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在ICU睡眠剥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1-02李艳云
李艳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合肥,230000)
睡眠剥夺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重症疾病患者的一种特殊状态,其具体指代患者的睡眠极浅,在出现轻微环境波动均可造成其苏醒,如监护仪器启动,严重患者需要极长时间才可入睡,且极易惊醒[1]。现代医学认为其的发生来源于患者本身对于环境、治疗、疾病、症状的恐惧与不适,睡眠时间与质量的不足可显著影响患者的免疫表达,而且可造成患者神经衰弱,在患者处于严重疾病阶段,此类情况可能诱发患者的恶性并发症,如谵妄、完全失眠、意识模糊等,故对于患者的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2]。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即专门针对高危重症患者建设的特殊病房,其可提供大量的监护、支持手段,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与预后保障,但同时因为其中包含大量的设备、刺激性治疗措施以及特殊的环境,因此ICU内患者出现睡眠剥夺情况较为明显[3-4]。而ICU患者本身病情就较为严重,其出现睡眠剥夺状态则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恢复,而且可能出现神经障碍,另外ICU本身的环境刺激相较于一般场景更高,因此患者的睡眠剥夺一般会更为显著,故需要针对该情况进行良好处理[5]。而目前临床上针对ICU的护理干预较为关注患者病情本身,对于睡眠剥夺者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关注程度较低,这不利于患者的恢复[6]。近些年随着临床上对于ICU护理认知的转变,护理人员逐渐被赋予了多元化的角色与内容,基于此展开的多元化护理逐渐得到重视,理论上这种以人为本的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对患者护理的全面性,减少患者的ICU应激,有助于改善ICU内睡眠剥夺者的症状[7-8]。本研究基于此尝试对ICU内睡眠剥夺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并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对照,以明确其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1月至2023年0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睡眠剥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进入ICU的时间顺序予以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9.31±7.43)岁,IUC留置时间2~11 d,平均IUC留置时间(4.16±1.23)d。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9.81±7.47)岁,IUC留置时间2~14 d,平均IUC留置时间(4.08±1.31)d。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ICU收治标准,且均于本院ICU收治,预计收治时间≥3 d,实际收治时间至少>48 h,且清醒状态至少持续24 h;2)患者进入ICU或ICU苏醒后意识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4分;3)患者年龄≥18周岁,已成年。
1.3 排除标准 1)患者系神经损伤类疾病入院,如脑卒中、血管性痴呆、颅脑外伤等;2)患者在进入ICU或ICU苏醒时存在听力、语言、交流、认知、意识障碍等情况,无法配合护理;3)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病史,存在抗精神药物应用史,存在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史;4)患者于进入ICU 24 h或苏醒后24 h出现谵妄、死亡。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即基于医嘱对患者实施各项ICU护理,保持对患者体征的监护,常规饮食营养管理,生活管理,药事管理等。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沟通及简要宣教,在患者入住ICU后,及时评估患者个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睡眠状态,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然后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简要介绍ICU内的相关仪器、设备,在治疗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然后引导患者述说自身疑问,对其解答,后与患者进行个体化沟通,了解患者的不适感受,安抚患者,建立基础互信关系,减少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抵触,并降低其对于环境的应激。2)环境支持,尽量保证患者病床及周围区域处于相对舒适、整洁,并为患者准备床帘、眼罩、握力球等物品,以患者个人感受调节气垫床的压力,以其感受舒适或手下压两指为适,在晚间22:30后,关闭ICU顶灯打开壁灯,减少光线亮度,避免直照患者,在条件允许下调低患者附近的仪器功率,降低噪声,降低报警声音,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并在ICU内播放舒缓助眠音乐。3)治疗护理,协助医师完成相关治疗与检查,尽可能将患者的诊疗时间调整至日间6:00~23:00,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22:00~23:00对患者进行当日最后一次翻身、促排痰及其他护理,对于低深静脉血栓、压疮、肺炎风险患者可引导其自我调节舒适体位,或辅助其达到,在进入23:00后,尽量不要在ICU进行说话,室内非特殊情况禁止使用电话。4)心理支持,对于已经出现睡眠困难的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先对患者进行安抚,然后引导患者倾诉自身不适感受与负面情绪,基于患者的倾诉对其进行排解,引导患者使用握力球释放压力。5)助眠护理:在患者入睡困难时,先对患者进行播放舒缓音乐助眠,无改善则实施穴位按揉,必要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药物镇痛、镇静。6)疼痛干预,依据医师医嘱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采取阶梯支持方案,依据疼痛表达选取一般药物镇痛(非甾体)、物理镇痛、中医穴位按揉、耳穴压豆等。7)体征护理,定时检查患者的体征情况,若患者出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医师,针对发热情况需立即予物理降温处理,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手段。8)营养支持,针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基于非饮食干预营养支持进行,针对可进食的患者,依据患者个人饮食偏好,结合中国人营养学说与患者的病情、体征制定患者的饮食食谱,科学进行患者的饮食支持,改善其营养状态。9)预防谵妄,保持对患者的监测,若患者出现意识评分降低,及时邀请心理睡眠医师会诊。
1.5 观察指标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此进行测定,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7个维度,单个维度0~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测定时间分别为护理前(患者清醒后的第一次睡眠)、护理后(出现睡眠障碍予以护理后的第一次睡眠)。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选取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共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8个维度,采取标准计分法测定,即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佳。
2 结果
2.1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
2.2 2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3 讨论
ICU内睡眠剥夺属于ICU患者的特殊状态,其具体代指因为各类原因导致患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稳定睡眠状态,该情况较为常见,临床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ICU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剥夺[9]。一般认为严重睡眠剥夺或长期睡眠剥夺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表达,可诱发多种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功能、循环表达降低,以至于影响患者的疾病恢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谵妄等危险情况[10-11]。因此对于ICU内睡眠剥夺者实施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属于临床上一种新型干预方案,该干预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点出发,通过优化、整合多学科的支持方案,系统化地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展开,其较为强调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支持[12]。在实际应用中,多元化护理干预在ICU患者入住或清醒后即对其进行沟通,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以引导患者构建ICU内认知,减少其对于环境、医护人员的抵触与应激,继而减少机体与潜意识将自身归纳为危险环境的情况,或削减或者潜意识认知的环境危险度,以减少其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度,降低应激反应,以减少睡眠障碍[13]。而环境支持通过对ICU环境进行优化与处理,使其尽可能地舒适、整洁,并通过对ICU内设备、仪器、灯光的调节,从环境本身降低其应激度,以减少高敏感状态患者个体受到的环境刺激,从而降低其的应激表达,缓解精神紧张或生理紧张形成的睡眠障碍[14-15]。治疗支持则是调节治疗的时间窗口,为患者提供一段相对无刺激或低刺激的时间,以进一步下调ICU环境与治疗护理本身对患者的刺激,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使其进入睡眠。而配合此类干预措施进行的心理支持、助眠护理、饮食干预则是基于患者个人角度出发,改善其的身心状态,促进患者的机体状态提升,以降低机体自发形成的高敏感状态,以减少睡眠障碍情况,提升睡眠质量[1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论点相符,提示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而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表达优于对照组,则是因为睡眠质量的改善以及患者本身对于环境应激的降低,有助于其机体处于放松状态,促进患者机体的自身修复,且减少心理应激表达,最终提高生命质量[17]。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有助于降低重症监护室环境以及疾病、治疗护理对于患者的刺激,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