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及路径探析
2024-01-01景朝梅
景朝梅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乘势而上迈向了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过程,有助于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35,人类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程度,人类认识反过来又会对人类实践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实践探索、接续奋斗的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首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极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连一辆拖拉机都制造不出来”的工业底子,确定了工业化为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学习苏联模式接受苏联的帮助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大规模推进工业化,“一五”时期开始布局的156 个重点工业项目的成功落地,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1964 年12 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规范了“四个现代化”的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1979年3 月23 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阐述这一战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74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审时度势,果断把科学技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三步走”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江泽民在邓小平“三步走”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基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科技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提出推进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面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 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完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现代化。首次提出“五个统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2005 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按四位一体布局的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四化同步”的提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发展,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创造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地实践探索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实践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互动过程,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上不断发展和理论上不断完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为了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奠定者、开辟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发挥中国共产党高屋建瓴的战略规划能力,卓有成效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必须把自身建设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投身现代化国家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尊重劳动人民,最大限度地激发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能够提高效率,增加财富数量,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在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基础上,也要分好“蛋糕”,因为分好“蛋糕”又关系到下一步做更大的“蛋糕”。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强调公平和共享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形式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保障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601,高品质的生活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本和创新动力。
(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5]321近代以来,英美国家依托产业革命建立起了现代化体系,实现了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基石。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点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化解风险的基础。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包括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巩固传统产业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我国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
(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现代化的体制保障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高效率的长处,又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特色和经验,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保障。首先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此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使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科技创新,转化增长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科技事业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们的创新能力还有差距,存在不少“卡脖子”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从资金支持、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协调发展,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只有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均衡持续发展。我们应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策倾斜,缩小地区差距,通过深化开放,协调国内外两个发展大局。
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以能源革命和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绿色升级,全面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转型,兑现“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只有立足自身,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无阻,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但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现象出现,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因此,关起门来在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里搞现代化建设,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全球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同世界的联系只能是更加紧密,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繁荣国内经济,带动世界经济。
坚持共享原则,确保国内、外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实现现代化的环境保障。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积极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社会和谐,国内发展环境的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前提。我们要坚持共享共建,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价值的核心。“和合”文化决定了中华民族和谐宽容、兼容并蓄的民族特性与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和则两利”,中国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积极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要用合作共赢代替零和博弈。我们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摆脱大量可能引起的对抗和冲突的矛盾与摩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行动空间。
三、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演进过程顺应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要使中国14 多亿人大踏步地、高质量地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坚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先导,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国内、外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保障和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