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国
2024-01-02陈姝言
◎陈姝言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七(23)班
一
月色温柔,温州酣然地睡下了,发出“沙沙”的轻鼾。只是薄雾般的光,将她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她既非周庄的小家碧玉,也非西湖的大家闺秀。我斜睨着她的侧脸,脱下灰围裙、套着霓虹裙裾的她,神态自若。
母亲展开地图,摩挲着一片丹霞色块的轮廓,终停在了东南海岸的一角。我忆起她动情的样子:“这是中国!”母亲呢喃着。于儿时的我而言,“中国”只是地图上的由一个个色块组成的雄鸡,她的美丽与深情,还没有跃进我的心里。我倚着桌沿,听母亲叨叨着“青藏高原”和“长江”,心里却只想着她搂着我哼的那支雅俗共赏的楠溪小曲。
二
一次旅途,让我有机会去追逐远方。一路颠簸,一路畅想。当我漫步于紫禁城的青石御道,灿烂的光氤氲着,仿佛有一只历史的眼穿过嬗变的时空与我隔空对视。遥想八国联军的阅兵仪式在你身前举行,我听见了你欲反抗却又无能为力的啜泣,只能在杌陧的楼影中掩面。你低头,你垂眉,你耳闻一切对“东亚病夫”的热讽冷嘲,只能攥紧拳头。后来,你日夜等待的一刻终于到来!我听见了,我听见了,1949年的宣言,从时空的远处传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刻我心中的“国”是什么呢?是脚下一望无际的路,是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我读懂了你,北京!年复一年,时光洗尽了你的铅华,你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千百年岁月的沉积,其间有忍辱负重,有浴火重生,这不就是“中国”吗?
三
随着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那一寸寸土地,似已与我贴心贴肺、水乳交融,“中国”印象渐渐清晰起来。“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长安的第一缕晨曦如同米氏章法若云似雾,一片弥漫。那雁塔晨钟的悠扬,是镐京早起的闹铃吗?“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钱塘江的豪气洒脱有别于西湖的静美,我眼观路人的笑靥,真如找到了西湖绸伞中才有的岁月静好。“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黄河一次次决堤,开封一次次被淹入泥沙,但“城摞城”之上,是怎样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千回百转,我最终驻足于苏州的拙政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我竟有了心旌荡漾之感。竹海里纤尘不染,我的心脾似也让天水洗净,倏尔想起一句:中国是“竹文明的国度”。竹子之品,也是每个中国人毕生的追求:不落入尘俗的泥淖,不改青绿的颜色。一竿竹,一抹绿,一道光清晰可见、横贯东西的文化动脉,那强有力的脉搏,就在我的耳畔跳动。“中国”不啻一座座城,更是一群群人、一帧帧文化印记。我们用生命的力量来联结,来传承。钟鼎彝器是中国,诏量镜铭是中国,瓦甓青花是中国,我们也是中国!
四
成长在温州,静静地看着时光走动,我已是一名少年了。转念细思,广袤的华夏大地,哪里不是我的“温州”呢?哪里不是我的家呢?寂然之外,似有一物奔流,且汹涌无法遏止。此为何物?月色入户,映出疏淡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