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请假成为“难言之隐”
2023-12-29曹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赞扬无私奉献的教师,广大教师也常用这句话自勉。“爱岗敬业”,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担当与奉献的体现。当然,也应明晰,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爱岗敬业”并不可取。
不少一线教师反映,工作中“请假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由于学校过于严苛的考勤管理而加重了职业倦怠,还有的教师因为不好请假而选择“轻伤不下火线”,直至“拖”出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在岗教师的劳动纪律更加严格,尤其是教学的安排,往往周期相对固定,一个萝卜一个坑,遇到教师请假可能需要学校临时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秩序。对于绝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作息缺乏弹性空间、学校管理缺少柔性关怀等都是“请假难”的原因。
为了确保各班教学正常运转,大多数学校会通过教务处、年级组或专门的课务部门对缺勤教师的课务进行协调,虽然解决了没人上课的“硬伤”,但很难解决授课质量、人情、考勤绩效等“内伤”。河南周口的兰老师表示,她所在学校凡是教师请事假,就要扣除每天120元的基础工资,绩效、补助等也要扣除相应的份额,而且还得自己找同事代课,“既搭进去了工资,又欠上了‘人情债’”。今年年初,兰老师因为家中父母接连生病住院、丈夫工作变动、孩子家长会等诸多家事请了几次假,结果到了期末,她发现自己因为全年累计请假超过了15天而被扣除了年终绩效奖金,还被取消了本年度评优评先的资格。“扣钱倒不算什么,主要是因为考勤影响了职称晋升,而且每次请同事帮忙代课都使我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总觉得因为自己的私事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所以能不请假就不请假。”
河北石家庄的年轻教师孙筱蕾对于请假这件事同样“有苦难言”。今年是孙筱蕾入职的第二年,除了日常教学她还担任了班主任,有时候自己有个头疼脑热,根本不会专门请假休息,生怕班里的孩子“没人管”。有一次,孙筱蕾感觉自己嗓子有些肿痛,但还是坚持上了一周课,直到发起了高烧还咳嗽不止,她才坚持到下班后去挂了急诊,结果医生告诉她已经发展成了支气管炎。面对每周18节课、每天4节课的教学强度,她直言“不敢请假”。“一来,如果自己和其他教师调课,那接下来的一周可能都在‘还课’,不仅工作量激增,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二来,请假超过一天需要先向年级组和教务处申请,通过后提请校长批准,然后再反馈给教务处协调课务,有时候光批假就要一两天,流程很烦琐,而且代课教师不熟悉你的班级学情,教学进度也不一样,没法保证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休假回来还是得给他们‘补课’。”
在一些师资本就不足的乡村学校,由于学校管理不完善,教师请假导致的问题更加严重。据江苏南通的李老师反映,他们学校师资相对紧张,一旦教师请假,就会面临没人上课的窘境,因此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比较严格。不过学校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教师自己私下调好课就可以不扣课时费,所以教师如果请假时间不长,基本都靠私下和熟人“打招呼”,缺席的课程就上自习课,请没课的教师帮忙看管一下纪律。如果担心因为缺课太多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就找“副科”教师“要”几节。
另一边,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师请假也存在不少顾虑。广东湛江的江校长表示,每逢假期,学校都会明确要求:休假期间要处理好个人事务,无特殊情况上班后不得再请假。“我也知道教师得兼顾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师有困难学校都会帮忙协调。但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学校不得不严肃考勤制度。”江校长无奈道。
由于职业特殊性,教师确实不能“随心所欲”地休假,但面对积重难返的教师“请假难”,我们是否该反思,如何优化考勤制度,让教师更好地服务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