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的诊治
2024-01-03王辉
王 辉
榆树市畜牧业管理局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榆树 130400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发病率高达60%~80%,死亡率20%~50%,患病雏鸡生长发育过程缓慢,经济效益差。该病的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根据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不同、卵囊形态差异和卵囊孢子化时间,可进行分类,目前研究证明全球有13 种可致鸡群发病。病原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引起肠道炎症和损伤、降低宿主抵抗力,可影响采食和消化,导致病鸡消瘦。致病力低或轻度感染时,肠道表现为卡他性炎症,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肠道黏膜出血或坏死性肠炎。榆树市陈某饲养了4 000 只海兰褐蛋鸡,150 日龄时突然死亡5 只,但鸡群整体状况良好,遂来我处就诊。经问诊调查解剖化验,确诊为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感染。经过5 d 及时用药治疗,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疾病的诊疗过程详细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整体鸡群精神状态上表现相对一般,产蛋率70%,采食量下降,饮水量明显增多,部分鸡群还开始陆续表现轻微腹泻,水泻,病鸡排红色胡萝卜色样的、咖啡色样的、血色样的粪便,有的鸡只精神状况不好,食欲下降,日渐消瘦,衰竭死亡。有的鸡只瘫痪,行走不便。
2 剖检变化
剖检5 只病死鸡,输卵管、卵泡颜色大小也较为正常,病变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在大小肠,尤其在空细肠管和下回肠断,外观肠管明显地增粗,是原来正常2 ~3 倍,浆膜表面可见有暗红色的或紫灰色的坏死斑点,肠道分泌物内含有少量较多黑色气体,肠道黏膜纤维脱落较为明显,有轻度出血,坏死,呈现一些大小长短不等的、形状粗细不为一格的圆形坏死病灶。有的有伪膜,易脱落。内容物质地稀薄,有泡沫,肠道壁变薄,易碎,其他脏器多为淤血,无明显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3.1 涂片镜检
初步确诊后用显微镜临床检查,操作方法:用一根小细竹签直接向上挑取米粒大小的病鸡粪便或向下轻轻的刮取病变部位表面附着的部分肠黏膜,置于载玻片板上,加以等量生理盐水,用细软竹签轻轻沾调和拌均匀后盖上载玻片,用孔径放大40倍左右的接物镜法进行显微切片观察,观察到有另一种呈圆形状的球形或卵圆形囊,卵囊的内腔中央有另一个呈较浅色或透明状的圆形部分,周围的细胞则是全部的呈现白色澄清的或无色透明,卵囊壁的外腔边缘上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呈双层半透明状的卵壳膜,由此可直接确诊该病为鸡球虫病。取在其主要病变部位囊内收集的球虫卵内容物和直接从其肠道黏膜细胞内的刮屑取物等材料制成的薄层涂片,经荧光显微镜检测和活体镜检,可见其含有大量球形虫卵的鸡球虫卵囊。
3.2 染色镜检
取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菌落具有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长而尖圆,单个存在或分散着生长或在其顶端互生或在少数成对间交叉重叠存在,少数还可连续形成短链。瑞氏染色后可见有一个明显而隆起着的荚膜,无长形鞭毛,不能向前运动。
3.3 细菌培养
无菌培养取新鲜病死鸡只及其肝脏分别接种于无菌培养血液琼脂的平板皿中,分别被放置并在有氧条件的环境和半厌氧条件中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分别进行无菌培养,37 ℃下24 h 无菌培养后,有氧和无菌两种环境条件下所分别培养出来的新鲜血液琼脂在平板皿壁上即可出现无菌落片或生长停止现象;在高温厌氧灭菌的无菌环境条件培养基中及所要培养生产出的无菌血液琼脂或平板琼脂皿体上,形成的一个长圆形、光滑的完整致密的黑色小球状菌落,直径高达2 ~4 mm,周围排布的有上下两条溶血环,内环为已发育完全的溶血,外环则为尚未发育完全的溶血。初步测定可直接诊断筛选出魏氏溶血梭菌。
3.4 药敏实验
将菌落接种点覆盖在血液琼脂平板薄层纸上,进行纸片法药敏实验,37 ℃培养约24 h,对抑菌圈大小均可直接进行测量比较。实验及动物培养表明该型敏感的细菌中仅发现对红霉素、丁胺卡那中度敏感、粘杆菌素高度交叉敏感,对复方盐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抗生素中度交叉敏感,对抗生素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根据鸡群的正常发病情况,病理及剖检变化结果以及其它实验室检测诊断,确诊为蛋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病混合感染。
4 防治与护理
4.1 预防措施
不饲喂发霉和变质饲料的混合饲料,饲料配制中应添加微量益生素。养鸡场进雏鸡之前,要立即把原鸡舍周围环境彻底打扫干净,对室内饮水罐、饲料桶具等各种用具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及消毒,对室外墙壁、地面等用20%的石灰水喷洒或5%的烧碱液彻底冲洗并消毒。要加强牲畜饲养基地管理秩序和内部环境卫生工作,将新鲜的鸡粪层层进行充分堆积贮存和充分发酵,利用从其发酵贮存中产生的氨气能完全杀死新鲜鸡粪层微生物中的有害病菌。
4.2 消毒
4.2.1 鸡体消毒。日常一般用0.5%强力消毒速杀灵消毒或直接用0.015%百毒杀进行日常的预防及消毒待杀完鸡后及时消毒,发病的初期阶段,每次用0.025%百毒杀给带病鸡消毒,每周2 次。
4.2.2 饮水消毒。消毒净和百度杀可用于鸡安全饮水消毒。
4.2.3 环境消毒。鸡舍环境必须用生石灰消毒,或采用3%~4%稀释的烧碱水溶液喷雾进行消毒。
4.2.4 用具清洗消毒。每日至少用一次0.01%的毒菌清溶液或每次0.05%的强力消对所用过的食料桶、水桶、饮水器材等等进行消毒。
4.3 预防控制药物治疗
因许多杀虫消毒药物不能完全在较短期内彻底杀死球虫卵,因此建议仍采用一些传统的抗球虫药等方法来进行预防和对症治疗。
4.3.1 四味穿心莲散500 g,拌料500 kg,全群投喂,连用5 d。
4.3.2 全群投喂抗球虫药,肠必清100 g×3 袋兑水400 kg。每天1 次,连用5 d。
4.3.3 为进一步快速治疗减轻急性肠道溃疡的出血,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在饲料配合与饲料添加剂配比中适当酌情加入多种优质天然水溶性维生素、鱼肝油,连用5 d。
经过连续5 d 的综合治疗,鸡群已基本确定不再发生死亡,采食量有所恢复,雏鸡粪便颜色已逐渐开始恢复正常,全群鸡恢复正常状态。
5 体会
5.1 危害
蛋鸡感染球虫病造成的危害,导致饲料浪费较多,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引起部分鸡只死亡。同时它会引起鸡肠道黏膜受损更严重,球虫卵囊长期维持在鸡正常的肠道黏膜系统内生存,消耗掉鸡大量的新鲜营养氧气,这就说明体内其它厌氧菌类感染,以及给其它常见细菌性肠道病毒感染提供了再次入侵的机会,极有可能诱发坏死性肠炎病。产蛋鸡因已对慢性球虫等病原菌产生了一个较高的抵抗力,往往容易通过肠道传播隐性感染而成为主要隐性疾病传染源,饲养过程中肉鸡一般都在早春及高温、潮湿闷热等季节患上此病,尤其是在环境卫生、通风等工作条件较差的地区,容易出现与坏死性肠炎等相互混合或交叉感染的疾病,造成了肉鸡急性败血症死亡,应尽早采取科学措施并及时就诊,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
5.2 鉴别诊断
5.2.1 坏死性肠炎肠道出血斑点与新城疫的鉴别诊断
鸡新城疫病发生在病鸡整个肠道系统中的4 个位置。典型的新城疫引起的急性肠道系统感染病变通常是出现在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下降部的前方近1/2 处、卵黄蒂黏膜下侧的前2 ~5 cm 宽处、盲肠端缘以及其相对应处附近的小段回肠壁都有明显溃疡灶,严重者直肠黏膜下面也有肉眼可见和散发在黏膜周围各处的如小针头尖样或突起样的小片状出血斑点或溃疡灶。非典型新城疫肠炎典型的病变发生部位可能是在肠道中的直肠,发病部位呈现条状隆起和条状出血,直肠表面有点状隆起或呈条形出血。泄殖腔部位可能有刷状的出血条带。
5.2.2 坏死性肠炎肠道出血斑点与毒害艾美尔球虫的鉴别诊断
毒害艾美尔球虫病主要临床危害点是在二指肠部和大小肠段的肠中段,病变发生部位的肠断面严重充血肿胀和变窄粗,肠壁边缘上有大量密密麻麻如针尖样大突起的小出血点,肠粘腔内粘有较大量透明的浆液或少量凝固性的血液。
5.2.3 坏死性肠炎肠道出血斑点与流感的鉴别诊断
流感的又一个较典型的消化道组织病变,其症状为腺胃乳头下部有刮打流不完的灰白色分泌物,乳头基部出血、胰腺区充血并出血、卵巢卵泡区明显充血肿胀或破裂出血、脚部鳞片软骨的下臂段也充血红肿及出血。同时伴有并发者有多种大肠杆菌、支原体、产气性胃荚膜梭菌混合感染,所以病例剖检中常可见其肠壁及表面呈现出多量形状不规则的似火柴头大小的点状出血物,及黄色斑点等出血性肠炎病变,但事实上这些也不是流感特征性肠道病变。在以幽门产气荚膜梭菌病引起胰腺感染为主所致的慢性十二指肠病变形成过程中,胰腺表面出现的菌落颜色变化大多呈为较接近于正常胰腺菌落形态的浅乳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