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晔:坚定科研之路 创新生物医用材料构建方式

2024-01-03杨楚瑜

广东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医用领域生物

文/杨楚瑜

[导语]

在科研的道路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晔曾步入舒适区,也曾尝试跳出舒适区,所有的转折与抉择,是她不断适应与应对科研领域的变化和挑战所深思熟虑的结果。而由始至终,她的目的从未改变——追求科研兴趣与理想。

[人物简介]

张晔,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智能软物质团队负责人。立足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共发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顶级学术期刊文章40余篇。曾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大学产学研项目以及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等多项资助,获日本武田制药产业基金会医学系科研奖。2023年,获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张晔在授课

张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起点——选择“最强”

“当时因为南开大学的理科专业里,化学是最强的。”从本科到博士,张晔一直在化学领域深耕。谈及最初的选择,“最强”二字是她云淡风轻描述下充满力量的理由。

沉默寡言——张晔这样形容小时候的自己。“因为这个原因,父母觉得我适合读理科,一直读到博士,这样便可以一直在校园里生活,在舒适区里待久一点。”正是这样的舒适区,让张晔得以更纯粹地沉浸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一步步埋头科研。

张晔父母从小便给她灌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理念,耳濡目染下,本科期间,“走出去看世界”的想法愈发在她心里萌芽,而她为此做准备的途径也顺理成章——读书深造。

“因为境外或国外很多博士研究生项目是有奖学金的,足以负担学习和生活开支。”当年在张晔看来,不给父母增添任何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走出去”边读书边看世界是最优选择,所以张晔在大学时便一边修学分,一边准备GRE和TOFEL 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晔凭借着努力与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直读博士的机会。而后,张晔便在她喜爱的有机化学领域赓续前行。

回想起读博生涯,张晔形容那是“既辛苦又满足的日子”,为了拿到理想的实验结果而干劲十足的日子总令她难以忘怀。香港科技大学建在海边,让张晔历历在目的是,每每为实验熬通宵后,走回宿舍的路上时常伴随着太阳升起,一缕海上日出象征着深邃的希望,也为张晔的勤勉映射出悠长的光影,她的脚步从未停止。

探索——跳出“舒适区”

在张晔的学业进程中,也曾经历过几次“放弃”。比如本科毕业后放弃美国的offer 而选择到香港读书,博士毕业后放弃直接到美国做博士后而选择到欧洲当访问学者,一次次橄榄枝向张晔伸出之时,深思熟虑后的适时放弃让她走上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博士毕业后,张晔便定下了将来要在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的目标。“当时决定选择一个科研水平高,且高产出科研成果的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结束欧洲访问的张晔如愿来到美国布兰戴斯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这一次,她选择跳出“科研舒适区”——研究方向从有机化学跨学科到生物材料领域,师从肽基水凝胶领域著名华裔科学家徐兵教授,专注于智能软物质研究。

“我想通过跨学科深造的方式跳出博士以及博士后导师既有的研究方向,探索自己相对独特的科研兴趣所在,从而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跨学科并非等于从头再来,从有机合成转到生物材料,其衔接纽带还是分子合成,对张晔而言是相对合适的跨学科方式。

最初,张晔花费了不少时间了解新领域,适应、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过程中难免也遇到问题和挑战,所幸有导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与课题组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加之张晔的刻苦用功,她的课题得以顺利进行,也取得了较多的科研产出。

她模拟神经元同步振荡的自驱动智能软物质矩阵,制备出具有最大振荡幅度的高分子材料;设计并合成了首款基于钌配合物的金属水凝胶,实现了化学反应控制水相环境中分子组装与组装解离的自动转换。

2015年,在导师的鼓励下,张晔前往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作为独立,科研团队负责人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张晔带领课题组从事生物仿生软物质材料的研发,首创以脂筏为靶点的分子自组装纳米抗癌技术,以及靶向细胞微管阵列的分子组装应用于化疗的纳米技术,实现了分子级别的功能化修饰,提高了生物医用材料的靶向精准度。

在科研自由度较高的高校氛围里,张晔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感兴趣的研究,并尝试解决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此为学术发展与科研成果的取得打下坚实基础。

归国——胸怀使命

在国外科研的十余年里,归国发展一直是张晔内心埋藏的一颗种子,也是她长远发展的目标。“回国需要能力与资历的积累,也需要合适的时机。”张晔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2022年,当时张晔的课题组基本树立了相对独具特色的科研方向,并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彼时的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张晔意识到,成熟的时机已经来临,便着手计划回国发展。

“回国的决定考虑了多重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张晔希望回到国内在科研事业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更好地回馈社会。

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愿景规划与科研硬实力的考量,张晔选择加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继续她的材料研究之路。

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智能软物质团队的负责人,张晔的研究工作立足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科研实践涉及合成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基于力学生物学信号转导机制的精准功能化修饰的生物医用材料设计与应用开发,创新生物医用材料的构建方式是张晔研究工作的特色,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独树一帜。她带领团队开发出了肽基分子共组装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在纳米材料表面实现了分子级别分辨率的功能化修饰,大幅提高了生物医用材料对生物过程调控的精准性。

多年来,张晔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攻克科研难题以及将科研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是赋予我极大成就感的事情。”张晔坦言,科学研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然而,当最终攻克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科研难题,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可并发表到国际顶级期刊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谈及科研,张晔总怀揣着一腔热忱,一路所获的成就也让她更坚定在科研道路前进的决心。

贡献——为国育人

张晔还有另一重身份——博士生导师,一位育人者。

“育人意味着将我在科研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学生,对我而言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导师,张晔不断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致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让学生自信地探索与实践,培养对科研的毅力与恒心。

正是这样的育人方式,张晔的课题组在短短几年内为国内各大高校、研究所输送了多名青年人才。“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科研中取得突破和成就,不仅让我感到骄傲,更让我意识到育人是一项伟大而有意义的事业。”张晔由衷而言。

“我不仅是一个追求学术进步的个体,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张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责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贡献,为社会带来实际的益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产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

未来,张晔将继续在科研领域深耕,一方面培养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另一方面推进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推动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突破。

“贡献”是张晔常提到的字眼,“我愿意为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医用领域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第12话 完美生物
领域·对峙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