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重庆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的建议

2023-12-31王宗德郑洁

重庆行政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水平四川实验室

王宗德 郑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系统谋划、重点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了遵循。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是科技战略大后方,是国家科技战略安全重要基石,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创新前沿领域,打造一支承担国家任务、服务重庆发展、产生重大成果、能够应急攻坚的优势创新力量,实现科技创新基础实力和创新体系效能整体跃升,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重庆战略科技力量的短板

(一)科技基础设施和实验室缺乏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储备项目,全市仅有超瞬态实验装置1个,少于四川(10个)。国家实验室还未实现突破,少于四川(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少、体量弱。2022年重庆市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少于北京(136个)、上海(46个)、江苏(36个)、广东(30个)、陕西(21个)、四川(16个)、浙江(15个)、天津(14个)。重庆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少于北京(68个)、上海(25个)、广东(24个)、湖北(19个)、四川(16个)、湖南(14个)。

(二)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体系不健全

重庆市高水平大学缺乏,高等院校仅68所,少于北京(122所)、上海(288所)、浙江(109所)、广东(160所)、江苏(167所)、四川(134所)、陕西(111所)等省市,其中,“双一流”高校2所,少于北京(34所)、上海(15所)、江苏(16所)、四川(8所)、陕西(8所)、天津(5所)。学科体系不完善,以工科为主,传统学科较多,前沿交叉学科较少,重庆市仅有6个A-学科,高校学科和科研竞争力不足。研发体系不健全,高水平科研机构不多,中央在渝科研院所仅4家,少于北京(347家)、上海(52家)、武汉(25家)、成都(30家)。全市拥有科研院所62家,仅为四川的38.1%(163家)、北京的16.2%(382家)、上海的48.4%(128家),科研机构研发与产业创新需求脱节,领域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传统农业、传统制造、检验检测、日化、食品等,占到市级院所的90%以上,以技术应用为主,缺少原创性、开拓性的科研,高水平成果和新兴产业的生成能力不强。

(三)优质科技企业不多

2022年全市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仅为广东的13.9%、浙江的21.1%、湖北的31.4%、四川的43%、陕西的51.5%。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少于广东(867家)、江苏(709家)、浙江(601家)、北京(588家)、上海(502家)、四川(343家),略高于天津(194家)、陕西(164家),年增长率117.8%,仅超过四川的91.60%、天津的49.23%、陕西的46.43%。全市科创板上市企业仅1家,少于广东(76家)、浙江(42家)、四川(17家)、湖北(12家)、陕西(12家)。

(四)科技人才匮乏

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两院”院士数量仅18人,低于北京(887人)、上海(183人)、广东(102人)、浙江(81人)、陕西(72人)、四川(63人)。2021年,重庆市R&D人员20.25万人,低于广东(124.85万人)、江苏(108.83万人)、浙江(79.86万人)、北京(47.29万人)、上海(34.5万人)、四川(31.17万人),略高于陕西(18.79万人)、天津(10.3万人)。

二、推动重庆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的建议

(一)争取国家支持与加快自身培育相结合,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和实验室体系

积极对接国家需求,突出重庆在国防科技领域的优势和雄厚军工基础,争取中央在重庆布局建设国防军工领域国家实验室。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合作,对接三区的国家实验室,聚焦四大科创高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基地。深化重庆市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星网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中央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共建共享联合实验室。强化川渝合作,共同向上争取两地共建国家实验室及国家实验室基地。积极培育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等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与四川大科学装置的合作,共建应用基地。推进建设金凤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广阳湾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优化重组市级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布局。在人工智能、数字农业等领域,谋划创建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二)引进合作与自身建设相结合,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

加快推进在渝高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向转变,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整合引进的中科院等创新机构和重庆市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建设一批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夯实重庆市基础学科支撑。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交叉学科与专业,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跨学科研究人才团队,持续推动前沿技術突破,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一流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来渝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研究制定鼓励引进机构发挥作用的举措,推动引进机构与本地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结对合作,建立一批建设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支持市属科研院所与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高位嫁接”、融合发展,共同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场景化应用示范。

(三)突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优质科技企业集群

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发挥各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大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和梯队完善的科技中小企业培育体系,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平台型企业、生态型企业和链主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共建实验室、研发众包等方式,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国有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制胜引领作用。开展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创新。推动科技企业组建研发中心、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引导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强化政策引导和优质服务,打造西部科技人才高地

依托各类国家和市级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引进海内外顶尖科技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深入实施好“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强化政策统筹支持,加大引才工作考核力度,在引进人才在科研及成果转化、政府奖励、团队建设、生活保障方面给予支持。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大幅提高青年人才担任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的比例,支持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薪酬贡献评价等市场化评价方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减负专项行动,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讲好创新故事、宣传创新典型,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作 者:王宗德,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九处副处长、重庆大学生态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 洁,西南大学科学中心综合事务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高水平四川实验室
A gift I treasure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