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视角下知识建构式复习方法

2024-01-01林瑜

甘肃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复习策略结构化

【摘要】在结构化视角下,语文要素的复习策略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力求科学、精准。首先是突破自然单元的知识结构,着眼于不同学段统编教材要素编排的序列与渐进性,根据其认知能力的内在关联,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梳理与提炼;在此基础上,以本册的其他课文为载体尝试知识的运用与转化;最后链接到真实化的学习情境,运用表现性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学法运用,使知识结构化,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结构化;知识建构;复习策略;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3—0100—04

运用系统复习迎接质量检测是一线教学绕不过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模块的出台,规定了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并引领着“教—学—评”一致性的走向。相应的,学业质量测评也越来越规范,其中对“语文要素”的检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评价模式下,以往那种效率低、负担重的“广撒网”式的题海战术将被摒弃,转而追求更科学、高效的教学复习策略。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也称中心思想,“体会思想感情”即要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获得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深层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思维品质。这一要素对应“新课标”中第三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是: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对生活的认识比较肤浅,加之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认识事物有局限性,因此,“体会思想感情”是复习教学的一个难点[1]。笔者认为,如果能够遵循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改变传统单个知识点、单篇课文的复习思路,以结构化的视角,统整相关要素序列,应用“学法提炼”“知识转化”“链接情境”等复习策略,建构“块链”知识体系,可以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素养。

一、结构化梳理,提炼程序性知识

“结构化”是经过关联、比较,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来习得语用策略,内化言语经验,从而形成语文能力。结构化理念下的高效复习绝不是对陈述性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有效的知识梳理与提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知识在不同学段的内在逻辑关系,使之结构化。而梳理、提炼的第一步就是“复现”。这种复现不仅仅局限于一课、一个自然单元。而是要纵观统编教材中的要素序列,提炼这一要素在不同年级学段的知识要求及教学策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复现”的知识是“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这一要素在统编教材中最早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因为“体会心情”与“体会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再往后,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要素中,教材明确提出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即“抓关键句”。以这两个要素知识“复现”为起点,梳理教材中关于“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了解文章如何抒发感情”的语文要素就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2]。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及该册第六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等(见表1)。鉴于统编教材是以螺旋式结构编排语文要素的,只要教师引领学生复现并梳理这些要素,就可以提炼出“体会思想感情”的知识方法,并使之结构化,那就是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瞄准场景与细节”“关注抒情的方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完成知识的梳理与提炼之后,教师可以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来整体把握这一单元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第一课中的童年组诗,学生可以抓住“也傍桑阴学种瓜”“彩丝穿取当银钲”“短笛无腔信口吹”等诗句,体会作者对儿童及其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祖父的园子》一课,则要引导学生关注本篇课文独特的抒情方法——运用景物与叙事相融合的写法表达作者对祖父、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月是故乡明》一课,学生要重点体会作者如何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隐含在“家乡的月亮”与“世界各地的月亮”两种场景的对比之中;《梅花魂》一课,学生可以从外祖父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体会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情感。

二、迁移运用,促进知识的巩固与内化

促进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无须舍近求远,依托大量课外阅读材料来复习。其实,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本。当学生运用“体会思想感情”的知识,尝试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实践运用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册的其他课文为例来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思路是:将知识迁移运用到与“体会思想感情”这一要素密切相关的第四單元课文,然后辐射到其他单元的课文。以第四单元的《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细节来体会作者对“刘伯承钢铁般意志”的赞叹,以及对“毛主席伟人胸怀”的敬仰。接着可以从本册中选择其他课文,来实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知识运用。如《草船借箭》《跳水》,可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等课,则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把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见表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记事、写人、写景”三种文体角度内化“体会思想感情”的知识结构。

记事类文章:找有关的场景、细节描写的段落,确定关键句,把握关键语句中蕴含的情感,找到依据进行验证。

写人类文章:找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段落,圈画关键词,把握关键语句中蕴含的情感,找到依据进行验证。

写景类文章:找景物描写的段落,确定蕴含情感的关键句,想象画面,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找到依据进行验证。

三、运用表现性评价,促成阅读素养的进阶发展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素养,“评价”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在于将学习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相联系,以检测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能力。当学生梳理并实践了“体会思想情感”的程序性知识之后,教师要创设必要的陌生化阅读情境,结合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提升素养。表现性评价仍需依托文本,但其外延要大于普通试题测试。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以触发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次要满足多角度、全方位的要素检测,达到一篇文本可以检测多种方法的运用,一举多得。下面,笔者以原创下水文《桂花光饼》为载体,设置相关任务与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素养。

桂花光饼

①朦胧中,我又回到了那个开满桂花的小巷子。阳光下,枝头上缀满淡黄的花瓣,清香四溢,浓而不腻;微风轻拂,枝叶轻轻摇曳,细碎而小巧的花瓣纷纷飘落,一地金黄……

②“卖光饼夹啦,卖光饼夹啦,一个光饼夹两块五!”每次我到外婆家楼下那条栽满桂花树的小巷时,就能听到这清亮的叫卖声。我把这条小巷叫作“桂花小路”。

③有一次,我和弟弟来到“桂花小路”,再次听到了“卖光饼夹”的声音。我们刚打完球肚子早已“打起鼓”了,便揣钱往叫卖声的方向跑过去……老板正忙着,我迫不及待地指着台面上的光饼说:“老板,给我们来两个光饼夹。”只见老板把完完整整的光饼从中间切开,底部留一点“藕断丝连”的样子。再从汤汁里夹出几块油炸豆腐嵌进光饼里,然后又往里添上两片红糟五花肉,最后浇上汤汁。还未上嘴,香气已经逼人了。我接过光饼夹正要往嘴里送,这时,一阵风拂过,把“桂花小路”边上的桂花树吹得摇摇晃晃的,几朵桂花被摇落下来,恰好落到我的光饼夹上。看此情景,弟弟尖叫起来:“桂花光饼,桂花光饼啰……”

④光饼是福清人所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它圆圆的,大约有手掌那么大,就像一个“小胖子”。上部是弧形的,表面布满了白芝麻;底面是平的,有许多皱纹。刚烤出来的光饼表面上金黄金黄的,像刷上了一层金漆。切开后,就露出了白色的“肚皮”,用手碰碰“白肚皮”,软软的。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发出“咔嗞,咔嗞”的声音,真是外酥里软呀!如果是光饼夹,汤汁流进嘴里,热乎乎、香喷喷的,把整个口腔都陶醉了,令人回味无穷!当地人之所以喜欢光饼,还有一个原因。相传明嘉靖年间,为方便携带,抗倭名将戚继光带领士兵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后来战士们发现烧饼虽可充饥,但容易上火。智慧的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入食盐增加口味,加入碱助消化,并拍上芝麻以润胃去火。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戚将军把这种饼称为“光饼”。每年清明节,光饼也是祭祖时必备的。

⑤每到过年时,外婆会买上许多光饼,夹上自己煮的五花肉,做成光饼夹招待客人,那时候,满屋尽是光饼香。大家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无拘无束地聊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到我们准备返回时,外婆就会提前买几块光饼,说是方便我们在长长的旅途中填填肚子。听外婆说,只要吃一块光饼就可以避免晕车呢!

⑥好久没去外婆家了,不知还能不能看到那满树桂花,听到那熟悉的叫卖声,吃到那满嘴留香的“桂花光饼”……

任务一:阅读短文,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如下表格:

表格化的问题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聚焦不同类型的段落,运用多种方法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第一段中对桂花小巷的回忆,作者用唯美的景物描写烘托出对外婆的怀念;第三段,从老板熟练的动作以及弟弟的语言,可以体会作者对家乡光饼夹的深刻印象和情有独钟;第四段中引用光饼来历的资料,更增添了对光饼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自豪感;第五段,透过外婆用光饼夹招待客人的场景描写,在赞美光饼美味之余,为结尾表达对外婆的怀念作了铺垫。如此,利用一篇短文,融入多种“体会思想感情”知识的复习,一举多得,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任务二:小组通过“角色再现”文中的“我和弟弟在桂花小巷买光饼”或“过年时奶奶做光饼夹招待客人”的场景,体会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评价,目的是采用“读、演”来考查学生对文本中思想感情的把握,体现“新课标”中“能运用诵读、改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感人情境和形象的理解与审美体验”的学业质量要求。

任务三:通过对长辈的访谈或调查,了解最能勾起他们思乡之情的人、事、物,写一篇访谈记录。

运用访谈调查的评价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運用访谈调查工具来收集相关信息,再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来验证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在“人物、物品、事件”中体现的。

结构化视角下“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素复习,应引领学生躬行于教材,梳理提炼知识,再以此为纽带勾连多篇课文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块,然后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表现性评价,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联系生活,实现课内外的连通,实现学习与生活的连通。这种从“知识块”到“知识链”的精细化复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复习教学的提质减负[3]。

参考文献

[1]吴忠豪.统编教材高年段语文要素解读[J].语文建设,2021(07):50.

[2]李竹平.要素关联,整体设计[J].语文建设,2022(09):04.

[3]林瑜.三年级下册“中心句”专题复习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1(06):63.

(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块链教学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FJJKZX22-379)

编辑:阎韵竹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复习策略结构化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回归教材,依“标”靠“本”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