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鸡痘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3-12-31祁从春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鸡痘痘病毒病鸡

李 琦,祁从春,绪 欣,陈 相

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农村局,江苏高邮 225600

近些年,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人员为了有效提高养殖效益往往过密饲养,导致鸡群生长发育受阻,鸡痘发病率逐年上升。健康鸡群在感染该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机体表现为消瘦、产蛋率下降等症状。若未及时对病鸡进行治疗,还易引发继发感染,造成鸡群大批量死亡,给养鸡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

1.1 流行病学

1.1.1 病原体

鸡痘病毒是鸡痘病的病原体,形状为砖型。鸡痘病毒为DNA病毒,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性,在干燥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并保持感染性。另外,鸡痘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15 ℃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其次,鸡痘病毒耐干燥,在干燥的条件下可存活数周。除此之外,鸡痘病毒对消毒剂较敏感。常规消毒可在5~10 min内将其杀死消灭,如10%的冰醋酸、1%的升汞溶液等。

1.1.2 易感动物

鸡是鸡痘病毒的主要感染群体,鸡痘病毒对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鸡群均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其中,对雏鸡和肉鸡感染性最强。雏鸡发病率高达30%以上,但致死率较低,通常维持在5%左右。

1.1.3 传播途径

病鸡和病后康复的鸡也是鸡痘的主要传染源。病鸡体表的丘疹、脓疱、体表分泌物、粪便等物质中均携带大量鸡痘病毒。健康鸡群在直接或间接接触后,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鸡体,并进行疾病传播。另外,鸡痘病还可通过蚊、蝇和寄生虫进行传播。其中,蚊子是最主要的媒介,其可通过吸血将病毒传染给健康鸡群。

1.1.4 流行特点

鸡痘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高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是由于夏秋季节蚊、蝇等传播媒介数量较多。健康鸡群在感染病毒后,通常1个月后可恢复健康。但若未及时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处理,容易导致鸡痘病在鸡群内大面积蔓延,甚至易导致鸡群出现继发感染,从而鸡群发生大面积死亡。饲养过程中,若鸡舍内污染物清理不及时,温差大、潮湿、通风不良等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容易引发鸡痘病毒的感染。

1.2 流行现状

第一,近年来,鸡痘发病日龄不断提前。雏鸡发病日龄,由之前的20日龄提前到十几日龄甚至7日龄左右。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养殖人员通常在雏鸡20日龄以后进行鸡痘疫苗接种,导致免疫滞后,引发早期发病。

第二,腺胃炎症状严重。患鸡痘病的病鸡在病情发展后期会表现出严重的腺胃炎症状且占比逐年增加。鸡痘病的发生常伴随传染性腺胃炎,相关概率高达30%,且发病范围较广。

1.3 危害

患鸡痘病的病鸡体表和黏膜存在严重的发炎现象。另外,其它鸡会啄破病鸡患处的痘疹,从而导致病鸡体表出现流血现象,进而容易造成继发感染,导致机体表面炎症进一步扩散,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鸡痘病可导致病鸡采食量下降,进而导致病鸡出现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现象。其次,患黏膜型鸡痘的病鸡口腔、喉、气管等部位的黏膜有明显的溃疡。口腔溃疡灶甚至会变为口疮导致病鸡出现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甚至病鸡会出现缺氧现象,造成机体衰弱、死亡。耐过的病鸡机体体质较弱,生产性能下降,需要较长的时间方可完全恢复。

2 临床症状

2.1 皮肤型

皮肤型病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差,无食欲,鸡冠、眼鼻、泄殖腔、腿部和腹部有明显的灰色小结节产生。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结节体积逐渐变大,且相互融合,形成大面积的结痂。结痂颜色通常为棕褐色,表面干燥且粗糙。若病鸡眼部产生结节会导致病鸡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出现失明。通常皮肤型病鸡临床症状较轻,且不易出现全身性症状。病鸡体表的结痂通常在3~4周后可脱落,但结痂部位会留有疤痕。蛋鸡在感染后产蛋率明显下降,病情后期还会出现停产现象。

2.2 白喉型

白喉型病鸡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鼻腔内分泌大量黄色脓性液体。发病2~3 d后,病鸡的气管、咽喉、口腔等部位的黏膜有明显的病灶产生。黏膜表面出现大量的黄白色结节,体积逐渐增大。坏死的黏膜组织和渗出物会凝固形成一层覆盖黏膜表面的假膜。随着假膜面积的不断扩大会造成病鸡气管堵塞,导致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的现象。

3 诊断鉴别

3.1 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尸体进行解剖可发现,病鸡口腔、喉部出现明显的病变症状。口腔以及喉黏膜表面覆盖淡黄色的假膜,易于剥离。另外,肠黏膜和肾脏有明显的水肿现象。其次,肠道内有大量粥样内容物。

皇上还是皇子时,无意中救了老砍头母亲的命,老砍头母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头,说,别人的话你可以不听,但皇子的话,一定要听,他就是要你的命,你也要给他。老砍头是孝子,答应了。

3.2 实验室诊断

第一,检测人员应及时采集病死鸡患处的脓性分泌物以及口腔或喉黏膜。样本采集后放置于2 ℃低温条件保存,并移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第二,细菌学检查。在无菌条件下将采集的病料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并放置于37 ℃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

第三,动物接种。将采集到的病料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浊液,随后将其接种于1月龄健康鸡,通常可采用划冠接种方法,接种后一周内观察接种区域是否出现典型的脓疱。另外,还可采集病鸡气管黏膜表面覆盖的假膜,按照1:50的比例将其制成10%的悬浊液。随后添加1 000 IU青霉素和链霉素,在室温下静置2 h,最后以3 000 r/min的速度进行5 min离心,取上清液注射到SPF鸡绒毛尿囊膜中,注射剂量为0.2 mL。随后在37 ℃条件下继续孵化5 d,观察绒毛囊膜是否出现肥大现象以及是否有圆形痘疹的出现。

4 防治措施

4.1 疫苗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鸡痘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养殖过程中常用的鸡痘疫苗为弱毒疫苗。养殖人员在对健康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时,可选用针刺法进行皮下刺种。疫苗接种前,养殖人员应根据鸡群年龄对疫苗进行适当的稀释。接种鸡群日龄越低稀释倍数越高。通常6、20、30日龄分别需要稀释200、100、50倍。疫苗接种后3~4 d,养殖人员应观察鸡的刺种部位是否出现水疱、丘疹,若出现,则证明疫苗接种成功。

4.2 药物防治

对患有皮肤型鸡痘病的病鸡,养殖人员首先应使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病鸡皮肤患处进行清洗,随后剥除痂皮,再使用浓度为1%的碘甘油进行消毒处理。对患有白喉型鸡痘病的病鸡,养殖人员应先将喉、气管等部位的假膜揭除,随后使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灶处进行清洗,最后涂抹适量的碘甘油。由于病鸡易出现继发感染,因此养殖人员在对病鸡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病鸡体重注射适量的阿米卡星和利巴韦林。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 d,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

4.3 饲养管理

养殖人员应保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等污染物。另外,定期对健康鸡群进行体内外驱虫处理,每周对鸡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杀菌消毒。鸡舍门口处还应安装门帘,防止蚊、蝇进入鸡舍内,引发感染。其次,定期通风,保证鸡舍内干燥、空气质量良好,避免有害气体大量堆积,造成病鸡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应严格控制日粮,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充足,从而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鸡痘病的发生。

4.4 疫情处理

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病鸡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处理,必要条件下还应按规定进行扑杀。对于病死鸡和扑杀的鸡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病鸡使用的器具和鸡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健康鸡群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病毒灵粉,从而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用药后7~10 d内若无病鸡发病可停止用药。停止用药3 d后应立即对健康鸡群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接种方式可选择刺种。刺种免疫时,工作人员应保证一鸡一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免疫时应先对体质较强的鸡进行免疫,随后再对体质较弱的鸡进行免疫。免疫结束后,疫苗包装、接种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 小结

总之,鸡痘病对我国养鸡业危害严重,养殖人员应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的原则。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熟练掌握鸡痘病的流行特点,对健康鸡群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保证环境卫生、舒适,降低环境应激。另外,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对病鸡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减少养殖损失。

猜你喜欢

鸡痘痘病毒病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