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方式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

2024-01-02陈江海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撒播毛竹林竹林

陈江海

(漳平市林业局,福建 漳平 364400)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又称“楠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竹类植物。主产于亚热带地区,在福建省分布广泛。毛竹生长快,产量高,集材用、食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体,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经济竹种。毛竹竿型粗大,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可作造纸原料;笋味美,可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等[1]。当前,我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以竹代塑,有利于减少传统塑料制品使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有利于带动竹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培育绿色消费新理念。

发展竹业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短、平、快项目[2]。近年来,随着竹业开发的不断深入,竹业在发展林区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经营过程中,每年都要伐竹挖笋,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毛竹枯枝落叶量较少,养分归还量不能满足竹林生长需要,而深翻垦复不可避免带来水土流失,造成竹林地养分匮乏,影响毛竹林正常生长。因此,在生产经营中往往采取追施肥料以补充养分,施肥是毛竹丰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3]。

目前国内外有关毛竹施肥研究报道比较多,但主要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试验选择7个施肥时间,采用6种毛竹林常见施肥方式开展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毛竹林最优的施肥方式和施肥时间,为实现毛竹林丰产高效目标及毛竹生产经营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漳平市芦芝镇园潭村13林班7大班8小班内,东经117°31′25″、北纬25°18′12″,海拔205—308 m,下坡位,坡度15°,坡向东南,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层厚度在80 cm以上,土壤肥沃、疏松、微酸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6 ℃,最低月(1月)均温10.2 ℃,最高月(7月)均温28.2 ℃,≥10 ℃的年有效积温3493~5116 ℃,年降水量1450~2l00 mm,年均相对湿度80%。

试验毛竹林原为低产林,经多年改造已基本恢复。根据2019年调查,平均立竹量1950株·hm-2,平均胸径6.6 cm,毛竹林年均产量2190 kg·hm-2[3]。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019年4月设立试验标准地,沿等高线设置6个间隔10 m的平行带,在平行带上设置7个667 m2的正方形标准地,形成6个标准地带,共设置42个标准地[3],各标准地立地条件、竹林状况和其它经营措施基本一致。

从上到下,每个标准地带,分别按撒播施肥(B1)、环状施肥(B2)、竹兜施肥(B3)、浅垦施肥(B4)、带状施肥(B5)、深翻施肥(B6)的方式施肥,在各个标准地带分别于2019年6月(T1)、7月(T2)、8月(T3)、9月(T4)和2020年1月(T5)、2月(T6)、3月(T7)选择1个标准地进行施肥;每个标准地每年施 N、P、K 配比各为 15%的复合肥70 kg[4],间隔带不施肥。

撒播施肥:肥料均匀地撒于地表;环状施肥:是在竹梢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15~20 cm,深15~20 cm,把肥料施入沟中,与土壤混合后稻草覆盖;竹兜施肥:用钢条把未腐烂竹蔸内全部节隔打通,施肥于内,盖土;浅垦施肥:竹林垦复深度约10 cm,结合垦复进行施肥;带状施肥:沿水平方向每隔1.5 m开一条宽20 cm深15 cm水平沟,施肥后盖土;深翻施肥:对竹林进行深翻垦复,深翻深度15~25 cm,结合深翻垦复进行施肥[5]。

2.2 调查方法及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处理数据,连续3 a对42个标准地每年的出材量(不同胸径的新竹,每个径阶砍3~5株称重,取得各个胸径单株平均重量)进行调查、记录、整理[6],得出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施肥时间毛竹林年均出材量统计表[7]。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毛竹林年均出材量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不同施肥时间、施肥方式对毛竹林的出材量造成显著差异(FT=41.771>F0.05(6,30)=2.42;FB=128.109>F0.05(5,30)=2.53)。

表1 不同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毛竹林年均出材量 kg·hm-2

表2 方差分析表

3.1 不同施肥时间对出材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在2019年6月施肥出材量最大,2019年7月次之,2020年3月、2月再次之,2020年1月施肥出材量最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月与7月、3月、2月施肥差异不显著,但与8月、9月、1月施肥差异显著;7月与3月、2月、8月施肥差异不显著,但与9月、1月施肥差异显著;3月与2月、8月施肥差异不显著,但3月、2月均与9月、1月施肥差异显著。

表3 不同施肥时间对毛竹林出材量的影响

在同样施肥量下,施肥时间是关键。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6月、7月是竹林鞭笋生长的最佳时机,养鞭、发鞭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供给,在这时间点施肥,及时补给营养物质,有利于萌芽长鞭,提高竹林生长量。8月、9月鞭笋进入生长后期,加上水分、气温变化的影响,鞭笋生长逐步减缓,施肥补给养分产生效果不明显[9]。1月气温低,鞭笋生长刚萌动,在这个月施肥效果最差;2月、3月气温回升,鞭笋长势加强,施肥效果日益显现。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出材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浅垦施肥出材量最大,竹兜施肥次之,带状施肥再次之,表面撒播施肥出材量最小。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浅垦施肥与竹兜施肥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带状施肥,极显著大于环状、深翻、撒播施肥;竹兜施肥与带状施肥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环状施肥,极显著大于深翻、撒播施肥;带状施肥显著大于环状、深翻、撒播施肥。

表4 不同施肥方式对毛竹林出材量的影响

施肥方式不同,施肥效果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撒播施肥,肥料撒施于表土层上,易造成肥料挥发和流失,竹林地上的杂草杂灌和竹林争夺养分,竹林撒播施肥效果最差;竹兜施肥,肥料施于竹兜之中,减少了杂草杂灌争夺,肥料不易挥发和流失,养分输送迅速[10],同时也加速竹兜腐烂,为竹鞭竹根生长腾出空间,竹兜施肥效果好;带状施肥和环状施肥都采取挖沟施肥方式,施肥后覆土,肥料不易挥发和流失,但存在杂草杂灌争夺养分,2种施肥方式效果较好;浅垦施肥和深翻施肥,两者都能减少杂草杂灌争夺养分,肥料不易挥发和流失,具有改良竹林环境和土壤结构的优点,但因深翻挖土较深,易造成水土流失,也会伤害到竹鞭竹根影响竹林生长,深翻施肥效果差;浅垦施肥效果最好,浅垦施肥不伤害竹鞭竹根,肥料损失少,施肥见效快,增效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下,施肥时间是关键。6月施肥毛竹林出材量最大,7月次之,3月、2月再次之,1月施肥出材量最小。不同施肥方式,施肥效果也不同。施肥方式为浅垦施肥,毛竹林出材量最大,竹兜施肥次之,带状施肥再次之,表面撒播施肥出材量最小。

毛竹林施肥时间宜选取6月、7月或2月、3月,鞭笋生长旺盛,施肥增效明显。采用浅垦施肥,能有效防止养分挥发流失和杂草杂灌争夺,输送养分迅速;竹兜施肥可加速竹兜腐烂,为竹鞭竹根生长腾出空间,改善竹林环境和土壤结构。 浅垦施肥和竹兜施肥技术简单,易操作,是科学、高效、经济的毛竹林施肥方式[11]。

本文仅对施肥方式和施肥时间对毛竹林出材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其它因子如施肥种类、施肥量等均未进行深入探讨,今后应加强其它相关因子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毛竹林出材量,实现丰产高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撒播毛竹林竹林
绿马车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寻访竹林隐士
无人机撒播装置防治水稻杂草试验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撒播爱的种子 托起梦想的翅膀
——九江市浔阳区第一幼儿园发展略记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