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23-12-30郑春玥龚静宜张子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博物馆社区融合

郑春玥 龚静宜 张子玉

[摘           要]  主要研究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以及有效措施。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结论表明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对于提升学生教育质量、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亟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因此,提出了五个有效的措施,包括推广博物馆教育活动、加强师生参与和互动、拓展学科交叉合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体验效果以及加强管理与运营,以期为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博物馆;教育融合;发展;学生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37-04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追求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人生发展和社会理想之中。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博物馆建设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形式,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展品和多样的展示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文化宝库,更是一个与教育融合发展密切相关的场所。

一、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博物馆作为实物教材的延伸,具有丰富教学内容的优势。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还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

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能够提供更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材往往只能通过文字和图表来描述事物,而博物馆则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感受。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和书法作品。这些文物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历史背景,通过目睹和触摸,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相比于枯燥的课堂教学,博物馆充满了神秘和刺激,当学生踏入其中,立刻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展品的鲜活和独特性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对展览中的每一个文物都产生好奇心,他们会去寻找背后的故事,探索文化的多样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建设、参观和研究高校博物馆,学生可以获得一次与知识艺术之间的奇妙邂逅。这种经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能够营造出一种真实而亲密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在高校博物馆中,学生可以目睹绚丽多彩的物品陈列,使他们对历史、艺术和自然科学有了直观而全面的了解。无论是通过古代文物,还是通过当代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的风貌和变迁。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超越课本所带来的局限。

与传统的教室学习不同,博物馆参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参观区域,自主学习和探索,追寻自己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博物馆的参观和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文化修养,还锻炼了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有利于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高校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和深入研究成果可以为广大学子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宝贵机会,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支撑。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有机对接,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高校博物馆可以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为社会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有机对接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還能够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助力高校博物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方面,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还能够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高校博物馆所拥有的珍贵文物和丰富藏品,为学生提供了触摸并深入研究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物修复等方式,亲身参与到研究和创新活动中,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同时,高校博物馆也可以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关注,借助这些之外的力量,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共同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还可以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高校博物馆作为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具备了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资源和环境[2]。

二、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现状问题

(一)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的现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尽管高校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其利用率却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展示和活动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利用。由于缺乏有效引导,许多学生对高校博物馆的教育资源知之甚少。他们可能只是匆匆浏览或者对展品表面深度的了解,而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内涵。因此,高校博物馆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供更具深度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一些高校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利用方式也存在问题,有些展览和活动缺乏足够的互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愿。

(二)缺乏学科交叉合作

高校博物馆往往只关注自身专业领域内的展览和研究,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潜在价值。例如,在历史学领域,博物馆只展示了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却未能与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进行有效对接。因此,学生只能通过单一的角度了解历史,无法全面掌握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一方面,缺乏学科交叉合作意味着高校博物馆与教育教学的脱节。当前教育倡导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而高校博物馆作为教育阵地,应该成为跨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博物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框架中,没有与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深入沟通和合作,导致无法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和能力的拓展;另一方面,缺乏学科交叉合作也制约了高校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学科交叉能够激发不同学科之间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潜力,促进博物馆设计、展览策划等方面的创新。

(三)展示方式单一

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丰富知识内容的同时,应该注重展示方式的创新与互动性。然而,大多数高校博物馆的展示方式目前仍相对单一,缺乏与时代潮流接轨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展示方式单一。在高校博物馆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展示形式的单一化,往往只采用文字和图片的展示方式,缺少多媒体和科技手段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独特性。相比之下,如果能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将展览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必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互动性的缺乏。其也是展示方式单一的一个明显问题,传统的陈列方式往往只是让学生观看、了解,却缺乏互动和参与。与此相对,通过设置互动展项,例如模拟考古挖掘、实验操作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促使他们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后的内涵。

三、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有效措施

(一)加强高校博物馆与学校教学部门的合作机制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我国各地博物馆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高校博物馆与学校教学部门的深入融合,建设科学合作机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加强高校博物馆与学校教学部门的合作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资源,丰富学生的教育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學习成果。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博物馆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平台。高校博物馆和学校教师应该定期组织会议、讨论或研讨会,以便及时交流信息和分享经验。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向教师介绍特定的藏品和展览,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向博物馆提出需求和建议,以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二是制订教学计划和博物馆展览的关联方案。学校教学部门可以与高校博物馆共同设计课程,将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纳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博物馆的资源和展览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例如,2022年11月4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科协、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大师论坛”在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盛大开业,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和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近百位专家和学者在南昌工学院聚集,中国美院副校长杭间主持了论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宝庆、林霞、陈明良、黄小明、姚建萍和李文跃等8人作了主旨演讲,共同探讨交流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情怀,弘扬工匠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并凸显文化价值导向。南昌工学院的艺术系积极开展与艺术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艺术展览和讲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实现高校博物馆与学校教学部门的深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具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体验。一是通过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博物馆和教师可以相互了解,共同探讨如何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学中。二是制订教学计划和博物馆展览的关联,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 推进多样化的博物馆教育项目

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当代高校教育改革要求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博物馆作为高校文化教育的载体,与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全面融合,推动高质量人才教育的同时,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水平。推进多样化的博物馆教育项目,是指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和实地研究、促进学生参与博物馆文化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博物馆中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

一是在推进博物馆教育项目中,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领域的人士来举办讲座,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某一具体主题或领域的知识。例如,在一个艺术博物馆里,可以邀请艺术史学家来举办讲座,讲解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艺术的发展历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且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二是组织学生参观和实地研究也是博物馆教育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亲身参观博物馆,可以直接接触到实物和文献资料,从而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工匠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与民族自信,引导学生坚守技能成才梦想、坚定技能报国信念,2022年5月9日,南昌工业工程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南昌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一睹大师风采。于展馆内穿梭,每件藏品无不彰显着“匠心匠艺”之美,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文化底蕴,无不展现着匠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使南程学子体悟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南程学子将传承“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坚守技能成才梦想、坚定技能报国信念,为校园建设,亦为新时代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三)整合数字化技术与高校博物馆教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也需要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中创造新的更大辉煌,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整合数字化技术与高校博物馆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推广移动学习应用和在线教育资源,以及探索人工智能与博物馆教育的融合,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是开发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博物馆虚拟展示平台可以通过高清晰度的图像、全景漫游和互动功能,将实体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展示给不同地区的学生和公众。以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为例,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通过开发虚拟展示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品。学生可以在虚拟展示平台上自由导览,感受艺术之美,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二是推广移动学习应用和在线教育资源。移动学习应用可以将博物馆的学习内容与互联网相结合,提供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便利。通过移动学习应用,学生可以在参观博物馆时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相关解说、资料、知识点等,在增加参观乐趣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线教育资源的推广则可以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的教育影响力,比如通过网络直播、录播等形式,向各地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3]。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可以将博物馆的讲座、讲解视频等资源上传至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四)拓展博物馆与社区教育合作范围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教育的需求,拓展博物馆与社区教育合作范围是至关重要的。拓展博物馆与社区教育合作范围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和活动、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关系,以及共享资源开展联合展览和教育活动,可以让博物馆真正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阵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和体验机会[4]。

一是开展社区教育项目和活动。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教育项目和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例如,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前来分享知识和经验。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增长见识,还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教育项目和活动。为庆祝二十大,博物馆与新力物业党委联合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社区展”,这个展览旨在将高雅的精品文化带到社区的大门口,让居民们都能参与其中。其共有40件馆藏精品在展览中展出,博物馆通过教育和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这个展览活动也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活态传承,让工艺美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更贴近生活。二是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关系。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关系是拓展博物馆与社区教育合作的重要方式。通过与学校合作,博物馆可以将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带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比如,博物馆可以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主題研究项目。三是共享资源,开展联合展览和教育活动。博物馆和社区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开展联合展览和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欣赏机会。博物馆可以向社区教育机构提供展品和专业知识支持,社区教育机构则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教育渠道。以南昌工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为例,其与当地社区学校合作举办了一次联合展览。博物馆提供了一批精美的工艺品和艺术品作为展品,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展览策划工作。

四、结束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才能理直气壮向世界传播自身文化。当前,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中亟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与教育的紧密联系。本文提出的五个措施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提升学生教育质量,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高校博物馆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邵广盛,朱俊锋.基于沉浸理论的高校LAM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兰台世界,2023(3):106-110.

[2]顾振清,肖波,张小朋,等.“探索 思考 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J].东南文化,2022(3):134-160,191-192.

[3]孔令芳,韩子静.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共建特藏资源与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3):73-79.

[4]刘容.抱团、跨界与融合:博物馆文创联盟的当下与未来[J].东南文化,2021(6):157-163.

[5]李丰庆,赵丹丹,王建新.高校博物馆展陈活化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1(Z2):50-52.

◎编辑 鲁翠红

作者简介:郑春玥(1986—),女,汉族,福建长汀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与美育教育。

龚静宜(1992—),女,江西景德镇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教育学。

张子玉(1987—),女,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博物馆社区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社区大作战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博物馆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露天博物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