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花鸟画中的留白意境研究
2024-01-03刘雅玲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刘雅玲(广西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留白是中国花鸟画构图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自花鸟画在东晋时期萌芽以来,就一直得到各个朝代画家的青睐。花鸟画中的留白式构图也被广泛运用。清代画家朱耷的花鸟画运用了大面积留白的构图形式,画面虽空阔,但却一点不显其单调,反而会激发人在观赏画作时的想象力,同时体现其在绘画中所渲染的孤寂、清冷的意境。
一、朱耷花鸟画中的留白运用
留白与物象之间的空间位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呈现一幅和谐完美的画作。中国画构图中的物象布置即“置陈布势”,韩玮在《中国画构图艺术》中也说道:“置陈布势,乃画之总要。”①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已在他的《论画·孙武》中指出:“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①也就是说,在空间位置中,留白与物象的布置应巧妙得当,方能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留白与物象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朱耷一生经历坎坷,他抱着不屈于清王朝的态度出家为僧,后入法家和道家,他的所经所感都体现在其花鸟画作品之中,其绘画作品构图在早、中、晚期时都有大面积的留白,布局对称,平衡性协调得非常好,加之他对于物象的情感体验,使得不同物象都有其独特的呈现形式。如紧闭双眼、对周围世界视而不见或怪眼圆翻的鸟,一条自由游动却白眼向人的鱼,又或是一枝孤立清冷、不羁世俗的残荷。本文以花木、鸟、鱼三种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来分析朱耷花鸟画中运用大幅留白体现不同物象的不同构图形式。
(一)“枯木”留白式构图
朱耷的花鸟画中有非常多对花卉的描绘,画面中往往以一枝残荷、一株枯梅、一枝菊花的形象出现,且留有大面积的留白,如此之少物象的绘画,反而在留白式构图的衬托下,突出所要表现的物象,不显单调,反而相得益彰,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使得布局更具冲击力。画面中非常注重色彩的处理,墨色浓重的往往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且常用墨色表现的物象与留白相对应,两者既有对比,又相互统一,构成一幅完整的画作。如朱耷晚年的作品《墨梅图轴》(图1),此画大面积运用留白,只留一枝梅花独自绽放。画面构图以对角线构图形式“上左下右”呈现,再加之题跋“上右下左”,在不稳定中得其对称,整个画面则不会空泛,以留白表现墨梅所生长的环境,不仅突出淡、浓墨勾勒的梅花主体形象,而且使构图的对角线形式更加完善、更加和谐。
图1 清 朱耷 《墨梅图轴》
(二)“荷鸭”留白式构图
朱耷在创作禽鸟花鸟画时,注重形象与细节的刻画与精炼,且擅用墨色与留白的处理,使布局极富冲击力,同时能从布局的不稳定性与对物象的描绘中透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如《荷鸭图轴》(图2),在这幅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缩颈卧在河边石上的水鸭,这只鸭子一如朱耷其他作品中的物象形态:白眼向人,弓背鼓腹且尾巴向上翘起,有一种不理世俗、孤寂于世的情感体现。画中水鸭整体以墨色描绘,只在水鸭下方卧在石上的那部分作留白处理。这样既与石头分割界限,又给这只水鸭增添了一丝生气。水鸭卧的石头呈“倒三角”结构,与平时以基地为支撑的石头正好相反,给观者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居于画面左上部的荷叶,以浓墨刻画细节,以淡墨描绘轮廓,疏而不散,而含苞待放的花朵则以留白呈现,穿插在大片的墨色荷叶之中,画中的巨石、河流与背景都以大面积留白式构图处理,这使得荷叶与水鸭相呼应,有浓有淡,有虚有实,突出物象主体,将朱耷留白式构图的精粹尽致体现。
图2 清 朱耷 《荷鸭图轴》
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虚实相生,实由虚显
中国绘画的留白式构图讲究利用留白与物象的空间位置,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虚从实现,实由虚显,这正是清代戴熙在《习苦斋画絮》中所说的:“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肆力在实处,而索趣在虚处。”②韩玮在《中国画构图艺术》中也有写道:“实者,黑也,黑者,画材也;虚者,空白也,只有知白,才能守黑。知白,必须计白当黑。”②这体现了留白的重要性,只有布置好留白的空间,才能将黑的神韵体现出来,达到虚实相生巧妙结合。中国画的留白与物象是一种虚实关系,物象为“实”,留白为“虚”,物象之间的留白是对“实”的再现,使实变得更加灵动有致,留白之中显物象,表示虚实布置得当。清代恽南田说:“人但知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是画也。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发,人多不着眼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③
朱耷的作品在构图上,常将画面的固有格局打破,使之形成一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的错落感,用以强化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朱耷晚年作品《鱼乐图轴》中,利用留白与物象的虚实巧妙结合,将池水作留白处理,不仅活跃了画面,突出鱼儿游动的身躯,而且留给观者无限的联想。更巧妙的是,他将画面“上左下右”两侧的岩石和池中的鱼儿利用留白,使物象在整体结构中虚从实现、以虚显实的关系呈现出来,使留白既有主次变化,又能上下贯通,使构图更加完整、更加和谐。
朱耷的花鸟画构图疏而不散,主次分明,并且通过墨色的浓淡与留白之间的疏密来组织画面空间位置,使得画面中每个形象都缺一不可,且更加生动自然。除了这种大面积留白式构图,他也有整个画面比较满的画作,并且对虚实的处理非常经典。他的晚期画作《河上花图卷》(图3)没有大面积留白,是以留白的“虚”来反映物象“实”的作品。这幅画作由四个部分组成,画中留白的大小、疏密、结构,错落有致,无一处雷同,又此中有彼,舍此无彼,确实是朱耷花鸟画中“计白当黑”的佳作。此幅作品描绘了河边荷花盛开的情景,在整幅画作中,所勾勒的物象,不论是荷花、山石、树木,还是湖水、天空,都以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构图形式呈现。卷首以浓淡交替的墨色描绘荷叶,与画中作留白处理的山石和含苞待放的花朵相呼应,以墨色的“实”与留白的“虚”相对比,枯木以墨色勾勒外部轮廓,树干位置作留白处理,与同样以留白处理的整个湖水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屏障相连接,使构图疏密有致、虚实相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作。
图3 清 朱耷 《河上花图卷》
(二)“枯木孤禽”,何其独生
中国画重视意境的提炼和笔墨与留白之间的关系,并不只以笔墨的勾勒再现物象,画家在留白构图和所表现物象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因其个性或生活经历创造不同的风格,体现不一样的意境。
朱耷的作品风格奇特,画中常是翻白眼的怪鸟以及残荷或枯木等物象,他常借花木鸟鱼再现他在作画时的心境,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象征人生或自喻。如朱耷的《枯梅图轴》,从画上的题诗可知,这幅作品借鉴郑思肖画兰花时有根无土的画法,表示家园故土被他人掠去,借以表达他心中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在此画中,整棵梅树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整体布局与上方的题跋相得益彰,整棵树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株古梅扎根于画面中,没有土壤可以立得住根基,似乎风一吹就可以被连根拔起,树根完全裸露在土地之外,主树干是空的,枝干向左右延伸,蜿蜒曲折,看似已是枯树,但枝叶上却开出了点点梅花。
朱耷常以一种无实际物象的方式使其画有一定的意境,以物象表达意境。朱耷在画鸟、鱼这一类作品时,所画的鸟或鱼常常翻眼鼓腹,孤独潦倒,或似睡非睡,又或漠视整个世界。这些奇怪的物象都是朱耷内心情感的反映,是一种对人生无奈的表达。如《孤禽图轴》,此画中鸟作为物象主体,以倒三角结构居于画面中心位置,孤零零的一只鸟单脚站立,缩颈弓背,白眼翻天,似是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大面积的留白处理,具有强烈的画面冲击效果,油然而生一种悲愤、孤傲甚至凄凉的意境,又具有讽刺寓意,表明他对清朝的不屑与他不屈服于清朝的态度。他的作品《孔雀竹石图轴》(图4)也是如此,表现了对清政府的一种不满,讽刺旧时官员效忠清朝,就如画中鸡蛋立在悬崖上边,寓意“危卵”,暗指清朝统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画中以清代官员官帽后面的三眼花翎来作孔雀的尾巴,讽刺那些给清朝做官的奴才。朱耷所画的孔雀脸很胖,白眼翻着,尾巴很短且羽毛稀疏,这与人们平常所见的孔雀大相径庭,就如清朝官员戴的花翎,这是他有意而为之,借以表达他对清朝统治的不满与悲愤。
图4 清 朱耷 《孔雀竹石图轴》
三、总结
朱耷花鸟画中的留白式构图简要凝括,疏密有致,将物象与留白之间虚实相生的关系尽数体现,其所绘物象表达出来的孤寂、悲凉和清冷的意境,都将泼墨大写意的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朱耷为数代中国画家所敬仰,对后世画家花鸟画在构图上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①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年版,第45 页。
②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年版,第37-38 页。
③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年版,第5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