意向。[19]综上所述,领悟社会支持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减少工作负面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教师在工作场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会降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第三条研究假设:

H3:领悟社会支持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流动意向具有负向影响

文献回顾发现,学者们在相对剥夺感对流失意向或者留任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并未考虑其中的调节变量。典型的外源变量如社会支持,可以考虑作为相对剥夺感和向城性流动意愿之间关系调节变量。[20]社会支持缓冲器理论模型认为,当个体受到其他因素对身心状况的负面影响时,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调节使个体保持或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21]很多研究者以此为基础对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和探讨。有学者发现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缓冲了抑郁症状与个人相对剥夺之间的关系。[22]也有学者通过对81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朋友支持调节个体相对剥夺对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FOMO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23]还有学者探讨农民工群体相对剥夺感与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发现社会支持对群体相对剥夺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起调节作用,[24]因此,我们假设领悟社会支持可以调节相对剥夺感与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之间的关系。乡村青年教师领悟社会支持感的高低调节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的程度。研究假设如下:

H4:领悟社会支持在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间起到调节作用

H5: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间起到调节作用

2.问卷设计

相对剥夺感量表。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测量工具采用自编量表。问卷以质性研究探索结果为基础,开发问卷《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内容结构量表》。该问卷包含34道题目,包括群体相对剥夺感和个人相对剥夺感。群体相对剥夺感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地位、情感投入、专业发展、工作负担及子女教育。个体相对剥夺感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价值期待、区别对待、不透明的考核及收入差距。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乡村青年教师被剥夺感受越明显。检验结果显示,群体相对剥夺感及其分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2-0.883之间,X2/df为1.059,RMSEA为0.012,CFI为0.998,IFI为0.998,TLI为0.998。而个体相对剥夺感及其分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2-0.883之间,X2/df为1.333,RMSEA为0.028,CFI为0.993,IFI为0.993,TLI为0.991,这说明两量表的信效度及各维度的拟合指数较好。

向城性流动意向量表。根据朱智贤(1989)对意向活动肯定和否定或者正向和负向的两分法。在问卷选取前,参考了国内外关于离职意向与留任意愿的量表,例如魏淑华在2008年编制的《离职意向量表》,最终整理出《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愿量表》。本量表由一个维度构成,共四个题项,主要测量乡村青年教师留在乡村的利益考量,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强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越高。检验结果显示,向城性流动意向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83,X2/df为2.315,RMSEA为0.052,CFI为0.097,IFI为0.997,TLI为0.992。该量表的信效度及拟合指数较好。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研究在借鉴Zimet等人编制、姜乾金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25]前人编制的量表多用于评定个体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社会支持程度。但乡村青年教师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政策倾斜,那乡村青年教师感知到的政策支持程度以及乡村学校所给予的组织支持程度如何?另一方面,多数乡村青年教师正面临着家庭与工作交织的双重压力,那么其感受到的家庭支持程度如何?质言之,本研究将领悟社会支持改编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政策支持、家庭支持及组织支持,三个维度各包括四个题项。所有题目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标准。得分越高反映乡村青年教师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感越高。检验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分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61-0.895之间,X2/df为1.503,RMSEA为0.034,CFI为0.993,IFI为0.993,TLI为0.990。该量表的信效度及各维度的拟合指数较好。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文选取了使用频率最高的Harmans单因素方法对共同的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通过对所有题项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无旋转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评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可以看出,未旋转的最大因素方差的解释率只有30.949%,小于40%的临界标准,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的情况,这说明本研究没有出现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相关分析

对相对剥夺感、向城性流动意向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结果说明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领悟社会支持显著相关。群体相对剥夺感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向城性流动意向显著正相关。而个体相对剥夺感同样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与向城性流动意向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向城性流动意向显著负相关。

(三)领悟社会支持在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将性别、年龄编码为虚拟变量后作为控制变量,相对剥夺感作为自变量,向城性流动意向作为因变量,领悟社会支持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来进行调节效应检验。根据调节效应检验程序,笔者首先将控制变量放入第一层回归;自变量、因变量及调节变量去中心化(即个体值与其均数之差),再将自变量(相对剥夺感)和调节变量(领悟社会支持)放入第二层回归,然后将前两者及二者乘积(相对剥夺感×领悟社会支持)放入第三层回归,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可能的调节作用。

1.领悟社会支持在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上表模型2是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向城性流动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3是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和交互项群体相对剥夺感*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向城性流动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后比较第二层R22和第一层R21的大小, 如果R2有显著增加则说明存在调节效应。模型2中,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β=0.283,t=5.966,P<0.001);假设H1得到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对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负向影响作用。(β=-0.340,t=-7.159,P<0.001)。假设H3得到验证。在纳入群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后,回归方程解释了向城性流动意向的35.2%。R2显著增加了4.8%。交互项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预测显著(β=-0.245,t=-5.697,P<0.01),说明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假设H4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揭示领悟社会支持在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间的调节作用,将领悟社会支持以上下一个标准差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计算在高领悟社会支持和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下,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趋势,结果如图3。

如图3所示,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的个体,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只在低领悟社会支持组达到显著水平(simple slope = 0.765,t=8.4147,p<0.001) , 即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的被试而言, 较强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可以显著预测向城性流动意向;而在高领悟社会支持组, 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没有显著预测作用 (slope = -0.006,t=-0.057,p>0.005) ;說明高社会支持可以缓冲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

2.领悟社会支持在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预测中的调节作用

同样,模型2是以个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向城性流动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3是以个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和交互项群体相对剥夺感*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向城性流动意向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2中,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β=0.243,t=4.977,P<0.001);假设H2得到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对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负向影响作用(β=-0.355,t=-7.262,P<0.001)。在纳入个体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后,回归方程解释了向城性流动意向的36%。R2显著增加了7.5%。交互项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预测显著(β=-0.299,t=-7.128,P<0.01),说明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假设H5成立。

为更进一步分析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将领悟社会支持以上下一个标准差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计算在高领悟社会支持和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下,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趋势,结果如图4。

如图所示,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的个体,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只在低领悟社会支持组达到显著水平(simple slope = 0.758,t=8.587,p<0.001) ,即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的被试而言, 较强烈的个体相对剥夺感可以显著预测向城性流动意向;而在高领悟社会支持组,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没有显著预测作用 (slope = -0.141,t=-1.488,p<0.005) ;说明高社会支持可以缓冲个体相对剥夺感对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维度划分

群体相对剥夺感是乡村青年教师与县城教师的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在本研究中,群体相对剥夺感包括社会地位、情感投入、专业发展、工作负担及子女教育五个维度,也就是说,与县城教师相比,乡村青年教师主观认为自己在这五个维度多处于劣势。与已有研究将乡村教师相对剥夺感划分为经济收入、专业发展、社会地位三个维度相比,本文通过质性研究丰富了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维度。一方面,“乡补”政策的实施使得乡村教师在横向的群体对比中已不存在明显的经济剥夺。例如BQ教师所说,和县城老师比的话,我们收入其实比他们要高一些,因为我们有乡补。(BQ-03)另一方面,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子女教育、工作负担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在子女教育方面,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照顾家人”仍然是影响乡村教师离职意愿的最重要因素。[26]而在工作负担方面,由于乡村学校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使得青年教师需要承担较重的工作量。CC教师说:去年缺英语老师。校长说经费有限,超出了上面给的名额。就变成语文老师去教英语。同时,我三个同事也面临这样的遭遇。(CC-07)在情感投入上,与县城教师相比,乡村地区的家长配合程度低。JM教师说:家长说最多的话是,我不在家,老师你多费心;我周末回不去,孩子玩手机我也没办法,老师,你说说他吧。(JM-02)此外,生源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加上乡村学校服务的生源较差,致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投入难以获得相应教学产出。一些老师戏称“燃烧了自己,却照不亮学生”。JX教师说,看到成绩,你会觉得白费心思。我教的初中物理,就那几个学生能考及格。稍微难点的知识我都不太讲,讲了他们也搞不明白。(JX-11)可以看出,相对剥夺感是一个动态及渐变的生成性概念,某一阶段存在的剥夺层面会因外界的有效干预而消失,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又会产生新的相对剥夺感。

涉及个体相对剥夺感的单独研究还较少,而关于教师个体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处于空白。在本文中,个体相对剥夺感包括个体—横向相对剥夺感及个体—纵向相对剥夺感,为了克服个体—纵向相对剥夺感单一维度测量的繁琐,本研究在编制问卷时,统一并为个体相对剥夺感。个体相对剥夺感是青年教师与乡村学校的同事比较后产生的。一方面,对于城镇籍青年教师来说,从小一直享受着城市的生活惯习,鲜有农村的生活经验,往往把乡村想象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世外桃源。但入职后发现乡村与他们的预设不符。城市有保洁,像大学里那种每天来收拾卫生的阿姨。县城教学楼也有厕所;乡村学校厕所和教学楼有段距离,班空时间去一趟刚来得及。(YY-09)而对于农村籍青年教师来说,阔别乡村教育的场域多年,对于乡村学校的变化倍感生疏。尽管乡村的学校环境和教师待遇都在改善,但真实的情境却让农村籍青年教师有苦难言。如JX教师说,我在乡村读书时,也有个别不学习、爱捣乱的学生。但现在我们班1/3的学生是那样的。(JX-11)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与乡村学校的同事比较后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划分为区别对待、不透明的考核及收入差距三个维度。三者产生的根源在于乡村学校组织对于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以及中国中国传统单位制所强调的“关系”文化。老教师带的班犯错可以视而不见,比如发型不合适,我们青年教师的班有时候没有错都硬要找出来。检查卫生,老教师的班可能碍于面子就不会扣分。还有些活动根本就不会公开,专门私发给几个本地老师,让他们去参加,然后我和同事都没见过那些通知。(JX-11)当青年教师在关系文化中处于被动位置以及社会身份认同低于自我身份认同时,被剥夺感受开始凸显。

(二)相对剥夺感、向城性流动意向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1.群体相对剥夺感是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推力

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对于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乡村青年教师感受到群体相对剥夺感越高,向城性流动意向越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大体一致。有学者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农村教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越高,其工作积极性越低。更有相似的研究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本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仅将群体相对剥夺感划分为上述所说的三个维度。

根据推拉理论,个体选择流动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流动来改善当前的生活条件。人口选择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促使人口城乡迁移的力量,包括来自城市的拉力(如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生活工作条件好等)。在本研究中,群体相对剥夺感充当了青年教师选择向城性流动意向的拉力。质言之,县城学校有乡村青年教师较为青睐的因素,对乡村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推动着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

2.个体相对剥夺感是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拉力

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于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青年教师感受到个体相对剥夺感越高,向城性流动意向越强。这与国外的研究相一致,Osborne研究发现个体相对剥夺感对个体行为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包括离职、降低对自己所在组织和部门的忠诚度等。[27]而从国内的相关文献看,关于个体相对剥夺感的研究较少,但是关于组织公平感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行为居多。国外有学者认为相对剥夺感理论和公正理论实质是相同的理论,也有研究者认为两者不同,他认为相对剥夺感理论和公正理论均属于组织公平理论中的内容理论。因此,组织公平感与个人相对剥夺感具有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性,两者都是由于资源的不公正分配导致的。已有研究发现学校领导地缘倾向趋重、排斥外地籍高学历教师是导致他们离职的原因之一。[28]

如果说群体相对剥夺感是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拉力,那个体相对剥夺感就是向城性流动意向的推力。由于乡村学校存在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诸多管理失调的现象,这倒逼着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

3.领悟社会支持是相对剥夺感与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间的缓冲力

调节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在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之间起到削弱作用。从结果论看,尽管乡村教师政策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有学者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经济补偿力度是影响乡村教师留任的一个重要因素。[29]此外,马斯洛认为人存在五种层次需要,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针对乡村学校职称评审的政策倾斜对向城性流动意向也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职称倾斜政策对于青年教师长期留任乡村学校的影响还有待检验,但是对其短期去留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抑制作用,有效专业发展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留任意愿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0]再者,家庭支持对乡村青年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行”的俗语,父母希望子女常伴身旁,并且教师还算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有研究表明,父母态度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向产生直接影响,在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推拉力模型中,父母态度发挥了中介作用。[31]最后,领导及同事支持带来的组织支持对向城性流动意向也有重要影响。组织支持能够有效提高留任意愿。[32]可以发现,在较高领悟社会支持的缓冲下,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间的关系减弱。

(三)研究不足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推进了研究进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样本选取上,因可利用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只是研究者通過滚雪球的方式借助人际网络来分发问卷,主要以山东、河南地区的乡村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未能保障严格的抽样,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加大样本量,对比分析不同省份的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现状及差异。其次,在研究内容上,限于题项及篇幅限制,本文只考虑到了相对剥夺感中的认知成分,忽视了相对剥夺感所包括的情感成分,即乡村青年教师在相对剥夺感情境中的愤怒或者不满意程度如何?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154.

[2]于海波,于冰.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29] 于海英.经济补偿越多越能留住乡村教师吗——基于组织承诺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2(02):109-115.

[4]白亮,郭二梅.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基于社会认同动机理论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2018,2(01):25-30.

[5]杨进,李广,杨雪.何以坚守——基于勒温“场动力理论”谈乡村教师流失的规避[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02):114-121.

[6]吕天.文化环境层面的乡村教师流失问题探查[J].教学与管理,2019(32):6-8.

[7][20] 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3):438-453.

[8]时勘,崔有波,万金,等.分配公平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15(10):7-9.

[9][10] [美]约翰·W.克雷斯威尔.混合研究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4-45+63.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12]迈尔斯,休伯曼.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6-87.

[13]Runciman W G.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a study of attitudes to social inequality intwentieth-century England[M].Gregg Revivals,1966.

[14]陈炜,徐绫泽.“相对剥夺理论”在农村流动人口犯罪防控中的应用[J].法学杂志,2010(3):78-80.

[15]贾盼盼.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6]Cho B , Lee D , Kim K .How Does Relative Deprivation Influence Employee Intention to Leave a Merged Company?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4, 53(3).

[17]ZIGARMI D,NIMON K,HOUSON D,et al.Beyond engagement:toward a framework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for employee work passion[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9,8(3):300-326.

[18]曾練平,何明远,陈静怡,陈显红.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05):115-120.

[19]唐文雯,苏君阳,吴娱,孙芳.农村幼儿教师社会支持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以职业承诺为中介变量[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6):66-71.

[21]Etzion D.(1984).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stress-burn out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4):615-622.

[22]Zhao Sibo,Peng Li.Feeling matter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BMC psychiatry,2021,21(345):1-10.

[23]Xie X,Wang Y,Wang P, et al.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Fear of Missing Out: Friend Support Moderate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dividual Relative Deprivation[J]. Psychiatry Research,2018(268):223-228.

[24]王亚楠.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剥夺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5-209.

[26]王艳玲.乡村教师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变与不变——基于《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前后的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9):85-99.

[27]Osborne D, Smith H J, Huo Y J, More than a feeling:Discrete emotion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 lative deprivation and reactions to workplace Furlough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2,38(5):628-641.

[28]周明.中小學高学历教师职业生态现状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某郊区中小学高学历教师访谈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81-84.

[30]李琼,何柯薇,周敬天.从政策留人到发展留人: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可以留住乡村教师吗[J].教育学报,2022,18(02):124-133.

[31]刘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21.

[32]江鹭欣.乡村教师留教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1.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on the Intention of Rural

Young Teachers to Move to Cities

——Exploratory Sequence Design Scheme Based on Hybrid Research

Jia Ming-sheng

(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The focus on the relative sense of deprivation among rural young teachers is the key to making them “stay and teach well”. The exploratory sequence design scheme in the mixed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e study. Firstly, a specific dimension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mong rural young teachers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rural young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group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dividual relative deprivation; Organize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Scale, and on the basis of verifying the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ale,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 core variable, on the intention of rural young teachers to move towards urban areas, and understand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between the two.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both group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dividual relative depriv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ntion of rural young teachers to move towards urban areas.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can play a moderating role in group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ntion towards urban mobility, as well as individual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intention towards urban mobility.

Keywords:

relative deprivation; Rural young teachers; Intention to move towards urban areas; Understand social support; Mixe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