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百年巨匠
——关山月》的形象建构与传播价值

2024-01-02陈文轩

关键词:关山月巨匠画派

陈文轩

(广州美术学院 岭南画派纪念馆,广东 广州 510260)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推出的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用影像语言解读全门类艺术大师的鸿篇巨制。其中,占据半部篇幅的美术篇共拍摄中国现代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十六位绘画大师,关山月(1912—2000)作为岭南画派的唯一代表入选。在该系列纪录片的多语种国际版中,美术巨匠精简为八人,关山月依然位列其中。他是岭南画派的旗帜性代表人物,其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促进了岭南画派的持续变革与发展,构成了20 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个案。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关山月》能够真实塑造关山月的巨匠形象,以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果发挥美育功用,进而使大众深入认识岭南画派的历史意义与文化贡献,这是其影像传播的核心价值。在信息杂糅和遗忘加速的传播语境中,该影片如何通过梳理关山月的艺术实践展示岭南画派发展史的脉络,并以史实的传播来建构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同样值得深入探讨。

一、关山月本真形象的艺术建构

《百年巨匠——关山月》讲述传主关山月走过将近一个世纪,从底层贫民成长为国画巨匠的人生履历,深刻体现20 世纪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和艺术大家个人选择的复杂性,给予观众深切的激励与启迪。在传记纪录片中,本真的艺术形象往往承载着情感和思想深度,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和心灵,引发观众对人性、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影片以还原关山月的本真形象为建构原则,讲述其曲折坎坷的成长和学艺之路,并通过情景再现、文献考证、口述历史等手法建构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巨匠形象。

长期以来,纪录片秉持纪实主义的创作理念,致力于呈现可靠史料,凭借其真实性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主形象是否立体鲜活、有感染力,能否还原传主思想的复杂性和人格魅力,也成为这类纪录片优劣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但以往的作品在建构关山月的艺术形象时,侧重于展现他的贡献与价值,突出其历史性和重要性,却削弱了他作为人的本性,甚至有意无意地遮蔽他的真情实感。这种“扁平化”“神圣化”的形象难以使观众产生真正的共鸣,使得传记纪录片的基本要求——真实性大打折扣,其社会、文化、市场价值也随之折损。《百年巨匠——关山月》秉持呈现本真形象的艺术建构原则,深入挖掘关山月的性格特点和内在思想。本纪录片的总撰稿人刘传铭认为:“为长者讳、为圣人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很容易滑到高大全里面去”。[1]《百年巨匠——关山月》着力以客观、平视的角度还原巨匠本色。因此,一些不那么“光彩”但能深刻反映传主个性和思想特点的小故事得以保留。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关山月这位岭南画派巨匠,在贫困的童年时期,因痴迷画画而撕下村里所有春联泡水来炮制红色颜料的故事。影片为展现关山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于他青年时期冒名顶替混进高剑父的课堂旁听学习,以及抗战时期与妻子失散却选择冒险千里寻师的事迹也不作避讳。这些带有“祛魅”性质的微观叙事能还原巨匠的人性底色,树立了青年时期关山月的画痴形象,让观众感受到他的真性情。影片结合关山月不断到各地举办“抗战画展”以及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战地写生的事迹,将画家的责任感与满腔热血展露无遗;在表现关山月在晚年忙碌于教学、创作、慈善等事业时,引用了他的自白“过的是晚晴天,是有意义的每一天”,凸显了艺术巨匠朴实无华的内心世界。《百年巨匠——关山月》讲述关山月从画痴到画家再到巨匠的升华过程时,始终没有脱离他的真实性情或进行过度美化。这种叙事方式能使观众看清各种光环之下人物的本来面貌,而不是艺术巨匠标签背后苍白的神像。

关山月的一生是忙碌而充实的,也是曲折而激昂的。如何以纪录片的形式对这位艺术家精彩的人生进行表现,如何发挥纪录片的优势建构一个深入人心的巨匠形象,也是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关山月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创作团队搜集整理了扎实的一手文献,并运用多种影像表现手法,使关山月的一生及其艺术成就在90 分钟的叙事中得到充分的呈现。

影片展示了关山月从艺生涯中的原址、原物、原作,以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巨匠的成长之路。为打造纪实性和现场感,摄制组到大江南北追寻关山月的踪迹,再现了众多的历史场景。影片多次穿插关山月故乡海边的潮汐空镜头作为人生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的隐喻,将他学画道路上的各种“艺术院校”——国立中山大学、春睡画院等,都一一进行了实景重现。抗战时期,关山月为学画和宣传抗战去过澳门普济禅寺、韶关、桂林、昆明、重庆、敦煌等地。影片对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空间,也进行了全面的展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关山月艺途的坎坷。

影片运用传记、回忆录、美术史著、访谈录等史料文献,大胆取舍,考证扎实,呈现出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影片在生平事迹方面主要参考了《挥笔颂山河:关山月小传》和《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关山月》,摘录了不少描述关山月内心真实感受的段落。为了增强影片的实证性,导演组调用了各地文史馆、美术馆保存的珍贵历史影像和照片,围绕关山月诞生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加入香港人间画会、创作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与傅抱石合作)等重要时间节点和事件进行展示。这些材料作为传记纪录片的史料基础,为观众了解人物思想观念形成和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使观众充分体会到关山月在时代浪潮中的艰辛探索,深入了解了岭南画派发展的历史脉络。

影片也通过关山月的亲友和学生的访谈,以及研究学者的口述历史,从侧面塑造立体鲜活的传主形象,使得关山月事迹的讲述更贴近现实。例如,影片以不同角度的访谈,阐释敦煌莫高窟对关山月艺术的深远影响。学者张治安、陈湘波从关山月临摹敦煌壁画谈起,分析其古画素养的形成和绘画风格的转化。女儿关怡则回忆母亲不辞辛劳为父亲燃烛照壁以便临摹的细节,为母亲逝世时父亲含泪手书“敦煌烛光长明”的故事做了情感上的铺垫。此外,影片还呈现了关山月两位弟子对他的回忆。其中,陈金章回顾老师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课本来读,梁世雄则重温了老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始末。这些亲人和弟子的讲述饱含尊敬和怀念的情感,他们所描述的关山月不只是一代艺术巨匠,也是一位富有个性、令人尊敬的父亲或恩师。

《百年巨匠——关山月》秉持严谨客观的原则,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事例、扎实的史料考证、恰到好处的音画合一,成功地建构了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艺术巨匠关山月的风采。

二、培养大众审美素养和传播艺术理念的视觉场

《百年巨匠——关山月》让观众领略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美术巨匠,进而通过巨匠的思想和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百年巨匠——关山月》作为美术类传记纪录片,让广大观众从关山月的作品面貌、艺术理念中获得美育的浸润,进而加深对岭南画派的艺术成就、精神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这也是其着力彰显的传播价值。为此,影片打造了培养大众审美素养和传播艺术理念的视觉场,不仅通过关山月经典作品的生动展示与解读提升观众的审美素养,还以具象化的传播手法深入浅出地传播画家的艺术理念。

为提高观众的中国画审美素养,《百年巨匠——关山月》尝试以画家构思、创作的视角建构视觉场,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观赏画作的角度和方式。影片选取了关山月最具代表性的30 余件中国画作品,既有高不盈尺的手卷,也有宽度为6.5 米、长度为9 米的巨幅画作,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门类,足以构成一个虚拟在线的关山月经典作品展。影片在讲解画作《新开发的公路》时,把悬崖峭壁上凿出的新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与前景中第一次见到汽车的猴群局部放大,通过突出其中的互动关系来阐释画家的巧思妙构。影片从近3 米长的手卷作品《漓江百里图》中,选取最精彩的部分自右向左缓缓滚屏,既契合了手卷的传统欣赏方式,又让漓江胜景的悠远和秀美等特点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各种要素共同构成的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2],影片在建构视觉场时运用的手法不是满足于放大高清原作,而是通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增强表现力,让观众领略关山月代表作的风格,从而提升大众的视觉审美素养。

为让观众便于深入品读作品的艺术价值,影片运用了专业而易懂的叙事旁白和研究学者的讲解,使美术作品展示的视觉场具备更丰富的要素,让观众在图像和文本的融合阐释中深入理解各种美术专业术语,进而领悟关山月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影片伊始,由数位中国美术界权威学者对关山月的思想品格、艺术风格做概括性的评价,让观众树立起对关山月的第一印象。在展示题材非同寻常、构思和技法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山水画《绿色长城》时,叙事旁白展示了时代变迁给予关山月的触动,受访学者也揭示出了画家想努力表达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的创作构思,观众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件作品的艺术魅力,体悟岭南画派画家如何将生活感悟转换为创作实践。在关山月的西北纪行系列代表作展示中,影片使用旁白叙述了郭沫若给《塞外驼铃》和《蒙民牧居》等作品所写的题跋——“关山月屡游西北,于边疆生活多所研究,纯以写生之法出之,力破陋习,国画之曙光”,以及徐悲鸿“风格大变,造诣愈高”的评价,从侧面说明这批创作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意义。受访学者还讲述了关山月于西北写生和在敦煌临摹的事迹,突出当地风土人情和古代艺术精华宝库对其造成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撼动,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这些写生和临摹经历与关山月博大、敦厚、古朴的艺术风格之间的渊源关系。

《百年巨匠——关山月》的传播价值还在于建构了传播艺术理念的视觉场。“在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接受者的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趣味等都与其发生紧密的联系。”[3]在艺术欣赏的高级阶段,接受对象需要对艺术家的理念有所掌握,才能充分理解甚至体验艺术品的深刻内涵。为实现这个目的,影片运用了丰富的视觉手法,将抽象的艺术理念转换为具象的视觉内容,从而建构出一个视觉场,通过这个视觉场有效传播了关山月“艺术大众化”“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

高剑父在其重要论著《我的现代国画观》中强调:“艺术既是生活的形象,现实的反映,一方由于革命的人生观使画家站在现实的前头,他的反映含有善意的诱导作用,那作品必须是大众化,使无论何人,一见理解,衷心接受,被影响于不觉,起共鸣于行动”[4]。作为高剑父的得意门生,关山月从进入春睡画院习画伊始,便受到“艺术大众化”这种革命性的艺术理念的深刻影响。对此,影片运用丰富的历史影像营造视觉场,表现关山月从不自觉描绘底层人民到主动以画笔呼吁抗战的创作主题转换。观众能够通过百姓流离失所的历史背景影像、关山月的自白、国画创作与战斗场景的交错呈现,以及气势撼人的抗战画代表作滚屏画面,直观透彻地理解“艺术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影片挖掘了这种理念带来的持续影响,通过关山月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的历史影像、加入香港进步美术团体“人间画会”并合绘巨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照片资料,反映他思想和情感上的“艺术大众化”倾向。此外,影片还运用特效技术虚拟再现关山月的自白,表达他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深刻认同。影片运用特效技术凸显《讲话》中的部分内容,引导观众走进关山月的精神世界,通过视觉场的建构有效传播关山月的艺术理念。

关山月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创新理念,为中国画注入了生命力,对百年来中国画的变革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百年巨匠——关山月》巧妙地以“新”为关键词,串联起关山月求变创新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绘画主题、笔墨技法和教学主张,建构理念传播的视觉场,充分阐释“笔墨当随时代”的含义。影片开头出现的学者在访谈中指出,终其一生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是关山月成为一代巨匠的关键因素,画面同步展示《三灶岛外所见》《新开发的公路》《听毛主席的话》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让观众从绘画主题和形式风格上直观感受不同的时代气息。关山月曾言道:“法度随时变,江山教我图。”[5]为突出关山月的笔墨技法和艺术理念,影片将桂林山水美景与《漓江百里图》交错呈现,使观众在实景与画作的对比中领略其豪放的笔法,体会关山月不拘泥于古人的笔墨创新,并深入理解这种艺术理念的真谛。

《百年巨匠——关山月》所打造的美育视觉场能够深层次地发挥美育的社会功用。同时,它架设了一条通向关山月艺术世界的桥梁,让广大观众得以领悟画家的独特魅力以及岭南画派艺术理念的深远影响,也为后续的纪录片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建构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

扬·阿斯曼认为:“记忆寻找着被埋没、已经失踪的痕迹,重构对当下有重要意义的证据。”[6]岭南画派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发展历程和文化价值对当下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建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然而,岭南画派在当下的接受面较为有限,与其历史价值极不相称。为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岭南画派“跨界”“出圈”,加强建构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势在必行。

纪录片与文献、档案、记忆有着深切的关联。从心理机制来看,纪录片能够有效唤醒观众对历史的回忆。“人类可以通过图像视觉经验的固定性和重复性来重构流失的历史经验,从而达到建构文化记忆的目的。”[7]纪录片通过持续广泛的传播,能将无数观看者的个人记忆汇聚为集体记忆,形成一种保存个人记忆的“社会参照框架”[8],从而以影像建构文化记忆。《百年巨匠——关山月》的广泛传播,不仅让岭南画派被更多人所熟知,还为岭南画派文化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

影片以大段篇幅讲述关山月一系列旗帜鲜明的抗战国画实践,构建了一段珍贵的关于岭南画派画家的爱国救亡壮举的文化记忆。抗日战争时期,岭南画派画家以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率先以中国画呼吁抗战。1932 年,高剑父为控诉日军侵略上海,创作了经典作品《东战场烈焰》(初名为《淞沪浩劫》),开抗战国画之先河。从影片中可知,关山月在抗战期间加入春睡画院,深受恩师强烈的责任感和悲悯情怀影响,决然摒弃当时画坛普遍追求的文人画趣味,自觉选择以百姓的苦难和日寇的暴行为创作主题。影片着力调动观众的情感,对关山月进行绘画创作的影像和中日两军激战的场景进行交叠放映,用笔走龙蛇的创作情景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悲愤。这一手法的运用有效突出岭南画派“纸笔抗战”的主张,也隐喻战争对文化的破坏以及文化传承的艰难。岭南画派的抗战画不仅在当时的抗战宣传中发挥了实际效用,其思想主题的转换和创作风格的变革还对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为加深观众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影片特别呈现关山月“抗战画”系列作品,将表现日寇轰炸城市和渔港的《中山难民》《渔民之劫》《三灶岛外所见》,以及揭露讽刺日军野蛮行径的《游击队之家》《侵略者的下场》等代表作进行了展示。同时,影片以关山月举办“抗战画展”引发叶浅予、张光宇等寓居港澳的文化名人盛赞其作品的情况,凸显这批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抗战国画在抗战文艺史中的重要分量。

1950 年代,以关山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画家迅速转变画学思想及创作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成为民族崛起的文化见证。为建构这段文化记忆,影片展示了关山月在20世纪下半叶的重要艺术实践,层次丰富地展现他为“新中国美术”所做的努力。其一,影片通过史料文献讲述关山月在1950 年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开学典礼上进行题为《中国画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反映这位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迅速转变画学思想的行为。其二,以“新中国建设”“革命圣地画”和“祖国大地组画”三大主题系列作品的展示,集中呈现关山月不断自我变革的艺术成就。影片通过表现山区公路建设成果的《新开发的公路》、展示乡村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15 米长卷《山村跃进图》、展现湛江堵海工程建设情况的《向海洋宣战》(关山月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师生合作)、展示广东沿海防风林建设情景的《绿色长城》等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画作,把那个时代改天换地的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写实性的作品创造了山水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代新风,具有“图像证史”的价值,在新中国美术史和岭南画派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可见,纪录片有效调动了广大观众的集体记忆,进而强化了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建构。

四、结语

《百年巨匠——关山月》完整展现关山月的本真形象,尽力发挥其艺术教化功能,构建和传播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本身就是对巨匠影响力进行总结和拓展。《百年巨匠——关山月》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是近年来美术类传记纪录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将关山月的个人奋斗史深刻嵌入岭南画派的百年演进之中,完整展现巨匠的成长之路,以小见大阐释岭南画派的创作理念。影片运用大量文献和口述史料塑造巨匠真实可感的人格精神,避免过度神化人物,回归纪录片的纪实价值。

作为美术类纪录片,《百年巨匠——关山月》凸显的是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以多元化的视听手段和深入浅出的鉴赏导览构建大众美育的视觉场,打造了“永不闭幕的展览”,有效拓展传统美术作品传播的内涵与边界。更重要的是,影片填补了当前岭南画派相关纪录片的缺失,有效建构岭南画派的文化记忆,也为岭南画派的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这部优秀的纪录片,或许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没有所谓足够的流量和市场,但它的传播价值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让观众在这种长篇叙事和艺术精品的详细讲解中切实地得到美育的熏陶,并深入了解岭南画派的发展脉络。

猜你喜欢

关山月巨匠画派
“没有风格,就是我的风格”——关山月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关山月随想
数学巨匠吴文俊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关山无限——纪念关山月诞辰105周年作品展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