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杭区: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赋能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

2024-01-03余杭区科学技术局

杭州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余杭区科技成果成果

□文/ 余杭区科学技术局

2022 年以来,余杭区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建设创新策源地机遇,以“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第一区”为目标,完善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体系,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优化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做法与成效

▶完善成果转化推进体系,厚植落地承接的肥沃土壤

●强化专班工作力量

成立余杭区服务保障科研重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区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建立8 个由区领导牵头的一对一工作专班,服务保障之江实验室等8 个重大科研载体,聚焦“重要创新载体条件建设、重要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重要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充分挖掘省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优势,构建“一心两侧双向四方”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即以人才为核心,科研侧创新供给为方向,企业侧市场需求为导向,平台支撑、中介服务、园区落地、金融赋能四位一体。服务保障之科云启、跃真生物、谛听智能等重大科研载体成果转化项目加速落地。

●优化出台政策意见

对标一流地区,借鉴深圳市南山区、安徽省合肥市等国内科创高地的先进经验,出台《余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立转化项目孵化体系、促进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科技金融赋能转化等5 个方面,形成20 条政策措施;在成果落地、载体建设、产品推广、科技金融等方面创新突破,每年专项安排1 亿元支持100 个成果转化项目,对新创建的创新载体给予最高1000 万元启动补助以及最高2000 万元运营奖励,推广“三新”“三首”产品应用,提升相关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给予新认定的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最高LPR50%的贷款贴息补助。全年预计拨付区级科技与人才专项资金6.9亿元,惠及科技人才企业超4500家次。

●发布专项行动计划

发布《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实施科技成果引育、项目落地攻坚、公共平台建设、成果孵化提质、转化队伍建设、科技金融赋能6 大工程20 项重点任务,不断提升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和技术转移能力,在6 个方面取得实效:一是成果供给质效持续提升(每年发布可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0 项);二是项目落地攻坚稳步推进(每年支持不少于100 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三是公共平台服务加快完善(累计引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10 个);四是大孵化器迭代深入优化(新增孵化载体80 个);五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累计引进项目顶尖人才100 名,每年引培成果转化员500 人、技术经纪人50 人);六是科技金融赋能成效显著(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20亿元)。

▶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汇聚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加快建设高能级科研重器

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以超常规举措大力推进高新区创建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杭州未来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高新区建设“零”的突破。“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数字反应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8 个项目列入省科技创新强基工程。1—10 月完成投资额35.11亿元,居省市第一位。2023 年以来,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顺利封顶,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正式启用,之江实验室入选首批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平台,良渚实验室医学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湖畔实验室主体完工,余杭区科研重器已成集群发展之势。

●大力引育高素质创新人才

突出高端引领、着眼“高精尖缺”,与产业平台通力协作,通过平台引才、赛会引才等方式,以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西湖明珠工程”等各类重点人才支持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团队、优秀青年人才、外国高端人才,加快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着力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2023 年新增市级及以上领军人才17 人、市外国专家“钱江友谊使者”2人。

●支持企业高水平技术攻关

壮大科技企业梯队。2023 年8家企业上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同比增长300%,超全市总认定数的五分之一。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8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25 家,均列全省第一位。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等单位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攻关项目,攻关“卡脖子”难题。2023 年共推荐上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40 个、杭州市2023 年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8 个,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30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22个项目来源于企业。

▶优化成果转化服务生态,丰沛创新发展的阳光雨露

●以更优机制促转化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创金融服务”等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列入余杭区首批推出的6 个“一类事”增值服务事项包。推广成果转化服务券,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余杭区中介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券支持范围,给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券支持,用于购买财税服务、科技申报、法律服务等服务。提升服务券补助兑现速度,兑现时间将从3至5个月缩短为7个工作日。依托高企协会、科创园区协会、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联盟等载体,一体化对接服务淘宝、钉钉、中国移动等重点企业,加速凝聚成果转化市场力量。

●以更优载体促转化

服务保障省市重要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落地和建设运营,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正式揭牌,浙江创新馆正式开馆。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对接,已形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构建“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创新孵化链条,2023 年全区新增孵化物理空间142.28 万平方米,新创建市级以上孵化载体22 个,全区累计物理空间达905.75 万平方米,为人才汇聚、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空间。目前,余杭区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3 家。《学习深圳南山经验,迭代“大孵化器”战略助力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

●以更优活动促转化

主动承办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会、“浙里好成果”平台建设暨浙江创新馆启动仪式、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揭牌暨余杭区“科技人才周”启动仪式等省市重点科技活动,积极参与筹备杭州国交大会暨余杭国际人才月、首届浙江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开展“高企培训周周见”“会员充电日”“转化·新生”“24节气走进园区”“走进公共服务平台”“科创π 计划”“创客心语”“渚企前行”等系列品牌活动,累计举办科创活动超200 场,营造科技味十足的创新氛围,以最优创新氛围助推最优创新生态。

下步举措与打算

余杭区将从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健全协同转化合作机制、优化科技金融支持机制、举办成果转化品牌活动等方面聚焦聚力,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全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提供“余杭经验”。

▶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体系

加速推进和支持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高质量运营,逐步丰富并完善包括发布、验证、评估、交易、登记、展示、投融资、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体系。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完善线上对接交易平台体系,利用大数据精准匹配供给侧和需求侧,推动现有成果库、需求库等资源整合,促进成果供需精准匹配。深化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余杭)分中心建设,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长三角科技转移转化承载平台。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市场定价机制,创新科技成果交易模式,打造余杭区成果拍卖品牌。

▶健全协同转化合作机制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之间联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围绕技术瓶颈和特殊技术难题“发榜”,高校、科研院所“揭榜”,通过订单式研发、出资创办企业、产业化收益分享、知识产权运营等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从技术创新协同向成果产业化协同延伸,整合产学研各方比较优势,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仪器设备、实验室等,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合作,坚持市场导向,鼓励大企业通过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引导大企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智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优化科技金融支持机制

建立具有余杭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和运营机制,探索“补转投”等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模式。设立余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不低于20 亿元。推动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发起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概念验证项目、中试研发项目、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构建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基金容错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根据基金整体成效进行收益让渡。

▶畅通成果转化信息通道

持续推进“百千万”等专项行动,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对接渠道,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专业机构等每年开展“成果对接”活动,通过大会论坛、成果路演、供需对接、展览展示、产融对接等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拓宽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渠道,加速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开展企业家和技术经纪人走进实验室(中试车间)行动,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与电商直播业态融合,常态化举办创新产品直播节活动,助推创新产品快速上市。

猜你喜欢

余杭区科技成果成果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能喝到几瓶可乐?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