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管理·服务:黄山市黄山区纵深推进区域教研

2024-01-03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学研究室程嗣武赵忠仁谢旭永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黄山区教研室教研员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学研究室/程嗣武 赵忠仁 谢旭永

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面积1175 平方千米。全区义务教育学校17所,13所位于乡镇,30人以下的教学点有4 个。域内多丘陵,所辖学校多分散。根据学校布局分散、交流不便的地域特点,黄山区教研室聚焦时代要求,立足地域特点,积极打造层级教研架构,注重引领、管理、服务,推动区域教研纵深发展。

一、引领:构建“1+N”教研组织模式,推进“三级联动”

雁行千里,靠的是一直有一只头雁的引领。分散的学校如同一支支小的雁群,全区如同一个雁阵。如果能够始终用好头雁这个“1”去引领整个雁群,就能形成雁群众行的模式,就能有效地克服地域分散的不足。据此,黄山区设计了“1+N”教研组织结构,区域高位引领,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一个教研细胞,多个细胞自然成为一个组织,实现区域、校际、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在这个组织架构中,区域从宏观上营造教研氛围,校际在中观的教研实践中探索作为,教师团队在微观的视域通过小切口进行研究解剖,不同层级均能获得提升教育教学的基本经验,这就形成了“1+N”雁群众行模式。对于教学教研来说,研究是一种方式,也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黄山区教研室坚持区域层面的示范与带动、校际层面的引领与培育、教师层面的引导与激励,努力让教研组织架构落地生根,让“独行快”加上“众行远”,高位提升整个区域的教研水平,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在区域教研中积极引导,主动参与,耐心培育,让教研作为成为一段幸福的历程。

1.区域推动,发挥引领作用

区教研室在教学常规管理、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1名教研员+N名教师的课题研究、1 名教研员+N 名骨干教师的推门听课、1名教研员+N名学科中心组教师教研、1名执教教师+N 名支持者的优质课磨课等工作机制,通过团队联动,实现辐射带动,自上而下,形成任务驱动,把教研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

2.校际联动,突出区域特色

针对较为分散的学校,黄山区教研室因地制宜,指导开展片区教研,带动区域办学水平的提升。本区东片六校教研共同体开展“赶集式”片区教研活动,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备集”——六校共同拟出主题和内容,“定集”——联合会议,敲定主办方、活动主题以及活动形式,“赶集”——教学、研讨,参观承办学校,“约集”——下一次活动的初步议定。“赶集式”片区教研活动主题由大家自己提出,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满足了六校共同的教育管理需求,实效显蓍。目前,该片区已开展活动34 届,执教教师204 人次,直接参与现场活动的教师近1000 人次。用一学期的时间准备一次活动,用一学期的努力准备一次展示,用一学期的实践思考一个问题,使片区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3.教师研动,激发研究热情

指定学校“1”名教师为牵头人,“N”名教师作为成员,组成校内或校际的教研团队,围绕一个实时产生的问题,进行小微课题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围绕思政课建设,甘棠中心学校组建了两个研究小团队,一个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一个研究少先队实践活动操作流程。分别形成两个思政课实践案例,均以黄山市一等奖获推参加省级评比。这样“N”名参与教师也就成为学校教研团队的“种子”成员,成为又一个“1”,将来就会带动更多的团队参与案例研究。这样的“1+N”教师团队研动,激发了区教师教研的热情,提高了实效。

二、管理:紧扣时代脉搏,抓好“三项重点”

黄山区教研室聚焦政策要求,推进重点工作管理,提升了教研能力。

1.聚焦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

黄山区积极探索大思政课教育方式,一体化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走稳走实走深。管理一体化推进。成立由教育工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校(园)长牵头思政课程安排、带头上思政课,分学期召开“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开展中小学思政课联合教研活动,打破思政课学段分割壁垒,着力解决思政课各自为战、衔接不畅等问题。内容一体化贯通。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研究,推进上下游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衔接与贯通。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形成各学段12000 余名学生同上一门思政选修课格局,共有97 名学生获市级读书征文活动表彰。师资一体化培养。统筹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配备,通过多次招聘、动态补充、校长上思政课等办法,配备专兼职教师,基本满足了思政课教学需要。统筹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研修管理,分批次参加省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路丙辉、龙守菊和“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举办讲座,促进了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教学研一体化实施。畅通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中小学思政课城乡互动、联合教研、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同题异构”方式,衔接不同学段、不同学情的课标要求。在黄山市首届书记、校长上思政课评比中,黄山区校长获全市第一名,并在全省思政课展示中获得好评。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共有4个中小学思政市级课题立项,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寓教于活动’的探究”获市级课题研究“优秀”等次。与此同时,黄山区还强化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德育渗透力度,提升课程思政意识与水平。

2.聚焦“双减”政策,推进减负增效落实,提升命题与作业设计的能力

近年来,黄山区教研工作充分关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探索形成“双减”政策下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作业设计与实施办法,着力“训”“演”“活”三字诀,指导学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效果明显。着力“训”字,于2020 年10 月举办中小学学科原创命题线下集中培训,授课教师均是参与过省级以上命题工作的专家,他们介绍了命题原创的策略与方法,明确了学科教学的核心要义,为减量增效夯实了基础。着力“演”字,于2022 年举办了中小学教师单元作业设计大赛和小学教师命题说题基本功大赛,以操演促实战,强化作业设计的质量意识,在增效上做文章。在2022 年省首届单元作业设计大赛中,黄山区获省级奖12 个。着力“活”字,指导并督促学校用“活”课后服务,少在作业量上费心思,多在“一校一品”上下功夫。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黄山区课后服务不断转型升级,除将球类运动、计算机编程、剪纸等内容纳入外,还将跳皮筋、竹竿舞、踢毽子等传统游戏以及“轩辕滚车”“跳竹马”等非遗文化融入学校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轩辕滚车进校园”案例成功入选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2021年创新实践案例。

3.聚焦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案入课堂,提升教学教研能力。

2022 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发。根据上级安排,黄山区在自学、跟学上下力气,为全员培训、全校推进做准备。读文本自学,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吃透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把握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看资料跟学,学习人教版教材培训视频,阅读课标编制专家撰写的文章,深入理解课标、教材与课程的关系。与此同时,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到基层学校与教师座谈交流,谈学习感受,谈收获困惑,为后续的培训推进收集素材。

三、服务:找准服务方向,抓实“五项主业”

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履行教学服务职能,是教研室和教研员的主责主业。黄山区教研室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

1.以学校为主阵地,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机制

区教研室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围绕“增效提质”目标,提出“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要求每位教研员每个月至少到定点联系学校了解课程开设情况、参与听评课1 次;每个月到定点联系学校督查教学常规1 次,协助学校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开展或参与学校教学质量分析1 次,协助或指导做好教学评价;每学期做1 次专题讲座、上1 节示范课,帮助学校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片区教研、特色创建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从实施情况看,不仅教研员对基层学校情况更熟悉更清楚,通过双向互动,学校主阵地价值得到了体现,也更能正视校情教情师情学情实际,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扬长补短,提升教学教研质量。

2.以课堂为主方向,开展常态化推门听课活动

为强化备课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区教研室常态化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做到学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及时评课、及时反馈、及时通报。在听评课的同时,制发“黄山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督查表”,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同步督查学校课程实施、常规管理、教师发展、教育科研和教学考核五个方面内容,明晰课堂主方向,向每堂课要质量要效率。自去年9月以来,共推门听课311 节,其中评定优秀档次170节、良好120节、合格21节。

3.以课题为主抓手,发挥教科研辐射带动功能

以课题研究为主抓手,以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区教研室建立省、市、区级课题研究网络,助力区域教研能力提升。截至目前,由教研员主持的2 个省级课题已完成结题;教研员主持了12 个市级课题,已结题7 个,尚有5 个正在研究中。据不完全统计,5年以来,共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0 余次,直接参与研究教师70 余人,辐射带动教师400 余人,有力地提升了基层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4.以名师为主力军,立足工作室引领业务发展

名师领航,以教研员为支持成员,黄山区各工作室通过攻坚线上教学、搭建研修平台、开展研讨活动,取得了优良成绩。据不完全统计,3 年以来,开展研修活动200余场次,获得区级以上奖项500余人次,初步实现了“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名师主持人的展示舞台、青年成员的培训基地、新名师的诞生摇篮,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目标。

5.以专题为主线索,落实新课程提升教师素养

区教研室立足于人员配置齐、学科覆盖全的优势,通过开展专题教研,修内功、精业务、强质量。语文学科围绕统编教材习作策略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一体化教学等主题,广泛开展讲座、研讨、观摩等活动,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数学课堂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单元作业设计、可视化学习课例研究等视角,推进数学素养与思维落实落细;学前课堂立足幼小衔接、云教研、城乡及公民办园结对进行了有益探索;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则关注家国情怀、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和德育活动的开发研究,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物理、化学与生物课堂倾力实验教学展开研讨,提升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体育学科结合新形势和群众的生活习性,研究制订出师生居家锻炼指导,推动新课程落地生根。

5 年以来,黄山区教研员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个,有1人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区教研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3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 篇、人大复印中心全文转载2 篇、国家级期刊1 篇,还有12 篇论文在省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辅导教师参加优质课、实验说课等教学大奖赛获省级奖37 人次,获“基础教育精品课”国家级奖项1 人、省级奖项3 人;有4 人分获得“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师”“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表彰。

猜你喜欢

黄山区教研室教研员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黄山市黄山区政府英文版网站上线
黄山市黄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的技术模型构建探讨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黄山地区花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