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感视域下村史馆的建设路径和启示
——以常熟市蒋巷村村史馆为例*

2024-01-02刘芮张丽华

山西档案 2023年5期
关键词:史馆建设文化

刘芮 张丽华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0 引言

乡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土文化面临侵蚀,原有的乡土本色逐渐褪去。村史馆建设浪潮在我国的兴起可视为中国社会在经历深刻的现代性转型中所出现的一种重建“地方感”的努力[1]。在此过程中,地方形象逐渐被重塑并不断强化,地方经验与地方知识逐渐融入到地方的文化肌理之中,地方认同和地方记忆被不断唤醒和重构。与此同时,作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村史馆是乡村记忆工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在基层治理场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基于地方感视域探讨我国村史馆的建设路径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语境,记录中国乡村的发展历程,提炼从乡土文化中产生的文化自觉和身份认同,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基层治理实践的进步。苏州乡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即诞生于苏州的开弦弓村。本文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蒋巷村的村史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半结构化问卷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总结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经验。

1 文献综述

本文以“‘村史馆’or‘乡村博物馆’or‘村级档案馆’”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后,共得到191 篇文献。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部分乡村已开始建设村史馆[2]。2013年,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使人们逐渐重视保护和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村史馆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延续乡村精神内核的重要举措。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3]”。村史馆在培育乡风文明、推动乡土文化活态传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涌现出大批地方实践。

目前国内有关村史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村史馆的概念界定。学界对村史馆的概念表述不一。有学者认为村史馆属于博物馆,是村落自然、历史和人文艺术的小型博物馆[4]。有学者将村史馆定位为农村村史档案馆[5]。本文认为村史馆融合了档案馆、博物馆、方志馆的部分要素、功能与特点[6],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文化存在形式[7]。(2)村史馆的建设模式。戴康[8]立足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质、虚拟和象征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曹杨新村村史馆的治理逻辑。邱北海等[9]介绍了常州新丰苑社区村史档案馆的建设经验。(3)村史馆建设的反思。部分地区村史馆存在模式化、同质化、重复化建设等问题,缺少对村史的生动挖掘和鲜活叙事[10]。展馆没有体现乡土文化特色,浪费了乡村资源[11]。总体而言,虽然学界关于村史馆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且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同质化、模式化等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方感视域强化对村史馆建设的实证研究,可提炼村史馆的建设经验,服务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为其他地区建设村史馆提供参考。有鉴于此,本文选择蒋巷村作为案例呈现村史馆建设的多元路径,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振兴乡村文化。

2 理论基础:地方感的概念辨析和核心要素

地方感(Sense of Place)囊括人对于地方的感知、认知与情绪,源于现象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和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的思考[12]。受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学者们日益关注人地之间的经验塑造和情感联结,不断完善地方感的概念和核心特征。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代表人物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提出了“敬地情结”(Geopiety)。英国人文地理学者雷尔夫(Eward Relph)认为“地方在环境、景观、仪式、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地方的对比中被感知”[13]。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了恋地情结(Topophilia),将其定义为:“个人和群体依靠体验、记忆和依恋对地方产生的深厚的依附感”[14],从感知(perception)——态度(attitude)、价值观(value)——世界观(world view)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感的分析框架[15]。随着地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地方感的概念也不断拓展到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等学科[16],成为感知地方、塑造地方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地方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地方固有的特性 (地方性) 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 (地方依附)[17]。地方性主要以某一地方的客观物质、社会功能及地方意义所展现出来,是人类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情感链接,也是一种经过社会文化所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18]。地方的依附感则分为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层次。本文主要从地方认同这一维度探讨人们对于地方的情感投射。地方认同由“物理空间(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地方活动(theactivities) + 地方意义(the meanings)”三个维度构成[19]。不难看出,地方感强调“人——地”之间的情感联结,地方感的营造与景观在地化、地方文化资源以及主体参与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全域性开发、特色化资源收集、地方性知识传承、多元化主体参与四个维度分析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经验。

3 留存乡土本色: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经验

现代性文明在无形中消弭了乡土文化的本真状态,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文化形态慢慢消失,出现文化同质化、村落空心化现象,乡愁和乡情无从寄托,地方的空间形态和意义逐渐模糊,地方感也在此过程中逐渐缺失和消解。村史馆所承载和形塑的地方感,将留存乡土文化本真性的追求赋予地方文化符号之中,希冀通过空间的全域开发、档案资源的收集、地方知识的传承、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等措施,重塑地方形象,实现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3.1 空间全域性开发

全域旅游以空间性为出发点,通过事前进行全局性布局、事中全领域整合和事后全方位带动,形成发展全域旅游逻辑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完整闭环[20]。上世纪90年代,蒋巷村曾委托同济大学编制生态村建设规划,按照不同功能“重组”村庄空间[21]。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导下,蒋巷村统筹整合村庄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打造蒋巷乡村旅游区,树立蒋巷品牌形象。蒋巷村村史馆始建于2012年,坐落在蒋巷生态园景区。在景区内嵌入村史馆的举措,有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搭建文化服务新场景。蒋巷生态园内还建有江南农家民俗馆、嘎嘎部落和蒋巷书院。江南农家民俗馆收藏和展示了江南水乡人家所使用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是江南民俗发展的“活态档案”。嘎嘎部落集游乐、研学、娱乐为一体,是儿童休闲研学的基地。蒋巷书院则是一家充满江南风韵的民宿。蒋巷村通过空间整合与开发,合理布局文化和旅游要素,凸显景点之间的集聚效应。此外,蒋巷村村史馆不仅被嵌入到旅游景区里,而且作为旅游景点被列入精品旅游路线,强化景点间的联动效应。“常熟市蒋巷乡村旅游区→蒋巷宾馆→知旅文化街区”被列入50 条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2];“沙家浜风景区→蒋巷村”入选20 条“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线路[23]。旅游线路的推介提高了蒋巷村的知名度,实现旅游景区之间优势互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3.2 特色化资源收集

地方感的营造与文化因素密不可分。档案资源蕴含着地方特色的文化脉络,不断强化着地方主体的地方感知和文化认同。蒋巷村村史馆主要以展陈功能为主,通过档案展览解码档案中的文化基因,让档案“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以展现村史村情、留存乡村记忆、讲好乡村故事。但村史馆并不具备档案资源收藏和管理的功能。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展陈设计和更新的保障,村史馆的展陈资源主要来自于蒋巷村档案馆以及档案征集活动。村档案馆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村档案室,后经改造,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建筑面积约1500 平方米,这也是江苏省内首个纯行政村村级档案馆[24]。村档案馆主要按照《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对书画档案、照片档案、荣誉档案、村民读书笔记等特色档案进行重点收集。同时,优先对珍贵档案、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定期向市档案馆移交常德盛名人档案。2015年12月,村档案馆以高分通过了五星级规范测评,蒋巷村成为江苏省首家获此殊荣的行政村[25]。截至2023年8月,村档案馆馆藏文书档案(1628 卷、5811 件)、会计档案(2207 件/卷)、实物档案(1244 件/卷)、图书资料(310 件/卷)、基建档案(152 件/卷)及特殊载体档案(119 件/卷)等各类档案资料约9843 卷(件、册)[26]。

3.3 地方性知识传承

地方性知识是某一特定地区的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认同的知识体系[27]。蒋巷村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特色性、差异性的地方性知识,通过村史馆展陈设计、编史修志的方式传播地方知识。首先,地方是通过人群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操演出来的[28],人们藉由参与日常操演活动认识地方、感知地方。村史馆通过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等实物档案的展览设计和农事活动体验,将人们的身份归属意识、社会集体记忆、精神价值投射再现于特定的空间场所与行动实践之中[29]。其次,村史馆主要通过图片档案、影像档案、村民读书笔记等档案资源辅助光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展陈设计分为领导关怀篇、艰苦创业篇、科学发展篇、文明和谐篇、党建成果篇五个部分,不仅展示了乡村的山水风貌、聚落形态等物态文化,也展现了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最后,村志记载了村庄的历史沿革、实践活动和智慧经验,是重要的文化宝库和知识宝库。在常熟市地方志办公室指导下,蒋巷村于2017年4月启动《蒋巷村志》编纂工作。《蒋巷村志》共74.8 万字,翔实系统地记载了蒋巷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教卫生、民俗民情等内容,这也是蒋巷村历史上的首部村志[30]。

3.4 多元化主体参与

村史馆是村民与政府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文化活动与政治活动制造的“地方”,有助于提升村落对于在地社群的依附能力和归属感。藉由对地方的依附和认同,村落文化得以存续和发展。一方面,在蒋巷村原党委书记常德盛的带领下,蒋巷村以三产兴村、旅游旺村的理念为指引,不断完善村史馆、江南农家民俗馆、蒋巷图书馆、青少年科普馆等文旅基础设施。村民是村史馆的直接使用者和受惠者,也是创造乡村历史和谱写乡村未来的主体[31]。村史馆现有管理人员2 人,一人为全职,一人为兼职,两人均为蒋巷村村民。村史馆也专门设计了“文明创建”板块陈列村民的读书笔记[32],笔记里既有村民对村务的意见与建议,也有对国家时事的个人感悟。通过收集和展陈读书笔记,村民得以切实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中,成为村庄历史的见证人,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树典型”的方式支持蒋巷村的发展,强化村史馆及村庄的品牌效应。蒋巷村获得荣誉的过程也是不断树立典范的过程。蒋巷村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近百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33]。荣誉见证了蒋巷村的发展历史,也转化为村庄的象征资本。蒋巷村成为承载众多政治符号的示范村,蒋巷村的荣誉和常德盛个人的一系列荣誉成为村史馆的馆藏和旅游的重要卖点[34],村史馆也成了乡村旅游的重要一环。

4 营造地方感:对我国村史馆建设的启示

作为文化生产、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村史馆是国家精神、身份认同和个人情感集中表达和多态展现的场域。蒋巷村村史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收集档案资源、多元主体参与等方式体现乡村特色,营造地方感以留住乡愁。地方感是场所空间的价值、空间的意义与主体行为人之间的情感联系[35]。地方感视域下,村史馆以物理空间为依托开展文化服务,以档案资源供给、地方知识生产等形式介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数字媒介的应用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则开拓了虚拟空间这一新维度。与此同时,村史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村民、政府、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以主体参与——空间生产——地方意象的三维图(见图1),以期为我国村史馆建设提供借鉴。

图1 对我国村史馆建设的启示图

4.1 空间活化利用:优化资源配置

作为乡村记忆和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村史馆不应该只是形象工程,而应该充分挖掘村史馆的空间价值,提高利用效率,使其嵌入到村庄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首先,科学选址,强化集聚效应。村史馆的选址可以结合乡村其他景点的位置进行规划设计。譬如,乡村可将村史馆嵌入旅游景区,探索“文旅融合+村史馆”的发展之道,在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的同时,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同时,市或县一级可以将村史馆纳入文旅精品旅游规划线路,让村史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窗口。其次,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与当下乡村整体风貌形成呼应。乡村可将村落中原有的传统建筑或特色建筑改造成村史馆,盘活存量土地,体现地方特色。最后,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作用,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村史馆可通过打造传统节日主题展览、农耕文化实地体验等多种文化旅游体验活动以及开展研学旅行、建设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举措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构筑虚拟空间:打造沉浸体验

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和数字媒介的应用是村史馆构筑虚拟空间,打造沉浸体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战略性资源。2022年颁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36]。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村史馆与档案馆加强合作,整合现有档案资源,规范档案资源收集范围,加强档案资源质量管控,推动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齐头并进,打造数字档案资源体系,为村史馆的展陈设计提供资源保障。此外,村史馆较为单一的图文展览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要求,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弥补了传统展览形式的不足,为智慧展厅和互动展陈提供了可能性。村史馆可通过静态图像、动态影像、声音和文字等跨媒介形式的有机组合,利用VR、AR、互动触摸屏等互动技术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加强公众的文化沉浸体验。村史馆还可借助微信小程序等媒介技术打造“线上云展览”,结合村史村情、名人故事等线上板块,方便公众浏览。

4.3 融入社会空间:推动知识生产

村史馆承载的地方经验与地方知识体现了地方气质和文化底色,村史馆的建设必须以在地化知识为根基,通过在地化知识的生产,构建乡土文化知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个人知识生产而言,乡村个体能够本着自己对于物质与文化的诉求,有权利、有条件、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生产,发挥自己作为乡村主体的独特作用[37]。一方面,将村民吸纳到村史馆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活动中。譬如,村委会可以从村民中选拔文化水平高、政治素养好的人全职或兼职担任管理人员、讲解人员和维护人员。另一方面,村民可以与村史馆合作设计和售卖文创产品,既能提高村民收入,也为村史馆后续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就集体知识生产而言,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留存了大量的传统建筑、生产用具、民风民俗等档案资料。编史修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是地方集体知识生产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村史馆可在乡镇档案馆(室)、方志办等机构的业务指导下,修缮传统民居、整理档案资料、编纂村志与大事记。

4.4 行动主体协同:共建共治共享

村史馆不仅记录了村子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脉络,也承担了促进村庄经济发展的功能。村民、政府、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村史馆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治理效应,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档案资源是建设村史馆的资源基础。村民应增强收集和保管意识,向村史馆捐赠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和实物档案。乡镇档案馆(室)可发挥其业务指导作用,规范村史馆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和归档流程,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管理制度是推动村史馆有序运转的基本保证。村民应发挥主体作用,参与村史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为村史馆的发展献言献策。村庄可以通过定期选拔和培训的方式招募村史馆讲解员,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资金是村史馆发展的动力。政府机构可将村史馆建设和维护经费按比例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村史馆的持续运转,对于运行状况较好的村史馆,可给予适当奖补。社会组织和村民可通过捐赠、捐建等方式参与村史馆建设。

4.5 塑造地方意象:打造文化地标

地方意象包含对地方的认知和情感,分为认知意象与情感意象两种类别。认知意象即人们对地方的信仰、属性、了解程度的集合,包括设施建设、文化特色等内容[38]。村史馆既是承载地方文化特色的物质空间,也是地方的文化精神象征。地方应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将村史馆打造成乡村文化地标。一方面,景观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村史馆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量和分析地方的文化资源特色,提炼出具有地方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并将其与村史馆的外观设计相结合,体现地方文化韵味,塑造地方意象。譬如,坐落于贵州省湄潭县的茶文化博物馆建筑外观形似一个茶壶,成为展示湄潭县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名片。另一方面,可在展陈设计中嵌入特色元素。村史馆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应以公众的参观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档案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挖掘地方特色故事,让公众产生情感共鸣。

5 结语

乡土社会的空间转向为人们重建地方意识、传承地方知识、增强身份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撑。村史馆是公众参与乡村生活、传承地方历史的重要场所。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通过建设村史馆的方式对乡村空间进行资源整合和活化利用,发掘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然而,村史馆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千篇一律、空间闲置、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因此,根据地方实际,立足地方特色探索村史馆内生式、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是其实现良性运转、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地方感视域,探讨了常熟市蒋巷村村史馆的建设经验,希冀其他地区以村史馆为文化平台,讲好乡村故事,传承乡村文化。

(感谢蒋巷村村史馆平洁老师提供的数据)

猜你喜欢

史馆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