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方向与实践

2024-01-03姜瑞云刘志华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人工智能教育

姜瑞云,刘志华

(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邯郸 056083)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其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建设者的劳动精神面貌,而且决定了国家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使中国劳动结构范式发生变化,劳动过程逐渐朝多元化方向转变的同时,也对中国劳动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还是生产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都能看到相应智能技术元素的融入,在提高当前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自由度、实现体面劳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技术性失业、加大就业压力、劳动能力退化等问题。高校劳动教育作为培养新时期劳动者的重要途径,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如何进行创新发展,以回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诉求,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AI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当前社会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劳动教育的开展遵循价值从重复性向创造性转化、形式从人体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化,以及评价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等方向。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从重复性向创造性转化

劳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在不同社会时代其所具备的特点不尽相同。在传统工业时代,由于机器的大量使用,人们的劳动呈现出流程化、规范化、可复制化的特征[1],此时的劳动教育的价值以重复性为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信息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时人们的劳动从常规的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该种创造性劳动不仅具有智慧性、创新创意、不可重复的特点,而且具有复杂性、抽象性的特点。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廉价和高效的智能机器承担起一些条件恶劣,环境艰苦或具有复杂性、危害性和危险性的工作,在改善劳动环境、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取代了原来由人类承担的一系列工作,最终导致部分传统职业或岗位的需求锐减或消失[2]。高校劳动教育当然有必要顺应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劳动人才的需求,抓住机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利用新兴信息技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知识,而且能够利用自身所学进行消化、活用,提升知识运用的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的创造性价值,成为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劳动教育的形式从身体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化

身体活动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具体且感性的身体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各种抽象的劳动理论知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劳动知识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高科技、创新型、复合性的劳动新形态正在产生[3],学生除了要通过身体实践来掌握劳动技能之外,还要以头脑智力来进行抽象概念的学习与信息加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劳动方式,而且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冲击,高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也应与时俱进,既要关注学生以身体参与劳动实践,也要关注学生以脑力参与劳动的过程,还要关注对新时代劳动者创造性、智慧性、主动性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使其运用人脑智力开展复杂性、创造性的智慧劳动,最终培养出既具有劳动实践技能,又具有终身学习、全面学习、创造学习的能力的人才,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达到新高度。

(三)劳动教育评价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

劳动教育评价作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高校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促进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重要方法。高校劳动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传统的劳动教育评价通常更加注重结果性评价,并将结果性评价作为学生评优、教师晋升与高校入选“双一流”的重要参考依据。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催生各种新型劳动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劳动观念产生影响。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评价时,不能仅关注对学生劳动结果的评价,而应注重对学生劳动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道德等方面的形成,以实现对学生劳动反思精神、劳动创造精神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开展面临的困境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与革新,其在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多重便利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劳动理念淡化导致学生劳动热情减弱、人工智能挤占传统劳动教育的时间、技术至上理念异化劳动教育本质,以及劳动教育场域逐渐狭窄化等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教育丧失生命力,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

(一)劳动理念淡化导致学生劳动热情减弱

学生的劳动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也对整个社会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在传统工业社会,机器仅起到了动力的作用,工作的相关流程仍然需要工人去车间操作;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诸多智能机器的应用使得劳动形式逐渐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如此不仅使得各种需要经过训练与练习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贬值,而且导致传统的劳动理念、劳动价值观受到冲击,部分大学生因此受到影响,劳动热情有所减弱。例如,部分学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全面取代人类劳动,人类仅需进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将变得不再必要,人类体力劳动的价值也将消失[4]。基于此,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劳动愈加不重视,对劳动的热情减弱。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诸如扫地机器人、智能擦玻璃机等自动化劳动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简单的手工劳动数量变少,人们的双手得到了极大解放,一些劳动者的动手能力进一步退化,并产生相应的劳动懈怠心理。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其劳动热情有所降低,劳动次数逐渐减少,惰性逐渐增加,劳动能力明显退化。

(二)人工智能削弱了劳动教育的生命力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更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实践的相结合。有生命力的劳动教育除了要对学生的身体感官进行训练之外,也需要对学生的心智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对学生基于身体力行的劳动认知与劳动能力进行培养。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部分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与脑力要素的训练,将教育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层面,对学生身体实践层面的劳动多有忽视,割裂了学生身体与心智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统一性,最终导致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层面呈现出单向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劳动教育的生命力。部分高校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展过分关注基础知识、劳动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劳动教育,使得学生身体官能参与劳动相对不足。缺乏身体力行的实践操作、改造与体验,学生就难以对各类新型智能化的劳动技术进行深层次探索,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劳动认知也仅是一种纯粹理性经验,很难得到持续的检验、更新与生长,最终导致劳动教育丧失生命力。

(三)技术至上理念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出劳心劳力结合的劳动者,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宗旨的过程。其在强调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既要摆脱依赖实现自我发展,又要实现体脑结合的全面发展,由此才能在劳动中实现自然、社会与自我价值的统一[5]。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一方面,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课程中的运用使得学生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来进行劳动知识学习,而可以通过线上系统自主学习。虽然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取代教师完成劳动教育目标,但从深层次来看,当前智能技术的规则性、程序性仅能对学生进行机械教学,并由此形成灌输式的劳动教育方式与程式化的劳动实践形式,可能使所培育的学生缺乏劳动反思性与创造性,最终对学生自主成人、全面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各种智能工具在解放劳动者双手,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限制了人们的大脑和身体,使一些人陷入工具理性的误区。如今,一些人将大量时间、精力与工作都交给了工具,甚至出现人还没工具了解自己的情况。此种基于工具理性思维的泛滥及实践层面对于工具的过度使用所产生的好逸恶劳,必将否认劳动者价值,也必然吞噬劳动教育的价值[6]。

(四)劳动教育的场域逐渐狭窄化

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以达成促进学生手脑共用、全面发展的效果。大学生应该在劳动实践中综合调动身体与大脑,通过自身体验来感受劳动的过程,以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掌握扎实的劳动本领。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在AR、VR、AI 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以线上形式开展,虽然能够给予学生真实体验,但尚无法完全还原现实世界,学生长期处于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不仅无法通过切身实践来感受劳动的意义,而且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情绪,最终对学生的劳动热情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实践逐渐窄化为流程化的固定实施程序,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涉及智能技术的劳动多为程序性知识,所解决的问题多为技术性操作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例如,在实践层面,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制作科技产品的劳动技能时,通常会通过对制作步骤及相关原理的讲解,让学生根据教学步骤完成产品的制作。该种更加注重学生对基层操作技术掌握的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程式化的技能训练,学生仅能通过机械化、重复化的训练来完成劳动,很少有机会在劳动过程中融入自身想法与创意,其容易在机械化的劳动训练中被规训化和统一化,其劳动创造精神也很难得到培育。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劳动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人才,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就需要针对实践中劳动教育开展面临的困境,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学生劳动时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以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等方面着手,以使高校劳动教育作出更高立意的时代应答。

(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在人工智能时代,针对诸多智能机器的应用使得劳动形式逐渐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方向转变,导致传统劳动技能及知识贬值,部分学生劳动理念淡化、劳动热情减弱的问题,便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一方面,应引导学生明确劳动的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来看,各类型的机械性、可重复的劳动逐渐为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但是具有创意性、交互性、服务性的劳动仍将长期存在。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现代及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使其明确劳动在任何时代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引导学生改变“体力劳动无用”的错误观念,通过引导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应以信息素养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体而言,处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者需要具备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准确鉴别并分析海量信息,如此才能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7]。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将线上与线下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其在劳动过程中发挥自身脑力与体力作用,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身心参与、体脑融合,以激发其劳动热情,提升其劳动频率,减少其劳动惰性,最终提升其劳动能力。

(二)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劳动时间

针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部分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脑力要素的训练,而对学生身体实践层面的劳动多有忽视,使得学生难以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实现身体与心智统一发展,也对劳动教育的生命力产生影响的问题,便有必要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劳动时间。高校除了要开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智力能力的劳动教育之外,还应根据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融入相应的身体劳动,鼓励学生思考劳动实践中个体与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审视智能技术与劳动实践的关系,明确智能技术在劳动实践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向度与限度,并要求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主动选择、利用和驾驭智能技术,以提升自身劳动能力;开展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劳动,使学生在集体劳动中意识到身体劳动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体劳动对于集体劳动的重要性,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归属感,最终使其能从集体角度作出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判断与劳动选择;将生活劳动与虚拟劳动、生产劳动与智能劳动、服务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相结合,以提升劳动的创意和乐趣,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的生命力[8]。

(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针对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解放劳动者双手的同时,也使一些学生陷入工具理性的误区,容易导致这类学生产生好逸恶劳心理,否认劳动价值,最终降低学生劳动能力的问题,便有必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感知、互动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完备的劳动认知和劳动能力。高校劳动教育应回归劳动教育的本质,即需要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回归最朴素的身心培养,不仅要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知识及基本理论纳入劳动教育,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身体官能,引导学生对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流程进行亲身接触与体验。由此,一方面,学生能将身体、认知、情感、技能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调动起来,实现与劳动对象的密切互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以满足自身成长需要。另一方面,学生能通过感觉、知觉的放大体验,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劳动工具、劳动过程及劳动环境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式,为自身切实掌握劳动知识与经验、开展类型多样的智能化劳动项目、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素养奠定基础。

(四)以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

鉴于在人工智能时代,线上劳动教育虽然能通过虚拟技术手段给学生以真实体验,但尚无法完全还原现实世界,学生长期处于虚拟的学习环境中难以通过切身实践来感受劳动的意义的问题,便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一方面,高校可以更深入、更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突破校园劳动实践领域限制的同时,模拟工作场景,使学生充分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实践的过程与规律[9]。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确立反思性的劳动实践范式,培养学生的劳动反思精神。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早已摆脱按部就班、统一铸模的操作流程,而是一项以人类智力为基础的复杂性实践活动。所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克服智能化劳动教育教学可能存在的机械化倾向,通过明确的教学引导和价值引领,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反思自身与智能技术的关系,明确智能技术对劳动实践的优劣势,通过主动选择、利用和驾驭智能技术来提高劳动实践成效。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各类简单机械和重复操作的劳动逐渐消失,依靠人们创造性、智慧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劳动产生。高校劳动教育应结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与以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指导劳动教育着手,切实促进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人工智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