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4-01-03李慧茹乌日陶克套胡
李慧茹,乌日陶克套胡
(内蒙古师范大学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2023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1]发展与安全既是内蒙古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守边固边的核心任务。内蒙古边境地区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第一道屏障,是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边民作为行为主体,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程度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祖国统一。为进一步了解新时代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在内蒙古东部陈巴尔虎旗、中部二连浩特市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部阿拉善左旗进行调研。因调研对象的年龄、职业、学历等差异较大,所以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直接发放问卷;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对象,以调研提纲为基础进行访谈。基于此,收回直接问卷2 052 份、访谈问卷300份。调研结果显示,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整体向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本文基于在内蒙古边境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对新时代内蒙古边境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一、内蒙古边境地区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沿边境线分布有20个边境旗县(区)和57个边境乡镇(苏木),其行政面积61.09万平方公里,各边境旗县(区)人口180.45万人[2](447~449),仅占内蒙古总人口的7.5%,可谓“地广人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边境口岸数量较多的省区,口岸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对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满洲里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距离俄罗斯城市后贝加尔斯克仅9 公里。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13 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此外还有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珠恩嘎达布其等对外开放口岸。口岸经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对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边境是对外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经济发展成就、各族人民爱国爱家乡的窗口。20世纪90 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陆续开放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进行边境贸易、文化交流、边民互市等多种形式的联系交往。资料显示,多年来内蒙古边境贸易总额始终占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40%以上①2006—202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内蒙古的边境城市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多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在文化旅游方面,内蒙古定期开展多种文化周、文化节、国际那达慕等活动。在教育方面,内蒙古高校与俄罗斯、蒙古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科研合作等方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3],例如,内蒙古财经大学与蒙古国高校成立了中蒙联合国际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与蒙俄高校实现“2+2”联合办学,在扎门乌德市开办“孔子课堂”。
内蒙古边境地区各族人民既是祖国北疆的重要守卫者,也是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使者”。“使者”的思想意识形态、对祖国的认同程度、对执政党的认同程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程度,都会反映在日常对内对外交往交流中。所以,考察内蒙古边境地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发现,内蒙古边境各族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与内蒙古所处的区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紧密相关。
二、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内蒙古边境地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沿边沿线便利的窗口作用,但边境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邻国连锁效应、民族工作新问题、边境地区“空心化”、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无不影响着边民思想意识状态、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
(一)边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潜在风险
内蒙古边境地区多民族、多宗教的现状,增加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和平演变,通过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歪曲社会主义制度,以隐蔽手段夹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1.西方文化渗透具有潜在风险。内蒙古边境地区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看电视、玩手机是常态,私自安装小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现象屡见不鲜。小锅卫星电视中一些裹挟着西方思潮的境外节目,冲击着边民的思想意识。受访者表示:“我们就是看个热闹,也分不清什么思想意识,但有时候确实会产生混乱,不知道谁说的对、谁说的是真的。”①受访人:SRN;性别:女;年龄:45岁;访谈地点: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牧民家里;时间:2023年3月20日。互联网方面的渗透亦如影随形。自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统编教材以来,互联网上充斥着不同声音。尤其在一些偏远牧区牧民的手机上,仍能看到群发的相关信息,轻则主张抵制统编教材,重则动摇边民的国家认同,如“放弃国籍,去到邻国学习,投奔亲戚或定居”②受访人:CL;性别:男;年龄:40岁;访谈地点: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牧民家里;时间:2023年3月23日。等煽动性言论。推广国家统编教材是任何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须进行的铸魂育人行为,但境外敌对势力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在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思想渗透。
2.境外宗教渗透亦是潜在隐患。境外敌对势力以宗教为掩护进行渗透活动,是其惯用的手段。据调查,境外宗教渗透活动一般倾向于农牧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与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状况有关,另一方面农牧区群众远离城市,在他们看病就医存在困难时更易被渗透。此外,一些境外宗教组织也会利用民族地区开展的宗教庆典活动,打着诸如捐资助学、扶贫解困、为寺庙“添香火”、帮助修缮寺庙等幌子进行渗透。宗教渗透披着“神”的外衣,弱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使边民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动荡。更有甚者,鼓吹“民族宗教一体化”,恶意挑起民族矛盾,严重危害边疆地区安全稳定。所以,境外宗教渗透是意识形态领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3.边民的麻痹心理是内在隐患。国家安全意识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是对国家安全现状在思想、观点、心理状态的自觉反映。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国家的边民交往程度加深、经济快速发展,易使人产生麻痹心理。在边民互动中,若缺乏防范心理,境外分裂势力会借此机会,以经济交往为幌子,利用民族感情进行边地考察、传教活动和分裂活动,危害国家安全。
(二)邻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连锁效应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6)。周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边境产生的连锁效应不可小觑。从地理空间来看,边境地区是国家疆域的最前沿,构成一个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担负筛查和抵御安全风险的重要责任,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缓冲带[5]。如近年来蒙古国荒漠化加剧,增加了邻国空气污染的风险。据气象部门监测,2023 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几次沙尘暴、扬沙天气或与蒙古国荒漠化有密切关系,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是影响我国的重要沙尘源地[6]。在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周边国家的突发事件以及应对政策亦会影响到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专家表示,过去近3 年里,我国先后发生300 多起由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新冠肺炎疫情[7]。其中,边境地区暴发频率和概率相对较高,如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满洲里市、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以及云南的瑞丽等地,境外输入型病例给我国边境疫情防控带来挑战。由此可见,邻国的突发公共事件会对我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展产生连锁效应。对于内蒙古边境地区来说,守好祖国北疆门户,防范邻国因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凝聚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思想,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中之重。
(三)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新问题
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差异性、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出现诸多新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仍然存在。从民族关系的实践看,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边境地区局部利益有时会与国家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产生矛盾或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往往与历史因素、境外敌对势力的蛊惑、各种民族主义思潮交织在一起,从而消解国家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1.边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内容认识不到位。调研发现,内蒙古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大体了解,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依然存在认识模糊的情况。例如,80%以上的被访者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但仍有58.8%的被访者认为“中华文化是人口较多民族的文化”。可见,民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问题的认知还存在差距。做深、做细、做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着手。
2.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困难。这种困难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边境地区亦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已然成为惯习。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惯习离不开具体场域,惯习是一种倾向系统,可简单理解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习惯性的状态。在其熟悉的社会环境中,少数民族群众倾向使用本民族语言是人之常情。民族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是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民族团结的基础,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亦是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虽然通过义务教育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内蒙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已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民族地区居于前列[8],但仍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困难。调研发现,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有3.36%的群众仍不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为自己能够完全熟练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群众仅占58.76%。所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教育,让各族群众真正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在思想上接受它,在现实中使用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
(四)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突出
内蒙古边境线长4 262.47 公里,其中,中俄段1 051.75 公里,中蒙段3 210.72 公里。边境管理区面积36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每个边防派出所平均管辖面积2 700 多平方公里,边防民警人均管辖面积近300 平方公里[9]。内蒙古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原始森林、荒滩、湿地、山地丘陵、沙漠均有分布,增加了边防民警守边护边的难度。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查处非法越境、枪支弹药走私、抓获在逃人员等工作的难度不言而喻。警民配合,共同守边护边成为维护边境安全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陆地边境“空心化”问题日益严峻,内蒙古边境亦是如此。陆地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是涉及主权国家安全和发展等核心利益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基于边民外流导致的人口、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乏力[10]。统计显示,2010—2022 年内蒙古有2/3 以上的边境旗县(区)年末户籍人口呈现连年负增长。如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32 301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68 311人相比,减少了36 010人,人口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课题组走访的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腾格淖尔嘎查,户籍人口为375 人,但目前常住人口只有100 多人。边民是固边之本,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边境稳定、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内蒙古边境地区人口外流与气候环境、产业结构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紧密相关。
(五)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
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扶持下,内蒙古边境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地缘环境、自然条件、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边境地区总体而言依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1.内蒙古边境旗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自治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21 年内蒙古103 个旗县(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后十名的边境旗县占8 个[2](450~452)。同年,内蒙古20 个边境旗县(区)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为1 655.35 亿元,而首府呼和浩特市仅城内四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 173.54 亿元[2](450)。横向比较,在同一盟市内,边境旗县(区)与其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亦存在较大经济差距。以2021 年各地地区生产总值为例,锡林郭勒盟边境旗县苏尼特左旗(39.33 亿元)、苏尼特右旗(43.22 亿元)、阿巴嘎旗(43.31 亿元)与锡林浩特市(295.34 亿元)相差7 倍左右;阿拉善左旗(303.82 亿元)与阿拉善右旗(22.17 亿元)相差13.7 倍[2](450~452)。因阿拉善左旗既属于边境旗县,也是阿拉善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经济发展较其他边境旗县更具有优势。此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亦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内蒙古20 个边境旗县(区)中,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的阿拉善左旗为15.04亿元,最低的阿尔山市为8 952万元,而同期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8.02亿元[2](456),相差甚远。
2.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是一种具有保障性和平等性的服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应达到公平、平等且普遍[11]。在内蒙古边境地区,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基本集中于旗县城区,苏木、嘎查的群众在求学、就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某边境旗群众向笔者谈道:“旗里学校数量很少,尤其初高中数量更少。有一些好的生源被市里的学校挖走了,旗里就很难出成绩。有能力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呼市、包头读书,去不了的也会在旗里读书。另外,年龄小的孩子们来旗里读书,家长还需要陪读,负担比较大。”①受访人:LJ;性别:男;年龄:49岁;访谈地点:包头达茂旗巴音花镇居民家里;时间:2023年4月6日。就医亦是如此,牧区群众就医须到旗里,一般开车至少要一个半小时,并且一些牧民家里并无汽车等交通工具,增加了其就医的难度。所以,在部分群众的意识中,存在“小病不用治,大病没得治”的想法,从而耽误治疗。同时,边境地区信息化发展滞后。虽然内蒙古在信息化尤其大数据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林格尔集群已成为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八大枢纽之一,但边境地区目前尚未有大数据中心,相关业务仅限于政府政务平台。边民对于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高,调查发现,有26%的人甚至认为信息化可有可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充分与否,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高低亦会影响到精神和意识层面的认知。内蒙古边境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影响群众生活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是物质基础的直观表征。
三、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
综上所述,内蒙古边境地区应着力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新军民融合工作机制、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国家认同为统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到国家认同。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国家认同是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如何看待这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其本质是将个人及本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融合起来的主体意识。边民的国家认同关系到边境稳固、民族和谐、国家统一。通过强化国家认同教育,在实践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并体现在爱国、守边、护边等方面,使边民心中形成对国家认同的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12](52)因此,要坚持意识形态安全底线思维,增强意识形态敏锐性,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国防安全教育有机结合,提升边民资源信息保护、金融安全、贸易政策等意识,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防范和抵制各种西方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干扰。
推动国防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以此提高边疆各族人民守土固边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构建“一个边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固定哨所”的意识。要使各族人民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物质财富和经济成果就没有保障。
(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讲好内蒙古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故事,让一代代草原儿女传承好爱国主义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要深入挖掘边疆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进行考察,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内蒙古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留有许多珍贵的红色资源及历史遗迹,传颂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展现了边疆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例如,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百灵庙暴动等革命遗址和历史遗迹。这些边疆人民身边红色资源的可信性、可学性极高,蕴含的价值导向与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致的。深入挖掘整理、总结提炼、宣传弘扬这些红色资源,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国家统一是根植于中华各民族千百年的不变基因,要不断深化边民的国家意识和身份认同,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民族团结的程度是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指标,其实现程度体现着民族平等原则在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统一。”[13](29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质上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通过各种有效举措达到民族团结的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内蒙古自治区于2021年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即《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填补了自治区地方立法工作的空白。《条例》明确规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形式和主要内容,明确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保障措施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于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着明确的规定。边境地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点,地位更为明晰,负有根据本地方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责任。如锡林郭勒盟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规划中,计划打造“一廊一带五基地”的新格局,而其中的“一廊”即在五个边境旗县(二连浩特市(县级市)、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打造以“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共建长廊,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边境地区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统一教育,以及军民警民融合共建基地有机结合。
(四)创新军民融合守边固边机制
边防与民防相结合是守卫边境安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15]守好边境、戍边卫国,既是军队的主责主业,也是全民的共同担当。内蒙古边境线漫长、人口稀少,警民共建维护当地安全稳定尤为重要。20世纪末,内蒙古创造的“草原110”管理模式,曾被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重大综治典型向全国边境地区推广[16]。如今这种管理模式在内蒙古边境管理中不断得到创新和提升。2016年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边疆警地联动综合服务中心,联合辖区司法、民政、防疫等部门共同组成,后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等5个边境苏木推广运行,推动构建了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新格局。科尔沁右翼前旗,由多民族群众组成的守望草原巡防队采取“边放牧边巡视、边看护边搜集”模式,和当地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共筑平安北疆。新巴尔虎左旗创造性地采取“党员中心户+边防民警村官”模式,辐射带动辖区内1 万多名牧民有效地在边境地区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17]。不断创新军民融合守边固边机制,从具体实践中切实筑牢北疆安全屏障,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在行动中。
(五)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8](112~113)边境地区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必须充分结合其特殊性,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进行考量,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满洲里的牧民在兴边富民行动和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发挥本地牧业经济的优势,与周边牧民共同组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当地特色产业嵌入市场体系,合理利用经济互嵌机制,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推动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就业创业和营收。通过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强化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保障国家繁荣和边境地区稳定,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边境地区是确保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屏障,边境地区各族人民承担着稳边护边的特殊重任。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与边境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实践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并体现在爱国、守边、护边等方面,倡导守边护边精神,在边民心中构建为对国家认同的自觉,为祖国北疆筑牢铜墙铁壁的边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