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在图书馆知识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24-01-03王晓涵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25期
关键词:资源库媒介图书馆

王晓涵

(信阳学院 图书馆,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知识传播作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不断深化的当下,加强新媒介在知识传播服务中的应用,是提高图书馆知识传播实效性、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径。图书馆从业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知识传播理念,以读者用户为核心,加快探索构建新媒介时代背景下的知识传播新模式。

1 新媒介与知识传播的关系

1.1 新媒介的应用特征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手机成为第五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进一步拓展了信息存储传播的范围和深度。新媒介即英文“New Media”的汉译,意同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介基础上,衍生于现代媒介环境,依托数字和网络载体的信息传播媒介,其利用二进制代码完成信息存储传递过程,与移动媒体、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紧密相关[1]。新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应用特征:一是实现了信息双向互动传播,依托手机、平板等移动媒体终端,信息传播时效快、面广;二是信息传播速度快,其不再局限于物质载体,信息素材的采集传输、生产发布时间显著缩短,新闻生产可实现“黄金4小时”及“紧急1小时”;三是实现了信息数字化传播,各个领域的庞大信息以数据、数字形式于各终端间传递,再结合传统媒介,信息传播覆盖广泛性大大增强,逐渐发展为全球共享的信息传播格局;四是新媒介与传统媒介逐渐融合发展为“全媒体”,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形成了立体化、个性化、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模式[2]。

1.2 新媒介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图书馆是面向社会民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承担着知识文献信息收集存储和传播等诸多职责。新媒介技术在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引入应用,主要在资源建设、反馈交流、阅读文化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新媒介衍生出了新的知识文献载体,数字化文献的出现使知识文献载体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知识服务模式实现创新性发展。图书馆将已有馆藏数字化,并引进其他数据库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图书馆用户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即可随时接收查看所需文献资料。第二,新媒介技术引进图书馆知识传播,使读者用户的角色定位不再局限于知识接收主体,同时也是知识传播主体,能助力图书馆调整优化知识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知识传播成效。第三,新媒介技术为营造全民阅读文化氛围注入了新活力,大大丰富了阅读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多样性、创新性和趣味性,更能激发读者用户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水平[3]。

2 图书馆知识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图书馆开展知识传播服务的主要载体依然是纸质文献,在知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大部分仍然是纸质文献,而纸质文献流通必须以实体图书馆为依托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很多已经建立了数字资源库的图书馆,其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尽如人意。相较而言,知网、万方等学术资源库的点击率比较高,而其他类型资源库的浏览量则很低,数字资源库的利用率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分化。

第二,新媒介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缺乏灵活多样的新媒介手段应用。不少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设置不全,或因为没有数据库的所有权,难以优化整合海量资源信息,导致读者用户很难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甚至需要重复进行多个检索流程,检索效率低下,耗时过久且操作复杂,严重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获取效率,从而导致读者用户应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库的意愿大大降低。

第三,图书馆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缺乏有效性。在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服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馆方无法及时获取读者用户的知识需求,从而针对性调整知识传播服务开展策略,而读者用户的意见反馈则很难有效传递至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有效性十分有限。而图书馆个别电话却难以打通,且邮箱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沟通效率较低;虽然一些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中设有读者意见反馈栏,但反馈回复慢,导致读者用户的需求或疑问难以得到高效满足和解决。

3 新媒介在图书馆知识传播中的应用

3.1 以新媒介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管理服务

3.1.1 数字资源库建设

图书馆以纸质文献为知识载体建设资源库,对知识传播服务开展存在很大局限性。纸质文献采购维护成本较大,再加上图书馆空间有限,限制了馆藏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领域,且纸质文献知识呈现方式较单一,最终使知识传播效率大大受限。互联网技术发展衍生出了新的知识传播媒介,电子媒介正逐步取代传统纸媒成为图书馆存储知识信息的主流载体。特别是智慧图书馆发展趋势下,各地图书馆与数字资源商紧密合作,采取数据库自建、引进等方式提高馆内知识信息储备量,深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同步减小图书馆馆藏的空间压力。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应全面覆盖多样化知识信息种类,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图书馆馆藏广度、深度得以大大拓展,从而适应不同群体读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大大提升了阅读服务质量。新媒介的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完善,能够逐步拓展完善知识传播服务的概念,也为图书馆提供视频、音频等知识信息量更大、更具直观性的知识资源媒介形式。基于越来越丰富的多媒体数据库,如云课堂、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艺术教育多媒体资源库等,利用视频课程向读者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图书馆知识传播实现数字媒介化。一方面,App、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可实现图书馆资源服务向网络及电脑、手机等终端的延伸,读者用户无须入馆,登录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即可获取动态实时化资源服务。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成为当代知识传播主要方式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已经消亡,而是融合发展为多媒介共存、传播方式多元化的现代化知识传播格局,通过差异互补,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更精准专业的知识传播服务。

最后,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图书馆在馆藏地方文献积累和特色地方文化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利用新媒介平台,将图书馆多年收集存储的地方历史、文化、经济、人物等相关特藏文献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拓印发布,供读者用户阅览,进一步开发知识传播服务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知识文化氛围,激发读者用户参与知识传播服务的热情,提高知识传播服务成效。同时,特色资源数据库也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打造专题特色资源库,如沙尘暴肆虐地区可建设“沙尘暴数据研究库”,革命老区可建设“抗战历史专题库”等。

3.1.2 新媒介资源管理服务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随着新媒介应用实现了全方位升级,存储提供海量数字资源的同时,也催生出多样化的平台服务。运用新媒介资源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为读者用户提供自助借还、入馆和座位预约、智能导航、书柜预约、人脸识别等管理服务,简化读者用户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的流程,提高知识传播效率。整体来看,利用新媒介构建的系统专业化知识服务平台和多元化资源管理服务模式,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知识传播服务的精准高效性。

3.2 以新媒介助力图书馆反馈交流服务

3.2.1 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可用于发布信息、移动资源管理,同时也具备读者问题解答、监督舆情、维护良好知识传播环境的重要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读者反馈交流服务的方式主要包括活动公告、馆务通知、行业信息等,虽然从形式上倾向于通告,但发布各类信息之后,馆方可及时梳理读者用户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情况,利用大数据实时分析监测,在话题讨论上升至一定热度后及时回复,形成完善的舆情反馈疏导机制,维护良好的知识传播环境。同时,公众号也可开通故障反馈和问题答疑功能,通过“自助+人工”形式,保障移动知识资源利用有效率。微信小程序可作为反馈交流服务的补充,如开设读书活动、观点分享等模块功能,分享展示图书馆文化活动,为读者用户打造更加方便的发声渠道,也便于馆方管理和舆论引导。

3.2.2 官方微博

综合来看,图书馆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往往低于微信公众号,这与微博功能性不及微信公众号有关。因此,可将微博定位打造为推送书籍影视推荐、名人介绍、名家见解等知识信息的平台,以此吸引读者用户进行讨论分享,营造活跃健康的交流氛围,构建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线上知识传播空间。微博具有显著的社会化特征,因此可作为微信公众号的补充服务,用于发布公告、收集读者意见信息、报道突发事件等,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宣传和管理服务范畴。同时,微博具备的强互动性特征,也有助于图书馆利用评论、转发、阅览数等信息构建用户画像,细化区分读者用户需求,对现有知识服务模式进行持续优化。

3.2.3 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的内容表现形式直观且精简,成为社会民众广泛青睐的知识获取渠道,图书馆可利用B站、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与读者用户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优质知识服务。“内容为王”是知识传播的核心准则,图书馆必须确保发布内容的高质量和发布频率的稳定,以高质量运营增强用户黏性。图书馆要基于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馆藏特色,科学制定账号运营计划,以简洁、趣味和故事性原则为指导,定期发布原创优质内容。要加强短视频内容整合,合理建立主题专栏,如新书推荐、好书分享、古籍推广、活动预告、书籍修复等,采取卡通、实拍、采访等多样化形式制作读者用户喜爱的视频作品。同时,图书馆要结合不同短视频平台的属性特色,制作发布相应的视频内容,最大化发挥视频账号作用,如用抖音发布活动宣传预告、课程播报、好书推荐等。

3.3 以新媒介助力图书馆全民阅读文化建设

3.3.1 构建阅读文化平台

新媒介能大大拓展图书馆开展的各类阅读文化活动,再借助各大新媒介平台进行宣传展示,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用户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强文化活动的知识传播实效性。例如,图书馆可在微信平台开设阅读文化活动服务号,对本馆组织的主题展览、志愿服务、文学沙龙、科技体验等阅读文化活动信息进行整理,优化活动呈现方式,划分不同主题栏目,并开通信息检索功能,便于读者用户从菜单栏和栏目表中快速检索定位相应的阅读文化服务内容,了解图书馆活动内容和时间等信息,也可从平台链接进入活动群或答疑群,与阅读文化活动策划组织人员实现直接沟通答疑。图书馆还可利用小程序等阅读文化服务平台策划涵盖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文化活动,如“有声图书馆”,结合目标读者群体阅读审美、习惯和主题,原创音频阅读推文,引导目标读者群体体会文化魅力,提高阅读主动性。

3.3.2 线上线下结合开展阅读文化活动

新媒介引入应用对图书馆全民阅读文化建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阅读文化活动开展模式。首先,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用户行为,以借阅量、检索量等为出发点,形成热门领域排行榜和借阅排行榜等榜单,逐步完善读者用户画像,以此作为分析读者用户内容需求的数据支撑,基于用户画像策划确定阅读文化活动的开展主题和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也为活动内容确定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介平台进行阅读文化活动宣传,如转发抽奖、集赞等形式,最大化拓展活动宣传覆盖范围,提高阅读文化活动广泛参与度,实现最大化知识传播效果。在举办竞技赛事、专家讲座等活动时,可在线上推文、宣传海报中附上活动二维码,扫码即可报名或进入活动群,加强活动管理,简化活动咨询报名流程,令阅读文化活动服务管理更具人性化。最后,图书馆可采取直播方式将阅读文化活动转移至线上开展,如名家文化讲座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全国各地读者用户均可参与其中,还可通过评论、问题抢答、投票等方式与讲师实时互动。

4 结论

本文给出了新媒介在图书馆知识传播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图书馆应对新媒介发展冲击、构建新媒介知识传播矩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新媒介背景下知识传播的信息化、交互性等特征,为读者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识传播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个性化、专业化的知识信息需求。

猜你喜欢

资源库媒介图书馆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书,最优雅的媒介
图书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