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典型学习方式实施路径探析

2023-12-29郭倩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11期

郭倩华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实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不同学科承担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育人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定位本学科的典型学习方式及其实施路径,就是每个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定位典型学科学习方式

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政治方向、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必须直面社会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度参与课堂的基础上,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坚定政治认同、落实公共参与、树立法治意识。基于此,我们认为,高中思政学科的典型学习方式,指向三个关键词:议题式学习、辨析式学习、活动型课程。

三个关键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是围绕核心素养目标构建的三位一体的教与学的新理念、新方式。

二、典型学科学习方式的实施路径

1.确定合适的议题。

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议题能否有效突破,“议”是关键,议题既是名词,规定了典型学习方式的特征,又是动词,指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确立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统筹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设置总议题和分议题,同时要合理统筹教学与评价等环节,注重议题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增强议题式教学的导向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参与性。

2.选择恰当的活动。

活动是议题的第一层显性表达,可以说,活动的方式、活动的效果如何,是“议”是否必要、是否有效的关键。恰当的活动,要具备下列条件:第一,从内容上来看,要能统筹议题所涵盖的内容,为议题的突破搭建脚手架;第二,从结构上看,活动需有结构化、序列化的设计,遵循“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后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第三,从反馈上来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一评价既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本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同学的参与,形成良性的活动型课程氛围。

政治课常见的活动有两类:课堂活动类,包括小组讨论分享、课堂辩论、模拟发言、写颁奖词、设计学生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课外活动类,包括文献整理、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两类活动各有特色,所以,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应结合议题特点、素养目标等做出合适的选择。

3.设置真实的情境。

“三新”背景下,情境成为课堂教学的标准配置,可以说“无情境、不教学”,情境既能让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又能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所以,情境真实与否,就成了检验思政课是否求真的一个标准。

情境的设置应满足四个要求:导向性、时代性、典型性、开放性。教师在选择情境素材时,应自觉摒弃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加学生负能量、不符合时代要求、不具有典型性、内容单一的情境,同时也不能回避社会热点,甚至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话题。

三、典型学科学习方式的教学课例

课例1:“单一制和复合制”

该课例以“治不必同 坚定制度自信”为总议题,下设两个子议题:由“微光汇聚 众志成城”探究单一制,由“山火肆虐 连烧数月”探究复合制。

在子议题的突破过程中,设置了两个活动:由两个学生小组分别对中国抗击重庆山火、美国应对加州山火的情形及原因进行课堂分享,最后设置了模拟活动:模拟外交部发言人,对新闻评论中的有关报道进行评论。

纵观整节课,以三个主题活动为骨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社会、感知社会,活动的设置既符合教材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逻辑,同时有效支撑并突破了主议题:“治不必同 坚定制度自信”,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良好。

课例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该课例以“探索基层自治的力量”为总议题,并围绕总议题,遵循“由知到行,知行合一”的原则,设置了“走近居委会 走进居委会”“聚焦身边事 协商显智慧”两个子议题,课程结构清晰严谨。

議题的推进要以活动为支撑,本节课,共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社会调查:你了解身边的居委会吗?”“走访××社区反馈报告”“模拟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会”。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课堂模拟为一体,真正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课堂实践后,明显感觉学生对活动型的课堂倾注了更多的热情与兴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真正践行了“知行合一”的高阶学习。

总之,一堂“三新”背景下的思政课,有其课堂内在的隐性逻辑:确定合适的议题、设置真实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议题的突破中、在真实情境的体悟中、在活动的深度参与中,增强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进而提高核心素养。