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通教学的任督二脉

2023-12-29宋为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3年3期

我是一名教数学的班主任,这样的身份决定了我在教育工作中既要从带班育人策略上展开研究,又要从学科教学本身挖掘育人价值。所以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既不单纯是管理好一个班,也不单纯是教好一门课,而应该兼顾两个方面,以教书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工作核心。然而,仅抓住了工作核心还不够,还需要围绕核心寻找恰当的方法和路径。

一、任督二脉思维的源起与运用

2014年,在参与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中,我用“疏通教育的任督二脉”(如图1)这种生动且带有中医特点的表达方式定义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方式和路径。我把学生视为班级教育的任脉,家长视为督脉。我发现走进学生心灵就是在疏通教育的任脉,凝聚家长共识就是在疏通教育的督脉。找到这两条经脉上的关键穴位加以施力,就能疏通二脉,让班主任工作得心

应手、事半功倍。遵循这样的思路,在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时,我惊喜地发现,在数学教学中也有任督二脉。其中,任脉是学生的学,督脉是教师的教,针对这两条经脉均可以从态度、内容、方法三个维度寻找关键穴位。所以,我把任脉即学之脉的关键穴位定为:学而不厌、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把督脉即教之脉的关键穴位定为:诲人不倦、博观约取、因材施教。(如图2)

二、疏通教学的任脉

教学任脉的关键穴位分别是:学而不厌、温故知新、学以致用。面对这三个穴位我分别采用点一点、按一按、揉一揉的手法加以施力。

(一)点一点——学而不厌。

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不感到厌烦、不轻易满足,始终抱有学习的热情,这是值得每个教育者认真思考的事情。我经常看到很多家长为孩子提供非常优质的学习资源,但孩子的学习状态却是消极懈怠的。好的学习资源不仅没有成为孩子成长的垫脚石,反而成了绊脚石。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学而不厌,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学生。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件趣事。一次英语课后,英语老师向学生借卫生纸,就问:“谁有手纸?”很多学生纷纷摇头,但是有一名学生大声回应:“老师,我有!”随后便跑到老师面前伸出了自己的食指,逗得老师哭笑不得。这件趣事就充分反映了在成人看来很平常的一个口语化名词,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未知的、易产生歧义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学生的认知,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2.吸引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试想一下,一个缺乏热情、刻板严厉、没有童趣的教师怎么能赢得小孩子的喜爱呢?我曾经做过一次学生调研,调研题目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请简单描述一下。在学生的描述中出现频率排在前三位的是:幽默、公平、不发脾气。可以看到儿童喜欢一个老师的视角可能跟成人不太一样,他们并不是先看教学能力,而是关注自己跟随老师学习的感受,儿童觉得幽默、公平、不乱发脾气的老师会带给他们好的感受。因此,即使教学能力再强,如果在教学时不能带给学生好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老师也很难让学生学而不厌。

3.适应学生。

我在教学时既关注教学内容,又关注教学形式。因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不仅需要新鲜的食材,而且需要厨师具备精湛的烹饪技能。所以,我在烹饪自己的教学大餐时,经常会应用以下五个技能:数学问题情境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课堂学习互动化、日常训练趣味化、学习评价过程化。

(二)按一按——温故知新。

1.温故。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知识的遗忘和混淆。而产生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结构。另外,我们对作业传统的理解就是针对所学知识点借助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巩固和强化,更多的是关注知识,并没有体现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1)每周知识梳理温故。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设计了“每周知识梳理”的班级特色作业。我的设计原则是:题量适中、关注思维过程、发挥诊断作用。这项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梳理;第二部分,巩固练习,题目取材于教材中重点、典型的题目和学生易混、易错的题目。如此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身认知结构,同时辅助教师更好地诊断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

(2)口头讲题温故。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可能在语文课上侃侃而谈,而在数学课上,面对抽象的数量关系却磕磕绊绊、啰啰唆唆,很难给别人讲明白。于是,我利用信息化平台定期布置讲题作业,学生可以将自己录制的讲题视频上传至平台,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一组都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评分,并在每周的投票结束后选出每一组票数最高的同学,分别授予他们“数学小讲师”的称号。为了持续激发小讲师们的积极性,帮助更多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将数学小讲师细分为普通小讲师、铜牌小讲师、银牌小讲师、金牌小讲师四个不同的等级,并设计了小讲师的晋级规则。

2.桥梁。

温故并不完全等同于知新。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的学习方式在故与新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比如:在学习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后,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到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研究,在学习完整数乘法后,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研究,等等。在小学数学知识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迁移的方式展开探究学习,我想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主动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架构发现、探索和创新的桥梁。

(三)揉一揉——学以致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两个层次应用:第一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第二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完量角后,因为学生很喜欢打篮球,我就带领学生应用角的知识研究“怎样投篮更容易进”的生活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产生了很多奇思妙想,虽然他们的发现不一定是科学的结论,但是这样的实践作业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疏通教学的督脉

教学中的督脉也像任脉一样隐藏着三个关键穴位,分别是:诲人不倦、博观约取、因材施教。面对这三个关键穴位我采用相似的手法加以施力。

(一)点一点——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是一种教书育人的状态,我认为这种状态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每天的课堂教学热情、投入的状态能够感染学生;第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关心每个学生;第三,教师不轻易满足现状,能够不断地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就能达到一种不倦的状态,教师的这种不倦就会感染学生达到学而不厌的状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二)按一按——博观约取。

教师在走进课堂传授知识前要努力做到博观约取。“博”在这里承载着“广博”和“渊博”两层含义,意味着对待教学内容要阅而广、阅而深。“约”在这里的主要含义是:削枝强干,抓住核心概念,把握知识本质。

(三)揉一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者应该孜孜以求的教育境界,对于这里的“材”我在教学中既把它理解为人才的“才”,也把它理解为学材的“材”。

1.因“才”和“材”。

对于智力不同的人分别实施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尊重学生表达、解题、思维方式的差异,长善救失,在差异的互动中促进每个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我经常整合、运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将其开发为学生学习的学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会采用分类挑有序展、追过程挖思路、多比较找联系三种策略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素材转化为促进学生理解、培养思维能力的学材。

2.施教。

(1)“独白式”转化为“对白式”。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课堂完全是老师的独白,这让学生陷入了只听不问、只记不思、只自我不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表达、思考、交流的空间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尽管会挤占很多做题、训练的时间,但是我坚信表达、思考、交流才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必备品质,拥有了这些,收获好成绩是迟早的事。

(2)“题型式”调整为“素养式”。

工作的前两年,我在教学时更愿意按照题型特点将题目进行硬性归类,归类便于训练和讲授,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应对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数学素养缺失。因此,我渐渐地将这种题型式的教学方式调整为素养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关注对学生空间观念、数据意识、推理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3)“解决问题”走向“问题解决”。

对于年龄处在6~12岁的小学生而言,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调动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有效措施。于是我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一些以“实际问题”驱动学生合作、思考、交流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从数学本位解决问题走向广阔生活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