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思考

2023-12-30柯尊春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习数学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楚地展示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以及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和注意事项,以期能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显著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说,这种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有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天马行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容易在课堂上分心。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授课,可以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逻辑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概念,更好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思维导图,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课程培养目标,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二、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课堂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同样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进行独立探索。

(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往往是“填鸭式”的方法,即由教师讲授诸如数学公式、数学原理、运算规则等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个过程缺少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不易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利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利用思维导图实施辅助教学时,教师同样要注意结合其他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由于它的这种特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他们可能会渐渐厌倦数学。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中的大量抽象概念和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全面的知识框架,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分数的相关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将涉及分数的各种概念作为思维导图的重要节点,用清晰的逻辑联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思维导图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显然,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知识框架,把握知识要点,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反思总结,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调整教学

在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绘制章节的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独立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和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有教师就发现学生在理解面积这一概念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他们往往对于那些比较少见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不太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的同时,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组合图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如通过分割法和填补法等方法,将复杂的图形转换成易于理解的简单图形,再通过相加或相减,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显然,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公式,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掌握各种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数学是一门以计算和测量为基础的学科,兼具理论的抽象性和实践的具体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当下,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能以多种视角、多种方式去探索、分析和推理,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而,传统的方法往往难以将复杂的知识成体系地呈现出来,这就削弱了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作用。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数学知识点,可以化繁为简,直观地表达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幫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仍以“组合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授课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自主梳理课堂上的授课内容,此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面积概念的内涵,从而掌握计算复杂图形面积的方法。当学生已经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继续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这一章关于多边形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可见,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类比和概念的逻辑推导,通过对比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相关的概念和信息进行分类、关联和整理,从而形成更加清晰的思维结构。

(四)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普遍处在具体运算阶段,面对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往往比较吃力。教师除了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外,还应重视预习和复习。毫无疑问,在数学学习中,预习和复习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后复习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预习和复习环节加强对思维导图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记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鼓励并引导他们通过课题来探究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例如,在“小数乘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分解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探索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区别。这一步是为了在开始教学前,确保学生已经理解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然后,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并解释为何小数乘法是重要的。可以使用实际示例,如货币转换或测量单位转换,来展示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接着教师围绕整个思维导图的主题“小数乘法”,创建与之相关的子主题分支,如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乘法的步骤、小数乘法重要性、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等。在每个分支下,鼓励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并使用思维导图来可视化小数乘法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课堂上绘制的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就会更加轻松。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处理应用题能体现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应用题解题过程与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程的应用题类型很多,包括数量关系问题、图形问题、生活问题等方面,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图形问题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比如植树、方阵、构图布局等。对于这些需要进行空间想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望而生畏。以植树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1)明确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植树问题,需要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2)确定问题范围——我们需要计算的是在一条线路上植树所需树苗的数量,因此我们需要先确定这条线路的长度;(3)确定树的间距——我们需要确定每棵树之间的距离,以便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4)计算树的数量——根据树与树的间距和线路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5)调整间距和树的数量——如果需要种植的树苗数量不足,我们可以考虑调整树的间距或缩短线路长度,以便实现种植目标。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在脑海中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包括问题的定义、问题的范围、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结论。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制订出一个完整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多重意义,这种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将数学概念可视化,将复杂的信息和关系以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思维导图有助于将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将各个概念、公式和方法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作为记忆和复习工具,快速回顾和复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长期记忆效果。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创建不同的思维导图,以支持个性化学习,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形、颜色和图标等元素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课程更具吸引力。制作思维导图需要整理信息、分类和建立关系,这些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个强大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永莲.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3):142.

[2]成喜荣,张烨.小学数学知识整理与复习中思维导图绘制的問题探究[J].考试周刊,2021(40):75-76.

[3]樊文婷.小学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中思维导图绘制的问题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

[作者简介]柯尊春(1982—    ),男,江西瑞昌人,瑞昌市肇陈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