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2024-01-03程蓉

文理导航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程蓉

【摘  要】为了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教师应对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进行重点考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当然小学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运用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勇于尝试运用多样化方法寻求“教”“学”“评”有机结合的路径,实现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有效策略

基于纵观角度分析,教学评一致性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和课堂“评”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运用,并且证实是一种有效且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中,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引导学生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中提升学习效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定位,实现精准施教

(一)精准定位,确定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贯彻教学评一致的“引领者”,要想将其落实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准定位,也就是知道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为此,教师应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全面观察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一个详细了解,同时,明晰终点。例如,在“公共卫生靠大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单元视角下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道德三个视角引导学生的学习重点,并在结合教材资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做出总结、明确目标。单元目标不仅是课程标准和需要掌握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还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与“公共生活”领域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是由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两部分组成,道德修养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共设施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养成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而责任意识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者是志愿者活动,在体验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和价值理念,达到提高学科素养目的。教师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不断拓宽学生认知范围,实现由“自我认知”向“我与社会”学科逻辑的转变。此外,还要结合学生已学经验,使其在爱护公务、体验便利、遵循秩序等前提下,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关联性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故教师可将单元目标设计为“树立责任意识,学会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二)设立目标,教与学的融合

在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牵引下,一方面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游刃有余”。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设立目标。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始前,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目标。例如,在《美麗文字 民族瑰宝》教学中,首先,在对课程内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第二,学习前辈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一些文字历史纪录片,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结合语言讲解,不仅能让学生对我国文字历史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还能明白汉字是从生产劳动中逐步演化而来,并且每个汉字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的灵感;第四,将“向先贤学习,努力创造,以祖国文化自豪”的道理告知学生,除了能深化知识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感受中华民族文字的魅力。

二、多元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一)兴趣激发,博得学习眼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了明确目标后,教师应围绕其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对以下几点展开重点思考:其一,如何将课堂教学意义展现出来;其二,怎么实现让学生轻松学习、理解课本知识;其三,怎样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消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还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为此,教师应采用播放电影课件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主动融入知识探索、遨游,同时,其也为后续评价提供良好基础。例如,在《读懂彼此的心》教学中,课本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可收集一些关于亲情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既能加深学习印象、获得感悟,又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比如说,在《你好,李焕英》影视片段中,女主说妈妈在她上小学时,也是会在裤子上缝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她突然醒悟原来她的妈妈一直知道女主是她的女儿,开始哭着寻找自己的妈妈。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说一说妈妈做过哪些事情令你非常难忘?”这时学生纷纷开始表达,有的学生说“在我生病时,妈妈一整晚都陪在我的身边”;有的学生说“妈妈为了让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每天早上起来陪我跑步”;还有的学生说“妈妈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会在周末抽出时间陪我出去玩”……之后,让学生明白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伟大的。利用影视片段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全身心融入课堂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二)问题驱动,焕发思维活力

问题驱动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除了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还能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使其获得最大学习“收益”。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在结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基础上,秉持“同组异质、分组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既能实现优生带差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又能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到学生手中,实现在有效的问题牵引下激活思维,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以“健康看电视”教学为例,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过度观看电视的危险,助力健康习惯养成,教师可在划分小组后,出示一系列问题引导各个小组展开自主讨论、发言、互评等,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呢?说出你的理由?”“在假期生活中,你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长是多少呢?”“假如有一天你的生活中没有了电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等等。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师生问答中了解人与电视、生活与电视之间的正确关系,既能加深知识学习印象,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观看电视习惯。

(三)创意模仿,提高学习内驱力

基于小学生成长发展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模仿成人言行举止的行为。故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在结合教材内容基础上,为学生打造一个能够创编且具备剧本性质的小剧场,让学生在不同角色扮演中正确看待和理解剧本人物行为背后潜藏的含义,创意模仿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彰显体验式教学理念,还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中获得健康成长。比如,在《心中的110》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主题“避免上当受骗”作為创编的脚本,首先,收集一些社会中上当受骗的案例,并将其经过创意改编后形成一个角色扮演剧本;其次,划分小组,让小组学生自行挑选想要扮演的角色,在班级内表演评比。而教师则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作为鼓励,既能激发学生好胜心理、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为赛前预演、赛中表演、赛后评价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表演结束后,教师要针对不同人物行为表现设计一些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判断能力,不管是观看者还是表演者都能学到防骗知识,并且在生活中与陌生人接触时,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另外,为了能使小组表演更具表现性、真实性,教师还可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多媒体音频等,增强角色扮演的氛围感和沉浸度,一方面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相应情境,实现深度学习和思考。

三、科学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一)激励评价,提高学习自信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格外在意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为此,教学评一致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中,教师应将激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能在无形中增强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自信心,在为他人树立学习榜样的同时,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详细来讲,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实施教学评价,如目标激励评价、竞争激励评价、语言激励评价等。以《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为例,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正确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在现实生活蕴含的价值。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开设以“绘制简易分类垃圾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垃圾桶都是什么样的,你预想的垃圾桶又是什么样的呢?说明理由”。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彩笔和绘画本,将自己预想的垃圾桶画出来,其间,教师要经过巡视了解学生绘画情况,然后结合学生学习优势运用语言激励方法实施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印象。如一位学生的作品是一个颜色鲜艳的垃圾桶,拿到教师面前想要获取表扬,这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成果,切忌不可打击学生的自信,之后再对学生做出启迪性评价“你的作品很棒,颜色搭配很有特色,老师认为如果再多给你一些时间,你能画出更多使用的垃圾桶,现在我们有一个可以用来回收的垃圾桶,接下来你准备画哪一个呢?”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其他垃圾分类的认知不足,深化知识认知和理解,感受合理垃圾分类在实际生活中蕴含的价值。

(二)教学评估,促进自我反省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离不开评估系统的支撑,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实践的评估,还是正确判断和衡量小学生学习水平、思想意识的有效工具。为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学生认知起点、发展水平、课后任务以及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评、父母评价等多个角度上制订评估标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促进能力的发展,在实现学科素养有效培养的同时,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成效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三者的相互协调与结合,不仅能让教师以课堂评价为依据,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完善,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此,教师应不断探寻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实现各项能力均衡提升。

【参考文献】

[1]兰金忠.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16):129-131.

[2]钱明玉.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效的策略[J].家长,2023(10):85-87.

[3]张新颜.实现“教—学—评”一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2(Z6):64-67.

[4]王赛金.培道德之花  结素养之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8):120-125.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