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研学活动设计

2024-01-03陈顺瑜

地理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梅林绿道研学

陈顺瑜

摘 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乡土资源“深圳市梅林绿道”作为研学地,从确定研学地点、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内容和研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学课程以“探秘梅林绿道,助力深圳发展”为主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分别从自然探秘、人文体验和创新发展规划三大子主题对研学内容、活动实施及评价系统进行设计。本研学活动设计方案可以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实践,进而提升其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乡土地理;研学活动;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1-0071-05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 2016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因此,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当地地域特色,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内,逐步建设地理实践力视角下的乡土地理主题研学课程。

本文以深圳市梅林绿道为研学地,参照段玉山、郭峰涛、袁书琪、周维国等学者提出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研学目标、研学内容,进行活动设计并构建研学评价体系,为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提供具有可行性的乡土地理主题研学活动方案。

一、研学主体与研学地点选择

1.研学主体

本研学活动面向初二年级的学生,将每班分为4~6人一组。初二学生经过初一自然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后,对与地貌、气候、土壤等有关的自然地理现象、特点、规律已有初步理解,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也有初步认识,但将课本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2.研学地点选择

梅林绿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省立绿道二号线的组成部分。此绿道全长约23千米,沿梅林水库—塘朗山森林公园而建,与“二线关”边防线基本重叠(图1)。二线关巡逻路采用块石修筑,沿山脊设有高2.8米的铁丝网,是当时深圳特区内外的分界线,凡是进入特区需在二线关查验边防证等身份信息后才能进入。二线关巡逻路见证深圳特区4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梅林绿道修建时有意保留了具有历史价值的青石板路和侧面的边防铁丝网,并在沿途展示具有深圳历史发展元素的小型博物馆。

梅林绿道优先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建设可移动、可拆卸的非永久性设施。其沿途的环保驿站全部由移动式旧集装箱,经艺术化改造组合建成,既减少了土建工程,节约了成本,又做到了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此外,沿途的照明系统还使用了风光能互补路灯,用废旧汽车轮胎设置指示牌等标识,并配置生态洗手间等。

3.研学路线及研学点选取

本次研学地主要选取梅林绿道的一段,全长约10千米,从梅林山郊野径入口至梅林水库。研学路线以梅林绿道沿线为轴,依次确定深圳梅林山郊野径(入口—清风岭)、梅林水库、梅林绿道“二线关”沿线等研学地点(图2)。

二、研学主题与研学目标设计

1.研学主题的确定

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首先需要明确研学主题。研学主题的确立应从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乡土地理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周边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情感。[2]研学活动与乡土地理结合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中,有助于培养其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在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中,笔者首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实地踩点情况以及研学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以“探秘梅林绿道,助力深圳发展”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设计。确定主题后,根据梅林绿道及周边独特的乡土地理研學课程资源,细化为3个子主题:“梅林绿道之自然探秘”“梅林绿道之人文体验”“梅林绿道之创新发展规划”。

2.研学目标的拟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根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因此,研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学情以及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等方面进行确定(表1)。

三、研学过程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和研学地资源,设计研学内容及活动如表2所示。

四、研学评价设计

研学活动的评价设计应立足于课程标准的分析,课程标准是检验地理核心素养的根本指标。此外,学生的意志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自我总结能力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还要充分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与执行度,兼顾学生在执行过程中的创新性与差异性[3]。

研学活动评价应将量化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组评、师评,计算出每个评价内容的得分(总分=自评分×30%+组评分×30%+师评分×40%),用所有评价内容的得分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总分,再根据总分评定学生的综合评价等级(总分85分及以上为A,70~84分为B,60~69分为C,60分以下为D),详见表3。

五、结语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课程教育的新形式,是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的教育方式。本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了梅林绿道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和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评价指标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总体而言,通过结合乡土资源开发并实施研学实践活动,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地理核心素养,体验和感悟与生活生产实践息息相关、有趣有用的地理,还能运用地理学科思维和视角去发现、探索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从而培育人地协调观与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19)[2023-07-11].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谢妙娴.基于“卢卡斯模式”的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以揭阳市空港经济区为例[J].地理教育,2022(8):69-72.

猜你喜欢

梅林绿道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绿道上的“风景”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吃梅子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像妈妈一样
像爸爸一样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