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与传承发扬

2023-12-30周银珍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周银珍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是百年征程中追求真理、英勇斗争的精神史诗。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内涵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启了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精神谱系,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四个层次把握伟大建党精神。

(一)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确定中国共产党政党性质。确定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解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最根本的就是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启迪心灵,明辨是非,做到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积蓄真理力量、厚植理想之基,以便改变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命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遵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同一切谬误做斗争,坚持真理,探索真理。而探索真理的道路布满荆棘和坎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中国共产党坚守理想是指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奋斗有动力。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中国共产党理想目的是“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3]。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经受住任何艰难困苦考验的持久精神支柱。在共产主义信仰启迪下,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积极应对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开辟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新历程,以感天动地英勇斗争实践,克服建设和改革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开启崛起盛世的新征程。

(二)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确定中国共产党建党目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定中国共产党建党目的,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现实的前提,它旨在解决中国共产党“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坚持什么主题”的问题。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也是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基础。毛泽东认为破除民族危亡困境的根本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担当起改变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的使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领导人民全面抗战,凸显了担当使命的先锋队本色。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开拓进取。新时代,中国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国内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国际方面,西方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巨大危险依然存在,美国围堵制裁中国立场依然没变。中国共产党围绕发展问题,探索方法,寻求规律。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要求,也是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彰显。

(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确定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崇高政治品质。确定中国共产党崇高政治品格,旨在解决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反动派残酷压迫现实面前,不怕牺牲,无所畏惧,毅然投身革命斗争的伟大洪流。即便赴死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奋勇前行,大公无私,关心着国家前途和未来。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形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和国内敌对势力的破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保持斗争精神,锐意进取,着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斗争“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5]。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绝地中求生存,在危难中求希望,在斗争中求发展,谱写了中华民族由弱变强、气吞山河的英勇赞歌。

(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确定中国共产党价值立场。它旨在解决中国共产党坚持“怎样做”的价值立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落脚点。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原生性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重承诺,是唯一的、绝对的忠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路走来,战胜无数艰险和磨难,就是因为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誓死践行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无悔誓言。习近平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刻地赋予对党忠诚新要求。他指出:“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6]对党忠诚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情热爱,“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深厚情怀,而且是其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的实际行动。正是时刻坚信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全国人民组成强大的革命力量,取得革命胜利;正是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才能汇聚建设和改革力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领导人民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辉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是一部救亡图存,敢于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斗争史。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于这一历史过程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传承的革命精神凝聚和升华,具有内在生成逻辑。

(一)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亡图存的不懈奋斗是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的前提。自近代开始,中国遭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前辈探寻民族独立之道,探索国家发展富强之理,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改革派立足现实问题,坚持“经世致用”的传统,以实现国家富强兴盛为目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强国御侮。以洪秀全为代表农民起义军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反抗清朝政府统治,清政府勾结外国势力,“华洋会剿”,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在对太平天国运动“华洋会剿”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目睹西方坚船利炮的“长技”优势,也预估到这一“长技”在日后将会成为长久威胁,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御敌入侵,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以“求富”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粉碎了洋务派的实业救国梦想。由此,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维新,学习西方政治,才能救国。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派,发起戊戌变法,倡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试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是,由于改良派根本不敢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且缺乏实力和脱离人民群众,变法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但是,这一胜利果实最终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如毛泽东指出的:“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7]他们的实践探索为先进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救国真理提供了历史经验。在反复较量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学习和效法榜样的运动,不能彻底地解决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问题,也不能真正地完成挽救国家的历史任务。正当中国知识分子陷入无法确定走何种革命道路、采用何种学说可以救国的困境时,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且取得了胜利,这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高度关注。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引导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正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探索科学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积极指导工人运动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铸造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适应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因而,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改变国家面貌,推进国家发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促使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引导人民不懈奋力,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奋斗。百余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做到强敌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危难之际不惊慌,勇于斗争,顽强拼搏,由此造就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追逐理想的品性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精神凝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亦即伟大建党精神的来源,也是检验伟大建党精神正确与否、价值大小的标准。如果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就不会形成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也难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具体国情,敢于冲破旧思想禁锢,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9]如果没有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改革开放精神。如果没有习近平领导中国人民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不会有共建共享、创新驱动、以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等强国富民精神。因此,在百余年奋斗进程中,每个历史时期的实践都会孕育与其时代特征相适应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态。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源泉。

(四) 人民的广泛参与革命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主体力量。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运动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于是,他们到工人阶级中宣传、解释、灌输马克思主义,促使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以便提高工人和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因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毛泽东、李大钊、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残酷迫害,不怕牺牲,坚守理想信念,坚持斗争,促使中国共产党逐步由弱到强,推动党的事业逐步发展壮大。新时代,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伟大奋斗,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推动社会革命和铸造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主体力量。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锻造伟大的建党精神,也不可能取得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今天中国日益处于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地位。

三、传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横穿时空,历久弥新,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伟大建党精神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1]。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铸造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一是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要总结建党百余年历程的基本经验,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伟大建党精神铸造的基础作用,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人民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推动理论创新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新时代,要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在实践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以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三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解决国际国内实际问题以及引导全球秩序变革的现实问题出发,带着问题深入学习思考,系统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在实践活动中贯彻落实,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促使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党的百余年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有效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传承与发展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一是要积极推进党性修养系列主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四史”,增强理想信仰的坚定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余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运用好各种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实践以及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要坚定理想信念,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态环境。二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政清廉则取信于民,民必拥之;为政腐败则毒害于民,民必弃之。要协调和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2]。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始终把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明确设置法律罚戒标准,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制定和完善制度体系,为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四是要对党绝对忠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始终做到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强化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迈进。道路决定成败,伟大建党精神是行动航标,两者紧密结合,构筑百余年奋斗历程,共同服务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探索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四个自信”,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社会共识,形成统一思想,开拓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二是要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任务艰巨繁重、斗争尖锐激烈,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依然需要秉持革命意志,百折不回,奋勇前进。同时,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把握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领导全国人民扎实苦干,合理解决矛盾问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中丰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革命精神,进行伟大斗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赢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利益问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全心全意造福人民,赢得人民信赖。二是要推进新的伟大斗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治国理政面临着诸多的矛盾风险挑战。在风险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要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在斗争中洞察国际风云,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在斗争中砥砺前行。要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在斗争中探索斗争的策略技艺,在斗争中提升斗争的本领能力,在斗争中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